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朝之梦-第7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需认得几个文字就行了历史上,满清废止科举制度后。中国人的识字率可就下降了不少!说真的,在大明帝国这样的帝国主义国家里面,底层平民的子弟去读小学能为家里带去的收益肯定不会去学手艺或者给地主家放个牛什么的……

    所以,最符合底层民意的,就是干脆取消义务教育!当然,以后的义务兵役也是人民群众所不乐见的,还有现在朱皇帝大力推动资本主义化,同样也不为民所喜!

    就是朱大皇帝本人,也不是真心想让普天之下的百姓都知道自己是国家的主人,那都是被这个大炮里面出公理的时代给逼的大明帝国的块头明摆在那里,只要稍稍发展就有称霸世界的潜力,所以根本没有称霸一方悠哉度日的可能。在朱皇帝看来,大明帝国要么领导世界,要么被世界霸主压死!真要到了这一天,这帮老百姓又该在某些人的领导下起来造反推翻反动维持了!

    不过,几个苦哈哈的农民请愿反对,我们的朱大皇帝根本不当回事儿。他给国民请愿的权力并不等于要听他们的!真要听他们的,朱皇帝造反大概就是不对的!

    可是在报纸上写文章蛊惑人心的读书人却有些麻烦他们又不缺这2块钱,而且他们不都相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么?现在怎么反动让老百姓的娃娃读书呢?还有……那几个来敲请愿鼓的老百姓背后就真没有人吗?

    想到这里朱皇帝脸色一沉“都是些什么人在写文章,在蛊惑人心?”

    左宗棠一笑,接过话题道“皇上,您提出的义务教育在大明是支持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特别是有资格说话的人,都不会从义务教育中得到什么利益,反对也就不足为奇了。”

    朱皇帝微微点头,细想一下觉得有理。现在的大明究其根本,就是大资产阶级、大地主、大贵族、大官僚联合统治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内压迫,对外侵略的反动本质是毋庸置疑的。而这些走帝国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们的子弟,肯定不会去上那种一年收2块钱的公立小学。那么朝廷和地方一年拿出好几千万去办义务教育,对他们这些人又有什么好处?有这点闲钱还不如减一下税,或者加快铁路建设更有意义呢。

    “季高,罗山,你们二位,是不是也不大赞成朕的义务教育?”朱济世突然眉头一拧,看着自己的两位丞相。

    左宗棠叹道“臣当然是支持皇上的,义务教育乃是功在长远之国策,只是眼下的民人多不理解。”

    要是在左宗棠去欧洲之前朱皇帝提出义务教育,他看到也是要反对的。不过现在他也认可公民意识、公民教育是有一定的紧迫性了。就算不在全国立即实行,也应该在有条件的省和府推行。

    罗泽南也点点头,“臣也是支持的。”他顿了一下,又道,“而且臣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义务教育在普天之下顺利推行。”

    “说!”朱济世目光灼灼地看着罗泽南,他心里知道,罗泽南的办法一定不是什么“好办法”,但是却让义务教育顺利实现!

    “皇上,臣觉得……这个义务教育还是应该借助士绅的力量。”罗泽南语气凝重地说道。“而且,我大明的士绅也是愿意为朝廷效力的。”

    “士绅……”朱济世吸了口气,已经明白了罗泽南的意思。义务教育不仅是负担,同时也是一笔利益!算上民众的负担和政府的拨款,总有8000万元以上的经费。而这笔经费中的至少70%是用于汉地乡村的!这笔高达五六千万的经费由谁来支配,将会直接决定他们的屁股坐在谁一边。

    看到朱皇帝不言语,罗泽南又看了一眼左宗棠,左大丞相开口道“皇上,如今我大明虽然实行了秀才为官,官方下乡,但是……官与绅共治乡村的局面还是没有破除。许多镇官、乡官甚至是县官,都出身本乡本土的缙绅世家,这官和绅本就是一体的。即便皇上不想让缙绅大户分润义务教育经费的油水,下面的人也未必会照办啊。”

    左宗棠的话说得不大中听,不过确实是真话!我们的朱大皇帝领导的反清复明革命就是一场很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走的也不是打到地主分田地的路子,而是用分化拉拢地主阶级办法,求得一个短时间的成功,实际上就是和地主阶级妥协。

    但是这后遗症嘛,自然是缙绅大户把持地方了。虽然通过科举改革和政府下乡,让其中一部分士绅失去了特权,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缙绅大族对地方基层的统治。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局面仍然存在!

    实际上,任何一个政权,都不可能是最高统治者一个人实行独裁专断,而是必须要有一个或多个特殊利益集团共同进行统治的。在大明这样一个农民占90%的农业国当中,作为农村中上阶层的士绅地主自然是统治者不可或缺的支持者。

    即便是像朝鲜那样实行的了土地改革,从经济上消灭了士绅,朱济世以大明天子兼朱氏朝鲜太上王的威权,仍然拿那个由两班豪门子弟构成的日益壮大的朝鲜官僚集团没有什么办法!

    无论多么高明的皇上,总归要用官去治理地方和百姓,而且在排除了士绅之后,官员数量就必须大大增加,而官员数量越多,官僚集团的力量就越强大,皇帝对付官僚的办法就越少……顶天就是像朱元璋那样用严刑峻法治官,但是这效果如何,看看前明的没落和腐败就知道了。所以朱皇帝现在也懒得去杀脏官,顶多就是没收非法所得后流放再加个永不叙用。

    但是在和士大夫共天下的同时,朱济世并没有放弃对他们的打压和分化其实中国历朝历代,只有晋朝和宋朝不怎么打压“士”,前者是和士族高门共天下,后者是和士大夫共天下,至于结果嘛……好像都不怎么尽如人意!所以对于“士”采取又拉又压的政策,才是明清两代的办法。而朱皇帝的新明,更是一心向着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的最高形态发展,士大夫这个阶层,最终是要被历史所淘汰的,现在当然不能任由他们做大了。(未完待续……)

 第1029章 与谁共天下 庆盟主加更

    到今天,《天朝之梦》已经有了三个盟主,二十八楼、hwblm和书真棒三位大大,罗罗激动的无以复加,只有加更以报!

    “好了,义务教育的事情今天就议到这里了。”

    朱皇帝思索了半晌,最后却没有做出任何决定,而是将话题转到了自然灾害上面了。“对了,蝗灾闹得怎么样了?灾民有多少,又有多少人愿意去移民?”

    朱皇帝虽然已经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但是对大自然却没有太多的影响力。历史上给山西造成严重损失的大蝗灾,还是在1856年如期来临。蝗灾过后,草木皆难于章免,沿途往往只剩下光秃秃一片!而且由于太行山的遮挡,山西历来是较少发生蝗灾的,因而有“蝗虫不啃山西”的谚语。对于没有经历大规模蝗灾的山西农民来说,面对这场意想不到的灾害更是完全不知所措,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辛苦种出来的庄稼,被数以十亿计虫子啃食的干干净净。

    更加糟糕的是,今年的蝗灾还不局限于山西一省,北直隶、南直隶、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均有一定程度受灾。而且蝗灾都是由干旱引起的,即使不闹蝗灾,今年汉地18省的粮食依然会减产不少。

    面对如此严重的灾害,一项不大注重救灾,只想利用自然灾害加快汉地人民迁出的朱皇帝也难得给内阁下了旨意让他们尽可能组织灭蝗,凡是蝗灾严重的地区,必须组织民众进行灭蝗。打开各地的常平仓放粮赈济。

    同时。当然也没有忘记加大赈灾性移民的力度……这蝗灾固然是害民的。但同时也削弱了缙绅大户对升斗小民的控制。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殖民地部征召移民的活动,才会得到地方官绅们(当然,已经失去士绅地位沦为普通富户的地主现在要么没落要么向农业资本家转变,不会再去控制佃户,也没有这样的实力)真正有力的配合。朱皇帝又怎么肯放过这个机会呢?

    “皇上,现在已经是冬天,蝗虫差不多快冻死了。所以灭蝗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接下去就是赈灾和移民了。”左宗棠的容色倒是平静,他现在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虽然中原汉地闹蝗灾的地方不少,但是东北六省的粮食产量却在持续增长,南方的交州省和暹罗王国也因为播种面积增长,而取得了大丰收。所以农林部下属的几个大常平仓中的粮食还堆积如山,东北开发公司的粮食库存也维持高位,足够给各地方灾民提供活命的口粮。

    朱济世思索着道“赈灾和移民的事情可不好办,这次灾害最重的山西素来绅权极重,须有重臣出镇才能把这事情做好。左相,你觉得朝中谁有这威望可以压得住他们?”

    左宗棠思索了一下。道“不如由殖民地尚书苗雨三走一趟吧。”

    “苗沛霖……不好,他和山西人有过节。不大合适。”说着话,朱济世目光炯炯地看着左宗棠。

    左宗棠哪里不明白皇帝的意思,当下就道“那就由臣下亲自走一趟山西。”

    朱济世点点头,“那就快去快回,这一次顶好能从山西迁出50万人!现在东北、西北和东西伯利亚可都还空旷着呢。”

    左宗棠得了个去山西的差事,便和罗泽南一块儿从紫禁城出来,连忙回到内阁府衙门去布置自己离开后的政务。

    而内阁府衙门这里,其实已经坐了不少人。

    常大淳、叶名琛、彭玉麟,还有其他几个尚书、侍郎,还有新上任的顺天府尹李续宾和刚刚从四川被调回中央,预备要担任吏部尚书的刘蓉都在这里。

    七八个人坐在内阁府衙门的会议室里,见到左宗棠和罗泽南进来,方才还在热烈讨论着有人敲请愿钟反对义务教育的事情,现在一下子,都停止议论,纷纷起身向两位相爷行礼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