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科学家-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端方既然是人才,自然就有人才的脾气,当即回敬道:“尚未立宪。”意思是说您现在推行的办学堂、废科举、修铁路、建工厂等新政,不过都是细枝末节,关键的君主立宪你根本还没迈步呢!
慈禧并非我们后世想象的那样,天天听戏、游园、打太监,好吃、好喝、虐宫女,相反,她在处理繁忙政务的余暇,也经常阅读翻译的西方报纸、看一些外国的书籍,自然知道立宪就是走向民主。所以脸上刷地就变了颜色厉色责问道:“立宪对我大清有何好处?”
端方正色答道:“立宪可以使得皇上世袭罔替!“慈禧怒极反笑:“哀家今儿个总算长了见识,原来皇上也有世袭罔替的!“从魏晋时代开始中国的世袭制度一般分为“世袭罔替“和“普通世袭“两种。普通世袭,就是世袭次数有限,而且每承袭一次,承袭者只能承袭较被承袭者低一级的爵位。而世袭罔替,则是世袭次数无限并且承袭者承袭被承袭者的原有爵位。因此,各个朝代对于世袭罔替的爵位都不轻易授受。到了宋代,世袭罔替基本被取消。在明代,皇族封爵为世袭罔替。至于清代世袭同替的爵位主要是铁帽子王。
也就是说,“世袭罔替“一般说的是臣下:而作为上天之子的皇帝乃是天赐皇权,本来就是万世不移的,何来“世袭罔替“一说?
不过,居然连旗人都这么说,对慈禧太后触动还是非常大。如今孙医生在日本正闹风闹雨,国内也是典情汹汹,为了安抚民心,慈禧随后便派载泽、端方、戴鸿慈、尚其亨、李盛锋等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准备政治改革。
派五大臣出洋考察不要紧,这可急坏了一旁看热闹的荣庆:太后这是什么意思?去年还让我宣传不宜立宪,今年怎么就改弦更张了呢?难道,我被边缘化啦?
荣庆素来佩服和自己年纪一般大的袁世凯,这回见他进京,连忙请到家里小聚,想探探他口风,好揣度一下宫里头的意思。俗话说,酒为情博士,茶是色媒人。两人见面,先回忆一下过去的峥嵘岁月,然后边喝茶边研讨八大胡同的风花雪月,马上就轮到中午酒桌上互诉衷肠了,忽然有家人送来一张拜帖。好比准备颠鸾倒凤之际手机狂响一般,真是让人扫兴!
荣庆拿过来一看,原来是那个洋进士、野翰林,自己本来就不待见他,如今又跑来大煞风景,恼怒之下,正准备说“不见”。,谁知道这翰林拜帖上面的字硕大无朋,袁世凯逮眼望见,不觉惊奇道:“咦,这就是经世大学那个孙元起吧?”。
荣庆连忙把“不见”。两字咽回肚里,脸上堆着笑问道:“怎么,慰亭兄认识他?”。
袁世凯摇摇头:“听洋人说,此人乃是格致学一代宗师,愚兄倒是想见见,不过一直缘惶一面。”。
荣庆笑道:“那今天就让慰亭兄见上一见!看看究竟是“相见争如不见,呢?还是“闻名不如见面,?”。说罢,连忙吩咐家人将孙元起请进来。
孙元起在厅外就看见屋里坐着两个人,心中想道:坐在主位的,毫无疑问就是荣庆荣尚书了:而边上客位所坐那人想来必是袁世凯无疑。
两人见孙元起进屋,也起身相迎。在拱手问礼的瞬间,孙元起打量了这两人一下:荣庆面容严整,想来是个持正守旧之人。虽然荣庆也算的上容貌堂堂,可他站在那里,却显得渺小许多,光彩全被边上那人所掩盖。所以孙元起更多的是审视这位“对不起“中国人民”。的窃国大盗。
袁世凯是个一米五几的矮胖子,五短身材,颈粗腿短。传说中他是“西山十戾”。之一的蛤蟆精转世,看这身材,确实比拟得很到位。可是人矮,不代表气场小!红朝太宗也是个矮子,可是人家到哪儿都镇得住场面的。面前这人也是这样。如果说世界上真的有所谓的“王霸之气”。孙元起相信,面前这个)人身上便大量蕴含。
只有这样,他才能在十三岁时就写出了“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的联句!
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二十三岁就以“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身份驻藩属国朝鲜,协助朝鲜i练新军并控制税务!
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三十出头的时候就让晚清重臣李漓章写下“血性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独为其难”。的评语!
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手下聚集徐世昌、段棋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锦、张勋、段芝贵、唐绍仪、李纯等一大批清末民初的杰出人物!
寒瞎已毕,各自坐定。荣庆和孙元起没什么交集,孙元起跟荣庆也没什么好谈的,说了“今天天气哈哈哈”。之后,相对无言,只等着分分钟后荣尚书端茶送客,自己便溜之大吉。
谁成想袁宫保却对于西方科学兴致浓厚,拉着孙元起问东问西,一时半刻脱不开身。荣庆虽然心中有事却不好在袁世凯谈兴正浓的时候硬把孙元起赶出去,只有假装洗耳恭听的样子。
看着荣尚书不时飘过来的眼镖孙元起心中暗道一声“苦也”。:估计荣庆和袁大头准备谈些私密事,结果被自己搅黄了,如果自己还不识趣地赶快溜号,以后的小鞋可就有得穿了!
正准备起身告辞,袁世凯忽然问道:“百熙你在西洋多年,你说说,君主立宪在我大清行得通么?”。
这一问,让边上喝茶看热闹的荣庆大吃一惊心中暗道:“看来,这袁慰亭早就知道我的意图啊!”。孙元起也愣住了:咱们不是谈科学么怎么扯到政治上来啦?
见两人都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孙元起只好含糊地答道:“晚生从小学习理化,对于政治实在是一窍不通,不好乱讲啊!”。
袁世凯丝毫不以为意:“百熙没听过“旁观者清,的话么?没准你们这些局外人,看得反而比我们局冉人更清楚呢。如今只有我等三人,请君姑妄言之!”。
孙元起心中有此愤愤,你们两人有啥私密的东西不能好好说?干嘛要把我扯进来!再怎么说,哥哥我也是过来人,你以为我不知道六年以后夫清就玩完?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H比O化t呼么!
当下伸出左手,做了一个)“六”。的手势:“晚生妄言,君主立宪在我大清行通行不通,六年以后自会分晓,请袁宫保、荣老前辈到时候验取。二位大人位高事冗公务缠身,晚生不便叨扰,就此告退!”。

第一一三章怅怅莫怪少年时

一一三、怅怅莫怪少年时
从荣庆府邸回来,孙元起颇有些怏怏:今天所见三个官员,一个副首相、一个部长、一个省长,都是国家要员、精英中的精英,可他们要么昏聩不通时事,要么勾心斗角玩深沉。如此朝廷,不亡何待?
不过这种郁闷没有烦扰孙元起多久,因为薇拉含羞带笑地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你又要当爸爸了!”。
尽管已经身为人父,孙元起还是被这个甜蜜的喜悦撞晕了头。
孙元起作为独生子女那么多年,小时候总想有个兄弟姐妹,能在开心的时候陪着自己一起笑,伤心的时候陪着自己一起哭,共同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见识世间的悲欢离合。可在那个)“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的时代,这个梦想注定难以实现。长大后,心里也经常会想,如果条件允许,以后自己一定要生两个宝宝。
来到大清,既没有残酷的减丁国策,也没有先进的乳胶工艺,家庭规模大小,完全取决夫妻二人的能力和努力。这就为孙元起圆梦创造了优渥的前提条件。当然,家里要是五个以上的小孩,那就有些夸张了,总体还是两三个为佳。尽管念祖有个哥哥,不过却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一年难得见上一面。如今有了弟弟妹妹,想来他未来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吧。
听说薇拉已经有了三个多月的身孕,孙元起又有些自责:这段时间,先是去敦煌考察,回来又忙学校里面的事务,完全没有顾及薇拉的身体,连有身孕都不知道,自己这个丈夫真真是不称职的!
有了一次经验的薇拉却丝毫不以为意,依然照常去实验室做实验、下试验田看庄稼长势。孙元起少不得嘱咐老赵家的在边上帮忙照看下。
过了没几日,左功先便带着一位三十多岁的俏丽妇人回到经世大学。
初次见面时,孙元起以为是左功先的母亲1心里还暗暗啃叹驻颜有术。等听了左功先介绍才知道,原来此人是他的妖娘也就是他父亲的二房太太。因为是儿子的婚姻大事,如果父母亲自前来,那必然是走六礼的第一道程序“纳采”。了。左家为了慎重起见,便先派这位沈姨娘过来看看情况。
孙元起一想,这也合情合理,便先安排两人在校园里住下。
通过两下沟通,决定在孙元起家里让沈姨娘与赵景惠见上一面。尽管意思就是这个意思,双方都心知肚明1偏偏过程不能这么直接,因为就样体现不出我中华文明的中庸含蓄之美来。根据事先的设计安排,沈姨娘先假装到孙元起家拜访孙太太,谈话之时,赵景惠端着茶水出来,假装与大家添水,这一出一进之间,便把亲事给“相”。了。短短的几分钟,就决定了这门婚事的成败,多少有些儿戏。
可这就是风俗,容不得你反对。
选了个黄道吉日。日上三竿的时候,打扮一新的赵姨娘晃动着三寸金莲,走进了孙家小院。
虽然孙元起是媒人,左功先更是男方,可这场热闹的盛宴1主角注定是以沈妖娘为首的一群女性,孙、左二人别说入场,连当观众的资格都没有。薇拉如今用中文日常交流已经没问题,然而到了这个体现中华传统婚礼民俗的场合,只能沦为配角中的配角。为此,孙元起只好请来严复的夫人朱明丽当女二号。
这朱明丽是在城市中长大、又受过教育的女子。虽然文字功夫并不纯熟,偶尔会写错别字,在当时已经算是难得的了。1900年天津水师学堂在拳乱之中为炮火摧毁,严复仓皇逃到上海,由此结识了朱明丽。严复之所以与朱明丽结缘,据说还是因为他那本著名译作《天演论》。传闻朱氏读了大作之后1心生仰慕,最终结为连理,做了严复的第三任夫人。为此,诗人黄遵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