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大民国-第9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别尔津介绍完毕后,黎笋合上笔记本就开始请战:“别尔津同志,我们印度支那解放军的同志都求战心切,希望您能给我们一个上阵杀敌的机会!”

有人急着要求送死,别尔津同志当然求之不得,他拍拍手道:“黎笋同志,那就请你们印度支那解放军辛苦一些,一个星期内必须全部抵达樟木前线,向佐尔格同志报到,他会为你们安排作战任务的。”说着他又看看乍里亚。鲁易的大公子不慌不忙从口袋里面掏出鲁易的手令递了过去:“父亲让我到喜马拉雅山前线看看,别尔津同志,您看什么时候可以安排我去前线?”

果然是监军!别尔津接过鲁易的手令看了一眼,上面的内容可不像别尔津说得那么客气。鲁易直接让自己的儿子代理喜马拉雅集团军群政治委员!这个职位原来可是别尔津本人兼任的,而且政治委员可是红军里面的一把手!鲁易这么做看来不仅仅是为了提拔自己的儿子吧?看来第二次中东会战后,这位印度伟大领袖已经觉得自己的翅膀够硬,准备一步步收回兵权了!

第 750 高山上的血战 还有月票吗?

“……对于第一次世界革命由胜转衰的转折点到底在哪里的问题,十几年来始终争议不断。德国人认为是波兰会战,中国人认为是第二次中亚会战,而美国人认为是他们的太平洋舰队主力成功进驻莫尔兹比港拉开了国际帝国主义反攻的序幕。不过实事求是的讲,以上这些都不是上一次世界革命真正的转折点,也不是国际gc主义阵营失败的开始。因为在波兰战役和第二次中亚会战后,国际gc主义阵营的战略进攻仍然没有结束,先是印度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接着我们又在中东打败了美英中阿四国联军,将红旗第一次插上非洲大陆!更重要的是,印度这个曾经是世界上人口数量第二多的国家在革命胜利后成为了国际gc主义阵营的生力军,就如我父亲说的那样,我们印度人民已经做好了准备,将为世界革命的胜利付出一亿生命!在那时,我们都相信,这样的牺牲足够为世界革命赢得最后胜利了。

但是,在1935年夏季的西藏——英帕尔会战过后,我们知道自己彻底错了,我们过于相信数量的优势,而忽视了质量和优秀的军事指挥。在这方面,苏联人自己做得也不是太好,他们在第一次世界革命中,平均每个月都要损失60万人!而我们在这方面做得更差,太多太多的印度青年在没有得到必要的训练和装备的情况下就被投入战场成了炮灰。这样的情况在喜马拉雅战场上显得尤为严重,那是一个高原战场。我们这些终年生活在平原上的人们到了那里连呼吸都很困难,而且那里的气候非常寒冷。食品和水都煮不熟。那时印度官兵的健康状况非常糟糕,很多人连步枪都拿不动,走路都走不稳,可是为了世界革命的胜利,他们仍然义无反顾地走上战场、冲向敌人,几个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喜马拉雅雪山,但是最后我们还是失败了,太多太多的印度青壮年在西藏——英帕尔还有稍后开始的印度西北会战、第三次中东会战中牺牲!哪怕是印度这样一个拥有3。5亿人口的国家。都承受不了那样的伤亡。所以我认为,1935年的西藏——英帕尔会战、印度西北会战和第三次中东会战才是第一次世界革命失败的开始。”——以上摘自印度人民共和国第二代伟大领袖阿塔尔。库马尔。乍里亚的回忆录《写在第二次世界革命之前》(又名《世界革命失败的开始》)。

现在让我们回到1935年夏季的西藏——英帕尔战场上吧,虽然这里不一定是世界革命开始走向失败的地方,但绝对是印度革命失败开始的地方。而揭开印度革命失败序幕的,则是一群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中国军人。

“敌袭!敌袭!”第3山地军第8山地师第22山地步兵团9连连长卓木德仁中尉穿着绿色迷彩服,裹着厚厚的羊毛毯子,抱着心爱的31型自动步枪。在掩体里面刚合上眼睛,耳边就传来了哨兵的叫喊声。

“大晚上的还来?这些印度阿三不用睡觉啊!”卓木德仁嘀咕着揉了揉眼睛,又打开水壶喝了几口凉水,顿时清醒了不少,问道:“印度阿三上到哪儿了?有多少?”

“快到半山腰了,大半夜的也看不清有多少人。不过总有好几千吧。”刚刚从掩体外面钻进来的哨兵洛桑大声报告道。卓木德仁倒吸口凉气,又是好几千人!印度阿三的人还真是多啊,为了自己防守的这个前线哨所就好几千、好几千的部队砸过来!今天白天已经发动了七次猛攻,到了晚上还不消停!

“都别睡了,快起来。准备战斗!”

卓木德仁吼了一声,拎起自己的31型自动步枪。又在腰里面插了几个弹夹和手榴弹,才大手一挥,招呼自己的部下离开这个土木结构的避弹掩体,沿着交通壕往前面阵地走去。等到他们猫着腰进入堑壕时,印军的炮击已经开始了。

轰!轰!轰!

印军的炮弹有一发没一发的打过来,既不密集,也没有什么准头,大部分都落在华军阵地外面,难得有几发命中的,也没有造成多大的损失。

对于印度人的炮击,卓木德仁和他的部下早就不当回事儿了,虽然他们都是初上战场,但却不是什么新手,全连官兵都去青海参加过军事演习,见识过真正的大炮兵主义。坐在战壕里面,听着外面轰隆隆的炮声,卓木德仁嘴里骂骂咧咧地道:“这帮印度阿三的炮灰当得可真不值,苏联干爹连炮弹都不肯多给几枚,看来这些印度性命还没有炮弹值钱呢。”

一旁的副连长,从中国远征军调来的前韩国国防军军官李振泰少尉(常瑞青吞并朝鲜半岛的最新手段就是给所有参加过中国远征军的朝鲜人发中国护照,还允许他们加入中国国防军)哈哈笑了笑道:“老毛子就算给大炮给炮弹,他们也拉不到喜马拉雅山上来啊,德仁大哥你不知道,老毛子的大炮都是傻大笨粗型的,他们的76。2mm野战炮比咱们的105mm榴弹炮都沉,在平原都需要8匹马拉!”

“哈哈,原来是这样……”

卓木德仁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信服的表情,虽然他的军衔比李振泰高,但论起军事素养和经验,还真不如对方。他不过是中央军校拉萨短期训练班毕业的,而李振泰是正儿八经的平壤陆军军官学校的科班生,还在朝鲜战场上和日本人打了六年,后来又到印度作战,这样经验丰富的连级军官在中国国防军中大概也是不多见的。

李振泰对印军火力不足原因的分析也完全正确,虽然印军火力贫弱。但也没有少到现在这种程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正是因为苏制火炮过于沉重。很难拖上高原。相比之下,华军山地部队就拥有许多重量轻,火力猛的火炮,有些还是专门为山地部队开发的。

比如瑞典博福斯公司开发的30式75mm山炮,虽然只是一门785公斤战斗全重的山炮,但是最大射程却达到9150米。而且该炮构造精巧、分解灵便,在拆分之后可以用骡马驮运,只要步兵能上去的地形。这门大炮都能安放上去,所以特别适合在山区运用。历史上这款火炮曾经被国民党军队大量采购,成为德械师师级炮兵火力的支柱,而在本时空,中国的兵工厂则从博福斯购买了生产许可,大量仿造了30式75mm山炮,配属给了山地部队。

另外。中国山地部队还拥有不少国产的29式150mm步兵炮(c型150mm自行步兵炮就是将这种火炮安装在追猎者地盘上)和29式105mm轻型榴弹炮(c型自行榴弹炮也是使用这种火炮为主炮的)。每个山地师所属炮兵团都拥有两个营的30式75mm山炮、一个营的29式150mm步兵炮;在山地军所属的炮兵团中则配属三个营的29式105mm榴弹炮。在山地步兵团一级,还配属有一个75mm无后座力炮营和一个80mm重迫击炮营。

而且,中国在西藏的驻军虽然不多,但是战争准备却进行了多年,不仅在中国和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边境的主要山口上都修建有大量哨所和要塞,还在西藏储备了大量武器弹药。所以这会儿。第3山地军和第8山地师的炮兵倒是有足够的弹药可以消耗。很快,中国人的炮弹就雨点一样落在正在半山腰慢慢吞吞往上爬的印度红军头上了。不过这些印度红军倒也悍不畏死,还蒙着头往山上冲。

“印度人上来了!印度人上来了!”阵地上负责观察的哨兵喊了起来。

“巴桑!”卓木德仁喊了连里面的机枪手巴桑的名字。“在!”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抱着一挺34式通用机枪,猫着腰走到卓木德仁旁边:“连长,多少米?”

“300米!”卓木德仁伸出五个手指头:“把敌人放到300米内再打。全连就听你的机枪声,知道了吗?”

34式通用机枪的射速极快。而且在开火时还会发出一撕裂亚麻布似的刺耳尖啸声。所以华军尝尝用这种34式通用机枪的射击作为全体开火的信号。此外,31式自动步枪的火力虽然强大,但是使用中间弹造成了这种自动步枪的有效射程较小,只有600米上下,不像普通步枪的有效射程可以超过1000米(不是神枪手在这个距离上根本打不中)。

而了解31式自动步枪这个“缺点”的苏联军官,往往会让手下在600米开外的距离上让部下开火,以引诱对手反击,以消耗他们的弹药。所以使用31式自动步枪的华军部队一般都非常重视射击纪律,只有在500米内才允许开火,在夜间或能见度较差的情况下,开火距离还会缩小到300米内。

“老李,”卓木德仁又冲副连长李振泰喊道:“2门迫击炮都给你指挥,待会儿等洛桑开火后就给我狠狠地打!向巴,你小子不是神枪手吗?自由发挥,现在就去给印度阿三点苦头吃吃。”狙击手当然是想什么时候开火就什么时候开火的。接着卓木德仁又吼了起来:“其余人都给我听着,以洛桑的机枪为开火信号,如果洛桑的机关枪没有打响,等敌人到了200米内再开火!”

“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