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朝之梦-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银行业其实是有“创造”资本的特殊能力。就眼下的世界上发行“可兑换钞票”的游戏规则来说,没有谁会发行百分之百准备金的钞票。有一块钱的银元,发行三五块钱的钞票都不算过分。准备金和实际发钞数量之间的差额,就成了凭空创造出来的资本,可以用来投资,也用来支持战争。

    同时,银行业在经营的过程中,还有一个货币的放大效应。如后世的某国基础货币可以放大3倍。当下的金融体系当然不可能支持这样大的乘数效应。不过在产业开始高速增长的情况下,1。5倍的效应还是可以产生的。也就是说,一块银元通过一个近代化的金融体系,可以产生五到八块银元的效率!(未完待续

 第352章就是毒药也要喝啊!

    “介公(耆英字介春),洋债还是借不成。”

    不久前才当上洋务衙门总办的关元宝急匆匆地走进耆英的书房,微微有点喘气。他这些日子奉了耆英的命令,无日不在和英国领事阿礼国和巴夏礼往还商量,寻找拯救大清王朝的办法——现在电报虽然已经发明,但却没有架设跨越欧亚大陆的电报线。所以他们俩还不知道大英帝国的对华政策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还在根据之前白厅的指示行事呢。

    可是当白斯文提出借洋债的时候,阿礼国和巴夏礼还是表示爱莫能助。直接向英格兰银行借钱是不可能的,即使英格兰银行肯答应,万里迢迢的把银子运到远东,大清朝恐怕已经因为没银子发饷而灭亡了。

    所以阿礼国和巴夏礼只能帮助联络远东的英国洋行借钱给满清,而远东的英国洋行又以济世行和南洋行为首,而且绝大多数英国洋行都和汇丰行有密切的业务往来,他们谁也不愿意得罪这个东方第一大银行啊……

    “介公,只有发行宝钞和铸造大钱了。”关元宝苦着脸道,“阿礼国和巴夏礼也说了,成立发钞银行,发行纸币是咱们唯一的出路,我看不能再犹豫了,干吧!”

    “发钞银行?什么意思啊?”耆英放下手上的一卷佛经,抬头看着关元宝。他本来就是信佛的,现在眼见着大清江河日下,又毫无办法,也只有念经拜佛,向神明求助了。

    “就是发宝钞的银行呗,大英帝国的英格兰银行就是发钞行,可是能点纸成金的。”

    耆英摇摇头“点纸成金?真有这么好的事儿?元宝啊,前明、元朝还有宋朝都发过纸钞的,最后可都弄成废纸了!”

    “这一次不会了。介公,您看这个。”关元宝走到耆英身边坐了下来,递给他一份《大公报》。

    “这个是……”耆英取过报纸看了眼,头版上面赫然刊登着“国王陛下批准汇丰银行发行可兑付钞票、金币、铜元及重铸铜钱等事宜”。

    “介公,连朱逆那边都开始发纸钞了,显然纸钞之法是完全可行的……关键是这个发钞银行里能有一定数量的金银储备可以应付挤兑。”关元宝侃侃而道,将他从阿礼国和巴夏礼两人那里批发来的金融货币知识全都倒给了耆英。

    “朱逆能办到,朝廷就能办到吗?”耆英轻轻叹了口气,“而且朱逆的汇丰银行是什么实力啊?光是道光26年、道光27年吸储广州白银和发行银元的收益大概就有1000万元吧?”

    1000万?恐怕3000万都不止!关元宝心下一叹,这个汇丰银行现在已经把信誉建立起来了。不仅朱明地盘上的老百姓都认它,就连上海的洋商也认汇丰银行!朝廷要办个什么发钞行,准保比不过汇丰,可是现在朝廷还有别的办法筹饷吗?

    关元宝苦苦一笑“现在就是毒药也得喝啊!介公,没有办法了,洋人不肯借债,武器弹药又赊购不来,下面当兵的又要军饷,除了发钞票,朝廷还有什么办法?”

    “可是这个钞票发出来洋人肯接受?八旗新军的兵丁能接受?”

    “听阿礼国和巴夏礼说,上海的洋商都对汇丰银行发钞票的事情表示欢迎了……”

    “那是汇丰银行,不是朝廷的银行!”

    “想来也差不多吧!”关元宝跺跺脚,“介公,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无论如何要筹出一笔饷,哪怕就是废纸也要印,总比没有要强……这个纸钞只能硬着头皮发,发完之后再去找京城和山西的票号兑银子吧,八旗新军的饷只能用现银,洋人的武器多半也得用真金白银买的。”

    耆英又是一声叹息“这是引鸩止渴!引鸩止渴啊……”

    关元宝苦笑道“就是毒药也要喝啊!”

    耆英默然无语,过来半晌才道“也是……就是毒药也要喝啊!”

    ……

    养心殿东暖阁,这里名为暖阁,自然适合冬天居住。在以往的太平年景里,道光皇帝每到春夏之交就会离开这里,前往圆明园居住,直到秋末才会返回。不过道光27年和道光28年的夏季,这满清第八代君王都是在养心殿里面度过的。

    “皇上,纸钞并非本朝所创,往日的宋、元、明三朝都是有纸钞的,独本朝不用纸钞,只用白银、铜钱。”

    “这纸钞之法虽然有竭泽而渔之嫌,但是用好了一样可以保卫社稷的。如南宋就在临安行在设会子务,发行会子以弥补国用之需。南宋和大金还有元朝的几次大战,都使用会子筹集军费的,如今我大清也可用纸钞之法救急的。”

    “如今朱逆那头也开始用纸钞筹饷,显然也遇到才用不足的情况,咱们的财用比朱逆那边还困难,有什么理由不用纸钞救急呢?或许熬过这一阵,南北间就该罢兵休战各自整顿财政了。”

    道光皇帝现在是大病未愈,脸色苍白,眼神里面没有一丝精气神“行纸钞之法终是引鸩止渴,南宋的会子,元朝的中统钞,明朝的宝钞,最后都成了废纸,想来大清的宝钞,最后也是这等下场吧?”

    他看着穆彰阿“真的没有别的法子?祁寯藻不是去山西卖官了?该筹集到一些银子救急了吧?”

    穆彰阿嗯咳一声,脸色有些不好看“皇上,祁寯藻刚刚差人来报,已经在山西筹了250万两。山西的商人现在大多不敢买江南的官……林则徐的名头太吓人了,不过四川的官还好卖。另外扬州盐商的周转一时有些困难,林则徐也上折子帮这些盐商说话了……”

    话说到这里,道光皇帝已经明白怎么回事了,四川好歹还是满清说了算的地盘,江南那里是满清和林则徐共有,人家是大大的清官,你一帮奸商买了官到了江南能有好果子吃?而且林则徐现在也指着两淮盐商口袋里的银子,所以不让朝廷来搜刮!他叹了口气,也知道现在拿林则徐没有办法,低声自语道“盐商的银子看来是挖不出来了……靠祁寯藻筹集来的250万两可不够啊,看来也只有引鸩止渴了!”

    “皇上,这不是引鸩止渴,这是钞法改革。”穆彰阿陪着笑脸道,“巴夏礼已经拟定好一个章程,仿朱逆那边的汇丰银行开设大清银行,本钱就让晋帮票号出,什么日升昌、合盛元、大德通、志成信、协成乾、蔚字五联号什么的都要入股,由户部、洋务衙门、内务府派大员管理。朝廷占8成股份,不过本金1000万两都由票号垫出,发宝钞3000万元,其中2000万元用来偿还晋商的800万两本金,剩下的向江南、山东发行。一元宝钞可当一两白银,可缴纳朝廷税赋,票号可用宝钞兑付储户,各地商家不得拒绝使用宝钞。”

    “给八旗新军的饷呢?”

    穆彰阿说了一大堆,道光皇帝却只问一句话。

    “当然发现银了,八旗新军都拿现银,向洋人购买军火也用现银……大清银行里面的1000万本金可以挪用一下。待1000万宝钞发到江南以后套取些金银也可用来发饷。”

    “好吧,就这样办理了!”道光皇帝思索了下,又补充道“调半个旗的新军去山西,协助祁寯藻办差。另外,从山西调30000绿营往开封大营听用。”

    山西是绿营的布防重点,光是一个大同镇就有18000余人,总兵力多达五万余人。之前因为太平军占了洛阳,和山西只隔一河,所以山西绿营并未调到奉命大将军帐下。而现在,八旗新军并河南、山东等地绿营已经集中到了开封,和太平军的决战即将爆发。道光觉得山西安全问题不大,因而调山西绿营主力往开封,集中全力预备决战了!(未完待续。)

 第353章战福州,为了祖宗

    “老祖宗,你睁开眼睛看看吧!”

    8月末,福州城内,乌石山施公祠,这声呼喝回荡不定,周遭人等都闭目低头,跪在第一代靖海侯施琅施襄壮公的灵位之前。这些人都是施琅的子孙或族裔,大多是汉军镶黄旗的子弟,剩下的也是福建绿营的官佐,都是满清在福建最坚定的拥护者。

    他们拥护满清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年兵败投降封了海澄公的郑克塽的子孙,不是获罪就是搁置不用,不到两代就凋零得不行,乾隆年间便出旗为民,不再是八旗子弟了。

    而这郑家子孙,之所以如此凄惨,自然有康麻子的小肚鸡肠,同样有靖海侯施家的一大份功劳。在施琅平台功臣之后,郑明集团在台湾的土地、财产,几乎全都落入施琅之手。整个福建最大的地主,非施琅莫属了。而郑家后来生活窘困,走投无路之下,郑克塽的母亲黄氏居然吃了雄心豹子胆,恳请满清朝廷发还被施琅侵占的郑家产业。

    于是郑克塽的儿孙不是被革职就是被降调,随后或流放边疆,或贬为奴仆,或予杀害……最后子孙衰頹,慢慢地从人们的视线当中消失了。

    直到一百多年后,随着大明的旗帜重新扬起在广州城头,延平郡公的名号,竟然随之横空出世了!

    “大哥,据查,郑逆原是福建南安人,祖先是乾隆年间自京师迁来,世代都是佃农,竟然冒充海澄公之后,实在可笑。”

    这是当日施德霖之弟施德露亲口所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