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朝之梦-第7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宗棠迟疑了一下,劝道“皇上,若杀戮太重恐有损仁德之名,如今新疆已然无事,何苦再徒增是非?”

    “现在无事。不代表将来无事,朕乃复国之君,杀人如麻,即便是夷狄也畏惧朕的手段,只敢怒不敢言,何况造反?”朱济世一脸平静地看着左宗棠,“若朕将来不在了,太子可能有朕如今的威势?即便是有,只怕也要先杀个人头滚滚吧?既然如此,这恶人不妨由朕一个人做完。让太子将来做一个有德仁君就是了。”

    左宗棠摇摇头,也不再坚持。思索了一下,道“皇上,不如将他们七个和卓封到青海去吧。”

    “离新疆近了。”朱济世摇摇头。

    “那么在蒙古找块地盘?”

    “蒙古?还是太近?”

    左宗棠皱眉“难道要封他们去西伯利亚?”

    根据《封臣法》的规定,已经实行大明宪法的地盘是不能交给封臣管理的,所以汉地18省的绝大部分地区是没有办法用来安排他们几个和卓的。东北大部、交州和婆罗洲西北二省也已经实行了宪政,也无法安置,想来就只有让他们去西伯利亚这种蛮荒之地了。

    朱济世摆摆手,笑道“找块地方让他们去收点钱而已……又不是想让他们真的去治理,这几个和卓还是老老实实给朕呆在南京吧!”他顿了下,又道,“济州岛吧,那里虽然归山东巡抚管辖,但还没有行大明宪法。就给他们7家在济州岛上各找块地盘……每块地盘有三四万元的收益就可以了。”

    七和卓的地盘是不小的,但是收入却很有限,加在一块儿一年也未必有20万。朱济世给他们每家三四万银元养起来,其实已经是厚待了。再要不满,那这笔银子也可以省了!

    “皇上,那他们的60万部民呢?”

    “当然也要化胡为汉了。”朱济世嗤的一笑,“不要让他们散在各地,都集中到喀什和叶儿羌两块绿洲,分配土地房屋,让他们安居乐业。另外,用叶兰儿的办法,诱之以利,教之以礼,促其汉化……这60万人不用交田赋,但是要按照男丁口数缴纳人头税!不过可以享受免费儒学教育,每年由新疆总督衙门、新疆省教育厅和殖民地部联合负责考核,成绩优异者授予汉籍,可以免除人头税,额外授予土地,其中最优异者还可以做官。”

    这一套制度其实没有什么新鲜的,就是花钱买个平安,给这60万人一些优待。不过……目的是促使他们化汉而不是化胡。

    左宗棠想了想,也觉得朱皇帝的办法可行,虽然有那么一点风险,但是有朱济世这个杀人如麻的恶人镇着,谁敢真的往朱皇帝枪口上撞?那可不是作乱,是作死!

    “皇上,那真神教还让相信吗?”左宗棠想了想,又问。

    “让啊,我大明宗教自由。但是……不能允许真神教开宗教学校。”朱济世淡淡地道。

    “只是不许真神教么?”左宗棠拧起了眉头,大明实行的是宗教自由,所以各个教派都可以自由传教,当然也包括开始宗教学校了。而且眼下在大明开始培养神职人员的学校最多的根本不是真神教,而基督教的各个教派。

    “基督教也不许,这必须一视同仁!”朱济世想了想,又补充道,“这些规定可以在修改《大明教育法》的时候加入,不过不以培养神职人员为目的的基督教教会学校还是可以开办的,不过所用教材也须经过教育部认可。另外,香港自治领不适用《大明教育法》因此可以开办宗教学校。”

    和卓们的事情说完,左宗棠又从袖子里面摸出一封电报抄件递给了朱皇帝,内容还是个皇帝的封臣有关。这回是驻藏大臣郑永一的电报,是由四川转发过来的。郑永一到西藏已经有半年了,在这半年之中,他并没有忙着分封领主,而是在西藏各地走访摸底,甚至还在今年夏天去了山南之地和尼泊尔一趟,会见了尼泊尔首相忠格。巴哈杜尔,又亲自考察了山南各地的资源和风土。还在西藏山南的雅鲁藏布江汇入布拉马普特拉河的地方找到了一块很不错的平地,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非常适合开垦。

    所以郑永一建议在那里建立据点,并且移封一部分西藏领主去那里定居,有可能的话,还可以逐步向布拉马普特拉河方向发展,争取将布拉马普特拉河变为大明和英属印度的分界线。

    “皇上,郑永一报告说,西藏的山南之地非常富庶,有许多山谷、河谷适合耕种开垦,如果开发出来,可以把整个西藏的百姓都安置在那里,而且那里是环境也比西藏山北要好。臣觉着,这个办法倒是不错,可以一试。”左宗棠顿了顿,又道,“唯一不好的,就是山南之地和山北的交通太不方便,只有沿着雅鲁藏布江河谷前往,一年可以通行的时间只有几个月。咱们派驻在那里的军队太容易孤立,还容易和英国发生冲突。”

    翁同龢这时取过一张英国人绘制的地图,摊开在了朱济世面前,朱皇帝自然很快在上面找到了这块现在还属于中国,在后世却被印度占领的土地——从交通和地形上看,这块土地还真是印度嘴边的肥肉,他们真的要全力来抢,中国的确很难守住。不过这对眼下的大明而言,倒不是什么问题。

    “不管怎么样,总要先建几个据点,给永一去电,这件事情朕支持他,放手去做就是了。大不了就是和英国人闹点纠纷,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们不会为了那么点地盘和咱们打起来的。不过向布拉马普特拉河方向发展不能急,现在不是时候,先守住咱们名分上的地盘再说吧。”(未完待续。。)

 第1073章 未来还世界革命?

    蓬蓬篷,蓬蓬篷。

    敲门的声音响了起来,这座座落在伦敦富人区的小别墅的铁门一下打开了。一个上了点年纪的女仆打扮的妇女抄着爱尔兰口音的英语,打量着门口的来人,疑惑的问道“这位先生,您是……”站在门口的是几个穿着笔挺西服,头戴礼帽的中年男子,当中的一人身才高大,还留着大胡子,见过不少人物的老夫人一眼就认出,这中年男子身穿的西装是用最好的草泥马绒料子缝制的,凭这点就知道来人非富即贵。

    来人的笑容很客气,但是眼睛里面流露出来的却还是久居人上养成的高贵气质“哦,马克思先生是不是住在这里?我是他的朋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这是我的名片,还有中国陛下的一封信,麻烦你转交一下。”老妇人没有接过他递过来的名片,而是连忙换上一副恭敬的笑容“您是从中国来的?”来人正是从中国来的恩格斯,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老妇人连忙打开了铁门,做了个请进的手势,引他进了院子,恩格斯让随从守在外面,自己进了客厅,摘下了礼帽,打量着这个完全是中式布置的小小客厅,看来他的这位老朋友还真是个成色十足的中国问题专家啊。

    “先生,您等一会儿,我马上去请马克思先生下来,他在书房呢。”老妇人大概是马克思的女仆,微笑着冲恩格斯点点头,然后就提着裙子上楼去了。很显然,这个时空的导师生活的非常滋润。时常资助他的恩格斯现在可是全世界收入最高的职业经理人。没有之一。而他本人又是伦敦最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出版了好几本分析中国经济的著作,而且还经常在欧洲销量最大的报纸上发表文章,收入比历史上也不晓得要多了多少。只是工作实在有些繁忙,也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革命理论的研究,要是那样的话,朱皇帝的罪过可就太大了。

    就在这会儿,伟大导师还在撰写一篇关于中国的铁路和城市建设高潮将对欧洲乃至世界经济产生多少有利影响的分析文章这里马上要刊登在《泰晤士报》上的,120英镑的稿费已经预付。文章刚刚写完。敲门声还有女仆科迪夫人的声音同时响了起来“先生,先生,有一位自称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先生求见,他说他是从中国来的!”

    “恩格斯?中国!”马克思连忙放下手中的钢笔,起身从书房里面冲了出来,“恩格斯在哪儿?”

    “在客厅里面等候,先生,他是不是您经常提起的那位中国皇室总管?”

    “快去准备奶茶和点心,我要和我的朋友聊上一个下午,整整一个下午!”说着话。伟大导师三步并作两步就飞奔下了楼梯,然后就热情地和恩格斯拥抱在了一起。

    “弗里德里希。真的是你,见到你真是太让人高兴了,对了,中国陛下没有给你封个什么爵位吧?”

    马克思拉着自己的老友坐了下来,半开玩笑地问着。

    “哈哈,杰森从来没有提起过这件事,有时候我也觉得奇怪,皇室财团董事会里面就我一个平民,连罗伯特。欧文都是伯爵了。”恩格斯冲着楼梯上张望了一下,“我没有见到燕妮和琳蘅,她们去哪儿了?”

    “她们带着孩子们去威斯特法伦探亲了,你知道的,我现在是欧洲的名人了,什么中国问题专家,什么大学教授,什么著名作家。所以她们也需要回家乡去和亲戚朋友们见面,赚取一点羡慕的眼光。”马克思说话的时候,他的爱尔兰女仆科迪夫人已经端来了奶茶和点心,奶茶是用最上等的中国茶叶的冲泡的,那是恩格斯托人捎来的。虽然现在印度红茶在英国市场上的占有率越来越高了,但是真正在中国呆过一段时间并且学会喝茶的老外,都认为印度茶叶根本就是树叶!

    “你的研究呢?还在继续吗?”恩格斯喝了一口奶茶,关心地问道。

    “当然,那才是我最主要的工作,弗里德里希,我想我要感谢你提供的帮助,你定期给我寄来的资料对我的研究有极大的帮助。真的,那是多么珍贵的一手资料啊!”

    恩格斯微微苦笑着道“的确珍贵,这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小农经济是如何被无情的粉碎,无数人背井离乡去城市,去远方更广阔的土地,还有更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