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寇-第5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他们肯定也想要快一点,但是好心办了坏事,心急没能吃上热豆腐,非但没有能赶早,反倒是拖延了几天。
    于是于孝天也就忍住了发火,考虑到很多事情都有意外,另外泥范烘干这种工艺在目前的这种技术条件下,烘房的温度湿度很难有效把握,就算是老师傅也能保证不出问题,这种事如果他要是发火的话,以后恐怕会打消这些工匠的积极性,也遏制了他们以后的试验探索的热情,将他们的创造力扼杀。
    想到这一点之后,于孝天也就没什么气好生了,于是笑道:“罢了!你不要请罪了!你们的心情我可以理解,谁也不能保证什么事情都做的恰到好处!耽搁些天也算不上什么!以后该尝试的你们还是要放手尝试,不要怕耽误事,就不敢尝试新的东西,失败是成功之母,现在你们又这些手艺,岂不是都乃你们的祖上父辈以及无数工匠们不断的摸索,才积累起来的经验吗?
    所以我不要你们万事都墨守陈规,抱着眼前这点老本不放,什么都不敢尝试,唯有不断的尝试新的技术,咱们以后才能做出越来越多比现在更好的东西!
    我看这段时间你们弄出的那台畜力的卧式镗床,就很不错,我不过只是给你们了一个思路,你们便自己想办法做出来了,这岂不是好事吗?
    以后你们还要继续不断的尝试一些新的东西,除了铸炮之外,还要仔细想想,怎么用机器来替代人手工,提高精度、速度、省时省力!别怕失败,只管放手做便是了!就算是做不成,做错了,也无妨!我不会怪罪你们什么的!”
    于孝天深知虽然他比起这个时代的人了解很多现代化的技术,但是仅凭他一个人所知,根本承托不起一整套的工业,更何况工业发展之中还牵扯着大量化学方面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是要通过无数人不断的探索才能逐步的完善和进步,工匠们决不能墨守陈规,死抱旧制不放,那样的话,就无法推动工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科举制度重文轻武,更是从不关注科技方面的事情,虽然历朝历代也有不少能人,创造出了相当辉煌的科技,但是到了明末的时候,中国的科技技术发展已经开始落后于欧洲人,未能形成一套科学教育体系,而是依旧在以八股文为重,以至于没用多长时间,便彻底大大落后于西方世界的科技水平。
    当然这也牵扯到满清鞑子入关,摧毁了明末许多刚刚处于萌芽状态的科技和经济文化,使得在未来的二百多年里,中国璀璨的文明彻底被世界其他工业文明超越并且抛到了很远的地方,以至于中国几乎成了愚昧落后的代名词,遭受了无数的耻辱,直到他来到这个时空之前,中国都未能彻底翻过来身。
    虽然现在他只是一个海盗头子,但是他现在已经拥有了相当的资源,更重要的是他掌握了不少超越这个时代的技术,他希望通过开金手指,和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的让工匠们能更具有创新的意识,能大大的推进和促进一下中国人的科技水平的发展。
    现在一切还都是起步阶段,所以他必须要鼓励这些手下们去尝试新的技术才行。
    (今天要特别鸣谢一醉人、dennissee二位老朋友的不吝打赏,非常感谢!顺便再求月票几张!)
    
    第五十章 淡水枪作
    
    枪作之中的热闹程度比起炮作那边一点不差,而且噪音还要超出炮作那边很多,这里的工棚同样也是采用的木质桁架建造起来的工棚,内部调高达到五米以上,四面开有大窗,提高工棚里面通风采光。
    即便现在只是初春,天气还颇有点寒意,但是工棚之中,却还是已经非常热了。
    工棚之中一字排开建有几十个炉子,每个炉子旁边,都有一个铁砧和铁质的工作台,另外在工作台旁边,还有式样不同的架子,专门摆放原料和成品。
    而每个工作台上,都有专用的工装夹具或者模具,每一个炉子旁边,也都有一个工匠和两个学徒,正在忙着敲敲打打。
    枪作现在彻底采用了标准化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并且被分为了几个区,最前面的一个区,专门负责将大块的铁料加工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粗料,按照下一步工匠打造的零件需要的大致形状开料,然后分发到下一个工作区之中,供接下来的工匠直接使用。
    而这个区的工匠,多属于手艺不怎么好的工匠,抑或干脆就是使用学徒工,反正他们只是把大料开成各种小料,不需要太高的技术。
    接下来的一个工作区,是进入零件加工的区域,工匠们按照各自分工不同,在各自工作台用领用到的工料,开始打造零件,但是他们并不需要彻彻底底的把工料完全制成产品,他们只需要基本上将零件打制好,便交给接下来的工序中的工匠们进行修型打磨或者钻孔。
    后面一个工作区,则是负责出零件成品的,他们将上一道工序中打造出的粗制零件放在专用夹具上进行细致修型打磨或者是钻孔,为此他们手中都有标准化的零件夹具和模具,可以确保整修出的零件符合最后组装的要求,将公差控制在可以达到的最佳状态。
    最后一个工作区,才是出成品的工作区,各处打造完成,并且经过检查合格的零件,被送到这个工区之中,这里的工匠们开始将各种零件组装起来,最终制成成品,被送去进行校验,合格的产品才进入到库房之中封箱,等待理事堂调拨给各处装备使用。
    当然枪作也少不了和炮作一样,要附属配上一个木工车间,专门负责给枪支制造木质枪托,而炮作那边的木工车间,则负责给火炮制造各种炮架和炮车,相比之下,枪作这边的木工车间的生产还要简单一些,当然照样也都是标准化的生产,从开料到开孔、打磨、抛光、乃至是最后上漆,都由专人负责。
    另外部分易损零配件的生产数量要按照一定比例超出其他配件特别是枪管的生产数量,进入成品库储存,并且调拨给各处备用,一旦出现枪支零件损坏的情况,就可以尽快用零件进行修复。
    每一个工区后面,都设有一个专职的检验员,来负责本道工序工匠们打造的零部件的检验,并且要在零部件上砸上编号,以备以后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以直接追究到负责生产的工匠身上,算是一种责任倒查制度。
    而且现在随着海狼扫盲活动的进行,使得不少海狼部众,特别是工匠们学会了实用并且常用的字,还学会了阿拉伯数字,使得这种枪支零件的铭文都采用了阿拉伯数字。
    海狼的枪支生产,不属于一个工匠的作品,而是集众多工匠们的智慧和努力,才形成的产品,也不追求华丽的装潢,只追求实用和生产简便,提高生产效率,所以海狼枪作生产出的枪支,表面上朴实无华,但是质量却相当不错,远超过这个时代大明陆上工匠们制造的鸟铳许多。
    而且枪作极为重视标准化生产,专门精心打造了各种夹具和模具,检验的时候还有专门用来卡零件的模具,只需要将零件放入模具之中,便立即可以看到这个零件是否达到了要求的公差,完全摒弃了人眼目测的方法,使得产品质量更好的得到了保障。
    另外为了提高效率和零件的加工精度,枪作同样也很重视开发一些专用的机械,来辅助生产,替代全手工生产,虽然这些机械都是人力机械,也非常简陋简单,但是却还是要比原来的纯手工更快捷,零件加工也更为精确。
    现在比如枪管的生产之中,便已经采用了手动的钻膛机床和镗光机床,使得以前一个工匠一个月才能打造三四根枪管,到现在每个枪管工匠,一个月下来,几乎每天都能打造一根,再由专人负责钻膛和镗光枪膛,生产效率几倍甚至于十倍于以往的产量,而且质量还有保证,废品率逐步降低,现在枪管的成品率已经达到了六成以上,最好的工匠可以把枪管的成品率提高到八成左右,除了节省了大量的人工之外,还减少了原料的浪费。
    所以现在的淡水枪作,比起南日岛的枪作,在布局上更合理一些,生产效率也更高一些。
    只可惜目前他们打造枪管的熟练工匠数量还是少了点,使得枪作的产量形成了瓶颈,每个月两地的枪作产量始终暂时徘徊在生产水师用短步枪一百二十支,战兵营用标准燧发步枪一百支,双管短铳二百支以内,暂时无法突破这个数量。
    如果这一批学徒工能尽快出师的话,那么海狼下一步火枪的产量,将会得到更大的突破,一个月如果能够达到五百支的产量的话,到时候于孝天就不用再为手下不能大批装备火枪而发愁了。
    张铁匠现在一心一意都扑在了淡水枪作的工作上面,他除了天天到各处车间工区检查生产之外,还要每天从成品中抽取枪支进行检查,另外还要没事就琢磨开发新的夹具、工装、模具还有手动简易机械。
    可以说是把张铁匠忙的四脚朝天,差不多基本上连晚上都住在枪作之中,但是好在这家伙是个工作狂,对此并不以为意,反倒是以此为乐,对于眼下这样的生活反倒是乐此不疲。
    虽然火枪的产品相对没有炮作那边的种类多,但是可以改进的工作却不少,现在的张铁匠的兴趣正在发生转移,以前他更多的是将精力放在开发新枪上面,但是现在当工场里面开始采用越来越多的手动机械之后,他开始将兴趣转移到了开发一些新的手动机械上面,每天满脑子都在琢磨,怎么能创造出一些机械,把一些不易控制精度的手工生产替代为使用简易机械进行生产。
    这可以说都是于孝天的功劳,他彻底将张铁匠带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之中,成了一个狂热的机械迷。
    这次于孝天过来的时候,张铁匠正在带着一些学徒,鼓捣一台他新改进的钻膛用的手动机器,这台机器比起以前用的机器,他改进了夹具,还有钻头,想要使之更方便,也更快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