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大民国-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是穿着便服,不过也是明黄sè儿的,这个颜sè在大清那会儿是皇帝老子专用的,眼下却是人人都可以穿的。

两位太妃却是一脸为难的模样儿,只是不住的叹气,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瑾太妃才慢慢开腔:“这个张少轩倒是个难得的忠臣,是一心向着朝廷的,共和的这几年,他陆陆续续也向宫里面孝敬了五十多万两银子……全天下是头一份呐!”

额,瑾太妃对忠臣的标准到是挺简单明了的,肯大把大把往宫里面送银子的,肯定是忠臣,银子送得越多,忠心自然也就越多了!

“可这天下间还有几个忠臣啊?这些年往宫里面送银子的,可真是凤毛麟角!”瑜太妃的观点好像也差不多,只是更加悲观一点儿。她是同治皇帝的妃子,19岁就没了老公开始守寡,而且又不得西太后的欢心,在庚子国变的时候儿干脆被抛弃在紫禁城里面……大概是因为人老珠黄,所以才保全了名节,不过世态炎凉早就已经看透了。所以对张勋通过世续、陈宝琛提出的复辟建议并不怎么看好。

“姐姐。”瑾太妃叹了口气,苦笑道:“可是复兴祖宗江山的机会就在眼前,咱们……总不能对大清的忠臣们说,咱大清就这么算了,爱新觉罗家不要这天下了吧?这样咱俩百年之后见了老太后和先帝爷该怎么交代啊?”说着她就把目光投向了对面的两个老头子:“世续,陈师傅,你们说说看,这事儿该怎么办啊?还有,北府那边儿是什么意思?怎么也不进宫来商议啊?这皇上可是他亲儿子!”

北府指溥仪他老爹,前摄政王载沣的王府。不过这位摄政王现在是百事不问,对于任何复辟活动都坚决不参加!看起来对大清朝是彻底死心了,倒是很有一个“亡国之君”的觉悟!如果他儿子溥仪有他这点儿智慧,那票满清遗老遗少估计得少受不少的活罪。那位宣统皇上到了49之后,没准还能混个政协副主席什么的干干……

“回太妃的话,奴才刚刚从淳王府上过来,淳王他……照例不见奴才的面儿。”说这话的时候,世续的老脸儿都快要皱成一团了。心里面则一个劲儿埋怨载沣……你要是不赞成复辟,倒是说话啊!眼下隆裕皇太后已经不在了,你是皇上他爹,自然就是宗室领袖,你说句话儿,两位太妃也就没有话讲了,张勋那边也好交代!

可是现在,你淳亲王装聋作哑不吱声儿,满城的遗老遗少里面儿大多数都是赞成复辟的,张勋又带来八千辫子兵要来做复辟大清朝的忠臣。他世续要是反对,只怕这位张大帅翻了脸儿直接就给拉到菜市口给宰了!

但是反过来拥护复辟的风险也不小,张勋的辫子兵不过是八千,又不是八万,八十万!这全天下没有留辫子的军队少说也有几十万!就是běi jing城周围也有好几万,到时候张勋打了败仗顶多拍拍屁股跑到天津租界里面,可是“朝廷”怎么办?皇上怎么办?能跑到哪里去?要是也跑去租界,这一年四百万两的银子,他们中华民国还会给吗?

“帝师”陈宝琛老爷子的眼珠子缓缓转动,显然是在反复权衡,沉默了片刻之后,还是咬了咬牙:“皇上,两位太妃娘娘,老臣觉得,如今共和已经办了好几年了,可办得如何呢?恐怕天下人是有目共睹的……民不聊生啊!很明显,这个共和是不符合咱的国情,皇上复位没准还真能得到天下黎民的赞成,还是值得一试的。”说到这里,老爷子停顿了下,压低了声音:“万一真的不成,咱就把责任推到张勋身上,这个复辟也不是咱的主意啊?咱就是有这想法,也没有实现的力量……老臣以为,这天下间总是讲理的人多,而且段祺瑞、冯国璋等人不也是大清的旧臣,总不会逼迫故主太过吧?……要不,咱还是先把张少轩招进宫里面,听听他的意见?”

瑾太妃心里面本来就是倾向复辟的,瑜太妃虽然谨慎一些,不过也乐意看到大清复辟,被陈宝琛一番话说得全都动了心。两个女人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就同时点了点头,瑾太妃道:“张勋也是一片忠心,咱如果见都不见上一面,只怕寒了天下人的心,我看不如就下旨召见吧。世续,就由你去传召,记着从宫里面儿选几件玩赏的物件带了去,算是对皇上的赏赐。”说着,她又轻轻叹了口气,用细不可闻的声音喃喃道:“要是先帝爷还在,那该……”

……

běi jing成。

宣武门外,江西会馆,四合楼。

舞台周边长达六米的戏台子上,正是锣鼓喧天,戏台周围三面环绕的观众席上更是人头攒动,还都是如今běi jing城里面的排得上号的大人物。其中戏台正面,中间第一排最中间的那个位置上端坐着的,正是带着八千辫子兵浩浩荡荡来到běi jing城下的定武军大帅,安徽督军张勋张少轩!

而台上唱戏的,也都是了不得的名角,现在正在台上咿咿呀呀的那个老生就是眼下běi jing城京剧界的老前辈,前清内廷供奉,升平署教习,被西太后赏了四平顶戴的孙菊仙,孙老爷子。

这位老爷子和张勋张大帅的私交不错,历史上他听说张勋死讯的时候儿,甚至哭倒在地,说:“黄钟大吕,恐自绝响!”可见张勋非但与其关系不错,而且也是一个真正懂戏的戏迷,算是梨园界的知音了。

现在孙老爷子在台上唱得是,讲得是后汉三国的故事,汉献帝与伏后计议,派内侍穆顺给国仗伏完送去血诏,嘱约孙权、刘备为外应以锄曹。曹cāo从穆顺的发髻中搜出密书,带剑入宫,命华歆把伏后乱棒打死,还鸩杀了伏后的两个儿子,杀了伏完及穆顺的全家。额,基本上就是jiān臣得逞,忠臣灭门……这位张大帅可是马上就要当那个复辟大清朝的忠臣了,居然鬼使神差般的点了这出戏,怎么看都有些不吉利!

不过张勋本人倒没有觉着什么不对,正端坐在椅子上,摇头晃脑和着孙菊仙的唱词哼哼着,还不时带头叫好。似乎这回来běi jing不是为了复辟大清朝,就是来听戏的!

看到他这副样子,戏园子里面那些京城的头面人物们心里面那块悬着的石头,也都稍稍放了些下来,看来复辟的事情,多半是个传言,这个张勋还不至于如此莽撞吧?

而就在此时,一声公鸭嗓子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了来:“皇上、瑾太妃、瑜太妃娘娘有旨,宣前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南洋大臣张勋入宫……”

第四十七章 复辟和赤旗 二

听到皇上、太妃的宣召,满戏园子的观众都没心思看台上的孙菊仙唱戏了,都把目光投向了张勋。当然,还有一些老掉牙的满清遗老遗少还一本正经跪了下去,好像大清朝还在似的!

张勋却是笑呵呵的,一脸的风轻云淡,站起身冲身边的几个北洋一系的大佬拱拱手,笑道:“故主有召,勋去去就来,老哥几个可别走了,咱今晚可要不醉不归的。”

和张勋坐在一桌的京津临时jing备总司令王士珍转了下眼珠:“少轩不忘故主,实乃我等之楷模。”

张勋一笑,摆了摆手,国务总理李经曦在旁边也附和道:“往后少轩干脆就常住běi jing城得了,宫里面也可以常来常往,就是想天天见都成。”

“俺老张倒是这么想来着,可是徐州那里也一大摊子事儿,走不开啊。”张勋大笑,又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下周围的那些人,包括步军统领江朝宗、陆军12师师长陈光远、陆军13师师长李进才、京师jing察厅总监吴炳湖在内,都是满脸堆笑,点头称是……看起来都好像是在怀念故主的样子。

张勋在几个小听差的搀扶下站起身,走到那个传诏的太监面前,恭恭敬敬行了跪拜礼,口称:“接旨。”然后又扭头对众人道:“俺去去就来,各位稍候片刻。”说完就笑呵呵朝江西会馆专门为他准备的休息室走去——进宫见小皇帝溥仪照例是要换上清朝的官服,张勋这是去换衣服的。

张勋刚一离开,他那一桌的几个北洋大佬就议论开了。

“如今咱北洋是张少轩、段芝泉、冯华甫三足鼎立的局面了,三方互相牵制着,估摸着总能太平一段时间吧?”

“应该是要太平几年了,这中华民国到现在是年年打仗,老百姓的ri子怕是过得还不如大清呢。”

“这个……张少轩现在进宫见驾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问题?能有什么问题?总不成去谈复辟吧……这事儿张少轩一个人可决定不了,冯华甫和段芝泉能答应吗?”

“也是,大清朝亡国的时候,冯华甫和段芝泉可没少出力气,要是皇上回来了,早晚要秋后算账,他们俩是不会同意的。”

“这不就得了,他们不同意,靠张少轩一个人复什么辟啊?我看外面的那些传闻都是没谱的事情,我是不相信的!”

而此时,在江西会馆四合楼上的一间屋子里面,张勋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屋子外面的楼道里面,都是辫子兵的卫队把守着。屋子里面,他的心腹大将白宝山,侄子张弼廷、张敏斋,以及几个参谋幕僚都已经在肃立恭候了。

看着张勋进来。一干心腹全都扑通跪下,口称:“恭迎大帅。”全然都是清朝的礼仪。张勋眼睛里面也泛出了兴奋的神sè,忙不迭挥挥手:“起来,都起来吧,说说事情都准备得怎么样了?老夫这就要进宫面圣,向皇上去请复辟大清的旨意了,到时候咱们可要第一时间把běi jing城给控制住了!”

大将白宝山一个立正,拍着胸脯保证道:“回大帅,十七个营头都已经准备好了,只要大帅一声令下,就能把běi jing城的各个要点控制起来!

张勋满意地笑笑:“好好好……只要běi jing在手里面,接下去的事情就好办了。李进才、陈光远、江朝宗他们几个都是墙头草,到时候我把他们请到公馆里面,他们自然会支持复辟的。冯河间远在南京,手伸不到京师里来,段芝泉嘛……”说着他看着自己的侄子,卫队营的头头张敏斋:“常瑞元回来了吗?”

“回来了,还带来常瑞青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