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大贤良师-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兄弟里张梁向来足智多谋性情谦和,他一早就看出自己这位大哥并非是等闲之辈,虽说大家都是亲兄弟但毕竟相隔这么多年,所以他也摸不清张角的脉,可僵局终究还得打破,当下张梁笑容满面道:“大哥,咱们都是自家亲兄弟,若是大哥心中有什么疑惑之处,您就尽管问兄弟便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小弟定是有问必答!”

张角轻吸了口茶水,温热的清香感慢慢滑过喉咙,虽然只是品茶但他却将方才二人的作态全都看在眼中,现在又听到张梁这么开门见山的说话,心中不由暗赞自己这个三弟真不愧是聪明人,有道是明人面前不说暗话,如果要是在自己面前转弯抹角,那么只会弄巧成拙反遭人厌恶,到那时张角自然也不会给他们好脸色看,可如今对方既然说的这么直爽,那么张角自然也不必再说什么客套话,而是开口直言问道:“你们二人什么时候到的家,想来应该不是近日的事情吧!”

张宝张梁兄弟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目光中看出一丝惊异,张梁当下也不隐瞒坦言相告道:“我们来冀州已有一年,但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其他州郡传道,直至三个月前才来到巨鹿郡传道。”

传道?张角不禁脱口而出道:“难道你口中所说的传道,便是“太平道”吗?”

张宝听完忍不住一拍大腿站起身来,赞叹道:“大哥您真是神了,听闻你常年在山中修行,经常一年才下山一次,居然能知兄弟我们所传的是“太平道”真是厉害,难不成大哥您通晓风角之法?!”性情梗直豪爽的张宝简直把哥哥张角惊为天人。(风角:古代占卜之法。)

张梁虽然也有些惊讶,但却接过话头继续说道:“大哥您说得没错,我们所传的确为“太平道”。当初起名之时,就想我们学的道家宝典中都有这“太平”二字,而家乡也正巧是在巨鹿郡治下的太平乡,所以我们便直接取了这“太平”二字为道名。”

“太平道”的名字张角只是从书本上得知,但却没想到这其中原来还有如此缘由。

略微沉吟片刻,张角猜测性的问道:“如果我所了料不错,想必你们还打出了我的旗号吧!”

听完之后张宝只觉得惊异更甚,就连睿智的张梁也不得不钦佩自己这哥哥的智慧。

张角心中却是自知这只是凭借自己的观察与推测而已,自己常年在山中修行狩猎虽然有些名气,但远远还没大到在回来路上接受那些村民崇敬的地步,等再见到那些用朱砂毛笔画的黄色符咒后,心中便已经隐隐猜到了一些,等和张宝张梁兄弟相见之后,那么这一切自然就不用解释了。而对于他们打出了自己的名号创建太平道,虽然这不是张角所预料到的因,但却是张角在历史书本上所知道的果,看来直到现在历史的轨迹都未发生什么变化。

张宝张梁兄弟大哥似乎并没因此生气,心中顿时大喜,当下齐声说道:“大哥您是咱们这“太平道”的领袖,理应该有一个名震九州的称号才是!”

既然早就料想到要做一番大事,不若就从起这个名号开始,不是连孔子都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张角心想既然创建的是“太平道”,不如自己就从《太平经》中摘取自己的名号好了,当下对兄弟二人道:“众星亿亿,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行之言,不若国一贤良也!自今日起为兄便称为“大贤良师”,道号:太平!”另外张角又略微寻思了一会道:“这些都是对外的称呼,太平道内的人便称呼我为教宗吧!”本来张角想让人称呼自己为教皇,与那梵蒂冈教皇一般,但真这么一来恐怕还没等起事成功,自己这些人就会立即被朝廷派大军给灭了。

张宝张梁兄弟俩心中暗想,这大哥思维反应还真是快,就这么一会对外对内就想出了三个名号,看来只要在大哥的带领下自己的梦想必能早日实现,那就是太平道的最终教义,开创一个黄帝时代般平等、自由、博爱的“致太平”社会。

“传道,我并不反对,但你俩谁的主意,为什么搞些黄色符咒,说能驱除病邪鬼神的东西?”虽然事情已定,但关于符咒这一点却让张角感觉很不舒服。

三弟张梁见大哥有些脸色阴沉,连忙解释道:“大哥您有所不知,我与二哥自小得海外异人传授本事,二哥修习了《太平要术》练就一身好武艺和战阵,而小弟我却独好那医道所以修习了《太平青领书》的医道奥妙。而之所以用病邪鬼神做托词,也是招揽信徒不得已而为之,还望大哥谅解。”

张角听后表示理解的微微点了点头,毕竟有些时候必要的愚民手段是不可或缺的,更何况自己兄弟三人没权没势也没有名望,想干一番大事如不用些特殊手段真是难上加难,尤其是眼下这种混乱世道,而当张角又听到《太平要术》和《太平青领书》后,张角感觉自己似乎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但却又说不上究竟到底是什么,张角让兄弟俩道出从小的经历与师承,但张宝张梁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师傅的名号,只知自幼跟随师傅在东海一小岛修行,直至数年前师傅将他们赶出海岛,让他们俩人以大哥张角的名号传道,从青州辗转数州直至回到冀州老家。

《太平经》的内容是元气养生、《太平要术》的内容是武艺与战阵、《太平清领书》的内容是医术之学,可以说这三本奇书分别各有妙用,也就是说如果送给自己《太平经》的师傅南华老仙,必然与二弟与三弟的师傅有着很深的联系。

“虽然你说的有些道理,但像类似这种到处粘贴符咒的方式还是尽量避免,既然你精通医术之学,那么日后便治病救人就是,免的让一些心术不正之徒,有机可趁以此来蛊惑人心!”

张宝深感赞同道:“大哥您说的没错!确实有些太平道众的头领,以此来蛊惑人心蒙骗百姓,用烧成灰烬的符水让生病百姓喝,如果喝了病好则是忠实信徒,如果病不好则是心地不灵,这与江湖术士何异,些家伙实在是可恶至极。”

张角看着正义愤填膺的二弟,心知其中必有原由便问道:“太平道既然是尊我等兄弟号令,难到还有不听号令者?”

张梁有些无奈的苦笑道:“大哥您有所不知,我等若只是医人,最多不过是个行走江湖的郎中而已,不以药水符咒驱邪做说词哪能创建的了这若大的太平道,而这就让一些奸邪不良之徒看到了机会,先是入我太平道,然后打着太平道的旗号开始招摇撞骗,而太平道组织松散,这些奸邪之徒又多在其他州郡传道自立为渠帅,如今太平道虽然看似有着庞大信众,但其实一路追随我们兄弟二人的信众也不过寥寥数千人而已罢了。”

张角听后心中不免吹嘘,看来自己这个所谓太平道教主有些名不副实,难怪历史上的黄巾起义在短短1年内就被平定,虽然名义上各州郡的太平道首领们尊自己为最高指挥,但实际上这些多是以农民,强盗,窃贼为主的太平道众首领都是各自为政。根据历史上记载张角是被人出卖才被迫起义的,然后各州黄巾军又各自为战没有丝毫的团结举动,最后张角又莫名其妙的发病死了,朝廷大军集中力量迅速消灭了黄巾军主力,之后各州郡里虽然还有零星的残余力量,但终究也不过是各路诸侯收编的对象而已。

既然决定扛起“太平道”这杆大旗,必然就不会让自己步上历史的后尘,当下张角吩咐道:“既然追随的信徒有数千人,那么明天一早,你们选出一千名体格结实健硕的少年,至于其他的老弱者就交由忠叔安排他们。为兄这些年来,在山中狩猎和采集所获也有些积蓄相信足够使用一阵的了。”

兄弟二人听大哥说完均是大喜俩人本事虽大但确实很穷,当下都不由得脸色一红似乎还不太好意思花大哥的钱,张角看在眼中心里暗叹,即使这俩人本事再大再老练,毕竟也不过还是少年而已,无论是从心境上还是经验上都无法与自己的实际年龄相比,他们能做到这个地步就已经算很有本事了。 

  
 年少壮志 '本章字数:2609 最新更新时间:20130501 21:35:35。0'
雪花纷飞,寒风刺骨,不知道为什么今年的冬天显得格外的寒冷,在如此动荡匪盗横行的世道里又不知要平添多少妄死的冤魂。张角仰望苍天静静遥望着远方,任由雪花飘落在脸上融化成水,然后又看了眼寨子外那上千名冻的瑟瑟发抖脸色铁青的儿郎,张角心中不免生出一丝凄凉之意来,这还是那个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的强汉吗?!眼前这些尚不及冠年的少年郎,都是一路从青州跟随而来的孤儿,他们一个个面带菜色严重营养不良的样子,这也难怪换成是谁从青州到此一路靠吃野菜为生脸色也都好不了,看见他们这副摸样自己原本还打算说些激昂慷慨的话来鼓励一翻,但是现在看来说什么其他的都没用,还是先吃饭吧,毕竟只有先吃饱了肚子,才有资格谈什么梦想讲什么未来。

张角被那一千双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的有些不舒服,长叹了口气道:“先吃饭吧!”然后转身吩咐道:“把装肉汤的大锅抬上来。”后面几个家人将早已准备好的十二口大锅抬了上来,里面炖的都是肉汤肉块,那股久违的肉香冲破寒冷的束缚,好似一只无形的小手勾引着在场每个少年的味蕾,吞口水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响起,这些穷苦人家的孩子早已不知道肉是什么滋味,不少人十岁以前根本没吃过肉,平日里能有一口稀米饭喝便已是天大的喜事了,又何谈什么吃饱吃好的美事。

张角见少年们有些拘束,便言语恳切道:“过年了,大家都吃吧!把这当成自己家一样。”众少年们见到这位传闻中的太平道领袖发话,没有庄严肃穆的气势,没有高高在上的态度,有的只是言语间的真诚与平和,少年们表情先是一怔,随即眼中便似乎被什么东西所模糊了,两行清泪在脏兮兮的脸上画出两道小沟,“家”曾经多么熟悉温馨的名字,但他们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