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大民国-第9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托马斯中尉的大多数部下们,在这个时候已经顾不上开火射击了,除了两挺机关枪还在发出吼声之外,所有的射击都停止了。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捡起还没有爆炸的手榴弹赶紧丢出战壕去!这真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托马斯中尉一边捡一边想,这些炸弹随时都会爆炸!而且每一枚都足以要了自己的性命,上帝啊!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

“司令员同志,总参谋长同志,别洛夫同志报告,泰布克以北约20公里处发现英美机械化集群,估计是之前集结于苏万平原的英军第8集团军。”一名年轻的印度参谋走进巴格达红军中东方面军司令部的作战室,念完了手中的电文后又提出建议道:“司令员同志。我想现在是时候出动乌博列维奇集群进攻亚喀巴了。”

图哈切夫斯基和巴甫洛夫听到这个印度阿三的建议都愣了一下,然后四道目光同时射向这个最多只有21、2岁,皮肤白皙(按照印度阿三的标准),身材高大的印度青年军官。这个家伙怎么……他好像不是什么高级参谋人员吧?这里应该没有他说话的份!怎么一点规矩都不懂呢?印度红军的纪律也太松散了吧?

“乍里亚同志,请你别着急,现在还不是动用乌博列维奇集群的最佳时机,我们需要等敌人再深入一点。最好接近麦地那以后再让乌博列维奇同志出击。”

这间作战室里面的苏军和印度参谋人员,似乎对这位被布柳赫尔称为“乍里亚同志”的年轻参谋的表现已经见怪不怪了。而布柳赫尔更是耐心地向他解释自己的部署……

“好吧,我明白了。”这位乍里亚同志朝布柳赫尔笑了笑,就转身离去了。

“他是谁?怎么这样啊?”图哈切夫斯基凑到布柳赫尔身边。不解地低声询问道。

“他是阿塔尔。库马尔。乍里亚。鲁易同志就姓乍里亚,他是鲁易同志的长子!”布柳赫尔低声道:“不过这个身份在中东方面军里面是保密的,对了乍里亚同志还曾经在苏联红军中服役,担任过坦克连连长,驾驶t28坦克同敌人的追猎者战斗过许多次,还击毁过好几辆追猎者呢,别看今年才22岁,已经是团级参谋了。”

还有这事儿?图哈切夫斯基心道:“这个乍里亚的命可真够大的,而且本事更大,居然敢开着t28这种棺材车打追猎者,还击毁过好几辆……那门16。5倍径的76。2mm炮能有这种威力?看来要找个机会向他好好请教一下才是。”

正想到这里,作战室的门又被人推开了,这回进来的是中东方面军参谋长别尔津、巴格达集群司令员费季科、科威特集群司令员弗里诺夫斯基,加上土耳其方面军的一个代表,房间里面顿时显得比较拥挤。布柳赫尔伸手招呼他们围到地图台前,然后将乍里亚送来的电报念了一遍,才道:“敌人的装甲集群已经到泰布克了,预计有10个装甲师和10个摩托化步兵师,我们的别洛夫集群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有可能蒙受重大损失!而且我估计别洛夫同志的5个集团军挡不住英美的坦克,另外三个集团军也不可能很快攻下麦地那……在麦地那战役中还出现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美国人居然用飞机空投为10个师的部队提供补给!别洛夫同志报告,美国人每天至少会出动1000架次的飞机去麦地那空投。而且还有更多数量的轰炸机从空中发起攻击!”

布柳赫尔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了一丝忧郁的表情,显然是为美国展现出来的强大空中优势而忧虑。别尔津在旁边开口说:“虽然别洛夫同志已经表示,无论遭受多么大的伤亡,他的部队都会坚持到底,完成方面军下达的任务。但是我们还是要尽快向别洛夫集群提供援助,我建议,巴格达集群立即西进开入叙利亚沙漠,向安曼和大马士革挺进。科威特集群抽调4个集团军火速增援别洛夫集群。土耳其则抽调一个苏联红军集团军加入亚基尔集群。”

“那么,乌博列维奇集群呢?”图哈切夫斯基看了看布柳赫尔。

“继续潜伏不动。”布柳赫尔毫不犹豫地道:“如果现在动用乌博列维奇集群,打胜固然没有问题,但是很难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只有将敌人的力量全都调动起来,牢牢牵制住以后,才是动员乌博列维奇集群的最佳时机!”

第 728 错误的战争 十 第一更求月票

“……1935年4月份的中东战场和现在各种各样的调查报告、研究资料上所展现的中东会战战场是不一样的。因为那时我们不知道印度红军的部署,关于敌人的一切都好像笼罩在迷雾之中,仅能窥见隐约的轮廓,而无法了解全部细节。这就是真实的战场,不存在料事如神,也没有办法看到对手的底牌,有时候甚至无法了解你的盟友,包括英国人……

所以在那个时候,我们都不知道布柳赫尔在汉志山脉北麓还潜伏了一支重兵。我们只能根据当时战场上的情况来做出判断,而这个判断就是我们很可能赢得胜利!因为在敌人包围麦地那的同时,他们的主力其实也被我们所牵制。只要我们能守住麦地那,韦维尔中将指挥的装甲集群就会将他们撕碎,最后的胜利将是我们的。在那一刻,整个中东战区的英美军队都在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我们差一点就成功了。”——以上摘自史迪威中将的回忆录《错误的战争》。

就在史迪威中将和他麾下的8个师的官兵在为最后的胜利而奋斗的时候,韦维尔中将则在同汉志王国境内糟糕的公路状况较劲儿。这条从安曼通往麦地那的公路还是奥斯曼帝国比较辉煌的时代修建的,是给奥斯曼帝国苏丹去麦地那和麦加拜神时使用的,也不知道有几百年历史了,可能在奥斯曼帝国垮台后就没有进行过维护,路况自然不大理想。不过也没有糟糕到无法通行的地步,反正巴顿少将指挥的一个美国装甲集群一路畅通无阻,已经接连突破了几道印度红军的防线了。可是跟在巴顿后面的英军,却爬得比乌龟还慢。

“威廉!现在距离泰布克还有多远?什么时候可以赶到?”韦维尔中将坐在一辆美国生产的军用吉普车上。一边小声询问坐在自己身边的参谋长斯利姆,一边拿着一杯奶香扑鼻的奶茶在小口小口喝着。同中美德三国的装甲部队不一样,英国装甲部队现在使用的坦克比较娇贵,所以没有办法靠自己的履带长途跋涉,只能用平板卡车拖着行军。如果在道路情况良好的西欧。这么做倒也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到了中东,特别是到了在中东也算贫困山区的汉志王国境内,那么平板卡车的越野性能就很受考验了。时不时就有卡车陷进坑坑洼洼的路面里难以动弹或是汽车发动机因为吸进了太多的沙尘发生故障之类的事情发生。于是道路堵塞,全军只好停下来悠闲地喝一杯下午茶同时耐心等待前面派出故障。

“中将先生,”在看了看地图之后,坐在旁边的斯利姆少将立刻开口说道:“我们的先头部队,巴顿少将指挥的美国第2装甲师和第4装甲师距离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泰布克还有不到10公里。正在同防守泰布克外围的印军激战。估计明天凌晨之前可以突破到泰布克城下。”

“嗯,巴顿查明对方的兵力和部署没有?有多少人?武器装备怎么样?”韦维尔轻轻转动手中的奶茶杯,斟酌着问道。

“根据巴顿将军的汇报,在那里的印军可能是印度红军第10集团军的部队,估计大约有15000人左右,装备不怎么样。不过打得很顽强,隶属于别洛夫集群。”

“别洛夫?”听到这个名字,韦维尔的眉头一皱:“是伊万。潘菲洛维奇。别洛夫么?”

斯利姆看了看手中的报告回答道:“就是这个别洛夫,他是苏联红军一级集团军级指挥员,曾经在印度打败过……”

“曾经打败过我!”韦维尔一口喝干了自己杯中的奶茶。“他是布柳赫尔麾下的头号悍将,在印度打过仗的所有英国将军都被他打败过!告诉巴顿,这个别洛夫特别善于打夜战。天很快就要黑了,让千万他小心,如果没有把握就不要在夜里发动进攻,可以先守一守。”

接到韦维尔电报的时候,巴顿正在一座靠近印军防御阵地的山头上观察敌情。展现在他面前的印军防线非常单薄,没有反坦克壕沟、没有反坦克据点、甚至没有铁丝网和鹿砦,可能也没有埋设地雷。只有几道匆匆挖掘的堑壕和交通壕,大概还有几千个印度炮灰抱着反坦克榴弹发射器、莫辛。纳甘步枪、马克西姆机关枪、手榴弹和托洛茨基鸡尾酒瓶(燃烧弹)守在那里。另外顶多有12门76。2mm的野炮在为他们提供火力支援。这样的防线巴顿在这两天中至少突破了四道。自然知道是阻挡不了美国装甲部队的履带。所以他也没有理睬韦维尔的警告,果断下达了在晚上8点整发起突击的命令。

而他今晚的对手,印度红军第10集团军司令员赫鲁廖夫也同样知道守不住。在过去两天的战斗中,他的集团军在美国人的飞机大炮坦克的联合绞杀下已经损失超过两万人了,不过他的上司别洛夫司令员还是严令他继续沿着安曼通往麦地那的公路层层设防,不惜一切代价迟滞消耗英美机械化部队。

当然,付出这个不惜一切代价的肯定是印度阿三!

“德塞同志。”赫鲁廖夫将第10集团军政治委员拉尔。德塞叫到自己身边。印度红军的体制秉承苏联红军,理论上说政治委员才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是在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那位。不过在苏联派来的国际主义战士面前,德塞同志却表现得像一个小学生一样听话。

“司令员同志。您有什么事情要吩咐?”德塞刚刚从第一线回到泰布克城内的集团军司令部,他是去给前线的第110师做政治动员的。

“同志们的情绪怎么样?”赫鲁廖夫问。

“很好,同志们的士气很高,都表示愿意为保卫苏联保卫中东抛头颅洒热血了!”德塞接着又道:“司令员同志,由政工人员和保卫干部组成的督战队也已经到位了,请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