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大民国-第1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罗斯福拿着美国驻德国军事代表团团长魏德迈发来的急电,皱着眉头对麦克阿瑟说:“看来世界大战很快就要结束了,欧洲大陆将有一个说德语的主子了,将近1000万平方公里超过三亿白人将拜倒在铁十字旗下,这个场面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麦克阿瑟也极为苦恼,在他看来其实美国的军事力量没有那么弱小,之所以在战场上表现不佳,主要是因为没有做好准备就仓促上阵,而且在指挥上面也存在明显的失误,所以才让日本、苏联还有印度阿三欺负了一把。等到美国军队完全准备好了的时候,世界大战却已经要结束了,完全没有表现的机会,说起来这个“站胜国”的名头真是来得挺冤的。

“总统先生。美国陆军现在不害怕任何敌人,无论他们来自欧洲还是亚洲!至于美国海军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哪怕欧洲和亚洲所有的海上力量加在一起,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罗斯福长叹口气,喷出口烟雾:“上将先生,世界大战很快就要结束了,美国已经错过机会了。不会再来了……未来的世界只能是中美德共同领导,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除非美国人民愿意再打一场世界大战。”

麦克阿瑟也苦苦一笑:“没有人会同意的,这根本不可能,特别是在核子战争的模式下面……中国人和德国人已经向苏联人头上投掷了7枚核裂变炸弹了,其中两枚还扔在苏联的两个大城市。杀死了数十万平民!这种事情简直残忍得让人发指,总统,您认为在列宁格勒和斯摩棱斯克核爆炸发生后去柏林参加和会真的恰当吗?”

“不恰当也是要去的,否则美国就会被排除在世界权力核心之外。”罗斯福又吸了几口烟,他扭头对霍普金斯说:“哈里,你觉得呢?美国能够不理睬欧洲和亚洲实行她的孤立主义么?”

霍普金斯摇摇头,在列宁格勒和斯摩棱斯克核爆炸的消息传遍美国之后。美国国内的俄裔族群接连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德国的战争暴行。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阿尔夫。兰登为了讨好俄裔选民,更是呼吁罗斯福不要出席柏林和会,除非德国和中国保证不再对苏联平民投放核裂变炸弹。不过这种话也就是在野的总统候选人能说,在朝的罗斯福是根本不能那么干的,因为美国还想从柏林和会的谈判桌上得到一些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呢!

再说了,美国可以在政治上实行孤立主义,但却不能在经济上实行孤立主义。因为现在美国国内的工业生产和资本都非常过剩,急需对外输出。虽然拉丁美洲的市场也不算小,但是那里早就是美国资本的后院,所有比较赚钱的领域都有美国垄断财团在控制着。所以拉美这块属于碗里的肉,当然都没有亚洲欧洲这两块还放在盘子里面的肉有吸引力。

而且在美国的大资本家们看来,独裁专制外加腐败横行的拉丁美洲的市场容量和发展前途,根本不能和已经走上民主宪政邪路并且赢得了世界大战的大东亚和大欧洲相比。前者只不过是个廉价原料输出地和不算太大的产品倾销地。而后者才是真正前途无量的大市场,如果不趁早抢占下来,用不了多久亚洲和欧洲的当地财团就会发展壮大起来,到时候再想钻进去可就不大容易了。

“总统。您必须去柏林,哪怕没有办法立即敲开大欧洲和大东亚市场的大门也要去,”霍普金斯斟酌着说:“因为在战争结束后,中国和德国将在大东亚和欧洲大陆建立起有效的统治,而我们在美洲的领导地位并不牢靠,如果不能同中德两国达成妥协,他们很有可能会扶植某个南美洲大国来对抗美国。”

麦克阿瑟也微微点头,他不关心美国的垄断财团能否顺利进入欧洲和亚洲市场,但是他却不能容忍中德把爪子伸进美国的后花园拉美!可问题是中德要真这么做了,美国又能怎么样?现在可是核裂变炸弹的时代!中德只要把核炸弹技术输出给巴西或是阿根廷,扶植他们当南美的头头,美国可就是哭都没地儿哭了!所以必须利用柏林和会的机会,将三巨头还有一个英国的势力范围确定下来,为此就是在经济上面做出一定的妥协也是完全值得的。

“所以柏林是非去不可的,”罗斯福笑了下,然后又对麦克阿瑟说:“上将,目前gc国际在南美洲的发展怎么样?有没有可能爆发一场gcd领导的起义?”

麦克阿瑟微微皱眉:“恐怕有点困难,我去多诺万将军商量一下,或许可以试试看……”

“去试试看吧,”罗斯福思索下说:“历史留给美国的时间不多了,机会也不多了,必须牢牢抓紧,绝对不能再错过了。”他看着霍普金斯:“哈里,时候不早了,我们准备启程去柏林吧。”

第 848 和会、货币、贸易 三

1936年4月30上午,英吉利海峡,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军官室内,英国首相丘吉尔叼着雪茄微微皱着眉头看着英国驻华大使馆发来的电报,吐出两口烟雾,冷笑了下看着对面的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中国总理在澳大利亚问题上的立场似乎同我们是一致的,看来他也不希望一新的强大的俄罗斯出现在大中华联邦的南方。”

“可是罗斯福在这个问题上面的真实立场恐怕和希特勒是一样的。”艾登的眉头紧紧拧着,似乎在担心自己没有办法在柏林和会上捍卫大英帝国的利益。

“不,不,安东尼,”丘吉尔摇头说:“你不用担心罗斯福在柏林和会上面倒戈,美国的倒戈不是无代价的,希特勒能给的东西非常有限。”

艾登稍稍思索了下,随即点点头,柏林和会上面的形势非常复杂,四大强国(他当然认为英国还是可以同中美德平起平坐的)之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阵营,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四国可能会在不同的问题上面分成不同派别,同时再进行或明或暗的利益交换。如果德国人想在澳大利亚问题上获得美国的支持,那他们很可能就要牺牲其他方面的利益,比如在战后的世界贸易、投资和货币体系的问题上向美国做出较大让步。而这是根本不现实的,在希特勒和德国的思维里面欧洲还是世界的中心,做为欧洲当仁不让的领袖,德国自然是世界的主宰。如果世界上面有哪种货币可以成为世界各国都认账的储备货币,当然只有马克!如果要建立起“世界货币”体系的话,德国也必须拥有最大的份额!至于贸易问题,美德两国可以妥协的余地更小,因为德国本身也是制造业强国,德国统治下的欧洲大陆所拥有的制造业产能甚至不亚于美国,在这方面美德根本就是竞争对手。

“而且我们也不是完全拒绝来自俄国的难民。我想3000万人左右的俄国移民对我们开发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是很有好处的。”丘吉尔的脸上流露出无比向往的表情。“这两块殖民地是大英帝国未来复兴的希望。”

在失去了印度这个拥有3。5亿人口的殖民地后,大英帝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其实就是缺乏劳动力,如果算上殖民地,整个帝国还有2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各种资源都极为丰富,科学技术也不亚于美德,但是人口却只有五千多万。平均每个平方公里才两个半,根本没有办法开发那么多地盘。不过英国也不敢敞开国门欢迎移民,他们是很担心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变成中国人的后花园的,他们可没有信心同化这些黄皮肤黑头发不相信上帝的中国人。如果换成俄国移民倒是可以接受一些,但也不能太多,否则大英帝国就变成大俄罗斯帝国了。如果是3000万吃苦耐劳的俄罗斯人。还是以女性为主(男人都战死了)的话,倒是比较容易消化的。呃,至少英国的绅士们是不会有太大意见的……

“告诉我们驻德国的大使,请他转告常总理,就说我希望在今天晚上邀请他到英国大使馆来共进晚餐,还想在餐桌上面和他讨论一下战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问题。”

安东尼。艾登非常绅士的笑了笑,丘吉尔拉一派打一派玩弄平衡的手段是无与伦比的。比起他的前任张伯伦不知道强了多少。先是利用核裂变炸弹的威慑力和输出核技术把美国拉回到英国身边,使得大英帝国摆脱了分崩离析的危险,现在又想利用战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制定来拉拢中国,只要中国在澳大利亚问题上能公开站在英国一边,德国人就没有办法将那里变成第二俄罗斯了——实际上这样的结果也符合中国的利益。这样,英国就找到了他同美国和中国之间存在的共同利益,而德国就被孤立了。

没等艾登起身离开去安排发电报,军官室的门就被人推开了。进来的是陪同丘吉尔访问德国的第一海务大臣达德利。庞德,他手里面捏着一张贴着电码条的黄色电报抄件:“首相阁下,刚刚收到我们驻德国军事代表团的电报,就在30分钟前,德国人又扔了一枚核裂变炸弹,地点是白俄罗斯,鲍里索夫市西南约35公里处!”

“什么!?又扔了一颗核裂变炸弹?”丘吉尔站起身走到悬挂着大幅苏德战场作战地图的舱壁前。头也不回地问道:“昨天的核裂变炸弹扔在哪里?是鲍里索夫西北吗?”

“是的,首相阁下,我们的军事代表团报告,德国人正在明斯克集结数量庞大的装甲集群。看来准备从鲍里索夫进行突破。”

“俄国人顶得住吗?”丘吉尔吸了口烟追问道。

达德利。庞德微微摇头:“不大好说,我们的军事代表团估计,两次核爆炸最多给苏军造成6万人的伤亡,相对于他们在西线前线上千万人的兵力而言根本不算什么。”

“才杀死6万?不算多啊,也就是说俄国佬能给希特勒一点苦头尝尝?”丘吉尔露出幸灾乐祸的笑容。

“或许吧。”达德利。庞德毕竟是海军将领,不知道陆战是怎么回事儿,而且也没有亲眼见识过核裂变炸弹爆炸的可怕场面。

……

“瞄准!开火!”

“嗒嗒嗒嗒……”

苏联红军第16集团军的保卫干事索尔仁尼琴听见集团军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