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节度-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震撼守军胆魄。”说到这里,李神福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正在此时,远处飞驰来一名骑士,吕师造眼力甚好,立刻看清了乃是淮南兵的探骑,便转身吩咐了身后护卫亲兵两句,亲兵立刻跳上战马迎了过去,不过一会儿功夫,那探子便到了李神福面前,气喘吁吁的禀告道:“钱缪亲领大军前来援救临安,已经离临安城不到十五里了。”

李神福闻言大惊,他虽然现在对钱缪已死的消息已经是半信半疑,可到现在为止,钱缪也未曾亲自出阵打消疑言,这让他又平添了几分侥幸,此时刚刚大获全胜,便听到敌军主帅领大军来援,不禁有些吃惊,便厉声对那哨探问道:“你可能确定是钱缪亲统大军,这次敌兵共有多少。”

那哨探跪在地上,已经是汗湿衣衫,大声答道:“在下只看到‘钱’字大旗,并未亲眼看到钱缪的旗号,这次来源的镇海军旌旗遮天,只怕不下两万人。”

李、吕二人对视一眼,看到对方眼里都满是忧色,吕师造低声道:“便不是钱缪亲来,只怕也是嫡子领兵而来,如此看来,钱缪已死的消息只怕是谣言了。”

李神福点了点头,低声道:“纵然当真钱缪已死,只怕杭州城中也已经决出胜负。”两人心意相通,不过寥寥几句,便已经明白了对方的心意。吕师造叹了口气,便领兵回营去了。

次日,镇海军援兵一到,便在临安城外设营,与城中以为犄角之势,临安城中见钱缪领兵来援,士气大振,不复昨日一夕三惊的模样。李,吕二人见这般模样,知道事已不可为,便吩咐士卒不得出外劫掠,樵采之人也不得在钱缪祖坟附近砍伐草木,以示善意,又派出使者到钱缪营中相商,钱缪也担心手下士卒新败之后,士气沮丧,不愿与淮南军侥幸一战,也收束士卒,深沟壁垒,免得与淮南军起了冲突,议和之事也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一时间两军竟僵持在一种不战不和的奇怪形势下了。

顾全武被俘之后,虽然他屡败淮南军,军中士卒多有袍泽丧生于他手的,但他先前俘获魏约,秦斐等淮南将领时,时常向钱缪进言,厚待被俘的淮南将士,所以颇有长者之名,李神福也待他也宽厚的很。这日,一名淮南校尉引领他出了监牢,一路往帅帐去了,进得帐来一看,上首坐了两人,当中的想必便是淮南所任命的两浙招讨使李神福,旁边坐着的那人白面有须,气度雍容,却不知是何人。顾全武不假思索,上前敛衽拜道:“败军之将顾全武,拜见淮南李神福将军。”

李神福伸手遥遥虚扶了一下,笑道:“罢了罢了,顾帅精通兵法,李某是钦佩已久的了,此次用兵,也不过是侥幸,兵家所不取,胜败也不过是一线之间,回想起来,当真是汗颜的很。”

顾全武先前还有几分不服气,毕竟李神福此次用兵实在是已经到了绝境,若是换了下次还这般图侥幸,只怕便是全军覆没的下场,可听到李神福虽胜不骄,不由得笑答道:“胜便是胜,败就是败,李将军身处逆境,却能施巧计反败为胜,顾某实在是望尘莫及。”

顾全武坐下后,两人便说些兵事,李顾二人本都是经验极丰富的将帅,说到痒处,胸中不由得都生出一股惺惺相惜的感情来,对眼前对手油然而生一阵钦佩之情,竟好似眼前这人乃是多年相交的好友一般。

吕师造见李神福越说兴致越高,不得不伸出右脚在他脚面上点了点,以示提醒。李神福这才醒悟过来,不由得咳嗽了两声,掩饰自己的尴尬。吕师造吩咐亲兵送来茶水,一面笑道:“且告诉顾帅一个好消息,钱王遣信使前来求和,想必过不了几日,顾帅便可回到杭州去了。”

顾全武笑了笑,问道:“却不知钱王要拿什么来换在下。”

吕师造笑道:“却是秦斐秦将军,顾帅当年一念之仁,今日得报,这世间果然是因果报应不爽呀。”他所说的正是当年顾全武为秦斐求情之事。

“三代为将,其无后矣,顾某杀人如麻,岂能还奢望有福报。”顾全武神色有些黯然,显然是想起来早死的长子。

李、吕二人眉头都皱了皱,他们都不喜欢顾全武话中的不祥味道。吕师造强笑道:“顾兄回到钱王麾下后,可会怨恨我和李帅。”

顾全武昂然答道:“淮南镇海交兵,顾某不才,不胜其任,惨败于李帅麾下,身为俘虏,二位饶恕在下性命,使归故国受钱王制裁,这都是二位的恩惠,顾某又岂敢怨恨。”

吕师造接着问道:“既然如此,那顾兄想必是会感激李帅了。”

“杨王与鄙上怜悯百姓劳苦,士卒损伤,各自释放俘虏交换,以达成和议,在下又未曾与会,不知该感激何人。”

吕师造被顾全武的软硬不吃的态度挤兑的有些心急,便直接问道:“那顾兄回钱王麾下,又当如何行事呢?”

“顾某承二位恩惠,能够回到故乡,若钱王依战败治罪,斩杀在下,顾某死亦不朽,如果钱王开恩,让在下继续统兵,顾某自当尽心竭力,尽忠钱王,若再与二位相逢,顾某虽然才疏学浅,也自当尽心竭力,与二位周旋。”

顾全武这一席话说完,帐中一片静寂,过了半响,吕师造强笑道:“顾帅果然好胆魄,吕某钦佩不已,今日天色已晚,不如先下去安歇,待到双方和议谈成,自然恭送顾帅回杭州便是。”

顾全武也不多言,起身昂然行了一礼,便转身出帐去了。待到他走远了,李神福叹道:“钱缪麾下果然有人,淮南兵势虽强,只怕要吞并两浙,还力有未逮。”

数日后,钱缪李神福双方便达成协议,钱缪放回先前在昆山被俘的淮南将秦斐和所属士卒,换回顾全武和被俘的四千士卒,另外再给四十万贯犒赏换得淮南军退兵,于是天复元年的这一次淮南入侵便这样无疾而终了,两浙大地又恢复了平静,一直到第二年的夏天。

功高震主 第237章 招降

第237章  招降

天复二年三月,唐昭宗见宣武朱温出兵关中,日益强横,欲借杨行密牵制于他,便赐原宰相张浚之子张俨为李姓,加官为金吾将军行江、淮宣谕使,遣其奉密诏间道由汉中入蜀,沿巫峡而下,携亲笔御书与杨行密,拜行密东面行营都统、中书令、吴王,以讨朱全忠。以朱瑾为平卢节度使,冯弘铎为武宁节度使,朱延寿为奉国节度使。加武安节度使马殷同平章事。淮南、宣歙、湖南等道立功将士,将用都统牒承制迁补,然后表闻。杨行密遂奉诏书,召集江淮之众,准备北上征讨朱温。古时以南讨北者,一般都是要等到夏天雨季,河流横溢,适于行舟之时才开始进军,杨行密这次也不例外,正在他积累粮秣,修缮舟船,待到当年六月的时候,突然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占据宣州、广陵之间的升州的武宁节度使冯弘铎出动舟师偷袭宣州田覠,反而为田覠所破,宣州兵已经直逼升州城下,而冯弘铎的舟师残部正沿着长江往下游逃窜,准备入海为盗。

广陵吴王府,节堂上空空荡荡,不过三人,坐在当中的正是杨行密,经过一个冬天的将养,他的脸色比去年时候好了些,可说话时还是中气不足,显然先前的顽疾和多年的操劳已经给他的身体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损害,眼下田覠又击败了冯弘铎,眼看便要夺取地势紧要的升州(今天的南京),眼看淮南将帅间微妙的平衡就要被打破,忧心与此,不禁又剧烈咳嗽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功夫,方才平静了下来。一旁的李神福低声劝道:“使君还是先去歇息下吧,升州的事情,过几日再处理也不迟,那田覠虽然处事独断,可好歹是自家弟兄。”

杨行密摆了摆手,强自坐直了笑道:“罢了,杨某出身行伍,如今位居三公,已经足矣,生死自有天命,歇息又有何用,田覠那厮和我相交多年,绝不是好相与的,这次的事情若是处理不好,只怕后患无穷。”说到这里,杨行密停了一会,对李神福道:“你马上点亲军,前往升州,我马上上表朝廷,委任你为升州刺史,田覠实力已强,安仁义又与他亲密,你在升州一定要小心防备他们。”

李神福点了点头,脸上神色却有几分凄凉,他和田覠杨行密都是乡里,行伍出身,一起并肩奋战,在残酷的淮南争霸战中生存了下来,还打下这么大一摊基业,可当年兄弟般的情谊早已荡然无存,只留下冰冷的猜忌和残酷的手段。想到这里,他晃了晃头,强行把那些不愉快的回忆从脑袋里忘掉,躬身领命离去。

待到李神福离开节堂后,杨行密低声对剩下那人低声吩咐道:“你替我修书一封;送与那冯弘铎。”

长江广陵江面上,一队战船正徐徐往下游方向驶去,只见这队战船上到处都是火焰烧灼后的痕迹,甲板上虽然经过清洗,但四处还是依稀可见血迹,显然是刚刚经过苦战。武宁节度使冯弘铎站在旗舰的顶楼,强烈的江风挂的一旁的战旗猎猎作响,他脸上表情忽喜忽怒,如同在做梦一般,一旁的亲信将佐脸上都是凄苦之色,如今根本升州已失去,辎重家眷都落入那田覠之手,虽说这十余艘战船都是坚厚大船,可一旦入海为盗,风浪无情,前途可是一片渺茫。

正在此时,旗舰的桅杆旁突然发出一阵铜铃声,冯弘铎顿时一惊,这是桅杆顶部的瞭望手发现了可疑船只的信号,众人新败之余,已是惊弓之鸟,满船的人立刻忙碌了起来,冯弘铎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船边,只见北岸的广陵那边出现了十余条小船来,他久经水战,经验丰富的很,立刻判断出这些船只不过是些寻常民用船只,无法与自己这些三四层的楼船相抗,就是拿来做火攻船,速度也嫌慢了。仿佛是为了印证冯弘铎的判断一般,为首的一条小船打出一面白旗来,还有一条汉子站在船首大声的喊着什么,顺着江风依稀可以听到:“犒军,吴王。“之类的字眼。

冯弘铎看了看左右憔悴的面孔,暗自叹了一口气,吩咐小心防备,让来船靠过来,不一会儿,一名文士来到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