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朝之梦-第7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清汗国倒没有什么,而是叶赫那拉。兰儿到南京了,还向皇后娘娘索要被俘的八旗子弟,还提出了一个在西清汗国地盘上恢复八旗军制的办法。皇后娘娘请问皇上的意思。”

    “恢复八旗军制?”朱济世微微一愣,从潘祖荫手里接过电报细细看了一遍,然后又递给了左宗棠。“左相,你怎么看?”

    左宗棠也细看了一遍,点点头道“这应该是曾涤生的主意……满人的八旗军制其实也不是一无是处,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力量集中,容易和被征服国家的各种体制结合。只要不压迫太过,短期是没有问题的。特别是三汗国那里的封建制早就是过时的东西,应该可以和八旗军制结合的。”(未完待续……)

 第971章 大一统的牢笼

    封建制是过时的吗?这话出自左宗棠这么一个“封建官僚”之口,真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不过现在的朱皇帝也不会感到奇怪,因为当了多年的反动皇帝之后,他已经知道,中国的所谓封建社会,是后来人或者是外国专家说的,左宗棠他们这些人是不承认的。在他们看来,西周封建诸侯的那一套才叫封建,大明或是满清,根本就是集权于上。封建?顶多是变相当中的变相,还是在最基层,由士大夫管理农民什么的而已,而且也不是律法明文规定的权力(有时候士绅有将农民绑缚到官府的权力,不过定罪还是要官老爷说了算的),更多的就是一种规则封建潜。

    实际上,中国所谓的封建社会,自战国时代开始就不大纯正了,到秦朝建立起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之后,集权政府就深入人心,分封诸侯的事情只是偶尔出现。这样的体制,大概相当于西欧封建社会末期出现的集权国家,和眼下的俄罗斯帝国倒颇为接近,只是农民多一点自由,还有科举这么一个理论上的上升通道留给底层人民,不像欧洲日本,血统第一,什么都要靠投胎。所以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一个卡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封建社会之间的中间状态。

    而这样一套集权加大一统的模式,固然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其不足之处还是很明显的集权帝国不可能扩张的太大,因为集权中央受到当时落后的通讯和交通的制约,对远离首都的领土往往会控制不利。虽然在帝国的鼎盛时期还可以维持一个辽阔的疆域。但是过于辽阔的土地却不能为国家带去应有的收益。反而因为无效率的官僚行政体系,变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可能正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中国历朝历代的疆域总是时大时小,始终也没有办法真正走出东亚大陆这个基本盘。到了宋朝以后,汉人王朝干脆失去了大肆扩张的兴趣,只想着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了。

    在朱皇帝看来,华夏自唐代后日趋保守的根本原因,也不在于儒家这个思想大染缸。而是集权制帝国在没有电报、火车、飞机这种现代交通通讯手段的情况下没有太高的行政效率。根本管不了太远的事情。所以扩张就成了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同样的情况不仅出现在中国,欧洲的那些殖民帝国也是一样,辽阔的疆域往往很难统治,世界帝国只能维持一时,就连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和西班牙,也都先后衰弱。昔日的大帝国全都分崩离析,整个殖民时代留给这两个帝国的最大遗产,恐怕就是将他们国民的血脉扩散到了全世界,同时有效控制了本土人口增长的速度,让欧洲显得不是太拥挤。

    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俄罗斯帝国。他们到是保留了殖民地时代的绝大部分成果,不过他们占有的殖民地大多是苦寒贫瘠之地。又交通不便,在整个殖民时代都没有得到太大的开发,很难独立支撑一国,因而也无法从母国分离出去。

    而我们的朱大皇帝,这些年在总结了集权帝国和殖民帝国的各种发展模式之后,就琢磨出了一个集权加分封的双重模式。这个模式已经悄悄执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不过却还没有和大明帝国的首辅大臣左宗棠真正交过底,眼下这位左大丞相刚刚从欧洲开了眼界回来,应该是和他讨论这些事情的时候了。

    想到这里,朱皇帝做了个手势,潘祖荫低头致意,然后轻轻地退了出去。

    然后,朱济世认真地看着左宗棠,道“左相,你觉得分封制如何?”

    “分封制?好,也不好。”左宗棠当然是倾心于中央集权的,但是朱皇帝现在明显在分封他的子嗣去当外国君主,所以左大丞相也不好公开和皇帝唱反调。而且朱皇帝的子嗣去当君主的国家,本来就不大可能并入大明帝国。

    “皇上以分封扩张大明势力范围,固然可以扬国威于外海,然而……也是有隐患的。”

    朱济世点了点头,“如果将太祖封成祖于美洲,成祖还能靖难夺嫡吗?”

    左宗棠微微皱眉,朱济世怎么这么说明成祖啊?难道他老人家不是你祖宗?

    “如果成祖在美洲为王,倒是不大可能打回南京的……”左宗棠思索着道,“只是以成祖皇帝的雄才大略,未必肯一直臣事建文皇帝。”

    “无非就是在美洲建个新大明。”朱济世无所谓地一摆手,“昔日,太祖、成祖之时,我大明也是国势鼎盛,虽然未必可以殖民新大陆,但是尽收南洋、东北、朝鲜、新疆之地还是可以做到的。”

    “开疆辟土容易,但是要长久治理就不容易了。”左宗棠顿了下,又笑道,“皇上的意思是,太祖皇帝应该将一干藩王都分封到外国去,让他们自己去治理国家?”

    “左相觉得如何?”朱济世笑问,“太祖皇帝有子二十六,长大成年的有二十五人,其中虽有不肖者,但才华出众的也不少啊。而且太祖皇帝昔日的从龙功臣当中,能征善战者不知凡几,若能让功臣辅皇子坐镇域外藩国,再迁移内地无土之民追随前往,我大明岂有甲申国难?”

    一听到这话,左宗棠也若有所思起来,他微微皱了皱眉头,“若太祖皇帝将皇子封在远国还好说,要封得近了,只怕还是会有不肖子孙生出不臣之心……”

    “害怕不肖子孙,于是就把子孙当猪养?”朱济世反问了一句,然后仿佛是自言自语道,“甲申国难的时候,若是我大明朱姓能有一帮虎狼子孙,如何能叫鞑子亡了天下?不过区区十几万八旗兵而已,哪怕放到天下一分为七的战国,也未必能有破赵平秦的力量吧?”

    “自是没有的。”左宗棠心想,战国七雄的军队都是几百年打磨出来的,八旗兵的这样鞑子别说是攻灭强秦,就是弱燕也未必能灭的掉。如果当年大明太祖有光复皇帝这样的气魄,让一部分儿子出国当君王,他们满人的祖宗大概就被太祖皇帝的子孙平灭了,努尔哈赤有没有都难说啊!

    朱济世微笑着点头,“左相,看来你已经能理解朕的想法了。”他站起身,走到左宗棠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朕的路子就是集权国家加上分封子孙去附属国和殖民地为君,再把汉地的贫民迁移一部分过去开枝散叶。

    混同寰宇的事情,朕可没有想过。这事儿做不到,就是勉强做到了,咱们也管不了那么大的地盘啊。至于将来这些从华夏出去的子孙,还会不会心向大明,朕也管不了那么多……咱们总不能因为有可能生出不肖子孙就把自己给阉了吧?”

    这个比喻倒是够贴切的。千年以来,华夏并不是没有扩张的能力,哪怕是最弱的南宋,就算没有北伐之力,难道还不能南下吗?可是大一统的思想却成了无形的牢笼,遏制住了华夏扩张的动力因为大一统不允许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华夏人的帝国,而大一统的中央又无力控制太过遥远的地盘。所以大一统的中央王朝就成了个无形的牢笼,圈住了华夏子孙扩张的脚步,以至于后世欧人的子孙占据了大半个地球,而华夏子孙连南洋都占不下来,还窝在祖先生活的土地上。(未完待续……)

 第972章 天国的封建化

    不管左宗棠是否赞成,现在东方世界的权力格局,已经按照朱济世的设想确立了。这个体系,有点像东亚传统的朝贡体系,但却是神似形异。朱济世建立的体系,并不是华夷之间的朝贡,而是类似于夏商周三代的“夏君夷民”的分封体系。在华夏民族所能牢固控制的地盘之外建立以朱济世的子嗣为君王或是其他华夏人为君王的小国。一边用华夏君王统治当地人,一边再从华夏本土迁移百姓去这些小国,最后改变那里的人口比例,同化那里的土著,将这些小国完全变成华夏化的国家。

    这样的国家,目前已经有了朱氏王朝统治的朝鲜王国、哈萨克汗国、琉球王国、夏威夷王国和阿拉斯加王国;有朱济世之子德川幸义为管领的新日本;有已经自认为汉族人的郑氏王朝统治的暹罗王国;有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西清汗国;还有洪秀全统治的太平天国。

    这些作为华夏文明分号的国家,有些是传承悠久的古国,有些则是草创中的新国家,而且还四面皆敌,前途很不明朗,比如叶赫那拉。兰儿将要前往的西清汗国和洪秀全统治下的太平天国。

    现在袁甲三就在太平天国的核心天廷府的天都城。他是作为大明的使臣前来和太平天国打探虚实的,不过他在太平天国却不这么受欢迎。

    这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太平天国上下这几年可没少吃朱济世的苦头,他们是一路被驱赶到西域来的。虽然现在有了一片天府之国。但心里面的怨气可没那么快消散。上上下下。都对袁甲三冷眼相待。

    不过袁甲三这等人物,却也不是这等冷淡态度可以打发走的。他可是堂堂大明新疆副总督,而且要不了多久就是总督了,谅太平天国也不敢把他给害了,否则摆在七河之地的大明草原军团可是分分秒秒能攻破太平天国的铁门关杀进天府盆地的。

    所以对于袁甲三,天国上下只是冷眼无视,倒也没有驱逐的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