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6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凹ā焙汀胺址狻钡拿芤谎皇悄闼谰褪俏一睿酱蠊笞寮懦僭缍家匆淮未缶稣健U獬【稣胶问北ⅲ苯庸叵档降酃拇嫱觥@飞洗笄氐酃杆俦览#肓酱蠊笞寮诺氖味跃鲇兄苯庸叵怠
政局的剧烈动荡不但造成了帝国政治上的混乱,也造成了帝国统治阶层的衰落,造成了帝国对中土控制力的急剧下降,所以宝鼎不想历史重演,不想看到帝国重蹈覆辙,更不想看到始皇帝借助关东政治势力这把犀利武器一次次屠戮大秦本土贵族。
关东政治势力中有坚持“集权”的贵族,难道大秦贵族集团中就没有?显然不是,虽然大秦贵族集团中的“分封”势力非常强大,但寒门军功贵族还是坚持法治,然而,因为关东贵族集团和大秦本土贵族集团之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仇怨,双方一旦动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死不休,结果关东贵族集团借助始皇帝和二世皇帝的强大皇权,把大秦本土贵族几乎屠戮一净,这直接造成帝国守护力量的灭绝,最终让刘邦带着一群衣衫褴褛的贫贱之民兵不血刃地冲进关中,攻占了咸阳,推翻了大秦。
谁是大秦的守护者?谁对大秦忠心耿耿?唯有大秦人。
指望关东人守护大秦,指望亡国之士忠诚大秦,简直就是笑话。这个时代的士人信奉利益至上,尊尚“良禽择木而栖”的生存之术,利益凌驾于忠诚之上,忠诚在他们的心里狗屁不值。
始皇帝因为法治,因为中央集权,因为强国富国的梦想而信任那些来自关东的法家大臣,他们有共同的政治理念,有共同的理想,志同道合,所有走到了一起。统一后,因为政治经济文化都面临统一的迫切局面,始皇帝更需要关东人,需要更多的关东人。但无论是大秦王国的权力和财富,还是大秦帝国的权力和财富,其总量只有那么多,始皇帝因为王国强大的需要和帝国统一的需要,不得不给予关东人更多的权力和财富,由此损害了大秦本土贵族的利益。
这就是两大贵族集团的矛盾根源,从商鞅开始,直到关东博士入朝议政,这种矛盾就一直存在,两大贵族就一直在厮杀,而到大秦统一中土后,这种矛盾来了个总爆发,最终成为帝国崩溃的原因之一。
始皇帝有没有做错?没有,他压制和打击大秦本土贵族,扶植和任用关东贵族,竭尽全力维持帝国的生存和发展,他没有做错。
帝国的崩溃给了后世历代王朝无数的警示,也给了宝鼎很多深刻的认识。宝鼎不知道自己的做法对不对,但他坚信一点,大秦人是帝国的基础,大秦人绝对忠诚于帝国,这就足够了,即便这条路最终也以失败而结束,但最起码不至于让帝国只有短短十五年的寿命。
宝鼎曾对始皇帝说,该出手的时候就出手。可惜始皇帝没有理解,他把出手的对象定为大秦本土贵族,谁知宝鼎的想法截然相反,宝鼎要拔剑相向的是关东贵族集团。

郎中令蒙嘉没有出面拜会宝鼎,而是让蒙武之子蒙毅找了个借口去了一趟蓼园。
蒙毅回来后神色沉重。
“武烈王有何建议?”蒙嘉把蒙毅带进书房,迫不及待地问道。
“武烈王说,蒙氏以军功而获得今日地位,理应进入北伐战场继续建功。”
蒙嘉神色微凛,思考了片刻后,问道,“你怎么想?”
蒙毅迟疑不语。
蒙氏来自齐国,蒙武也是灭齐的主要功臣,其后更是辅佐太子镇戍山东,蒙氏的很多部属因此成为山东各地郡县的官长,在山东建立了自己的地方势力。灭齐的主要力量是武烈王的北疆军,但武烈王根本无意控制山东,送了蒙氏一个天大的人情。其后虽然有齐王公子骧领封国,冯鸷镇戍临淄,蒙武调离,但蒙氏一系的老将军张唐代替蒙武镇戍山东,依旧牢牢掌控了山东之地。
山东有宗室齐王,有冯氏力量,蒙氏即便控制了山东,但无法做到绝对控制,于是蒙氏便想乘着这次机会,把自己在两淮的势力进行扩张,继而把山东和淮北两地的地方势力连到一起,但现在朝堂各方势力都盯着这块“大肥肉”,蒙氏若想达成心愿,需要武烈王的鼎力相助。
武烈王屡次拯救蒙氏于危难之时,并把山东的控制权拱手相让,虽然蒙氏在政治上也给予了一定的回报,但远远不够,所以这一次蒙氏即便有机会,却不好厚颜相求。蒙嘉仔细考虑后,还是舍弃不下,让蒙毅先行试探。
“武烈王拒绝了。”蒙毅说道,“在我看来,他不仅要阻止我们进入两淮,似乎还想让我们离开山东。”说到这里蒙毅面露不安之色,“叔父,假如武烈王拔剑砍向我们蒙氏……”
蒙嘉摇摇手,打断了蒙毅的话,“你可曾提到冯氏?”
蒙毅脸上的不安之色更浓,“武烈王盛赞了治粟内史冯去疾,说他主掌大秦财政这几年,为统一大业建下了显赫功勋。还提到了武信侯冯毋择,说他为大秦征伐四方,功勋彪炳。还说冯氏人才辈出,门生子弟遍及天下,为大秦吞六国并四海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曾提到其他?”蒙嘉追问道,“比如冯氏的根基之地上党,比如冯氏在中原、山东和两淮的扩张?”
蒙毅摇摇头,“叔父,冯劫是武烈王的师傅,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武烈王一旦拔剑,眼里只有敌人,哪里还有师傅。”蒙嘉叹了口气,“马上给你父亲写信,请他想方设法找个找个借口,尽快返京。”
“返京?”蒙毅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脱口问道,“北伐迫在眉睫,如何返京?”
“若想避开武烈王的剑,只有反对北伐。”蒙嘉说道,“这一次蒙氏如果不给武烈王以回报,难免要和武烈王爆发冲突,后果堪忧。”

始皇帝下令,考虑到北伐的重要性,调两淮镇戍官长司马尚、江东镇戍官长司马断、江南守相章邯和江南镇戍官长荆轲到北疆统军。
四位镇戍官长同时调离,这在咸阳引起了震动,各种议论满天飞。这四位镇戍军统率都是武烈王公子宝鼎的旧部,始皇帝将他们同时调至北疆,其中压制武烈王的意思不言而喻。
下令调离的同时,按常规应该宣布继任者,但中枢大臣们在继任者的人选上陷入争论和僵持,导致始皇帝迟迟没有宣布。
这也给文武百官们带来各种猜测。这四位继任者的人选肯定有一番激烈角逐,但肯定没有最大嬴家,始皇帝和咸阳宫也没有优势,也就是说,中央想利用这次机会掌控更多地方郡县的目的难以达到。
中枢议事上,最先确定的就是由舞阳侯杨端和镇戍江南。这是始皇帝和武烈王都非常中意的人选,再加上隗状和公子腾等宗室大臣的支持,其他势力难以染指。
在岭南镇戍的人选上,武烈王考虑再三,还说决定争一争。假如帝国陷入内乱,岭南极有可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所以他还是倾向于安排一位本土老秦将领。
始皇帝不愿意把镇戍重任交给熊氏外戚,担心他们拥兵自重割据自立,但急切间难以寻找到一位熟悉南疆又愿意远镇蛮荒的合适人选,最终始皇帝被宝鼎说服,任命王陵的儿子王嵩镇戍岭南。王嵩现在镇戍闽中,正好就近任职。
江东的镇戍肯定由老秦人承担,其他势力即便过去了也无法立足。司马断来自夏阳司马氏,出自老秦豪门,所以他虽然是武烈王的部属,但就凭司马氏在秦军将领中的显赫地位,一样在江东轻松立足。
司马断走了,王绾就举荐麃浚。麃浚是麃公之子,也是一员悍将,但此子继承了老秦人的嗜杀习性,喜欢屠杀。进攻闽越、东越的时候,他就大开杀戒,把蛮夷之族杀得血流成河。
中枢大臣们一致反对。虽然我的手升不进去,但也绝不让你轻松获利。最后还是在武烈王的坚决支持下,麃浚才得以镇戍江东。
两淮成为争夺的焦点。
谁都想控制两淮,老秦人肯定要争,关东人势在必得,楚系虽然希望渺茫,但也要从中插上一腿,把水搅浑。
始皇帝和内廷有心拿下两淮,但这样局势更混乱,反而容易出现意外,于是转而支持关东系。关东系中的蒙氏、冯氏都要争夺两淮,这样明显不利,老秦人那边有武烈王的支持,楚系拿到了江南,理所当然会帮助武烈王,一旦三方联手,两淮极有可能再次落入老秦人的手中。
两淮过于重要,镇戍非要德高望重之辈。最早镇戍两淮的就是王翦,其后是麃公,再接下来继任的就是司马尚,按这个级别来选择的话,有资格镇戍两淮的也就是王贲、冯毋择等人,李信的资历都差了不少。
老秦人举荐王贲,这个人选太强大了,关东系抵挡不住。蒙氏和冯氏随即在始皇帝的建议下,决定各退一步,由老将张唐出镇两淮,冯毋择代替张唐镇戍山东。
张唐的资历太老了,和王翦、麃公都是同一时期的老将,更重要的是,他是老秦人,之所以被归属到关东系,是因为他长年追随蒙骜征战,和蒙氏是生死之交。张唐的特殊地位和身份可以赢得始皇帝、宗室、关东系和老秦人的共同支持。这样一位老将出镇两淮,老秦人只有让步。
冯氏的本意是控制两淮,这样才有足够的资本应对武烈王可能发动的“攻击”,所以这一次冯氏使出了浑身解数,但结果让他们大失所望。
山东是蒙氏的地盘,冯毋择即便镇戍山东,没有个两三年的时间休想把蒙氏的势力赶出山东,更严重的是,冯氏和蒙氏因此肯定要“打”起来,而“打”起来的后果肯定有人渔翁得利,这个渔翁是谁一目了然。



第433章 反击
第433章  反击
始皇帝的命令下达后,这场博弈尘埃落定。文武百官们惊讶之余,也感觉到咸阳政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武烈王和大秦豪mén郿城孟西白、夏阳司马氏、频阳王氏、云阳王氏的关系人所皆知。郿城孟西白和夏阳司马氏是武烈王的母系亲族;云阳王氏迎娶了武烈王的妹妹,两家是姻亲;频阳王氏在武烈王的崛起之路上更是居功至伟。所以不论宗室和老秦豪mén之间有什么矛盾,只要关系到大秦利益,那么宗室和老秦豪m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