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寇-第9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厮这才一声不吭的仰面朝天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瞬间便被死神带走,临死之前,两条腿还不甘心的抽搐了好一阵子。
    而那个断臂的于家军刀牌手,也被他带倒在地,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晕了过去。
    一个军官左手持着一支双管短铳,一根铳管的铳口还冒着青烟,咬牙切齿的骂道:“老子不信打不死你!妈的!我呸!弟兄们杀!”说着右手抡起一把单刀,直扑向了其它建奴。
    那些正在疯狂冲击于家军刚刚弥合起来的防线的建奴兵,这时候有人看到了他们的头目被于家军轰杀当场,顿时便失去了斗志,发出了一片惊呼之声,有人立即就掉头朝着后面逃去,再也不敢死拼到底了。
    于孝天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看着下面越来越多的于家军兵将,像潮水一般的涌入那个缺口,将缺口逐渐的封堵起来,这才放心了下来。
    至此于家军成功的救下了数千名大明百姓,同时也稳住了他们的防线,接下来的事情他就不怎么担心了,失去了大明百姓掩护的这些建奴兵将,固然还很凶悍,可是面对着于家军的犀利火器,这帮建奴已经什么都不算了。
    众多火枪手前出到低矮胸墙后面,开始了他们最善用的排枪枪毙战术,一排打完退下装弹,另一派上前继续开火。
    虽然建奴兵将在多尔衮督战之下,悍不畏死的前赴后继朝着于家军阵线猛冲,可是在这些排枪面前,他们就算是再凶再猛,也是血肉之躯,只能如同被割草一般的割倒在于家军阵前。
    多尔衮目瞪口呆的望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幕奇景,差点喷出一口老血,这于家军居然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敢救那些大明百姓,在他们完整的防线上,冒着可能被他麾下兵马突破的危险,开了一条通道,把这些百姓给收入他们的阵中。
    于家军的防线,这时候像是一头吞天巨兽一般,张开了一张大嘴,一口便将几千大明百姓给吞了下去,接着就闭起了嘴巴,把他麾下的兵马给阻在了外面,紧接着便如同火山爆发一般,枪炮齐鸣,像是割草一般的把他麾下那些身经百战的勇士们割翻在了战场上。
    直到这个时候,多尔衮才明白,前两天杜度在这里的心情。
    
    第二十四章 一筹莫展
    
    这是多尔衮平生以来,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战争模式,完全超出了他对于战争的认识,虽然明军曾经也装备了大量的火器,但是却绝对没有像今天于家军这样,拥有如此犀利的火器,而且明军虽然拥有火器众多,但是却并不善于使用火器,平日疏于操练,战时指挥无方,实际上发挥作用并不大。
    另外明军惧怕短兵相接,一旦后金军在交战之际,未被明军火器击溃,那么接下来只要后金军靠近明军,明军往往会卷旗大散,最终被后金军击溃,往往一战之下,便会被后金军打的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所以明军很少有人敢在野外和后金军进行野战,打的几场所谓的胜仗,多是一些守御战,据守一些坚城,依靠着一些重炮,方能取得胜利。
    但是今天他所见到的这于家军,却大异于其它明军,他们军纪森严,过万兵马指挥灵活,如臂使指一般,火器之犀利,是他们清军平生仅见,特别是这样的不间断射击,几乎打的他手下那些猛将们毫无招架之力,更不要说是还手之功了。
    他今日亲眼看到,于家军用一种极其灵活的配合,成功在战场上将数千民众救走,然后转眼之间,便封住缺口,更亲眼见到他麾下无数身经百战之士,在于家军阵前,面对着那些犀利的炮铳,像是被屠鸡杀狗一般的毫无价值的打死在两军阵前。
    而他麾下的将士,不能说他们不够勇猛,这些勇士们在他的督战之下,前赴后继的朝着于家军阵前冲锋,但是却无一例外遭到了对方的这些火器的屠杀,根本没有留给他们靠近敌阵的机会。
    当战至中午时分的时候,第一批被派出进攻的兵马,这个时候已经彻底被于家军击溃,许多牛录甚至于全军覆没,连一个人都没有能逃回来。
    多尔衮的心在流血,这次入关他所率的兵马,可都是他们大清八旗的精华,除了正黄和镶黄和正黄旗未出关之外,其余五旗都精英尽出,可是今天派出的镶蓝旗以及正红旗的兵将们,却损失惨重,有不少两旗的勇士,都倒在了两军阵前,毫无价值的被敌人的炮铳杀死在了军前。
    多尔衮直至这个时候,才真正意识到今天碰到了一支什么样的军队,这支于家军不论从训练上还是装备上,乃至是战术上,都远超过这个时代所有明军,使用的战术也完全不是他们了解的一种战术。
    于家军的大阵可以输出超量的火力,这些炮铳打的既远又准,而且威力巨大,大炮可及一两里之外,火枪可及三百步,敌军阵前三百步几乎是一片死地,只要进入这一带,不管你身披何种重甲,武技多么强悍娴熟,只要被打中几乎便无幸免之理。
    于家军不断的使用火铳齐射的方式进行打击,每一轮齐射下来,战场上便会有大批清军倒在血泊之中,要么当场被打死,要么便身负重伤,倒在地上呜呼哀嚎,生不如死。
    多尔衮这时候才知道什么叫做恐惧,于是只得赶紧下令鸣金收兵,在战场上已经溃不成军的清军,这个时候如蒙大赦一般,闻听鸣金之声,赶紧纷纷掉头朝回奔逃,可是这个时候于家军依旧没有停火,继续一排排的向着把后背亮给他们的清军射击。
    大炮更是从开战到此刻,都没有停止,那些炮兵连为了保持火力的持续性,在最初一段时间猛烈齐射之后,开始转为了交替射击,防止所有大炮因为持续不断的射击导致高温,造成炮兵不得不中断炮击。
    这些炮兵们很凶残,也很精明,敌军抵近,他们便换葡萄弹或者霰弹进行直接轰击,哪儿的敌军多,他们就朝哪儿打,一打一大片,打的建奴人仰马翻,随军冲击的部分骑兵,更是他们重点关照的对象,往往集中火力,先打骑兵,葡萄弹更是不要钱一般的朝着敌军密集的地方猛砸。
    那些身披重甲的建奴兵将,这个时候身上的甲胄已经成了一种负担,在于家军的炮铳面前,如同纸糊的一般,沾住就死,碰上就伤,完全起不到应有的防护作用。
    眼看着建奴已经溃退,已经跑出了三百步距离之外,火枪手奉命停止射击,但是炮兵却还是不依不饶,不断的调整炮口仰角,对着建奴溃兵不停的开火。
    炽热的实心弹呼啸着飞出炮膛,砸向战场,落地之后蹦蹦跳跳的朝前疾飞,沿途所过之处,一切生命都成为了它们收割的对象。
    这样的炮击一直将建奴溃兵赶出一里之外,各炮组才接到命令停止射击,一个个大汗淋漓之下,大呼痛快,现在虽然是二月底,但是小冰川时期的影响之下,天津卫的天气还依旧非常寒冷,夜间气温依旧在冰点之下,白天最高气温也不过只是到了冰点之上,可是即便如此,不少炮兵还是热的甩掉了身上的棉衣,几乎是光着膀子,在不停的推炮复位,不断的装填炮弹。
    当看到那些嚣张的建奴兵将,溃不成军的连滚带爬逃回去之后,于家军的大阵之中响起了一片震耳欲聋的欢呼之声。
    今天这一仗下来,建奴大军损失之惨重,连于孝天都没有预料到,虽然最初时候,建奴利用那些民众的掩护,靠近了于家军防线,给于家军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可是当他们成功将数千民众救入大阵后面之后,接下来的战斗便开始一边倒的倾斜到了于家军这边。
    于家军各部步兵,充分发挥出了火枪三段击的威力,不断的进行排枪齐射,而这一带地形开阔,也正是有效发挥火力的最佳地形,所以于家军从开战到结束,每个火枪手至少打出了三十到四十颗子弹,几十轮齐射下来,阵前几乎不存生灵。
    那些看上去凶悍无匹的建奴兵将,在这样的火枪齐射打击之下,死伤之惨重,让于孝天都感到心惊,这已经不像是一场战争了,完全像是一场大屠杀,多尔衮对于于家军战术不了解,导致了他第一次出战,为了一战建功,派出了大批兵将,结果导致战场上建奴兵人群密集,正好成为于家军发挥火力的对象。
    在于家军密集火力的倾泻之下,战场正面的这些建奴兵将,成了最好的活靶子,被打的是人仰马翻,惨不忍睹。
    当建奴溃退下去之后,再看战场上这时候几乎铺满了建奴的伤员和尸体,人血还有马血在冰冷的空气中散发出血腥味的同时,还升起了不少热气,使得战场上被人血所制造的热气所笼罩,各种残破的兵器,东倒西歪的插在尸体群中,各种残破的旗幡,也七扭八歪的在战场上丢的到处都是。
    于孝天站在望楼上,啐了一口吐沫,狞笑了一声:“谁说建奴过万不可敌?在于某眼中,这些建奴不过也是一些土鸡瓦狗一般罢了!”
    跟着他的众将以及亲卫,顿时都发出了一片哄堂大笑之声……
    多尔衮和杜度面面相觑对坐于大帐之中,困坐愁城,面对着死死拦在他们去路的于家军,他们毫无任何办法。
    这已经是多尔衮领兵抵达天津卫之后,他们被阻在这里的第五天了,这五天之中,多尔衮和杜度几乎详尽了所有能想到的可敌之策,大军冲锋,小股袭扰,夜袭,骑兵步兵一起上,击其侧翼……
    但凡他们以前用过的办法,行之有效的可敌之策,多尔衮和杜度都用了一遍,可是在于家军面前,他们这些计策似乎都失去了作用,在于家军猛烈的炮火面前,他们每每派出的兵将,几乎无一例外都损失惨重,最终只能惨淡收场。
    五天下来,他们发动了至少十几次对于家军的猛烈进攻,但是却依旧没有能突破天津卫,于家军看似单薄的防线,现如今却如同泰山一般,坚不可摧,岿然不动。
    任凭他们怎么突击,都无法重开这条防线率兵远遁,于家军就这么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