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节度-第5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简听说李遇看过了镇海军军营,赶紧问道:“你在镇海贼军营中都看到了些什么,快快说来听听。”

李遇点了点头,稍微凝神回忆了片刻,便细细说道,他本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对于军旅之事自然是内行的很,言语虽然不多,但都极有见地,让一旁侧耳细听的朱瑾与史俨二人不禁暗自点头,到了最后,李遇总结道:“吕方那厮营垒虽然和江淮军之法颇有不同之处,但却颇有独到之处,军士虽众,但却毫无杂乱之感,甲械精良,实在是天下少有的强兵,吕方子开战以来,连战连胜,果然并非幸致!”

“那镇海军中粮秣可还充足?”朱瑾终于耐不住性子,亲自开口询问这个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这些天来的突袭战,到底取得了多少的效果。

“这个?”李遇闻言犹豫了起来,随即答道:“我在镇海军营中呆的时间太短了,不过吕方带我游览其粮仓时,我注意到不少粮仓都有谷物溢出,士卒也无饥寒之色,应该无缺粮之忧吧!”

“果然如此!”李简突然击掌道,声音中满是掩不住的兴奋,他转过身来,对着朱、史二人道:“吕方那厮定然是用唱沙作米之计,效檀道济故智,欺瞒我等罢了!”

朱瑾与史俨对望了一眼,朱瑾问道:“李都统何出此言?”

李俨笑道:“列位请想,自古两国交兵,军中粮米多少,存储何处是何等紧要的军情,既然吕方要将李常州放回,又岂会让其知道实情?他分明是前段时间船只邸阁损失严重,军中粮食不足,却故意以粮足示之,让我军傻傻的等待,自己却领兵悄悄撤退。”

史俨闻言脸上现出不豫之色,答道:“李都统此言也太莽撞了些吧,这十余日来我方虽然颇有斩获,但运到的粮食还是不少,更不要说他在城下围城那么多天,光是积累和缴获的武进城中粮资就有不少,你又如何知道这不是吕方故意引我军浪战的消息呢。”

李简闻言脸上现出讥笑的神色:“就算是吕方的伎俩又如何,无非是决战罢了,史将军这般说,莫非是那次见了镇海军的火器,吓破了胆子不成?”

史俨闻言大怒,一把扯开衣襟,露出毛茸茸的胸膛,只见上面满是伤疤,怕不有数十处:“某家能步行时便在马上,挽得弓弩,从晋王后,披甲上阵,白刃相交何止百余次,又何曾知道一个怕字,只不过深知兵者国之大事,国亡不可复存,人死不可复生,不欲侥幸从事罢了。吕方那厮狡黠多智,如此怪异行事必有所图,你若这般说,某家临阵时便为突将,让你看看到底某家是否吓破了胆子。”

朱瑾见状赶紧劝慰史俨,他可不希望自己这个左右臂和李简这种地方实力派起了冲突,李简也赶紧见好就收,连声道歉,不过最后他还是说道:“并非某家想侥幸从事,只是二位想想,大军有万余铁骑,每日消耗的粮秣就是天数,有大半都是从宣、润二州征发而来,时间一久,民力如何支持得住?而且这么多骑兵时间一久,也瞒不过对面的吕方,他必定有所防备,二位所的胜机便又少了三分,不如乘其还不知晓,一战破敌的好。”

朱瑾闻言默然,如果说李简方才所说的还有些主观臆断的话,这两个理由可是有利的很,作为地头蛇,转运、就地征发等诸般事宜都是李简处置的,他最有发言权,由于广陵那边的运送经常遭到侵入长江的镇海舟师的袭击,粮秣的补给总是不太及时,李简肩上的担子就格外沉重,他方才也就是表明了一个态度,宣润两州的民力已经很难再支持下去这几万大军的消耗了。想到这里,朱瑾终于沉声道:“李都统,两日后,大军出发,进攻镇海贼,目标,武进城!”

史俨闻言,正要出言劝谏,朱瑾做了个阻拦的手势,道:“史将军不必多言了,我意已决,你回去准备出兵的事宜吧,那时候还要仰仗你的铁骑呢?”

大侵攻 第590章 决战(1)

第590章 决战(1)

淮南军即将出兵的消息很快就被传递到了镇海军这边,毕竟两军相隔不过三十里地,侦骑哨探无数,一支数万大军出发前的动静是不可能瞒过这么多双眼睛的。身为行营都统的王佛儿立即召集诸将,准备未来的决战,此次出兵,虽然吕方号称十万之众,但是其中的核心力量不过五万人,主要由殿前亲军、亲军组成,殿前亲军有左右二厢,各辖十五指挥,编制十足有余,共一万五千人,由殿前都指挥使统辖,但由于此位太过紧要,平日里都是空着,殿前亲军的兵权实际上由吕方亲自统管,有时让王自生以检点殿前诸军的名义暂时代理。

而亲军则是六坊,每坊各有八千人,剩下的则是团结兵,弓箭社之类的辅兵,除了苏、湖二州的部分团结兵由于毗邻淮南,有一定的战斗力,剩下的战斗力都很弱,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守卫沿途的补给线,据点,还有修筑壕沟营垒等劳作。而在武进城下,集中了殿前亲军左右二厢,还有亲军四个坊的兵力,可以说镇海军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战力都集中在这里了,可以说此战的胜负就决定了吕方的未来的命运也不为过。

而经过这么多天的侦查,王佛儿对于敌人的总兵力有了个大概的了解:李简手中的江东兵大约有一万两千到一万五千之间,朱瑾的援兵大约有三万人,这个和实际情况差距不远,但由于淮南军良好的隐蔽工作,王佛儿对敌方骑兵的数量的估计是完全错误的——四千到五千,还不到实际数量的一半。虽然如此,王佛儿对于敌军骑兵方面的优势也给予了相当的重视——镇海军的骑兵大约只有两千左右,这已经是多年来吕方这些年来苦心经营的结果了,虽然其中有大约一千重装甲骑——这是人工繁衍阿拉伯马的结果,但王佛儿还没有自大到认为可以和拥有沙陀铁骑的淮南军在骑兵上相抗衡。所以布阵时他特别在这方面做了相应的考虑,由于武进城的东南面是江南运河,西北面江南运河,而向右则是起伏不定的丘陵地带,一直延伸到北面的澡港,那里是大片生长着芦苇的湿地,而战场就在其中。

淮南军前进的速度并不快,从奔牛塘到武进城大约有三十里的路程,可是淮南军花了快两天功夫才到——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谁也不愿在行军中消耗士卒的体力,这就给了王佛儿充裕的时间部署自己的军队,根据地形,王佛儿以自己在苏州是所领的第二坊和苏州团结兵为左翼,罗仁琼指挥;第六坊和湖州团练兵、骑兵为右翼,王许指挥;而殿前左厢和第三,第五两坊兵为中军,自己居中策应,殿前右厢为预备队。他打算采用中央突破的战术,用最强力的中军冲破敌军的阵线,然后向左旋转,将敌军赶入江南运河去。由于左翼紧靠运河,不用担心淮南军使用骑兵从那边迂回,所以王佛儿将自己手中不多的一点骑兵集中到了右翼,以防止敌军的突破,他打了最坏的打算,即使淮南军的骑兵在右翼取得了胜利,也很难做很远的追击——右翼的后方不远处就是镇海军的营垒,王佛儿在营垒中留了不少团结兵,这些军队野战不行,躲在壁垒后面射箭还是可以的。

淮南军抵达的当天并没有爆发什么激烈的战斗,形势对镇海军不太有利——淮南军的轻骑打败了他们的同行,迫使他们退到距离己方步兵阵线相当近的地方,披散着头发,做胡人打扮的沙陀骑兵在镇海军的阵前来回驰骋,炫耀着自己的骑术;有些张狂的还挥舞着长矛,矛尖上挑着镇海军的首级或者丢下的头盔,向敌军挑战,可对面的镇海军却毫无反应,仿佛根本没有看到眼前的情景。

突然,隆隆的鼓声从淮南军的军阵中响了起来,一开始是中军的鼓声,之后越来越多,数不清的战鼓按照同一个节奏响了起来,仿佛一只巨大的水泵,从每个人的心脏中抽出更多的血来,不少士卒都只觉得身上的甲胄紧的喘不过气来,仿佛是整个人膨胀了一般。随着一阵鼓声,淮南军的弓箭手们前进了数十步,开始在军官们的指挥下,向敌军抛射羽箭——由于骑兵的优势,他们不用担心镇海军用骑兵驱逐他们。在他们射击的同事,对面也飞来了还击的箭矢和石弹,两边的行列都出现了缺口,旋即被后来者补上。

淮南军的弓弩手在发射完了五只箭后,便纷纷向后退去,消失在己方前进的人浪中,淮南军的步卒放低了矛,开始缓步前进了,正像一块石头由高处滚下,每时每刻都在,每时每刻都在集聚着力量,他们也是这样,从慢步变为跑步,又变为奔驰,然后以可怕的速度向前挺进,像雪崩似地无法抑制,准会摧毁挡在路上的一切。

与此同时,镇海军的阵中也爆发出一阵“万胜”声,千万颗戴着铁盔的头颅仰望天际,千万个胸脯发出一个宏大声音,仿佛天上的巨雷已经开始在人间轰响。

枪矛在士卒手中颤动,军旗和旗帜在摇晃,空气在震荡,运河旁的芦苇丛摇来摆去,连水面都泛起一阵阵涟漪。

右翼的两军最先遭遇到了,钢铁的撞击声、马蹄声、和士卒的高呼声混杂在一起,但时常又出现静寂无声的时候,仿佛人们透不过起来,但很快这种静寂又被呼喊声所打断。

从右翼的呼喊声更响了,但是具体的情况如何,谁也无法判断,升起的丘陵挡住了视线,王佛儿从马背上站了起来,可依旧是徒劳,他的脸上露出了焦虑的神情,这时,双方的中军也接触到了,巨大的冲击爆发出的声响是如此的惊人,仿佛每个人的灵魂都被掼倒在地,狠狠的踏上一脚一般。双方的军队都在竭力的前进,但都对手所阻止,不断有人惨叫着倒下,但立刻被后来者所补上。但是最残酷的战斗是在长矛被折断之后,两军用盾牌和短刃白刃相接的肉搏战。于是盾牌与盾牌相撞击,人抱着人,倒在地上翻滚着;军旗倒了下去,头盔被刀剑斩裂,甲叶和护肩上飞快的沾满了鲜血,士卒们向被收割的麦穗一般成群的倒下。死亡像一阵风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