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朝之梦-第7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民国家公民军队用刺刀完爆臣民国家的雇佣军的时代啊!如果自己不在俄国人发动对大明的复仇战争之前,将大明帝国转变为一个公民国家,亚历山大二世没准就会夺走自己的一切!(未完待续……)

 第947章 宪政不是仁政

    这是一间十分幽静的书房。它处于查图。拉菲特城堡的最深处,在朱济世到来之前,几乎没有被启用过。

    房间的中央摆了一张宽大的办公桌,上面摆放了一堆文件和报纸,两座景泰蓝壳子的立式座钟就在办公桌对面的墙壁边上,分别显示巴黎时间和南京时间。墙上挂着一张精美的油画,画上的主人公是朱济世和玛丽亚。克莱门蒂娜,那是10多年前,朱济世离开欧洲前夕让人画的,因此画中之人显得非常年轻,朝气蓬勃。

    自己还是老了。朱济世望着画像心道,再过15年、20年,自己就是50多岁的人了,再往后,自己就是个名副其实的老人家了。如果不想让自己的晚年在风雨飘摇中度过,第二次明俄战争是必须要打赢的!否则战胜了的俄国就会收回它在这场战争中失去的一切,而且还要附带上高额利息。输掉战争的大明王朝将很有可能重蹈历史上满清王朝的覆辙……当然,下场可能比满清好一些,毕竟大明帝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了,而且公民意识和民主宪政都已经开始萌芽。

    一场凄惨的战败,或许会成为一次改革的契机,就像现在的俄国一样从俄国传来的消息很让人担心,沙皇尼古拉一世不止一次公开表示,自己将在战争结束后退位,皇位将由亚历山大皇太子继承,届时俄国将开始另一场“彼得大帝”式的改革,以便使国家重新回到鼎盛状态!

    一个战败的国家都有改革的决心,作为战胜者的大明。还有什么不能改的?胜利者的改革。总要比失败者容易吧?

    至少在朱济世皇帝看来是这样的。

    “左相。这几日考察法国的行政司法,可有什么心得?”朱济世微笑着问左宗棠。这些日子,君臣二人粗略地对法兰西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进行了一番考察,昨天才结束行程回到查图。拉菲特城堡。

    “法国皇上似乎非常重视小农,以农民的保护神自居。”左宗棠和朱济世是分头进行考察的,前者在巴黎四下的农村转悠,后者在巴黎城内考察大学、工厂和政府机构。

    “这是由法国的国情决定的,法国的中农很多。这一点和欧洲其它国家是完全不一样的。”朱济世淡淡地道。“欧洲的土地制度原先和日本类似,主要属于贵族和骑士阶级,普通的农民都是农奴,没有土地的。不过法国在几十年前发生了大革命,随后又是二十多年的战乱,原本的土地所有和贵族对乡村的统治基本上瓦解,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自耕农。拿破仑三世正是依靠这些人的支持,才当选总统的。”

    “我大明是不是应该效仿法国,也采取一些保护小农的办法?”左宗棠试探着道。作为传统的儒家官僚,他自然是非常重视农事的。

    “保护不了的。”朱济世却摇摇头。“拿破仑三世的努力最终也会付之流水,大明就不必白费劲儿了。”他看了一眼左宗棠。“现在大明还不是真正的宪政,和法国不同,朝廷不必依靠小农的支持,所以也不用去保护他们。”

    这话虽然有些冷酷无情,但也是无奈之举。土地集中是大势所趋,朱济世无力阻止,而且内地农民如果能得过且过,又有谁肯移民边疆?开拓边疆,终究是艰苦且危险的。

    “可是宪政和那个什么公民意识……皇上,如果大明的小农都变成目无君父之辈,又疾苦如此,只怕要起乱子!”左宗棠有些担忧地道。他也不在朱皇帝跟前废话什么教化万民的道理,而是直接指出了公民意识的危险性。

    “所以朕现在才要苛待小农!”朱济世冷淡地回答。“对他们行仁政不过是让他们吃不饱饿不死,而且随着人口繁衍,小农数量会越来越多!如果现在不走出去,20年后就有五万万、六万万小农,靠汉地的十二万万亩土地,是无论如何都养不活的!”

    这不过是个简单的算术,12亿除6亿,就是人均2亩田,现在的亩产量不过三百来斤,还要风调雨顺,而且还是原料粮,还没有扣除种粮,可能还有水分……这点儿粮食就算不交租子也不大够吃,况且皇粮国税总是要收的,剩下在农民手里的,又要打个折扣。想要丰衣足食根本是做梦,如果遇上什么灾荒,恐怕又要饿殍遍野了。

    而且小农经营在规模化、机械化的大庄园农业面前,根本没有一点竞争力!现在大农业已经在东北、兰芳和中原内地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了。根据东北开发公司的报告,由于大批集体农庄庄园壮丁被征发,使得“租地农场”在东北的土地上迅速兴起。由于集体农庄土地是禁止出卖和转租给庄外农户的,所以不少无力耕种的农户就将自己名下的“份地”转包给同庄的其他农户,或者由农庄本身承租,使得东北农庄的农业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而在兰芳,更多的则是资本主义的大农场的发展和兴盛,这些农场主要种植经济作物,收益相当良好。在大明内地,则是地主、富农向农场主转变。

    如果不出意外,数十年后,大明帝国可能会出现2亿农村人口耕种30亿亩以上的土地,供养4亿甚至更多的城市人口的局面。再往后,还会出现几千万农业劳动力供养十亿甚至更多城市人口的情况。就和后世的美帝差不多,不过实现土地集中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大批中小农户的破产……

    想到这里,朱济世叹了口气,看着左宗棠,“左相,朕觉得你把宪政和仁政弄混了,我大明要行的是宪政,要培养的是国民的公民意识,而不是行得过且过的仁政。”

    仁政是得过且过?左宗棠顿时直摇脑袋,这朱皇帝的脑子到底装的都是什么道理啊?

    朱济世沉默了片刻,然后又叹口气道“宪政也好,公民意识也罢,本意都是为了哄骗老百姓上战场去为国捐躯的!现在咱们靠军禄田凝聚军心,所以明军才能有比拟列强陆军的战斗力。可是当军禄田无法实行的时候,大明又要到哪里去征召数百万不怕死不畏险的将士呢?唯有让大明臣民变成公民,让他们自以为大明天下有他们一份才行!”

    “既让老百姓自以为有天下之一份,又不行仁政以慰民心,这不是取乱之道吗?”左宗棠皱着眉头反问道。

    “宪政民主本来就是取乱之道!”朱济世扫了左宗棠一眼,冷冷道,“咱们中华自古以来就讲‘为民做主’,而宪政和公民则是以民为主,焉能不乱?”

    知道乱你还要用这法子?左宗棠心里面直摇头。

    “不过乱也不是眼前的事情,而是将来的事情。”朱济世顿了一下,又道,“宪政和公民意识一定要实行的,否则下一次就是俄国人打败我们了!不过宪政和公民意识,也不一下子就能养成的,也不需要一步到位,可以慢慢推行。首先是加强教育,要培养有公民意识的青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有了公民意识,国家才会……才会强大!其次是逐步放开选举权,先让纳税超过一定额度和立有军功的国民投票选举地方公局委员和立宪议会议员,这个事情已经开始推行了,不过还很不成熟,需要效仿欧洲制度进行完善;再者就是司法改革……这个还需进一步考察欧洲的情况,才好确定方向。”(未完待续……)

 第948章 伦敦还是臭的

    夜色渐渐地笼罩在了大不列颠的首都伦敦上空。靠近泰晤士河的道路上,全是一堆堆刚刚下班的船厂工人和码头工人。附近工业区的纺织厂还在继续开工,高大的烟囱上黑烟弥漫,煤灰粉尘飘散在整座城市的上空,让天色永远是灰蒙蒙的一片,雾都的绰号,或许就由此而来。

    伦敦的街道上面,还是垃圾粪便成堆,似乎比十多年前朱济世第一次到达的时候,更加肮脏了几分!这也不奇怪,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伦敦的工厂区和贫民窟的规模又增大了许多。而伦敦下水道的建设却依旧停留在纸面上,所以这座城市就越来越臭了。

    “皇上,这个伦敦……”和朱皇帝同乘一辆马车的左宗棠捂着鼻子,皱着浓眉,终于忍不住发问了。他和朱皇帝一行是在3天以前抵达伦敦的,自然也经历了一番声势不小的欢迎仪式,然后住进了白金汉宫,今天又受邀前往温莎堡。在离开白金汉宫之后,朱济世却让车队在伦敦市内转悠了一圈,似乎是想重温一下旧日在伦敦的时光。

    “有点脏乱是吗?”朱济世淡淡一笑,“十几年前,朕第一次到伦敦的时候,也被这场面吓了一跳,堂堂大英帝国的首善之都,居然就是个臭气熏天的贫民窟!”

    “父皇,左相,这英国是城里面脏乱,乡村整洁。他们的贵族和富豪,都喜欢住在乡村。而且他们的城市也分富人区、中产区和贫民窟的。”

    插话的是个眉目清秀的男孩,十一二岁的年纪,皮肤很白。留一头黑色的短发。身上穿着件小号灰色军服。就是大明锦衣近卫军的军官服,不过没有军衔。这孩子长得和朱皇帝有那么几分神似,又称朱济世为父皇,自然就是朱济世的长子朱国杰了。这两年他一直在英国读书,成绩非常不错这个孩子在各个方面都很像朱济世,长得很漂亮,书读得也好,而且很有女人缘。英国女王和露易丝公主都很喜欢他。看来将来也是上床政治的行家里手……

    “哦,大皇子到过伦敦的工厂区和贫民窟?”左宗棠听了朱国杰的话,顿时来了些兴趣。

    “嗯,我到过几次父皇的工厂,伦敦的杰森丘吉尔兵工厂,曼彻斯特的杰森制药厂,杰森斯克佩尔橡胶制品工厂还有杰森中央实验室我都去过。”

    “你还去过杰森中央实验室?”朱济世挑了下眉毛,轻轻哼了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