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朝之梦-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菊又是欢天喜地的道谢。其实朱济世若要复了大明,他的子嗣都是亲王。 朱济世顿了下又看着罗香梅道“跟你说个事情,等再过上一阵子,我想麻烦你跑一趟欧洲,作为兰芳的大公夫人去出访,同英国女王当面讨论缔约事宜。” “同英国缔约?我去谈?合适吗?”一想到婚后不久,自己就要离开丈夫远行万里,罗香梅的秀眉又蹙了起来。 “你去最合适了,”朱济世道,“我在欧洲有许多朋友,有些还颇有地位,到时候安德鲁会陪你去一一拜访,他们会替你出主意想办法的。” “喔。”罗香梅点了点头,虽然不大情愿,然而未来夫君的话也不能违背。 “另外,咱们婚事也要尽快办了,”朱济世斟酌了下,道,“趁着这个机会把文咸总督、荷属东印度还有西属菲律宾的大人物都请来东万律,暹罗王国那里也要下个请帖。让他们都来瞧瞧我济世军的兵威,好熄了觊觎之心。还有南洋各地的华人大族和会党头目也要请,让他们好好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精兵劲旅。” 在朱济世出访新加坡的时候,济世军的队伍也在扩充,由原本的三个营,扩充成了三个团。每个团的编制都是三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连、一个轻步兵连、一个工兵连和一个辎重连,总兵力接近2000人。三个这样的步兵团就是6000之众!清一色由西法练就,装备也同这个时代的欧洲劲旅无二。 然而实际上的战斗力,却没有办法同真正的劲旅相比,原因就是缺乏合格的军官。香港的军校还没有开张,整个济世军中,真正接受过系统的军官教育的只有那五个法国老军官,另外还有一些西洋军队出身的老兵。靠他们支撑起三个营还能勉强凑合,现在扩充到三个团,那可只能是徒有其表了。 不过这其表,却也是军威赫赫! 1846年1月10日。东万律,郊外。 日月同辉旗招展,旷野之上,虎贲如林。 6000西式陆军士兵,戴着牛仔草帽,穿着整洁的短袖灰色军装,在南洋的烈日之下,一声不吭地肃立。9个营方阵,48个连横队,3个炮队,组成了完美的阵容。 每个营、每个连的军官,无论华洋,都站在各自所指挥的部队之前,手持着雪亮的军刀。南洋猛烈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一滴滴的汗珠顺着脸庞落下,在军服上已经渗出的水迹,却没有人动一下。 这种肃杀之气,这等赫然军威,在南洋只怕是独一无二了。即使大英帝国现在要拿下兰芳,只怕也需从印度调集重兵,方能得手吧? 而每一个跟着朱济世一路走来,在新当战斗过的军官们、士兵们,身在队列当中,都感到一种无比的自信! 这支军队,毕竟才诞生了短短的几个月,要是假以时日,何愁不能从头收拾旧山河,将日月同辉旗插遍中华大地呢? 军乐突然呜咽奏响,就听见踢踢踏踏的点鼓声阵阵响起,方才还肃立不动的6000虎贲,忽然如林一样徐徐而动,成三列纵队,踏着划一的步伐,举着日月同辉之旗,向不远处的东方律西门缓缓走去。 此时此刻,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朱济世正穿着灰色的西洋军装,腰胯军刀,头戴三角帽,肃立在东方律西门的城楼之上。在他的身边,则是兰芳名义上的君主,朱济世的未婚妻罗香梅、英国海峡殖民地总督文咸、荷属东印度特使斯坦博格少校、西属菲律宾特使卡洛斯、暹罗特使帕康公爵,还有罗伯特。丘吉尔,威尔。海明,,安德鲁。琼斯,贝色麦,郑洪,刘鹏,王德虎,赵大亨等人。 至于兰芳当地还有从附近的新加坡、爪哇岛上赶来的华人领袖们,则只能站在东方律西城门的两侧,目睹着济世军浩浩荡荡从眼前通过。看到这样的场面,他们所有人的眼睛都瞪圆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如此的精锐真的是由中国人组成的? 如此精锐之兵真的是属于自己的?朱济世的心中,同样是感慨万千,饶是他一直以来反清复明之心不甚坚定,看到眼前这样的劲旅,心中也开始升起了万丈豪气。自己才到南洋多久?就有了兰芳一国和6000精兵,若是再能积累上三两年实力,反清复明可就不再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梦了。 “驱除鞑虏,济世复明!驱除鞑虏,济世复明!” 响彻云霄的口号声响了起来,每一个连队从东方律西门门洞通过的时候,都高呼口号。 听到这口号,朱济世顿时就为之一震,目光转向北方,遥望着那个在满清统治下继续沉沦的祖国。 1846年,还不算晚!中国,我来了!

 第147章 大香港,小渔村

    新的一卷开始,故事将渐入高潮,可是大罗罗的推荐票和收藏怎么还那么少呢?难道是因为大罗罗不够努力?四更还太少?好吧上架之后大罗罗再试着爆发一下!呼吁收藏,呼吁推荐票! 。。。。。。 香港这个城市,朱济世在后世到过多次,给他的印象都是极其繁华喧闹,同他生活成长的粤北小城有着极大的反差。然而今天,他在这个时代第一次看到的香港,却还是一个和渔村差不多的地方,比起兰芳的东万律、坤甸和大港等城市,都还大大的不如。 不过朱济世的心情却非常激动,因为这是他来到这个时代之后,第一次即将踏足的中国土地——虽然现在被英国所占据了。 现在是1846年公历的3月,广东沿海的气候非常凉爽,让在热带地区呆了很长时间的朱济世感到非常舒适。大明山号武装商船停靠的不是日后的维多利亚湾,而是香港岛南面的大树湾,这里日后会成为香港富豪们玩海的游艇码头。不过现在却被济世行下属的南洋贸易公司开辟成了码头和货栈,杰森——柯拜船厂也在这里建了两个船坞,储备了不少从大屿山上砍来的木材,两艘3000料的广船已经在船坞内成了形,另外还有三艘同样的广船在船坞旁的临时船台上动工修建,不少留着辫子打着赤膊,身上的皮肤被晒得黑乎乎的中国工人,正在船厂、码头和临近的工地上忙碌着。 在码头上迎候朱济世的船到来的,是济世大学、济世书院的几十名老师。还有驻港英军的一个连的一百多名官兵和香港总督约翰。戴维斯爵士。 这些英国龙虾兵大概都听说过朱济世子爵的大名,他们都好奇地将目光投向高挂着米字旗和日月同辉(红底金日月)旗的大明山武装商船。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百万富翁,一个大英帝国的子爵,一个流落欧洲的中国明朝皇室后裔,现在还是一个南洋小国的君王。这样经历真的只能用传奇来形容了! 路易。特里戈修士还穿着耶稣会的黑衣,手里抱着本圣经在海风中等候。在过去的几个月,朱济世在南洋大放异彩,建立属于自己的兰芳大公国的时候。他则在勤勤恳恳帮助朱济世在香港建立书院和大学。一群或是跟随朱济世从欧洲而来,或是特里戈修士从亚洲和中国国内找来的教师,正跟随在他身后,也伸长着脖子,看着从舷梯上缓缓走下来的身穿灰色军装,头戴三角帽的朱大子爵。 这一次随朱济世从兰芳过来的随员和卫队足足有上千人,分承六艘武装商船。其中主要是在新加坡和兰芳招募的学生(之前还有一批约1500人左右已经到了香港,过一阵子还有800人会过来,大多是兰芳大族的子弟)。还有约100多人是朱济世新建立的卫队,起了个很拉风的名字叫“锦衣亲军”,是罗香梅给起的。 她和妹妹罗香菊紧跟着朱济世从船上下来,都骄傲地挺着肚子,两人都怀上了朱大子爵的骨肉。看着眼前这个显得十分荒凉的港口,罗香梅的心里面稍稍有些失望,这里能成为朱济世反清复明的基地?貌似还不如东万律有人气呢。但是这样的念头转眼就被他抛开了,因为她对朱济世是很有信心的。 “欢迎您来到香港,尊敬的公爵阁下。” 朱济世的双脚刚刚踩上香港的土地,约翰。戴维斯爵士就迫不及待地迎上来和他招呼了。 如果说后世的香港是“李家城”的话,眼下的香港无疑是“朱家城”了!现在朱济世是香港最大的投资者,在香港的投资,比第二大投资者到最小的面摊加在一起还多!所以就算是香港总督,也不能不给朱济世面子,而且即使论起朱济世在英国的爵位,也比戴维斯总督的从男爵要高两级。 朱济世冲这位身材挺拔修长,举着高贵优雅的英国绅士点了点头,又伸出手同他握了一下,笑道“总督阁下,非常感谢您对我们济世行、济世大学和济世书院的照顾。不过……一路劳顿,我实在是有些倦了,我的两位夫人又有身孕,想先去馆舍休息一下,明天我再去总督府登门拜访如何?” 草草几句寒暄之词,就打发了香港总督戴维斯爵士。然后朱济世便带着自己的一群手下随员,在特里戈修士的陪同之下,上了早已准备好的马车往深水湾的公馆而去。 “爵士,这位是汤启文,济世行的买办,也是济世书院的英文教员。” 在深水湾朱公馆宽敞明亮的客厅之内,比朱济世早一步到香港的安德鲁。琼斯正在一一给朱济世介绍济世行在香港新聘用的高层,还有济世书院、济世大学的教员。 “汤启文,你会说英文?能写吗?”朱济世用英语询问跟前一个长相憨厚的小胖子。 “晚生在同孚行的书院里面学过三年英文,能说也能写。”汤启文用流利的英语回答道,“特别是晚生得到您编纂的《英汉字典》和《英语语法》之后,英语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不错,不错,好好在济世行和书院做事吧。”朱济世满意地点点头,回头问安德鲁。琼斯道,“我的那几本书都刊印出版了?” 安德鲁。琼斯笑道,“都出版了,香港这里原来有一个英华书院,是伦敦传道会支持的,去年底的时候同济世书院合并。他们有一个小型印刷厂,贝色麦先生帮这家小厂改进了印刷机,做了许多铅字,现在济世书院的印刷厂已经是香港,不,应该是整个中国最大的印刷出版机构了。” “朱爵士,很荣幸能在香港见到您,我是约翰。柯拜,香港造船厂的经理,现在我为您工作。”这时一个胡子拉碴的白人男子又上了和朱济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