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意三国-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谨慎当然是没有错的。但宛城那边的情况究竟如何,你们有没有派兵再次侦察一下呢?如果敌人真的再树林里有埋伏的话,他们能在我们已经起疑的情况再这么傻傻的待上三个小时,也实在是不可思议了。”曹仁一听许褚和曹纯的情况介绍,立马指出了这一份情况中的不妥:“我看这用的是虚实之道,但你们都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实的时候,他们却在这里给你们来了一个虚。前面所遇到的敌人是疑兵,这是没有错的事情了。”
“这……怎么可能……?”曹纯一听曹仁的判断,又想起这些情况真的如曹仁所说的那般,顿时有点焉了,整个人一下子泄气下去,却是还有些不敢相信。
“为什么不可能呢?我们这次出兵的消息,丞相可是保密的紧,在加上襄阳那边已经投降的情况,刘备恐怕也是刚刚才知道我们要对付他们,并且已经将军队开到他城下了。面对这种局面,刘备恐怕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布置伏兵。他们最多最多就是依托城池来直接硬杠我们的攻击。当然,这硬杠也是需要时间来做准备的,因此他们就针对了我们吃一堑长一智的谨慎,用疑兵来迷惑我们,令我们进军变得缓慢,以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做准备。明天,看来是一场大战啊。”对于曹纯的不信,曹仁倒是十分详细的给了他一个解释。虽然这个解释之中,很多都是曹仁自己的猜想,但在综合了那么多情报之后所产生的这种猜想却是很合理的——他这话一说出顿时听得许褚、曹纯两人不住的点头。
“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许褚他们问道。
“进兵,迅速的进兵。我们必须把兵锋直接推到宛城之下,将整个宛城包围起来,然后才可以扎营。”曹仁迅速的说道:“眼下离宛城已是不远了。地形也不太适合我军的驻扎,出于明日战斗快捷的考虑,我们是必须到宛城之下才可以的。”
“明白了。”许褚重重的点了点头:“那我就再前面帮你们开路吧。”他说着飞马奔向前队,随即下达了进发的命令。

第五卷 第七章 襄阳之变
第五卷 第七章 襄阳之变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日子渐渐的到了建安十三年的八月。随着曹操大军的正式南下,这个惊震天下的消息再也无法隐瞒了。虽然最为弱小的刘备,在有心人的刻意封锁下,始终还不晓得这一情况,但作为这次曹操出征主要目标的荆州,此刻正因为消息的到来而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刘表重病是从今年年头就已经开始的事情。本来他的病情也就是那么不上不下的吊着,好也决计好不起来,坏也无法坏的下去。直到在他的耳中突然响起有关曹操南下的消息,他的病势才一下子恶化起来。在发自内心的对曹操的恐惧之下,刘表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到了这八月,他已是入气多,出气少,显然消亡就在这几天之内了。
刘表重病将死的消息,实际掌握了襄阳权利的蔡瑁、张允两人士竭力的隐瞒。他下令封锁这个消息,并调兵将刘表的府邸团团给围了起来,并假刘表的命令,让全荆州各郡的太守紧守自己的领土不得轻易动弹。
这命令看上去似乎是为了维持荆州本身的稳定,防止地方上的太守作乱,但在实际上这命令却是仅仅针对两个人的,那就是豫州牧、左将军刘备和江夏太守刘琦。刘备是客将有兵,在此风雨飘渺之时自然是需要防备的对象。但对于荆州本地人来说,对付刘备还算是比较好办的事情,毕竟他还算是外人。
可是刘琦呢?本来以为他是一个没有一点本事的公子哥,本来以为他就那样被赤条条的扔到外面去可以让自己的耳根清净,更可以令他自生自灭,哪里还想得到他居然还有那样的手段,竟然将江夏战败时散乱的兵马聚集起来,成为拥兵一万的实力者。这可就麻烦了:他和刘表是天生的父子关系。即使蔡瑁、张允再怎么搬弄是非也改变不了这一点,因此他也只有通过命令让刘琦留在江夏,而没有把刘表重病的消息告诉他。他们害怕万一刘表与刘琦见面了,刘表当着刘琦说“把荆州交给你。”——那就糟糕了。出自刘表口中的遗嘱对荆州的大多数官员而言就是正统,一旦刘表那样说了,荆州人的心很快就会跑到刘琦那边去,这是蔡瑁张允十分不愿意见到的事情。
于是,他们大为紧张起来,接连下了好几道命令,甚至宣布在襄阳实行宵禁,并正式封锁了襄阳的几个城门。眼下的局势正混乱的很,无论是蔡瑁还算张允都不想横生枝节,他们只想等,等到曹操的大军到来,将一切都稳定下来,在慢慢的把那些该死的,不服从自己命令的家伙一个个消灭掉。
当然,现在还是要忍耐的。
襄阳的权利实际上是掌握在襄阳本地的世家手里,刘表只是他们这些世家所认可的管理者而已。对于投靠曹操的事情蔡瑁、张允、韩嵩等人已经和几个世家联系过了,并取得了他们赞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个联盟。蔡瑁、张允二人以为凭借着这样的联盟是有把握将襄阳管得严实的,然而他们终究小看了某些人的能力。襄阳城的官员很多,其中还是有一些官员是不愿意同蔡张二人同流的,其中就包括伊籍。
伊籍是刘表的同乡,两者都不是荆州人。然而因为伊籍很早就跟随刘表的缘故,在刘表来到荆州之后,倒也得到了刘表的眷顾,而颇有提升。伊籍是一个交游广泛的人,他和同僚之间的关系都处的不错,与刘表的长子刘琦相处的也很好,算得上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物。
伊籍不是一个傻子,对于刘表的颓势,他自然也清楚刘表是没有可能保有荆州的。他也想过换主子,只是他看重的人不是那天下最强势的曹操而是现在正令语刘表之下的长沙太守李晟。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巧妙的,就像伊籍只凭着听闻就讨厌曹操,只凭着几次见面就认同李晟一般,无形的缘将不同的人纠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势力集团。
就表面来看伊籍还是刘表的重臣,因此蔡瑁、张允根本就不可能对伊籍有太多的限制。这给了伊籍以机会,他暗中派人将襄阳这边的变故报知给江夏的刘琦,让他迅速的带兵往襄阳而来。
这行动是在李晟受益之下进行的。李晟是想让事情的变化更符合历史的轨迹,让襄阳变得更乱一些,为自己赢得更多一些的时间。这是很有必要的事情,毕竟,李晟眼下正在忙乱的整合之中。
对于伊籍的情报,刘琦自然是相信了。事实上,他虽然懦弱,却也不是一个全然的傻子。对于他父亲最近所下达的重重命令,他早已有所怀疑,而伊籍这位前刘表身边的重臣告诉他的情况,无疑是最能开解他这份疑惑的理由。由于伊籍投靠李晟的事情是在暗中进行的,是以刘琦还以为伊籍是因为对自己有好感而特地的提醒自己呢。在接到传来的这个消息之后,他立刻点齐手中的五千精锐士兵踏上了前往襄阳的路程。
忙碌中的蔡瑁、张允根本就没有想到刘琦会知道这个消息,自然也没有对襄阳城作出怎样的防备。他们正忙着齐聚与蔡瑁的府中,讨论有关于曹操的最新消息:曹操的南下大军已经从长社出发了,几天之后就将到达宛城。
“宛城是刘备的地盘,是曹丞相所面对的第一座城池。刘备是什么人我们都清楚,他曹丞相的仇恨我们也都明白。如今我们说是说要以荆州归顺曹丞相,可我们只能说服自己的归顺,却无法说服刘备的归顺。对于刘备,他之时在名义上归属我们荆州,但在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统领他的能力。这一点我们都明白,但曹丞相却不知道。要是他在宛城遭到刘备的抵抗,而以为我们的归顺只是假的,而将大兵指向我们的话,那我们可就惨了。”蔡瑁愁眉苦脸的说道:“刘备对我们而言可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呢。”“怎么解决这个山芋!”这就是蔡瑁把他们聚集在一起的用意。虽然数年之前,蒯越就曾经对刘表说过如何解决刘备之事的方法,但那方法似乎仅止于刘表那儿而没有传播开来。蔡瑁、张允并不清楚蒯越对付刘备的高明意见,因此他们在面对曹操将要到达宛城的消息之后就显得相当狼狈了。
无奈之下,他们问计于蒯越,从蒯越那儿得到了一个简单的办法:“直接把这件事情告诉曹操就是了,就说我们只能约束襄阳、江陵等地对于新野的刘备我们没有任何办法,请曹丞相自己解决吧。”“这可行吗?”蔡瑁、张允巴扎着眼睛问道。
“这是我们唯一能作的了,也不管可行不可行。难不曾还要用我们的军队去攻打刘备吗?”蒯越狠狠的瞪了他们一眼反问道。
“这……”蔡张二人卡住了。去攻打刘备?那实在是开玩笑的事情,刘备手下可是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啊。去打他?那不是自寻死路吗?那是白痴才做的事情。想到这里两人都没了法子。“……就按你说得办吧。”他们只能这样答应下来。
当下,蔡瑁、张允两人就让手下一个机灵的官员叫宋忠的写好相关的文书去曹操军中投递。正准备行走呢,突然听闻一个消息:长公子刘琦引精兵五千入城了。
“进城了?怎么会这样,我不是让你们谨守襄阳城门吗?”蔡瑁不禁火大的咆哮起来。真是太不顺利了,这边刘备的事情还没搞定,居然就遇上了刘琦的事情。虽说刘琦手下没什么猛将,其自身的能力也不足与刘备相比,但他毕竟是刘表的亲儿子啊。无论从道理还是感情角度讲,刘琦来襄阳绝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甚至在父亲重病的情况下,他这个儿子是必须在场的。然而蔡瑁、张允却十分害怕刘琦与刘表见面,因为他怕刘表当着刘琦当着众人的面说出荆州归属于谁的遗嘱。一旦刘表说把荆州传给刘琦,那么自己这边不但失去了大义的名分,就连实际上也必须同时面对刘琦和刘备的两路兵马,那样可就糟糕透顶了。
“怎么办?”众人商议了半天终究没有得出一个结论,在情况万分紧急之下,他们只能派这儿的一个人先去见见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