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大贤良师-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今日在太学中讲学所以也并不是很难寻找,当停站在这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一所国立中央大学面前,身边形形**的儒生士人川流不息,明亮的青石砖铺地,漂亮的花岗岩与木料打造的校门,在左侧还竖立这一块2米多高的墨玉石碑,刻写着当代名儒蔡邕与马日磾的五经文字,综合以上种种张角能感受到一股饱含国学文化的微风拂面而来。

就在张角想着该如何进去并在偌大的洛阳太学寻找老师郑玄的时候,耳边突然传来一个略微带着点兴奋激动的声音,说话者的语气惊喜中透着喜悦道:“哥,张大哥,这里。。。!”张角听见有人似乎叫在着自己,便扭回身向后面观瞧,只见一名穿着白衣儒服的半大小子正在向自己挥手,等他看到确认自己容貌之后便愈加兴奋起来,脚下快步向自己奔跑而来。

虽然如今已经时隔数年,但张角凭借自身那惊人的过目不忘本领,还是立刻辨认出来了这个半大小伙是谁,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恩师老来得子的宝贵儿子郑益恩,尤其让张角对他印象深刻的还是当初他在巨鹿郡国学府外给众名士出题时那略带顽皮情景,那时候这个孩子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胆识与不拘一格的行事作风来。

“啊,大哥真是好久不见了!对了,您怎么有空来到这洛阳城了?”现在的郑益恩对外人依旧是持才自傲,但唯独对张角是个例外,虽然年长不来自己几岁,但缺对其德性与武艺打心眼的崇拜,尤其是当年见识到张角击退刺客的场景,自那时起郑益恩心中那被点燃的习武热火就没有熄灭过,近些年来虽然也找了一些武师名家但跟自己心中的标尺相比则是相差甚远,所以郑益恩总是时常惋惜自己当初那会还太小做不了自己的主,否则非要留在太平寨跟随其修习武艺不可,今日再次相聚真乃天意。

张角虽然还不清楚这孩子的心中想法,但他对郑益恩的印象都一直停留在其聪明伶俐上面,更何况他还是自己老师唯一的一个宝贝儿子所以感觉这小家伙挺有趣的,看见眼前这个半大小伙子张角也很高兴,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笑道:“这不是益恩吗,几年没见,长大了,也高了!”

“张大哥,父亲早说过灵帝大寿你会被邀请而来,但却没想到会是今日!想必大哥来此是见家父的吧,那就快随我进去吧。”虽然张角从年龄上比郑益恩大不了多少,但是在其心目中早就拿张角作为长辈对待,尤其是那日见识过了张角的武艺后,虽然自己与父亲被禁锢在洛阳都城,可是冀州得道高士大贤良张角的名号却也早便传入京城,当得知其率领的太平道在冀州境内保境安民为贫苦百姓医治疾病后,心中的敬仰便是越加的佩服,就连一向严苛的父亲也多次对此表示赞赏。

此地也不是说话闲聊的地方,张角点了点头便跟随郑益恩进了太学。

  
 司马兄弟 '本章字数:2700 最新更新时间:20130706 12:54:32。0'
洛阳太学内美景如画陶冶人的情*,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房屋错落在绿树成荫的石子路间,到处都能见到代表士人气节的青竹,其中在那一个个草庐结成的凉亭或树下,均是三五成群的或坐或卧着一群文人,他们再次自由的谈经论道说出自己所想的话来,这些场景不仅让张角心中感叹,这东汉末年天下诸事皆走向没落,但却没想到这文风却是如此之盛,难怪在这段时期里涌现出无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人。

郑益恩见张角四处打量似乎略有所思的摸样,以为其对这里十分的感兴趣便充当起了导游,将洛阳太学的历史与四周的景物好似献宝般都统统介绍了一遍,当继续前行一段路后,张角被带到一栋十分清幽的院落,门前有一圆胖脸的小书童正在低头发呆,等他听见脚步声抬头见到郑益恩立刻惊喜道:“公子,您来了,真是好久都没来看先生了!”这里的先生自然是指其父郑玄。

“二胖,看你小子体形肯定是愈发贪吃了,你是不是将上回我送给父亲的糕点都偷吃了啊!”郑益恩开玩笑的喊着书童乳名调侃道:“若是真是如此看我怎么惩治你。”

名唤二胖的书童吓的小胖脸肥肉乱颤,连忙摇头说自己不敢,这时书童才注意到公子郑益恩身后还有一年纪不大的人,一身淡黄色的儒服,容貌长相端正俊俏,不由得好奇道:“公子,您身后这位是?”

经过这么一提醒,郑益恩惊得一拍脑门,自己方才只顾与书童耍嘴,显些将正事给耽误了,回头对张角报以歉意后,对书童问道:“老爷现在做什么呢,还在给那些儒生学子讲学呢吗?”

“啊!”书童先是一愣,随后连忙答道:“今日讲学已毕,老爷正在内厅会客!”

郑益恩点了点头,为了表示对偶像的尊敬,十分有礼的让身将张角请进院内,这一幕在书童二胖眼中简直是不可思议,向来眼高于顶被洛阳名儒誉为经学神童的公子,居然会对此人这样毕恭毕敬简直就是不可思议,要知道老来得子老爷对他这个儿子可宝贝得紧,平日虽然管教也十分严格但却对其突出个性也是奈何不得,今日能让他做出如此恭敬举动来,除非此人就是他日常经常提及的那个人,不过看年龄似乎不太像啊,如果真是名武道高手,那起码也得有些岁数才合理啊!在书童二胖的心里传闻中的高手,大多都是仙风道骨白发苍苍的老者摸样。

大约半分钟后张角被东拐西绕的领进了一座小庭院,这个环境清幽的院落便是大师郑玄日常在太学谈论经学与起居之所,占地面积也颇大,待来到正厅后,张角发现里面早已经有几个人等候于此,这个几个人年纪都不大,基本上都还未到冠礼之年,左面坐着一男一女在此品茶,男的二十岁上下,身材魁梧高大,浓眉重目相貌英伟,虽然也是儒服打扮但却掩饰不住其武将气息,另一女子年纪大概十八岁左右,与寻常女子不同她是一身男装打扮,显然是想掩人耳目,但奈何其英俊的太过漂亮,所以很容易被张角这种老江湖一眼识破,其腰间还悬着一柄样式精美的青钢宝剑,她眉角间流露出的神情冰冷高傲几乎都不用正眼看人,容貌方面也可以说是上上之选万中无一的美,再配上其冷艳的态度完全是生人勿近的冷美人造型。

至于右面剩余的那三人,相比较而言而是要显得文雅许多,身上并没有带着太多习武之人的气质,其中一个大概十三岁左右领着一名年纪更小的孩童,虽然二者年龄都不大,但无意间流露出现的一举一动都十分老练成熟,可以显示出他们的家教十分严格,还有一人大约还不到十八岁,虽然是普通文人打扮,但却有一种豪侠的气息,这对于感官世界比常人远远强大许多的张角来说很容易察觉出来,很有肯定这个人是弃武从文。

张角见到几人才不过电光火石的片刻之间,身子脚步都还没有迈进屋内,便已经将里面所有人都细细的观察了一遍,这就是狼人感官世界的强大给张角所带来的好处,如果他愿意的话,他可以清楚的听见没一个人的心跳乃至呼吸节奏的快慢变化,所以这可以让张角很容易辨别出他人是否在欺骗自己,因为一个人在说违心话的时候,呼吸、心跳甚至汗液的分泌都会出现异常和细微的变化,所以结合以上这些,张角可以马上大致的分辨出来者的职业身份。

同样的张角一进来便立刻落入了这伙人的视线,众人只觉的一股难以言语的气场一下涌了进来,但却又莫名的在刹那之间消散于无形,伴随而出现的只有一名笑容可掬穿着朴素儒服带着酒坛与礼盒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年轻人。

郑益恩看了这伙人一眼,回头和张角说道:“大哥不必理会他们,这些人都是我父亲朋友的徒弟,他们的师傅在内厅和父亲正叙旧呢,大哥您快进去看师傅吧!”显然这伙人在此等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郑益恩早就习以为常。

“这个。。。”张角不由得有些犹豫道:“老师正在会见老友叙旧,我如此唐突打扰,恐怕会被人取笑失了礼数!”

郑益恩听完抚背笑道:“大哥放心吧,父亲早就吩咐过,说只要你一到洛阳来,无论什么时间都会见你,所以就大请放心的进去吧。”

周围这几个人看着张角点头进了内厅,不由得都对其身份产生了好奇,他究竟到底是什么人,看着年纪轻轻比自己等人大不了多少,但却能得到一代经学大师的如此厚待,反观自己等人虽然才学不是经天纬地但都是人中之杰,却也未有资格随老师进入内厅,这人到底是什么来历,众人心中都划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益恩兄,你方才所领之人,到底是。。。”说话之人郑益恩与之颇为相熟,此人是阳翟名士胡昭之徒,其父是洛阳京兆尹司马防,由于这位司马家的大公子为人刚正不阿,丝毫没有世家公子的架子所以相处的还算不错。

郑益恩哈哈笑道:“司马朗啊,我的司马老弟,素问你司马家最近又出了一名神童,二岁通读《论语》,三岁以懂诸子百家之学,四岁便练就过目不忘的本领,五岁时便已明排兵布阵与风角之术,有如此聪慧的弟弟在身边,又何须前来问我。”说完郑益恩低身对着司马朗身边一名穿着干净整齐的孩童轻轻一笑道:“我说对吗,司马懿小弟弟。”

此时的司马懿虽然只有五岁,但却已经显露出与其年龄段不相符的成熟,肥嘟嘟的小脸稚气未退,但却表现的十分懂礼恭敬,尤其对方比自己兄长年岁上还要大上许多,所以更不敢失了礼节乱了分寸,便一板一眼的正色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那人应该是郑先生的徒弟,而郑先生在京中的徒弟,我兄长全都相熟,却唯独此人不知,想必应该是郑先生在外面收的徒弟,而郑先生长久以来被那些宦官禁锢在京城,唯一出行的便是数年前回高密祭祖,听闻那次早已经不再收徒的郑先生破例收了一位徒弟,而您又对其如此热情,想来此人就是郑先生那次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