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朝之梦-第4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僧格林沁耸肩“我们都是被汉人从中原打出来的,怎么敢比太祖爷?肃老六,现在不是十三副遗甲、七大恨的时候了。现在打仗靠洋枪洋炮,还得拿人命堆!咱大清现在有多少工业?能产多少洋枪洋炮。又有几条性命可以往战场上填?”

    这既是借口,也是事实。现在和崇祯年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了工业化。草原民族也好,渔猎民族也罢。在工业化国家面前都是个渣!哪怕是成吉思汗复生,遇上洋枪洋炮照样要歇菜。何况是大清的这点余孽残渣?如果说四五年前的僧格林沁还不知道这些的话,经历了那么多次的失败,一路流窜到西藏来的僧王爷,早就阅读了许多俄国顾问送来的资料,搞明白了大清大明的差距到底在哪儿了。

    一个是工业化,一个是人口。人口就不说了。单是一个工业,缩在西北的大清就比不上人家。大明已经一脚踏进了工业化的门槛,《清流报》上也说了上海、佛山那里的工厂如何压迫劳工,劳工们居住的贫民窟规模如何庞大,房屋如何破烂,工厂排出的废水烟尘如何染黑河水遮住蓝天——虽然是暗无天日了,但是人家的工业的确发展起来了,可以源源不断造出洋枪洋炮,什么八旗劲旅蒙古勇士,遇上洋枪都得傻眼,碰上洋炮都是肉饼!这反明复清,根本没戏,还是考虑怎么在西北割据残喘比较实在。

    这些道理,肃顺自然也知道,可是他就是不甘心失了大清的花花江山,哼哼着也不理僧格林沁。僧格林沁似乎心情很好,没有和他计较,而是说道“告诉你也无妨,大明皇上开出来的条件还不错……”

    “什么条件?”肃顺冷冷问道。

    “藏王的归藏王,佛爷的归佛爷。今后西藏的一应政事都归我管,除了没有外交权力,其它的和独立王国无二。西藏的黄教事务归d赖喇嘛、班禅活佛管,d赖喇嘛和班禅活佛轮流入朝觐见。黄教不干政,藏王也不管黄教。另外,大明在西藏不驻军,不派大臣,也不征税。这西藏今后就是本王的地盘了……”

    他盯住了肃顺,苦笑着说道“肃雨亭,你说我能不动心吗?就算我不动心思,还有好几千一路跟从的老弟兄,现在科尔沁草原已经被大明占了,那些老兄弟都回不得家乡,见不得家人。若再失了西藏,还让他们去哪里安家?”

    说到这里,僧格林沁的眼眶里面居然闪烁起了泪花,一万多条科尔沁草原出来的汉子现在还剩下三四千,不少人还带着伤,个个都一无所有。现在有了西藏地盘,总算让他们活得像个人了。

    “可你这样,对得起大清,对得起先帝吗?”肃顺沉着声质问。

    僧格林沁摇摇头,叹息道“有什么对不起的?我就是挂个牌子应付一下大明而已,又不是真的要去给朱济世当狗。对皇上对大清,我僧格林沁还是忠心不二的,西藏也是大清的藩臣!”

    这是要一仆二主啊!肃顺愣愣地看着僧格林沁好一阵子,最后还是长叹一声“王爷,既然如此,下官也不多说了,请王爷派人送下官去西宁见皇上吧。”

    僧格林沁点头道“好的,我这就安排,三天之内定然可以启程的。”

    ……

    “什么?三天之内就要d赖佛爷启程去应天?是不是太急了一点?”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内,两个大喇嘛正在一间隐蔽的禅房里面低声交谈着第十一世d赖喇嘛的去留。这两位喇嘛,一位是上了年纪,卧病在床的第七世班禅丹白尼玛,一位是远道而来的章嘉三世伊希丹毕札拉参。远来的章嘉三世除了说服僧格林沁在名义上尊奉大明皇帝之外,还有一项特殊使命,就是迎接第十一世d赖喇嘛去应天居住。

    “当今圣上笃信佛教,对我黄教僧众尤其优待,一直希望能在应天、顺天各供奉一位大呼图克图。贫僧已经住进了北京雍和宫,南京那里只能请d赖佛爷前往了。”

    章嘉大喇嘛一脸认真地道。反正皇帝老子给他的任务就是把d赖忽悠到南京去,怎么忽悠是他的事情。别说把朱济世说成个黄教信徒,就算说朱皇帝是什么活佛转世也无所谓。

    至于朱济世对黄教僧众的态度的确也不错,佛他是拜的,但是香油钱从来没有少给过!

    “如果班禅大师可以玉成此时,皇上原因给扎什伦布寺二十万块银元的香油钱,而且将来d赖喇嘛将世世代代居住在应天,西藏黄教事务就由班禅大师负责主持了。”

    “d赖长居应天……西藏黄教由班禅一系来主持?”七世班禅愣了一下,他今年已经71岁,历经几朝,早就看惯了风风雨雨,知道西藏黄教的家不好当。九世d赖只活了11岁,十世d赖也只有22岁的命,自己能活到71岁,还不是因为不是黄家的第一人吗?看来将来的班禅大师,不要再想活到七、八十了!(未完待续。。)

 第652章 天津自由市

    海风迎面,浪溅甲板。

    光复5年秋,大明号、兰芳号、大明山号、琉球号、朝鲜号等五艘三级战列舰,广东号、广西号、福建号、江西号等十艘四级战舰,带着三十多艘五级舰、护卫舰、武装商船,向北浩浩荡荡而去。

    这支庞大的舰队差不多占了大明海军三分之二的阵容,此次北上天津的任务乃是护送大明天子北巡。

    “好好好……如此水师足以保卫南北洋各口,拱卫京师了!”

    大明号的舵台上,左宗棠望着海面上浩浩荡荡的舰队捋着胡子仰天大笑。八艘三级战列舰,十五艘四级战列舰,二十七艘五级舰,近五十艘护卫舰。大明海军的实力虽然比不上英法俄美西等海军强国,但是放眼东亚海上,真没有可以和大明海军相抗衡的舰队!就算是西洋列强要万里来犯,大明海军也足以应付一二的。

    揽着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在一旁扶着栏杆看海景的朱济世呵呵一笑“左相,海军是用来进攻的,南北洋各海口的安全自有陆军和炮台保护,早就万无一失了。”

    左宗棠笑道“进攻?皇上,您打算用这支舰队去攻琉球吗?德川齐昭前几天和我说,希望咱们能帮助日本建设海军,将来用中日联合舰队一起去收琉球。”

    “可以进攻的地方很多啊!”朱济世笑了笑道,“现在咱们不已经在太平洋的不少岛屿上插了旗子建了据点,还在新几内亚建立了两座城市……这都是海军的功劳。将来的对俄战争中,肯定还有海军发威的时候。”

    他顿了下,又道“日本人要建设海军是吧?等德川齐昭到了北京、承德我亲自和他谈……这海军说起来可是个砸银子的买卖,他们日本的财政收入才多少?负担得起吗?”

    薛定粤上了舵台,这位海盗出身的大明海军南洋舰队司令官这两年被朱济世“强行”送进了长洲岛海军军官学校,由英法教官从头到尾教了一遍海军军官课程,连气质都很不一样了。身穿笔挺的呢制海军上将军服,脚上是擦得锃亮的皮鞋。脑袋上还戴着顶三角帽,胡子修成了法式大八字,嘴上还叼着个烟斗。瞧见皇帝就是一个抬手礼“报告陛下,舰队很快就要进入渤海。今天下午可以到达天津大沽港。”

    朱济世点头,笑着对玛丽亚道“玛丽亚,今晚就在天津新城过夜吧。天津可是一座迷人的城市,听说它还有一个东方巴黎的美誉呢。”

    玛丽亚皱了皱秀眉“陛下,您确定这是美誉吗?”

    天津新城就是原来的天津租界。朱皇帝取得直隶之后,就和英国人举行了“组建天津自由市”的谈判。最后达成协议,在天津大沽港及周围地区建立一个“中英共管”的自由市,实行有别于大明其它地区的低关税和自由贸易政策,并且实行城市自治。由天津自由市的市民(达到一定纳税额度)投票选举城市自治委员会和市长,居住在天津的英国侨民。只要符合条件(纳税额)也拥有和明国臣民一样的投票权,而且也可以在天津自由市政府担任公职。

    用这种方法收回天津租界显然是不大体面的,不过英国人在旅顺租界的问题上做出了让步,同意大明收回主权,又同意就组建“港九自由市”的问题和大明展开谈判。所以付出一定的代价还是值得的。同时这个天津自由市也成为了大明官员学习西方城市管理的一个窗口。

    左宗棠却皱眉“天津市是有洋兵的。”

    朱济世道“不到1000人的驻军而已,我大明在天津市的驻军可有整整一个师呢。”

    左宗棠的不满正是大明国际地位的写照。虽然比历史上的大清帝国强大,但是朱大皇帝还是不敢和牛皮哄哄的和大英帝国对抗,对世界第二的法国也要尽可能搞好关系——还指望和他们一起去收拾俄国佬呢!

    这也是朱济世对外政策的核心区别对待欧美列强,联络英法,反对俄国,关注美国……在朱皇帝看来。未来世界上可能对大明构成威胁的国家就是俄国和美国。英法这种本土狭小,人口不多,殖民地倒挺大的列强,早晚头重脚轻摔跟头。大明只要一边耐心等待一边尽可能往澳大利亚多塞点移民就行了。

    ……

    正如朱济世所言,天津自由市的确是一座迷人的新兴城市,不过比巴黎干净多了。和南方的新兴城市上海不一样,这里除了一条正在兴建的铁路,就没有多少工业化的影子,完全是立足于商贸的自由港。经过几年发展,现在的天津中外商号林立。又兼有渤海湾的渔业盐业之利,已经成为北方最富庶的一个大城市,比起几百里外那座人烟稀少的天子居停北京不知道强了多少。

    走下大明号战列舰的时候,朱济世就看到一片大帽子上的羽毛在风中舞动。在码头上迎候朱济世到来的,是几百名英国龙虾兵还有大明陆军第四十师第一百一十八团的2000名官兵。

    这些英国龙虾兵是从印度调来的,天津的气候和生活倒是让他们非常满意,对于和他们同驻一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