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犀利说民国-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世凯在家中度过了这一辈子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时光。和朋友喝喝小酒,骑马打打猎;读读兵书,看看禁书;等待着邻家的女孩经过窗前;用酒精麻醉自己的神经,用梨花体诗歌摧残自己的忍耐力。

这个十七岁的青年,有点狂妄、有点迷惘;有时冲动快乐,有时莫名悲伤,有很多梦想,也有很多的不如意。

唉,成长的烦恼,谁没经历过?

可老待在家里也不是办法,袁世凯决定再到京城闯闯。不幸的是袁保恒去世了,北京已没有亲人,人走茶凉,谁也不会理会这个乳臭未干的青年。没人赏识、没人提携,落魄的青年常常踟蹰在京城王府井的十字路口。

去上海碰碰运气吧,十里洋场,机会也许更大。但到了上海,还是一样,谁会在意他呢?

谁在乎我的心里有多苦?谁在意我的明天去何处?

我的青春谁做主?

袁世凯真的迷惘了,日日流连买醉于青楼。在这里,结识了一位青楼女子沈氏。在最无助、最落魄、最寂寞时,这个女人触到了他心灵最柔软处。他赠给她一副对联:

〖商妇飘零,一曲琵琶知己少;
英雄落魄,百年岁月感怀多。〗

当可怜的商妇遇见落魄的英雄,他们的心贴得更紧了。

“等赶明我攒钱给你赎身,好好过日子。”袁世凯不想再闯天下了。可囊中仅剩鼻烟壶,那是他嗣父留下的,为了心爱的女人,咬咬牙,找了一个买主。

没想到,袁世凯的春天来了。

买主是他嗣父的旧部,一眼就认出了鼻烟壶。看到老上级的儿子如此落魄,唏嘘不已,介绍袁世凯去找嗣父的把兄弟淮军将领吴长庆,不是一直喜欢读兵书吗,展现自己的时刻到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落魄的袁世凯醒了,一个未来的枭雄醒了。他要过好日子,他要让自己的女人过上好日子。

分别的时刻,沈氏将自己多年的细软悉数交给袁世凯。

“早点来接我啊。”倚在门口的沈氏泪眼汪汪。

感谢通情达理的沈氏,她让情郎不再沉沦。

感谢鼻烟壶,它点燃了一个落魄青年的斗志。

感谢嗣父旧部那一双火眼金睛,及时认出了鼻烟壶,挽救了一个迷途的青年。

最后要深度致谢培养沈氏的青楼,没有青楼,就没有一段刻骨柔肠的传奇。

袁世凯出发了,他要追寻属于自己的天空,他要点燃中国的天空。

沈氏会等到情郎吗?

别担心,红颜不会寂寞,情郎不会爽约。数年后,袁世凯亲自将沈氏接回了家。“我说过,一定会接你的。”忘记你我做不到,无论天涯海角。袁世凯拥着沈氏,眼里柔情无限,看不到半点犀利。

好男人啊!不管是那年头还是这年头或是所有的年头,这样负责的男人太少了。

【有一说一,大家眼中的袁世凯】

以后袁世凯一路大跑,一路猛跑。入朝鲜,平叛乱;回天津,练新军;废科举、办新政;一路高歌一路升。从道台做到山东巡抚、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外务部尚书、军机大臣,他成了中国最有权势、最有才干的汉人。

权势不是虚的,才干也不是吹的。关于他的奋斗史,说得也够多了。袁世凯到底怎么样,他自己说了不算,我说了更不算,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让他们去说吧。

有了你,对我很重要,部下眼中的袁世凯:

袁世凯的老部下阮忠枢在军营任文案,看上了青楼女子小玉,想纳为妾。袁世凯知道了,说这样不好,有损军队声誉,阮忠枢只好和小玉依依惜别。

过了不久,袁世凯和阮忠枢去天津办事。下车后,天色已晚,他们去了一个朋友家。豪门深院,真气派;大厅里张灯结彩,红烛高烧。

忽然有丫环高喊,“新姑爷到啦。”众人不由分说将阮忠枢簇拥到内室,一位娉婷的女子盖着红盖头正坐在那儿。

大伙儿起哄:“快掀盖头啊。”

云里雾里的阮忠枢头脑一片空白,要掀就掀,反正男人不吃亏。

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看看你是谁。

小玉,竟然是小玉,阮忠枢惊呆了,喜呆了!原来袁世凯已经悄悄地安排好了一切。

为了报答大哥,阮忠枢豁出去了:“大哥,你是了解我的。今晚不碰女人,只陪您买醉。”

袁世凯神情严肃,下了道死命令:“今晚是属于你们的,今晚必须重色轻友。如若不从,军法处置。”

在这个美妙的夜晚,大家躺在被窝里都睡不着。

阮忠枢一晚上都在想着大哥的好;袁世凯一晚上都在寻思着还有哪个兄弟婚事没办;小玉一晚上都在想着阮忠枢为什么不理我。

今夜无人入眠,明早起得很迟。

第二天,三个人都揉着黑眼圈聚会在酒桌上。

有这样的大哥真幸福,从此之后,阮忠枢跟定大哥了。

每年元旦,袁世凯都要例行乘轿出门拜客。说是拜客,其实就是到门口不下轿,叫差官下马入门递名片。家人迎出请安挡驾,再拜另一家。

一年元旦,袁世凯准备出门拜客,差官骑马先导,将护书(类似于小公事包,放手折、名片)塞进靴筒里。差官正准备踏镫上马,护书忽然从靴筒中掉落,梅红名片撒满地面。当天刚好大风,千树万树梅花开,印有袁世凯的名片在空中片片飞舞。

差官大惊失色,磕头不止。

袁世凯哈哈一笑:“今天是元旦,好日子。我袁世凯随风而舞,名扬天下。好,前途无量。”

一场风波谈笑间灰飞烟灭。

袁世凯身边的人越聚越多。当然喽,有本事的留下,没本事的打发回家(赠送路费)。

就这样被你征服,同事眼中的袁世凯:

庚子事变后,慈禧从西安打猎回来了,看看宫里破败得不成样子,想修修。可没钱啊,各地摊派吧。

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看准了这是个好机会,老太太正需要人安慰呢。他召集了全省厅级以上的官员,一句话,大家有钱出钱,没钱也要想着出钱。私人先垫着,以后慢慢还,先帮老太太渡过难关,让她心里高兴高兴。

大厅沉默了,沉默良久,官员们开始说了,准确地说,是诉苦。

“我是个农民的儿子,从小母亲就教育我要勤俭节约;现在一家老小十几口还挤在廉租房内,八十岁老母常年瘫痪在床。所有的一切就靠我一个人的工资维持,哪有余钱?穷,真得很穷,穷得叮当响。”

大家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爱心募捐慈善大会变成了诉苦大会。

“既然大家都困难,那就算了吧。”袁世凯淡淡地说。

当然不会算了,钱会有的,但得动动脑筋。

袁世凯暗中派师爷联系天津最大的票号蔚长厚钱庄,说准备存公款,问利息是多少。蔚长厚钱庄说八厘。

“太少了,别的钱庄利息高得多。”师爷佯装要走。为了招揽生意,蔚长厚钱庄将账簿拿出啦,你看,官老爷们都是这个利息。

师爷暗暗记下具体账目,接着又走了其余几家钱庄,将官老爷们的存款弄得一清二楚。好家伙,共一百多万两白银。

过了几天,袁世凯将这些官老爷们叫来。

“近来有些不法钱庄冒用诸位的名义招摇撞骗,为了维护各位的名誉,我已将这些存款全部没收充公,以正视听。”

厅级官员们谁都不敢吭声,巨额财产来路不明,光这一条就够死缓。

“干得漂亮,你真行,做什么事都有办法。”慈禧笑逐颜开。

从此官场上再没人敢蒙袁世凯。

学术圈的繁荣离不开你,秘书眼中的袁世凯:

袁世凯喜欢读兵书,也很想当军事理论家,写一本兵书。不说著作等身,好歹也有个东西可以装潢门面。但肚里墨水太少,怎么写?

手下有位秘书说这事简单,分两步走,又快又容易。第一步,搜集外国兵书翻译本,摘抄其中精华,这是理论部分;第二步,将平时练兵的所有文件、公告、通知统统放进去,这是事实部分。

归纳总结,两步合成一步,简称理论联系实际。

袁世凯听了,突然大声斥责:“你这不是公然叫我剽窃吗?好歹也是国家公务员,这种公然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违反学术道德的事怎么能做?我虽然不是学术圈的人,但最痛恨学术腐败。学术腐败要从点滴抓起,要从自身抓起。你这种人只会败坏学术风气,我鄙视你,严重地鄙视你。”

秘书心里不服,剪刀加糨糊,这是我们圈内公认的潜规则。你一个圈外人不懂学术规范,瞎掺和,我也鄙视你。

最终谁鄙视谁,不是看本事,而是看谁的官大。

在袁世凯犀利的鄙视目光下,秘书灰溜溜地辞职回家,连本月的工资都没敢结算。

过了不久,袁世凯又叫来另一位秘书,告诉他准备写一部兵书,因事务繁忙,没时间写,请你给我代笔。至于怎么写我来教你,袁世凯将上任秘书的“两步走”和盘托出。

这位秘书大吃一惊,袁世凯真是了得。作为一位非专业的军事爱好者,满嘴都是专业术语,且一针见血地揪出了潜规则,提纲挈领,真是行家啊,不进学术圈太可惜了。

写好后,定名《新建陆军兵略录存》。袁世凯给了几十块稿酬,秘书嫌少。

袁世凯又大声斥责:“这本书是我思想精华的体现,就算参考书也是我指点的。你不过是抄一遍而已,给你这么多已经够意思了,不自量力。做学术要懂得学术圈的行规,我鄙视你,严重地鄙视你。”

秘书羞愧地捧着钱离开了。

“两步走”从此成为业余、专业爱好者写书、编书的不二法宝。

从此之后学术圈再没人敢鄙视袁世凯。

书好,人更好,领导眼中的袁世凯:

书编好了,不是自己看,是给别人看。袁世凯盘算了一下,编得这么辛苦,它要发挥最大的功效。献给谁,当朝最有权势的人——直隶总督荣禄。

可是人生地不熟的,不认识,得找个人引见。经过几个月的研究、摸索,袁世凯终于完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关系链。荣禄最信任的是个旗人,叫豫师;豫师和大学士阎若璩关系最好;阎若璩最听老师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