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科学家-第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这更像是一枚政治标签,而不是学术或学问,丝毫不觉得骄傲和光荣。
杨度笑完说道:“所谓‘亡羊补牢,未为晚也’,百熙可以现在就在学校中设立嘛,反正你这总督以后还有的当。没准儿哪天还会坐上大总统宝座,手下没有自己的班底怎么成?袁慰庭靠的是北洋军,孙逸仙靠的是同盟会,以后值得你依靠的就是经世大学的那一大帮学生。”
“这个提议我会认真考虑的!”孙元起也是哈哈大笑,旋即正色说道:“从古至今,中国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要想彻底根除百姓的苦痛,必须要解决土地的分配问题。我们现在手中资金比较充裕,能否逐步购买地主的土地,然后以政府名义低价租给失地农民耕种?”
杨度、章士钊同时摇头。
杨度道:“难!很难!非常难!首先,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最可宝贵的家庭财产,普通人绝不会轻易出卖土地。俗语有云:‘休妻卖地,到老不济。’可见土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其次,就算有人愿意卖,我们又能买多少?少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多了,我们也未必能买得起!第三,我们用低地租招徕失地农民的时候,肯定会得罪全国大部分士绅,以后做事便寸步难行了。”
孙元起心里暗暗想道:怪不得叫“土地革命”!看来不用暴力革命,还真的无法从地主手中拿走土地。
当然,孙元起没有太祖爷那种“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霸气,也就不敢把所有地富反坏右全都打倒在地,踏上一只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想了半天,才模模糊糊有个思路:既然无法把土地从地主手中拿走,那何不试着让地主主动从土地上脱离开来?但具体该如何做,却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来。
最后,孙元起说道:“虽然蠲免赋税、降低田租之策不大可取,但我们总要做点什么让普通百姓尝到甜头。今天我就独断专行一回:四川省明年钱粮全部蠲免,后年减半征收,第三年再足额征缴;陕西、甘肃两省明、后两年全部蠲免,第三年足额征收。”
本来孙元起就是最终决策拍板者,章士钊、杨度只是帮忙出谋划策,而且蠲免钱粮也无关大计,还能落个好名声,所以他们见孙元起难得专擅一回,也没再固执己见…)

第二七九章岂因祸福避趋之

孙元起见两人没有反对,暗暗长舒一口气,又说道:“既然清室覆亡在即,西历新年也马上就要到来,不如我们趁此良机与民更始,凡三省民众以前逋逃官府赋税一律勾销。如何?反正这笔陈年老账也没多少希望收回来,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章士钊道:“也好!我们勾销以前逋逃税款,又全额蠲免明年田赋,想来三省民众会对大人感恩戴德。经过一两年休养生息,以后再征缴赋税,应该可以事半功倍!”
见两人商议已定,杨度合上纸扇正色说道:“百熙,既然经世大学事情暂告一段落,你也开始正式理政,只怕这件事你要尽快拿个主意了!”说完,从袖管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了孙元起。
孙元起见杨度神色是罕见的凝重,不禁有些疑惑,急忙打开信封抽出信纸。信纸颇为粗糙,不同于日常所用的八行信笺纸,而且边角都有些磨损褶皱,显然这封信来自很遥远的地方,在被送达孙元起手里之前颇费了一番周折。信上用潦草的行书字体急匆匆写着:内阁学务大臣暂署四川总督孙大人钧鉴:
标下获悉中堂大人署理四川,不胜欢忭之至!大人弘文励教,兴学育才,天下景仰。标下愚昧无文,亦久闻令名。今中堂来巴蜀厘治军民、综制文武,恩泽之下,定可使相如重生、三苏复现。
标下原隶四川陆军第三十三混成协步兵第66标,前奉督办川滇边务大臣赵大人之命随军入藏,所部旋改为驻藏陆军混成协第一标,标部驻桑昂曲宗、薄宗,年来尚属平稳。
自月前湖北发生叛乱,藏地形势随之恶化,僧侣贵族颇为汹汹。风闻已革达赖土登嘉措得英属印度总督哈丁之助,已暗派鹰犬达桑丹东潜回藏区,蓄谋勾结逆党攻我川军。不日即将发动,情势危若累卵。不意标下今日惊闻我军已革标统钟鼓明(钟颖)于数日前猝然发难,策动喇萨川军兵变,囚禁驻藏办事大臣联豫、驻藏左参赞罗长裿等长官。是则藏人未乱。而我川军已先乱矣!
川军入藏人数不过两千有奇,弹压藏人已甚支绌。今又同室操戈,一旦缓急有事,则藏地糜烂不可收拾!标下此番冒昧渎陈,实因军情火急求告无路,唯有哀恳问计于中堂,尚祈中堂大人海涵。
即颂大安!
标下驻藏陆军混成协第一标后营管带程凤翔谨禀宣统三年十月初七日孙元起看完不由惊讶出声:“什么。西藏发生叛乱!如此十万火急的事情,怎么信件现在才送过来?”根据信尾的日期推算一下,农历十月初七日是西历11月27日,现在是12月24日,也就是说,这封信足足周转了近一个月才到自己手上!
杨度解释道:“从桑昂曲宗到成都需要穿越整个康藏地区,其间山高林密、水急崖深,本来就交通不便。加上现在已经入冬,大雪封山,道路更加艰险难走。所以这封信在路上就走了二十多日,四天前才被送到总督府。当时百熙你为经世大学的事情正忙得焦头烂额,杨某就自作主张暂时扣押了几天。”
孙元起忍不住批评道:“皙子,这就是你的不是了!经世大学虽然也很重要,但对于国家来说终究只是锦上添花而已,如何能跟西藏事务相比?西藏事务关系国家根本,就是十个、一百个经世大学也比不上一个西藏重要啊!经世大学毁了还可以重建,西藏要是出了什么差池,可就万劫不复了!”
“百熙见教的是,这事杨某做得是有些鲁莽!”杨度起身朝孙元起深鞠一躬。随即又解释道:“当时拿到这封信的时候,我是这样考虑的:首先,经世大学的事情比较简单,很快就会水落石出;而西藏事务纷乱复杂,不仅牵扯到朝廷和地方,还涉及英国、俄国等列强。别说一两个月难见分晓,就是三五年都很难见到成效。其次,即便我们有心干涉,眼下也无能为力。因为现在康藏地区早已大雪封山,军旅根本无法通行,要想派兵只能等到明年冰雪融化。所以我便自作主张,暂时扣押了几天。”
孙元起反倒有些歉意:“皙子,是我鲁莽错怪你了!”
杨度不以为意摆了摆手:“终归是我鲁莽灭裂在先。”
章士钊看完信后问道:“真是奇怪!作为驻藏陆军管带,这程凤翔怎么写信给四川总督?他不该尽快向朝廷奏明情况吗?”
杨度笑道:“想来程凤翔也明白现今国内形势,知道朝廷自顾不暇,根本没有心思来管西藏的事情。奏折递到北京,要么得来几句无关痛痒的抚慰申饬,要么是让四川、陕甘相机派兵入藏平叛。与其绕一圈再来麻烦我们,还不如直接求到百熙头上,省时省力,还事半功倍!”
孙元起问:“皙子,你看这事该如何处理?”
看古代的小说戏文或影视作品,就会发现帝王将相在遇到难题时经常是问幕僚:“计将安出?”“这该如何是好?”“元方,你怎么看?”在日常工作中,领导、经理在开会的时候,也经常摆出一副深沉的模样:“大家是怎么看的?”“你们有什么意见?”相信每当此时,很多人都会情不自禁想道:作为主角,你敢不敢再霸气一点?不说主角光环一步十计、神机妙算,至少你也要隔三差五自己拿个主意吧!干嘛什么事情都要问问别人怎么看?
仔细深究就可以发现,这不是白痴无能,更多的是一个官场学问,也是一种领导艺术。
首先,当领导要有城府。有话要藏在肚里,宁可想着说,不要抢着说。别问题一出来就跟竹筒倒豆子似的,“哗啦啦”把自己想法全都一股脑说出来,显得你很粗浅。所以当你可以随心所欲说话的时候,你要让自己少说、别人多说。
其次,当领导要永远正确。“领导永远正确”是官场规则第一条,如果你觉得领导说错了。请回头参见第一条。据传当年高宗视察江西,巡抚吴公侍游南昌大桥。大桥刚刚落成,两端还没来得及装饰雕塑。高宗信口问道:“两端雕塑呢?”
吴抚台以赣方言答道:“冇!”
高宗大笑:“猫好啊!太宗名言:‘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便是好猫。’你们用猫做雕塑。足见充分领会白猫理论,解放思想敢于创新!”
于是南昌大桥两头就有了黑白二猫。
这就是领导永远正确,说错了也是正确的,而且还要认真贯彻落实下去。
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第一个人提出的建议再好。总会有些漏洞或错误;提出的建议再差劲,也有可取之处。后面人加以补充和完善,逐步形成一个可行的方案。领导只有在最后提出方案或者拍板,才能尽可能减少错误。如果在出谋划策的时候,领导率先抛出了自己的方案,谁会冒着干犯天威的危险说出自己的想法?毕竟否定领导的提案,就是变相质疑领导的能力;否定领导的正确,就是变相质疑领导的权威。
第三。当领导贵在能断,而非多谋。成语有“房谋杜断”,可见“断”至少和“谋”至少同等重要。但在实际生活中。“断”却远比“谋”重要。人谁无谋?吃饱了躺在床上,谁不能想出几个发财的点子、编出几个绝妙的故事?然而有勇气去做下去、写出来的人能有几个?
尤其在帝王将相身边,往往有一大群谋士,面对同一个问题他们能想出十几种乃至几十种解决方法,比如袁绍在官渡对战曹操之时,胜则王侯,败则草寇,一步踏错就万劫不复。在这个时候,你是力排众议独持偏见,还是少数服从多数?所以古往今来多谋如张良、诸葛亮、王猛、房玄龄、刘伯温。都只是一代雄主身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