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舰队的援军,俄国人在那边还有好多大船,要是杀过来的话,可是很不好对付的。”
    “英国人不会放他们过来,所以在这边就得帮我们。”马点点头,笑着说道,“都让你算计到骨头里去了。”   

(三百三十五)我的祖国,我的人民
    “我想,接下来俄国人会迫不及待的想和我们谈判了,”孙纲说道,“以我对他们的了解,他们打不成,就想玩阴的,想在谈判桌上得到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这是他们一贯的手法。”
    孙纲这么说也不是一点根据没有的,据他所知,清朝和俄国订立的历次条约,从《尼布楚条约》和《布连斯奇条约》开始,到后来的近代一系列条约,如《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伊犁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就没有一个不是吃亏的,事实上中俄两国几乎没有发生过真正意义上的“战争”,俄罗斯侵吞中国大片领土,让中国边疆地区的各族人民一片片的倒在血泊中,都是“私下里”进行的,然后再趁中国内忧外患之际在谈判桌上逼迫中国“承认”!
    可这一次,俄国人终于付出了血的代价!
    “你想怎么办?”马问道,
    “咱们虽然这一回把他们打回去了,但想要一下子把他们彻底打趴下,恐怕力有未逮。”孙纲说道,“只有想法子再狠狠揍他们一下子,才能让他们在谈判桌上老实起来。”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知道自己的主力部队虽然赢得了哈尔滨保卫战的胜利,但损耗也是巨大的,尤其是他战前储备的弹药已经所剩无几了,李鸿章和张之洞虽然在安排国内全力生产,但恐怕一时半会儿的生产不了太多,他现在手中的弹药也就够发动一场中等规模地战役用的。现在应该怎么把这些“好钢”全都用在“刀刃”上,是他这几天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老头子和张大总督这些天一直在从全国各地抽调援兵到东北来助战,不如选个方向再小小的打俄国人一下子,他们就知道在谈判的时候该怎么说话了。”马笑眯眯地说道,“你秘书那里不还有兵吗?朝鲜军队打大仗的机会不多,正好锻炼一下。”
    “行,我们回去和老头子商量一下看看。”孙纲答道,
    两个人正说着话,装甲列车却慢慢的停了下来。
    “这是哪儿?好象是你原先的娘家吧?怎么停了?”孙纲望了望车窗外边。不由得吓了一大跳。
    “我都不知道我原先娘家在哪儿呢。”马笑道,突然看现孙纲那吃惊的样子,奇怪地问道,
    震天地锣鼓声夹杂着鞭炮声突然间响了起来。她吓得惊叫了一声。情不自禁地抱住了他。
    “干啥啊?今天是什么特殊日子吗?年不都过完了吗?”她好容易定下神。望着车窗外边处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仿佛过年一样地热闹。
    孙纲望着外面舞龙蹈狮和高举万民伞万民旗地人群。象是明白了什么。眼睛不由得湿润了起来。
    “大人。盛京官绅父老和百姓在车站欢迎大人归来。”林文昊进来。对孙纲大声说道。因为鞭炮和锣鼓地声音实在太大了。
    孙纲从车窗探了探头。顿时引来百姓们一阵疯狂地喝彩、欢呼。欢迎地人群中甚至有好多个白发苍苍地老人竟然热泪横流。不约而同地向着装甲列车跪倒在地。高举双手。嘴里念念有词地说着谁也听不清楚地话!
    见到这一幕。孙纲被深深地震撼了。
    这个时代的中国老百姓可以说是无知的、愚昧的,可他们也是淳朴的,现在,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向一个保护了他们的年轻人表达心中的崇敬之情!
    盛京地乡亲父老在这一刻的真挚情感流露,深深地感动了孙纲。
    自己只不过在尽一个爱国的中国人地职责。却得到了百姓这样的认可和回报!
    民心自有青史在。
    得民心者得天下。
    孙纲本人对这些古训的认识本来是相当模糊的,因为从后世穿越来的自己从来也没有想过会有一天去体会这些话的真正含义,可今天,从家乡父老百姓那激动地泪水和崇敬的目光中,从人群那无比热烈的欢呼声中,他终于体会到了。
    自己生长在这片热土之上,就应该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卫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我高我曾我祖父,艾杀蓬蒿来此土;糖霜茗雪千亿树。岁课金银无万数;天胡弃我天何怒。取我脂膏供仇虏?亡秦者谁三户楚,誓当拼死御外辱!
    这是我的祖国!这是我的人民!
    装甲列车一路行进。经过辽阳、海城等城市,孙纲无一例外地都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面对着眼前的父老乡亲,孙纲在心里暗暗发下了誓言。
    无论谁想要伤害中国人民,自己都要和他们战斗倒底!
    当装甲列车带着他们夫妻回到旅顺地时候,孙纲这才知道,同俄国人地谈判已经开始了。
    谈判一开始,俄国公使格尔思和驻华参赞巴甫洛夫就向中国“共和”政府提出了严重“抗议”,说是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屯的中国人先对当地地俄国居民发动了“袭击”和“围攻”,他引用当时赶去“救援”的俄国警察局长沃尔科夫的说法,“中国人围攻海兰泡的情景简直无法形容”,“城内燃着熊熊的大火,中国人像潮水一样的从四面八方围攻海兰泡,而英雄的、伟大的俄罗斯优秀儿女捍卫着自己的故土,孤身奋战以至于遭到了残酷无情的杀戮”,俄罗斯帝国军队为了解救平民,所以才采取了“正当”的“措施”!
    格尔思说,这场战争的“起因”完全是由中国人造成的,俄罗斯军队看到中国军队当时“没有能力保护俄国居民,甚至不能对付百姓的骚乱维持当地的秩序”,所以才进入中国境内“恢复正常秩序”,而且,俄罗斯军队是根据和盛京方面的协议进入中国的,不是来“发动战争”的,而中国军队竟然把俄罗斯军队当成敌人加以攻击,所以这次战争的责任完全在中国一方,如果中国方面不采取有效行动制止这种“暴行”并赔偿俄国军队损失的话,俄罗斯帝国将向中国宣战!
    孙纲对俄国人的狡猾无赖卑鄙无耻本来是早有心理准备的,可是听到了俄国人的大放厥词之后,孙纲终于领教了什么叫做“人至贱则无敌”了。
    俄国人的无耻和下作,居然能达到这种程度!
    负责和俄国人谈判交涉的原大清国总理衙门大臣军机大臣孙毓汶当时气得浑身发抖,立刻拿出了大量的证据对俄国人的胡说加以驳斥,并指出海兰泡及江东六十四屯本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被俄国人无理强占,而且据大量的目击证人(很多都是外国人)证明,是俄国人为了赶走中国居民而发起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随后又大举入侵,“妄图强占永据”,孙毓汶警告格尔思说,中国军队完全是自卫反击,“如俄军不退还我土,当举全国之兵讨之”,话里已经有战争威胁的意思在里面了。
    孙老大人可能是这么多年在洋人那里窝囊气受得太多了,又加上对俄国人对中国人民的大屠杀的“倒打一耙”,这次拍桌子跳脚吹胡子唾沫星子乱飞壮怀激烈慷慨激昂地骂得格尔思那叫一个爽啊,估计他老人家这辈子从来就没这么痛快过。
    面对中国针锋相对的强硬立场,格尔思仍不肯示弱,甚至扬言要中断谈判卷着国旗回国,第一次谈判就这么毫无结果的结束了。
    “都让咱们打成这样了,还敢这么横,真是倒驴不倒架啊。”回到了北洋军情处,马知道后对孙纲说道,
    “他们当然有所依仗,”孙纲点点头说道,“他们是在等从欧洲开来的援军。”
    “大人说的不错,这是这些天的情报,”江穆齐对孙纲说道,“俄国人正加紧从铁路向东方增兵,其海军波罗的海舰队好象组成了一支分舰队,已经出海往东开来,英国人现在已经宣布禁止俄国舰队通过苏伊士运河和在英国属邦加煤补给,并照会我们,要求采取联合行动制止俄舰东来。”
    “多多派人打探一下俄舰队的组成情况,以及指挥官是谁,”孙纲想了一想,自言自语的说道,“希望别是个厉害人物陆路战场这回,自己“福星高照”,得了一份名叫阿历克谢耶夫的海军中将的“礼物”,希望海战战场方面,俄国人也能给他送一个差不多的东东。   

(三百三十六)海路方面的战斗
    “大人勿忧,孝乌以为,俄国人色厉内荏,是在虚张声势,彼现在正内外交困之时,根本没有力量与我国大战,”江穆齐说道,“咱们正好可以狠狠敲他们一回竹杠。”
    “那就是他们国内出事了?”马眨了眨眼漂亮的大眼睛问道,她现在对这些方面已经十分“敏感”了。
    “夫人说的正是,”江穆齐答道,“因东方遭此大败,俄国国内民变四起,有些地方已经发生了兵变,而且波及到了海军,其波罗的海舰队的水兵因为不堪官长虐待,发生过数次哗变,虽然全都被镇压下去,但这样一来,彼舰队想要远涉重洋到东方来同我军决战,可能性微乎其微,孝乌估计,俄国人那支分舰队根本出不了欧洲。而且俄人在佐世保和海参崴之舰队水兵亦颇为厌战,又畏英美与我联手,是以避战不出,我若再稍以兵势相压,俄人必当屈服。”
    江穆齐的分析可以说很有道理,孙纲点了点头,仔细地看完了情报后,了解了这些天海陆两方面的战况,以及“日俄战争”的进展,心里又有了主意。
    在黑龙江的陆路战场,冯国璋、吴佩孚、刘永福、马玉昆、周家恩等军向溃退的俄军展开了多路追击,齐齐哈尔、宁古塔、瑗珲、呼玛尔等重要城市相继收复,“俄人闻华军将至,皆弃城而逃”,中国军队目前已经收复了黑龙江的大部分领土,现在推进到了黑龙江边,冯国璋等众将计议后打算渡江向俄军发动攻击,但因为弹药难以补充,又缺少船只。因而没有贸然行动。
    海路方面,北洋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