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科学家-第3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次宣布的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无疑违背了他们一向秉持的宗旨,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战胜了诺贝尔先生‘奖给在医学和生理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的人’的遗嘱!”
连一向古板保守的英国《自然》杂志也刊文指出:“连续发现三种特效药物的孙赵景惠女士。是一位可以与发现镭、钋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居里夫人相媲美的杰出女科学家。很显然,她能否获得诺贝尔奖的关键,不在于成果大小,而在于评选委员会的公正与否。”
三种特效药物的显著疗效,加上各国学者的批判和呼吁,如今又有了土霉素的助阵,想来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也不好意思不把191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赵景惠吧?
至于第二项成果。则是卢瑟福带领的IPRT、元素实验室和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下属的核学会合作,使用加速后的中子去轰击铀,发现核裂变和链式反应。
这项成果一公布,便吸引了全球科学界的注意力。迅速对这一现象展开了紧张的研究。孙元起得到消息后,立即指示IPRT与核学会对链式反应进行深入研究,争取早日实现可控链式反应;元素实验室与经世大学地质系、化学系合作,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寻找铀矿,一方面深入研究铀、钚等放射性元素的分离提纯技术。
然后孙元起就开始着手向瑞典皇家科学院撰写推荐信,尽管现在已经略略超出了本年度推荐期限,但相信评选委员会一定不会忽略链式反应这个轰动世界的成果。在信中他缕述卢瑟福在化学上的诸多成绩,包括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射化学,发现中子、核裂变和链式反应等,以及这些成果的重要意义。
毫无疑问,卢瑟福做出的成果都是世界领先的,只要瑞典皇家科学院不像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那么明火执仗地拉偏架,他就可以毫无疑问地获得191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虽然在现在的学科体系里,元素蜕变、中子、核裂变和链式反应都属于原子物理学的一部分,但在二十世纪上半叶,这还属于化学范畴。所以孙元起只能推荐他为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
从上海北上,坐轮船的速度明显比火车更快,两天功夫就抵达了终点天津塘沽。
离塘沽还有好几海里,就看见码头上人潮涌动、旌旗招展,似乎比前几日的下关码头更热闹。孙元起疑惑地看了身边的唐绍仪一眼,唐绍仪却笑而不语,他瞬间明白了事情的根源:这几个月袁世凯一直在和孙中山别苗头,而孙元起又是两方都极力拉拢的对象。既然孙中山在南京大张旗鼓地迎接孙元起,他也不甘示弱,率领麾下文武从北京跑到天津码头迎接,要的就是在礼贤下士上压孙中山一头。
果然,船行到近处就可以看见码头旗帜上大大的“袁”,此外还有“冯”、“段”、“徐”、“曹”等,向来是冯国璋、段祺瑞、徐世昌、曹锟等人了。孙元起心道:能让这多么任民国总统到码头上迎接,此次北上就算没有白来!
等船停靠到码头上,不知袁世凯是自恃身份,还是体胖不良于行,就没有像孙中山一样迎上船来。孙元起和唐绍仪来到狭窄的舷梯边,唐绍仪哪敢先走,急忙说道:“此时叙爵不叙齿,还是孙大人先请!”
孙元起谦逊道:“《孟子》中说:‘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唐兄有齿有德,礼应先请!”
唐绍仪一边推搡一边说道:“既然贤弟读过《孟子》,自然知道后面还有一句叫‘朝廷莫如爵’。您还是先请吧,别让袁大人久等!”
见唐绍仪不肯,孙元起只好先行一步。刚下舷梯,袁世凯便热情地迎了上来,紧紧握住孙元起双手,高声问候道:“百熙贤弟别来无恙?”
孙元起赶紧回答:“在下身平体健,有劳大人挂念。只是劳烦大人身犯风霜,不远百里到天津码头迎接,在下实在是愧不敢当!”
袁世凯笑道:“百熙为了弭兵止战造福苍生,只身东下,奔波南北,辗转万里。老夫这才走了一两百里,算得了什么?要不是南北交通不便,老夫都想到亲自到上海去迎接你!”
孙元起心道:这老贼果然霸气!
袁世凯与唐绍仪打了招呼之后,一把揽过孙元起:“来来来,百熙,老夫给你介绍介绍诸位同僚!这位是外务部大臣梁崧生(梁敦彦),据说还是贤弟在耶劳书院的学长呢!……”
等袁世凯把内阁大臣、各镇协统介绍一圈之后,就听他一声暴喝:“孽畜,还不过来拜见你孙世叔!”
声音倒把孙元起吓了一大跳,连忙四处环顾,只见袁克定畏畏缩缩地从人群后面挤了过来,一脸吃屎似的表情来到近前,噗通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地说道:“小侄克定,拜见孙大人!”

第三零七章还君明珠双泪垂

孙元起心道:如果袁世凯发疯称帝的话,这货可就是正经八百的皇太子。让皇太子给我磕头,不是要折我寿么?即便不折寿,一个年龄相仿、相貌比自己还老成的人当众跪在面前,还恶心巴拉地自称“小侄”,也让人心里添堵不是?
孙元起赶紧扶起袁克定:“云台实在太客气了,快快请起!”
袁克定素来心高气傲目中无人,刚才之所以藏起来,就是怕老爹让他给“孙世叔”磕头。眼看躲不过了,才勉勉强强出来给孙元起跪下。此时见孙元起扶他,便顺势站了起来,怨怼地看了孙元起一眼,又躲回到人群后面。
孙元起摸摸鼻子:是你爹让你给我磕头,你瞪我干啥?
袁世凯道:“百熙这几天旅途颠簸劳累,饭食粗疏寡淡,想来也是极为困乏。老夫已在天津城中准备好寓所,可以先去洗漱休息。等晚间,老夫再设宴款待,替百熙接风洗尘,到时候还望赏光莅临!”
“谢谢袁大人抬爱,在下一定准时前往叨扰!”
现在到了别人的地盘上,自然一切都应客随主便。于是他便根据袁世凯的安排,下榻在直隶总督衙门。孙元起现在下榻的直隶总督衙门,原先是李鸿章时代所建的海防公所,戊戌变法时期改建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来津检阅新军的行宫。尽管太后、皇帝没在这里住过一天,却依然建得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占地面积极广。
庚子国变之前,直隶总督衙门一直在河北保定。光绪二十八年(1902)袁世凯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才将直隶总督衙门从保定迁至此地。这里内有自己卫队把守,外有北洋精兵拱卫,可谓安若泰山稳如磐石,而且孙元起这些天坐船也确实颠簸的厉害,洗了热水澡之后便上床拥被而眠,一直睡到太阳西沉才悠悠醒转。
起身洗漱未毕,就听到冯基善来报:“大人,袁大人派人请您前去赴宴!”
“快请来人进来稍坐片刻。我马上就好!”孙元起赶紧加快手上动作。
等他梳洗好来到前厅,就看见袁克定一脸不渝地坐在八仙椅上,急忙说道:“云台,原来袁大人派你亲自过来,倒是孙某怠慢了!”
袁克定虽然心里不高兴,却不敢在孙元起面前撒泼,赶紧起身深鞠一躬:“袁某见过孙大人!家父已经在正堂摆好宴席,特命在下过来请孙大人移步前往!”在说话过程中,今天上午的“小侄”、磕头都被他有意省掉了。
孙元起也不与他计较:“那我们就赶紧过去吧。别让诸位久等!”
等到了正堂,只见堂上已经设好三四个席面。每个上面都摆满了各色冷碟。袁世凯、梁敦彦、赵秉钧、徐世昌、段祺瑞等人正坐在一旁吸烟聊天,看到孙元起进来,都急忙站起身来相迎。孙元起赶紧躬身抱拳,作了个罗圈揖:“孙某来迟,还请诸位恕罪!”
袁世凯笑道:“不是百熙你来迟了,而是我们这些人来早了!快快快,请上座。”
喧闹推让片刻,孙元起才和袁世凯在头桌上席落座。刚一坐定,便有人斟满酒水。熊掌、燕窝、鱼翅、鹿筋等山珍海味也流水价地端了上来。此时袁世凯举起酒杯:“今天袁某在此设宴,是替百熙贤弟接风洗尘。席上只谈风月,不谈政事,违者罚酒三杯。来,袁某先干为敬!”
“干!”众人齐声应和道。
孙元起不知道袁世凯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不过能不说政事自然最好。内阁众人说些官场趣闻、文坛掌故,倒也其乐融融。只是那群丘八就有些郁闷了。文史掌故之学他们是一窍不通,说到风月,他们只知道八大胡同哪家姑娘比较够劲、哪家相公比较妩媚,可这些“趣闻”怎么好在眼下这个正式的场合说起?又不敢猜拳行令。只觉得这一顿饭吃的好生无味!
等到饭局接近尾声的时候,袁世凯装作无意地问道:“百熙,老夫听闻你有一子名叫念祖,年方十岁,聪颖过人。老夫正好有一女,与他年龄相仿佛,不如你我结为亲家,你看如何?”
袁世凯有1妻9妾,这十个女人一生共他生育32个子女,其中17个儿子、15个女儿。除了1子3女夭折之外,长大成人的共计28人,其中大半是和清末民初政坛著名人物子女结亲,其中不乏晚清的大学士、尚书、总督、巡抚,民国时期总统、副总统、督军。频繁的政治联姻也为袁世凯掌控中国政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次提出与孙元起做亲家,也是他故技重施。
堂上众人听见袁世凯的提议,都下意识闭上嘴巴,放下手中的筷子,想听听孙元起是如何答复袁世凯的。孙元起这才明白袁世凯为什么刚才要说“只谈风月,不谈政事”,原来是这个用意。对于这种政治联姻,无疑他是极为反对的,而且他也不想把自己绑在袁世凯的战车上,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婉拒袁世凯。当下他的脑袋急速运行:以婚姻自主的名义?眼下中国还笼罩在封建礼制之下,士绅家的女子都还躲在或深或浅的闺房里,不得私自抛头露面,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后世大行其道的社交公开、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理念,都是在五四运动之后随着妇女解放运动才逐步深入人心的。——只有在这个时候,孙元起才深刻意识到在民国初年的中国开展一次类似于“五四”的思想启蒙运动,是多么的必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