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帝国雄风录-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料,引用宋制)不过这是毛重,等谷物去掉皮,去湿后能有三百斤就不错了。  李云背包里的南瓜种子据那包装袋上说,是最新基因产品,亩产千来斤,那简直就是跟玩一样。  背包里有三包那样的南瓜种子,每包能满足三亩地的需求,一包冬瓜种子可以当成蔬菜吃,红薯,土豆则需要至少三年的丰收才有可能在这个世界延续下去。  正胡思乱想的时候,猛然间发现前面城门口的人正慌乱成一团,以至于守在城门口的士卒没有空闲来对李云的奇异服饰行注目礼,李云仔细看过去,只见一辆马拉的车子正停在城门口,车子上站着一个粗壮的大汉正对着士卒咆哮,隐约间李云听得那汉子暴怒的说道“。。。快快放行。。。。公子耽误不得。。。某家是。。。。。”而城门的士卒好象却是硬要这汉子出示路引,否则不敢放行。  李云走到城门口,周围围观的人群一下子主动的给他让出道来,对于汉代的人们来说李云的装饰实在是过于惊世骇俗了。  守城的士卒也发现了李云的怪异,其中一人拿着一把戈走到李云面前问道“你是何人?为何装饰如此怪异?可有里正所开之路引?”  那正咆哮的汉子见士卒不理会他,勃然发怒,一把跳下马车扯住站在城门的看样子像是头目的人道“我家公子正发热,你等快快放行!”瞧了李云一眼,愤愤然道“些许小子可慢些处理误了公子求医的话,罪责你等可承担不起!”  那站在李云面前的士卒见李云没有回答,反是看着别人喧哗,用戈猛的在地上一瞧“问你呢?若不回答,我就以细作的罪名将你直接处死!”顿了顿威胁道“大汉律:凡无路引者,盖为流民,盖河东郡守张大人令:凡见装饰怪异,举止乖张者,若无路引皆可做细作论,匈奴细作按令可先斩后奏,尔若再不回答我便动手了!”  周围人群见这士卒言及匈奴细作,顿时吓了一大跳,纷纷避开。李云心道,看来这时代的人吃了匈奴人不少苦,只看周围之人个个看着李云的眼睛,无不想要噬而食之,就可知道一二。  忙顿首道“大人在上,小人非是什么流民,也更非那匈奴细作,小人先祖因避秦之暴政,避入山林,得至今日小人方才于山间遇一人,其曰:暴秦已诛,今天子厚其民,高祖高皇帝平灭暴秦久也。小人得闻欣喜若狂,这才谢过那人,直出山林。”  那士卒瞪着李云看了好一会,正要言语,却被那汉子打断,只见那人已不耐烦,抄出身上的一把青铜制的长剑威胁道“某家主上正是新任郡守大人,你等快快放行,某家公子发热已久,若误了正事,你等可担待不起!”  那为首的头目为难的道“大人非是我等不宽容,盖天子有令,无路引不可放行,尊者岂不知前岁匈奴入寇之祸焉?而今城中大人皆去渡口迎接新任郡守大人,城中无做主之人,非是我等不通融,盖因若是被匈奴进得本城,城中数万老小将无一幸免,乞请大人原谅。”  李云却是听的心惊肉跳,这可怎么办,没有路引不放螟害要把自个当奸细,在这古代要是被抓起来扔到大牢里,恐怕以自己的身子骨玩不了几天就得玩完。  咳咳!马车中传来几声咳嗽,一个年轻的男子掀开车帘,脸色惨白,却坚持着对那汉子道“李叔莫要为难这几位了,他们也是职责所在。。。。。。。”话未说完却是昏倒在地。  那李叔哭着抱起那男子,道“公子!公子。。。。。。。”看的李云都于心不忍,摸摸包中那副听疹器,针灸盒还有那几瓶常备的药丸,幸好都还在,于是扬声道“那位先生!小人家师是一位医生,先生若是信的过我,便让我看看这位公子!”  那叫李叔的汉子闻言站起身来狐疑的看了看李云,问道“你懂医?某家虽然粗俗但也知医道盖夺天之造化,须得数十侵淫其中方可言,入道也!”  李云笑了笑道“小人略通一二,不过先生,此刻小人出手,令主人尚有一线希望,盖只有死马当活马而医!”李云清清了喉咙,总觉得这汉代怎么咬文嚼字这么厉害,连个普通人都这么喜欢说,唉!幸好还没人和李云说通假字,不然。。。。。。。。  那人无力的垂下手,对士卒道“那么。。只有这样了!”  
  


第一第四节 神医乎?庸医乎?(下)
    李云登上马车仔细的检查了青年的身体,并询问了李叔关于这青年发病的症状,心中已经了然,他得的是霍乱!
    据李叔讲,病人从昨天上吐下泻,全身喊疼。观其脉微涩,但却不怎么喝水,症状十分复杂。《伤寒杂病论》说“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阴人自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
    现在病人虽然还没过四五日,但是,听诊器听其肺部,杂音明显,浑浊带粗音,想来是早年就有肺部旧症,肺属金,管大肠阳明之地,本因肺气不顺,表里不通,病人大便当是硬中带黑,但是现在病人却上吐下泻,大便稀而薄。闻之有恶臭。
    李云已可肯定病人得的是中医所说的霍乱,中医霍乱与西医霍乱有本质上的区别。“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也”中医的霍乱包括了,食物中毒,霍乱,副霍乱等。
    若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染病霍乱的话,那么李叔等人也该得病,只此一点,李云便将极具传染力的霍乱排除,那么剩下的就是食物中毒,又或者吃了不洁的东西。
    本来这样的症状极为易治,一粒止泻药再加点抗生素就搞定了,但是病人偏偏肺部有沉疴,若贸然用止泻药的话,就成了中医所说的“逆”了。
    把脉晓得知,病人目前体力极为虚弱,身体失水严重,若再不补充水分的话,很可能脱水而亡,李云忙叫住李叔吩咐他去取一壶开水和一些食盐来。
    自己却是急的大汗淋漓,到底是止还是疏,李云一个实习医生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一时间手忙脚乱起来。
    想他李云在现代,每日上班实习不是给人扎扎针,就是呆在办公室看着人体经脉图发呆。那里有过给人诊治许多经验。
    现在李云才知道医生的责任是何其大,尤其是在古代,李云现在感觉自己简直就像电影里的拆弹专家,必须在黄线和红线中做出抉择。
    哇!青年张口就又是吐出。
    李云忙扶起他来,一边替他拍拍背部,一边把脉思索着治疗的方法。
    青年这一吐,倒是醒了过来,微微开眼见着李云,便问“我这是在那里?”
    李云告诉他“我是医生,你现在在马车上,先别说话,躺下!”
    不久水来了,李云让李叔将盐掺进水里,喂给这青年喝下,自己站到一旁去思索。
    忽然李云脑中灵光一闪,自己怎么把这给忘了,同样是伤寒杂病论中的病症啊<;…http://wap。>;!
    幸亏当年在医科中专,那个老师强令自己背下整篇伤寒杂病论,否则今天就不知道该怎么收场了。李云拍着胸脯叹着气想。现代葡萄糖等针剂的普及,使得许多古书上所说的应急措施成了一纸空文,但是在这没有葡萄糖的古代却是可活人无数的灵方啊!
    像这青年若在现代,几瓶吊针就搞定了,但是在古代若不得法,就很可能一命呜呼。李云想通了问题,心情也就开朗了,笑呵呵的看着这青年,心道“你父亲是郡守大人,替皇帝牧守一方的大官啊!今天我救了你的性命,怎么着也得拿出黄金N两来酬谢我吧!”想到黄金,李云眼睛都直了,那黄灿灿的东西这要是人就喜欢啊!
    至于救人之法,在于《伤寒杂病论》第三八六条:霍乱,头疼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这个理中丸的药方也是极为简单的,人参,干姜,甘草,白术。这些东西简直是经常备用的药材啊。
    当下李云吩咐李叔迅速按自己的吩咐去买来药材,生火熬药不提。
    。。。。。。。。。。。。。。。。。
    未多时,新任郡守在一群官员和士兵的簇拥下来到河东城外,见到已经逐渐好转的爱子,心中也是很高兴。
    河东新任郡守杨泛,是大汉江夏郡有名的学者,三年前经地方官员举荐,到京城与天子对策而得官。
    初时放任南阳县令,在任二年多政绩斐然,天子闻而赞,中元元年经左御使大夫,魏其候窦婴保荐,升河东守领河东马政官。
    但是他却始终有个隐患,那就是他的独子杨谋,说起来杨谋是他的第四子,前三个儿子都在幼年时就已经夭折,死命带大的杨谋自小身子骨就极弱,七岁时更是沾染上风寒,从此就带上咳嗽的沉疾,久寻良医而不愈,这次来赴任之时,更是忽然暴病。眼看就不成了,那时候杨泛可用心如死灰来形容,只得尽人事将爱子急送河东,甚至连公文也未准备。
    却不想在城门被一自称自山中出来的青年所救治,杨泛就很好奇了,他本身就精通《素问》《黄帝内经》等古书,他也给爱子把过脉,自问没有办法才不得不送到河东来聊尽人事。
    却不想被一青年所治愈,自然对这个治好他儿子的人心生好感,待回到郡守府,尚未来的极休息,便令人唤李云前来,想要当面致谢,并向他询问如何治愈爱子的方法,杨泛心道:此等良方定要好生讨教。
    杨泛本身就是学者兼医生,在这诸家并起的时代,一个人学习两到三学派的学问是很经常的事情。
    正是因为杨泛精通医术,所以才会对李云格外好奇,要知道,在汉代每年死于伤寒的人数简直可以用天文数字形容,十个小儿中有三个能活到三十岁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在那七个的死亡例子中至少有五个是死于伤寒,由此可见伤寒是这时候人们生命的第一杀手。就连文帝的儿子也有不少是死于伤寒,更不要说一般百姓了。
    而杨泛身为河东守,若是在他治下伤寒的死亡人数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