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寇-第5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修路和修渠的事情,在于孝天下令展开卫生大整治的同时,也被提上了日程,于孝天亲自选了一些懂得这方面事情的人,散到各个移民村之中,开始规划沟渠和道路交通,并且借助这次修渠修路,也同时绘制出一幅详尽的淡水地图,将原来绘制的地图进行修正补充。
    地图在这个时代属于很难得的东西,绘制地图,要耗费相当大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就算是这样,在没有现代地图学和现代的测量工具之前,就算是高手绘制出来的地图也是十分粗糙和不准确的。
    但是这种事情,对于孝天来说也不是好解决的,于孝天只是多少从课本上了解了一点点有关现代地图学的东西,但是时间长了之后,从老师那儿得来的东西,也基本上都被他又还给了老师。
    所以他也只能尽可能的让手下用目前的手段,来绘制地图,不过只是要求更详细准确一点罢了。
    以前于孝天就派遣过先遣队来淡水这一带绘制地图,已经得到了一份比较详细的当地的地形图,但是淡水城在建成之后,随着移民区的面积逐步扩大,土地不断的被开垦平整出来之后,原来这里的地形多少已经发生了改变。
    另外移民村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不断的被建立起来,这就需要对原有的地图,进行更新补充和修改,方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所以于孝天决定,趁着这一次大肆兴修水利和道路的工程展开的同时,也随手把地图更新一下,派出更多的调查小队,朝移民区之外进行考察和搜索,绘制出更大的地图,以满足以后他们在这里扩张的需求。
    这件事虽然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很难,现如今淡水城的移民区面积已经相当大,而且地形也相对比较复杂,这里不是平原地带,而是多为丘陵地形,而且这一带的溪流较多,水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
    但是即便如此,如果不事先规划好沟渠道路的话,一旦开始施工,弄不好灌溉排水沟渠,非但起不到作用,反倒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所以沟渠的走势还有引水排水的地点,要特别选择好才行,另外对于地形的高低差,也要起码有一个认识,在施工之前,尽可能规划好,以免出现太多失误,到时候沟渠开挖出来了,但是却无法将水引入沟渠,到时候这工就白做了。
    故此于孝天虽然着急,但是也没敢冒然动工,而是先派人去做这件事情,把沟渠道路先规划出来,做好这件事之后,才能开始组织施工。
    至于施工人力方面,于孝天决定沟渠开挖,就地利用各个移民村的劳力来进行,具体组织由各乡各村负责,海狼只负责提供一定的工具,来满足他们的需要,至于吃饭问题由移民自行承担,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工钱了。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于孝天觉得,对于移民该好的时候,必须要好,但是却也不能惯着他们,因为水利工程是直接惠及他们的工程,一旦修好之后,他们是第一受益人,有了水利沟渠之后,他们的农田可以在旱季浇上水,又可以在雨季将多余的雨水排掉,使得他们从中获得直接收益。
    所以这种事,全部还由海狼来承担费用的话,那就太过分了点,所以这水利工程,就需要各村的移民来自己出工出力来完成,必要的时候,海狼可以组织人力物力给予帮助。
    当然对于刚来这里的移民们,尚未立足,也没有收成,吃饭问题还没有解决的,粮食供应自然还是要由海狼集团来承担,否则的话沟渠没挖出来,这帮新移民估计就饿死了,这事儿谁都不会干的。
    但是对于修路这件事,于孝天决定还是由海狼集团来承担,因为如果让移民在开挖沟渠的同时,还承担修路的话,移民们要承担的工程量实在是太大了点,而且现在是春耕期间,移民还要在兴修水利的同时,要进行耕种,再修路的话,就可能会影响到这一年的收成,严重影响到春耕的工作。
    而修路这件事,又不能拖到农闲的时候进行,因为在开挖沟渠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和道路发生交错,而且开挖沟渠会取出不少土方,这些土方刚好可以用到修路上面,如果错过的话,以后还要二次动用人力物力,这样会对人力财力都造成浪费和损失。
    另外自古以来,修路这种事,都基本上是要靠着地方政府来组织并且投入,才能完成,仅凭老百姓自己,最多也就是修一些乡间小路或者农田的作业道路,像这种勾连起来整个移民区的道路网,想要全部靠移民来修建,显然是不合适的。
    这也是海狼必须要支出的一项费用,而这种投资,对于海狼来说也是会回收成本的,以后移民村拓荒的农田产出的粮食,海狼是要收取三成,来作为粮赋满足海狼自身的需要,虽然道路惠及了移民们,使之出行变得容易许多,但是同时也有利于海狼加强对自己地盘的控制能力,道路是他们今后有效控制这些移民村的利器。
    故此于孝天决定,修路的事情,就让海狼来负责,劳力方面,则主要使用购买来的奴隶和原来这里的苦役营的苦役们。
    对于这种需要大量投入劳动力的工程,修路本身劳动量非常大,劳动强度也很大,加之现在又没有任何现代工程机械可以使用,全部要靠着人力畜力来完成,甚至于连畜力都严重不足,春耕要占用去大量的耕牛和畜力,所以基本上要全部依靠人力完成,这样一来难免会出现一些伤亡,移民是以后于孝天依靠的基础,不是可以随随便便的用来消耗的,但是对于这些苦役还有奴隶来说,那就不值钱了。
    于是在卫生整顿期间,于孝天也将修渠和修路的事情安排了下去,让各乡各村的乡长村长们下去开始做前期的动员工作,并且开始调拨工具,制作各种修路用的石磙以及车辆。
    石磙好做,台湾最不缺的就是石头,特别是大理石储量极为丰富,而且现在淡水城有自己的采石场,也有不少石匠,雕凿几十个这样的大石磙并不费什么力气。
    (今天特别鸣谢eastflowing朋友的打赏,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多谢了!)
    
    第六十八章 鸡公车
    
    至于铁锹镐头之类的东西,也不是问题,海狼现在为了集中精力,将有限的铁匠都集中到船寮和炮作、枪作之中,生产火器和船只,像这样的普通工具,海狼已经停止生产了很久了,但是这些东西又少不了,于是便以订单的形式,在陆上一些铁场或者铁匠铺之中定制,然后直接运回海狼的地盘交付使用。
    甚至于现在连海狼使用的冷兵器,刀斧长枪钩枪等物,也都暗中在陆上定做,然后运回来装备给海狼部众使用。
    这么做使得有限的铁匠基本上被从打造简单的工具的工作上解放了出来,投入到了更重要的工作之中,使得海狼的枪炮产量不断的得以提升,大大提高了海狼部众的装备水平和战斗力。
    而且这种事交给陆上的铁场和铁匠铺做,也让海狼和陆上许多地方建立起了生意联系,减少了人力消耗,并不影响到海狼正常的使用。
    但是对于修路工程中少不了要用的车辆问题,却出现了一些麻烦,海狼现在拥有木匠倒是不算少,除了建筑和家具以及兵器方面,也可以生产一些车辆,甚至于包括一些炮车,海狼也可以自产。
    但是目前木匠们制作的车辆,多是一些又笨又重的双轮牛车,这种车辆结实是够结实的,但是却沉重不堪,对于道路要求也高一些,现如今产量并不大,仅仅是给每个村子制作了几辆,让移民村可以用来运送一些大宗的货物使用。
    可是这些牛车需要畜力来牵引,少不了要占用耕牛,如果改用人力的话,很费力不说,施工的时候还无法进入工地之中。
    所以要想开展修路工程的话,就少不了要使用一些轻便的人力车辆,这种车辆必须要人力可以轻易推动,而且承载量不能太小,还必须要能走很窄的便道,对于道路要求必须要低。
    想来想去,于孝天只想到了独轮车,于是便令木匠作坊试制几辆独轮车出来试试看。
    木匠作坊倒是也不含糊,立即便开工做了几辆独轮车出来送到于孝天面前,供于孝天检验一下。
    于孝天看罢了这几辆独轮车之后,颇感失望,因为南方这边独轮车应用不多,这些工匠们所制作的独轮车式样不太符合他的要求,而且这几辆独轮车实际使用的时候,还是显得很笨拙,重心也不太容易把握,平衡也不很好,推起来比较费力,使用者很快会被累的够呛。
    就算是使用者多为奴隶和苦役,但是在这样的工程之中,于孝天还是觉得,能尽量提供一些便捷的工具,给他们使用,这不是同情那些苦役和奴隶,而是可以有效提高效率,尽快把道路修好。
    于是于孝天不得已之下,又亲自操刀上阵,借助记忆中曾经在农村见过的一种后世七十年代之前农村比较常用的鸡公车的形制,动笔绘制了几张独轮车的结构图,尽可能的将重心调整好,使得独轮车装载货物之后,更容易被使用者控制,同时也耗力比较少一些,而这种鸡公车,本身也是一种独轮车,制造简便,比较适合在崎岖的道路上使用。
    本来嘛,这个时代轴承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像这种独轮车,车轴都舍不得用铁料来做,都是用坚硬的铁梨木来制作,抑或是用荔枝木来制作,靠着一点油来润滑,本身摩擦力就很大,推起来就很费力,要是重心再控制不好的话,推起来费力不说,还容易翻车。
    于是木工作坊根据于孝天绘制的几个图样,又赶制了几辆独轮车出来,这一下基本上达到了于孝天的满意,虽然这东西简陋了一些,但是推起来还是比前一批造出来的独轮车要轻便一些,也容易控制,而且经过试验之后,这种依据鸡公车变形的独轮车,可以一次承载二百到三百斤的货物,由一个人便可以推动,基本上达到了于孝天的要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