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朝之梦-第6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嚎什么嚎!”刘宗英却哼哼着道,“去关外、去南洋有什么不好的?按照最新的办法,如果去关外,你一家八口可得田120亩,而且永远不用缴纳地租,比在四川舒服多了!我要不是有了身家,早就报名去关外了。”

    王小三呜咽着道“那可是远行万里,九死一生啊!”

    王安国闻言苦笑道“哪有九死一生,明明是九生一死……这个本官是知道的,咱们大邑县衙每年都会送两批移民去关外交给东北开发公司,还从他们那里按照一个人50银元领取报酬。这个死人,他们可是不要的。要是九死一生,本官岂不是要亏死?”

    王小三伤心地道“我家里还有七旬老母,此去关外,岂有命在?”

    王安国一脸为难的道“那就不带老母去吧,交由族人抚养,本官再资助一二如何?”

    王小三重重叩了个头。大哭道“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小人不能做不孝子。关外、南洋再好,小人决计不去。小人就去成都城里面找份糊口的差事吧。”

    王安国点头道“难得有此孝子,这样吧,本官有个同窗在成都开了碾米厂,本官看着你是孝子,就推荐你和你家老大去他那里做工吧。另外,成都的潘记缫丝厂是招收女工和童工的,可以让你媳妇你闺女都去试试。”

    王小三自是连声叩头道谢。现在成都城内工人和店员的工资不高。普工是3个大铜板一天,女工是2个半大铜板,童工只有1个半大铜板。不过王小三一家七口(除了个70岁的老奶奶)都去上工,一天倒也能有15个大铜板,每个月可以得到4块半银元,一年有54块到58块半(按照13个月算)的收入。相当于二十几石白米,而且一家人的伙食都吃资本家的,肯定比当佃户吃的要好。

    不过在城里面打工也有不少额外的成本,其中最大一项就是住房了。对于底层人民来说,在城里面买房是做梦。就是租房的成本也不低。一家七口要租房居住,一年怎么都要二十多块。一半的收入就算没有了。于是,在不少大城市周边的地主就看到发财的机会,他们把自己的农田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出租给刚刚进入城市的平民,一亩地至少可以租给八个家庭,由他们自行搭建棚户。每个家庭一年支付两三块租金,每亩地一年也能创造出近20块银元的收益,远远高于任何一项农业投资了。

    “抚台大人,我等不如联名向天子上书,请求抑制土地兼并吧。”

    四川省副巡抚沈桂芬这时冲着巡抚刘蓉一拱手,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今天四川省政界的头面人物都聚在一起,自然是要议出一个法子来应对目前愈演愈烈的农村土地矛盾。抛开深层次的问题不说,农村土地矛盾的表象似乎就是土地不断向少数人手中集中。

    沈桂芬道“抑制兼并之法古已有之。自古,凡是王朝初兴,太平盛世,都是土地兼并较轻之时。国家也往往会颁布法律,抑制兼并。而王朝没落,乱世将至的时候,往往土地兼并最严重之时。田主豪强之地连州跨郡,寻常小民连立锥之地都没有,才不得不揭竿而起。眼下朝鲜的乱子,似乎也和土地兼并有关,我朝当引以为戒……”

    抑制兼并,这可不容易实行啊……

    刘蓉闻言点了点头,接着又微微叹气。自古以来抑制兼并的王朝不少,可是取得成功的却寥寥无几,不,应该是没有长期取得成功的先例,最多只是短期奏效而已。而当今圣上,对抑制兼并一事,更是毫无兴趣。真不知道这次的联名上书会不会弄个石沉大海?

    ……

    “皇上,平壤……失守了……”

    承德避暑山庄勤政殿内,跪了一地的红袍子大臣,不过不是大明的大臣,而是从朝鲜跑过来的。领议政赵寅永跪在最前面,由他带头,一众朝鲜大官,金佐根、赵秉夔、金炳学……这些朝鲜朱朝中枢大臣,都深深的拜伏了下去。每个人都是脸色苍白,白胡子老长的赵寅永还有两泡老泪,也不知道是伤心的,还是被朝鲜传来的坏消息吓到了。

    朱皇帝脸色平静,这些日子他又精神了不少,已经看不见中俄战争刚刚爆发时的那种疲惫和焦虑了——明军在战场上的表现基本达到了预期,而英法两军加入战争和撒丁尼亚对俄宣战的消息又从西方传来,现在可是英、法、土、中、撒、日、暹、太等八国联军斗毛熊了。打胜是肯定的,问题就是要把毛熊削弱到何种程度了。

    至于朝鲜传来的坏消息,那是根本不值一提的,所以朱大皇帝看都不看这些只会捞油水,关键时刻啥用处都没有的两班豪门领袖。他笔直地坐在书案后面,出神地看着一份刚刚用电报发过来的上书——是四川省巡抚、副巡抚和十几个知府联名的,内容是请求朝廷抑制兼并!

    不知道过了多久,跪得腿脚都麻木的赵寅永微微抬头,低声试探着再问“皇上……”

    朱济世哦了一声,放下手中的抄报纸“朝鲜的问题,不在军事,而在政治……在于尔等两班豪门对一国财富权力的垄断啊!”

    “臣等万死……”

    还没等朱济世把话说完,赵寅永等人已经在重重磕头了。朝鲜搞成现在这样,他们这些大臣当然有不容推卸的责任,不过这些人倒也不担心朱皇帝真拿他们开刀。毕竟朱三皇子要当好朝鲜国王,还是离不开这些人的!

    朱济世似乎在喃喃自语“朝鲜问题的核心有两个,一是两班特权……两班户就可以不纳粮不服役,而两班户又占了朝鲜人口的六七成之多,所拥有的财富恐怕占了朝鲜的九成有余了,这样的国家如何能维持下去?

    二是土地兼并严重啊!光是安东金氏、丰壤赵氏两家,就拥有朝鲜全国耕地的两成!如果算上其余几家豪门,朝鲜一国土地还真是高度集中啊……真不知道有多少朝鲜平民身无寸土,顶无片瓦,如此国家又如何能长治久安?”

    听到朱济世这番议论,他的朝鲜群臣心里都是一阵唏嘘。这是要动他们碗里面的肥肉啊!他们这些两班豪门最大的利益就是垄断土地而且还可以不交税!朱济世兼领了好几年朝鲜国王,对此都是视而不见,没想到现在借着朝鲜国内的乱子要来夺两班豪门的利益了,早知道是这样,当初就不该把朝鲜国王的宝座送出去……

    勤政殿内一片沉默,良久才听朱济世冷哼一声“既然朕是朝鲜国王,又知道问题根结所在,就没有视而不见的道理!两班的特权必须取消,朝鲜臣民必须平等,朝鲜全国的耕地也必须平分!尔等如果赞成朕的意见,就继续追随朕,待朝鲜平定,朕必待之以公侯之爵。若不赞成,请回平壤去投靠东学乱党。”(未完待续。。)

 第836章 士大夫是领主

    “皇上,您真的要平分朝鲜的土地……”

    左宗棠穿着御赐的草泥马毛编织的红袍,躬身跟在朱大皇帝后面,在避暑山庄的如意湖水边亦步亦趋的走着。眼观鼻鼻问心,看也不看在朱皇帝周围伺候的各色美女一眼,一副有德之臣的模样。

    他是大明左丞相,不是朝鲜领议政,所以朝鲜的事情他一直不大过问。可是今天却破天荒跑来和朱济世说起朝鲜土地问题了。

    现在正是盛夏,是承德避暑山庄最好的季节,如意湖上,水面浩淼,荷花盛开,几个和服女子正驾着小舟,在湖中采摘莲子,好一幅水乡风情,还带着点异国情调——我们这个朱大皇帝的生活,真是越来越腐化了。

    他轻轻的点了点头,摆摆手,跟着他的选侍千叶佐那子朝他躬身一礼,就领着几个女官一起退开了一些。朱济世这才转过头来,看着身后这个大明复国以来一直担当群臣之首的左宗棠。

    朱济世目光一闪,多了一分凝重“左相,你不是为那些都快朽烂了的朝鲜两班豪门而来的,是吗?”

    左宗棠微微点头,眉头微蹙“皇上,朝鲜弹丸小国,以皇上之威,自然要它圆,要它扁就扁。”

    朱济世淡淡一笑,转回了头“你是担心朕在中国也搞这平分土地这一套?”

    “皇上,臣……”

    朱济世哈哈一笑,饶有兴趣地问“左相,你摸着良心说。平分土地的办法到底好不好?”

    左宗棠沉默半晌。居然点了点头“好!可是……”

    朱济世摇摇头。笑道“可朕认为不好!”他顿了一下,又问“那抑制兼并好不好呢?”

    “好!”

    朱济世还是摇头,沉声道“抑制兼并要看什么时候,什么情况。在汉朝、唐朝甚至是前明,都是该抑制兼并的。因为那时候兼并的不仅是土地,还有人口!那时候进行兼并的不是农场主,而是豪强地主。当时的官府直到县城,是不下乡镇的。统治农民的不是官府而是豪强地主。这些人在汉朝晋朝叫士族,在后来叫士绅,他们在地方统御民众,征收租税,和朝廷争利,其实就是封建一方的领主。所谓与士大夫共天下,就是朝廷和这些戴着士绅面具的领主在共天下……”

    左宗棠闻言一怔,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远远退开,完全听不见他们对话的女官们。压低了声音“皇上,臣也是士大夫!”

    “朕知道。朕没有说士大夫那么做有什么不对。”朱济世又回过头,万分认真地看着左宗棠。“只是士大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他深吸了口气“士大夫这样的阶层,在欧洲也是曾经存在的,他们叫骑士。是欧洲封建领主阶级的最低等级,不过欧洲的封建所依托的是武力,因而欧洲君主是和骑士共天下。而我中华文风鼎盛,君王又以科举牢笼智士,所以才和士大夫共天下。可是现在的欧洲,早就不是骑士的天下了……”

    左宗棠默然无语。朱济世竟然将士大夫比作了欧洲的骑士!不过细细一想,似乎也是这么回事儿。只是欧洲人将骑士的权利义务用明文规定出来——从大领主那里取得土地和农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