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雄兵-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与中亚泥布拖地“渔翁得利”的“冰川劫持”),国际关系与国内政治(中印战争、中苏战争是发生在文革时期),国家利益与真理(军人职守与参与政治反对四人帮)的困惑,最后,曾大军与尤恩,两个“夜莺”之间的最高对决,尤恩代表的是美、印、苏三料间谍,曾大军死于尤恩的枪口(实际上是死于国内政治)



矛盾与困惑就是我们文学美感的源泉,抒写和纾解这些矛盾与困惑是文学的殊荣,也是文学之弦得以奏响的根源。人类的许多本源性问题,生命、生死、爱情、忠邪这些矛盾困惑一直搅扰了人类两千年,那根思索与表现的美学之弦从古希腊、屈原时代一直弹奏到今天,所以有《天问》、有古希腊史诗、有莎士比亚

这些矛盾与困惑解决了没有呢?



矛盾贯穿了人类历史的始终,也贯穿了人类认识的始终,幸好我们还有追求,我们仰望星空我们困惑,幸好宇宙本身就是解释。



光线莲花瓣般转换,山林里响起了生命的美丽晨奏——

当宇宙在她的爱情诗卷中收入夜晚最后一颗星钻时,大地泌出细碎细密细腻的爱液,仿佛在痛苦地吐诉着难舍的情愫——我热爱黑夜啊也热爱黎明这是我双重美貌的面容



那双美丽的眼睛,正留恋告别地看过最后一眼,一地亮丽的草尖

双重美貌的大地和美丽面容下的双重鸣奏啊,一堆篝火轻声把三角琴弹奏

尾声:静静的土伦山口 10。鲜红五星



新月,缓缓转动着

逐渐蚀出优美的轮廓

那些迷惘的目光啊

描摹不同的视野

所有的星体

都缓缓转动着

它们各自完形着自己

而黑暗完形着全体



7部 一万雄兵15章 娜塔莎



我们都是片面的,昨天、今天、明天,都是片断。所有的片面、片断,组成了全部、整体、一切。

在我们的宇宙世界里,它是没有外面的,我们都在里面。

它也许是宿命的,但是,它是唯一的,没有其它解释的。

它永远是戏剧的哲理,也是历史的哲理。



矛盾与困惑,在戏剧中共同服务、表现一个深刻的哲理——

所有的征战、斗争都代表各自的片面,它们合成一个整体,完整的真理。



所有的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可以消散的,作为矛盾中的片面、片断都在消失,消解于新的矛盾关系中——我们看到中苏关系、中印关系都在缓和,过去的敌意、仇恨都在消解我们也能看到中国当代史上一些重大问题,溶解并化入当代的新问题,或者,成为解决问题的新动力作者、剧作家,是一个公正的旁观者,他倾听双方的辩论,像历史老人,对过去的事情做出公正的评判。

红夜莺

一幅奇妙的画面

一幅奇妙的画面



作为展现多重主题和悲沉基调的重要一幕,《帝国雄兵》在它开场不久,出现了一幅非常奇妙的画面。1969年5月初夏对苏作战的背景下,一个后来被证明为非常忠勇的我军基地军械连长,赵忠诚,被发现是一个“逃兵”,他登上一列由大西北开往中原的普通列车,因为没钱买全票,为逃票,黑夜中钻进了为逃荒人民特设的闷罐子车厢——在挤满了坐地老乡、满是莫合烟烟雾,小孩哭闹大人训斥,车厢门拉开女孩拉尿的黑暗中他乘坐的陇海线列车向东行驶蒙太奇出现了,一列列庞大军阵的列车正反向行驶在陇海线上由中原开往大西北

时空在这里交错,意识流在突进,巨大的感情冲突在这里爆发——

这是《帝国雄兵》描绘的众多动人画面中,最蕴含思想、最有震撼力的一幅——



不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感到时空错乱,可能会问,他不是坐车向东去吗?怎么会出现向西开的方向感呢?没有小说“意识流”概念、蒙太奇常识的读者,更无法理解——他本来应该可能是随列车的行进梦见东北珍宝岛家乡和亲人的,可是,他第一个梦见的是自己从基地的工棚、工作营倒退到当年的学校(中学,或者是军校)座下的列车正开向西安,可是他的思绪正随当年的轮轨的弹跳反向“开”向大西北



列车“咣咚”一声,车头挂上了。轮轨弹跳,开始了漫长而有节奏的旅行。

黑夜里,列车在梦魇般的城市楼堡中穿行,穿过铁皮工棚、茅棚的工作营,穿过霜冻的垄野,驶进白杨树的小道,进入共青团旗飘飘的校园进入60年代献身主义精神的梦境耳边响起了激诚的《共青团员之歌》:“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穿好军装,拿起武器!共青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程,万众一心,保卫国家!我们再见了亲爱的妈妈,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再见了!亲爱的故乡,胜利的星一定会照耀我们!”



一节节运兵闷罐车在春雨的华东、华北集结、编组、中转兵车隆隆,驶上郑州铁路大桥,蹒跚在与黄河魂思缠绕的千里陇海线上汽笛长鸣,车轮碾过中原初夏的朝阳,目光亲吻着沟豁纵横的黄土高原白烟飘绕,卷过古城洛阳西安一站流火,一站荧灯,《人民文学》的眼睛里飘动着一幅幅激情澎湃的画面:



在九曲黄河的上游

西去列车的窗口



大西北一个平静的夏夜

高原上月在中天的时候



运兵闷罐车蜿蜒一线,爬行在冰雪覆盖的秦岭,钻进西北峰峦的隧道



“我们自幼心爱的土地,一寸也不能让敌人占领。共青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程,万众一心,保卫国家!”《共青团员之歌》的歌声还在迎风而来



男子悄悄抹去眼角一颗苦涩的泪珠,双臂环膝,铸坐在黑暗中



一站站灯火扑来,像流萤飞走

一重重山岭闪过,似浪涛奔流



看飞奔的列车,已驶过古长城的垛口

窗外明月,照耀着积雪的祁连山头



啊,大西北这个平静的夏夜

啊,西去列车这不平静的窗口!



“我是50年代和平主义时期,在苏联共产主义精神感召下,投身西北原子工业基地建设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

3部 热核战/4章 热核战



在《帝国雄兵》描述的所有消失的爱的痛楚、感情悲怆中,唯有50年代的情怀,是不能释怀的——



我是从冬天原野上踟躇而来的

一棵树正从自己头上撒下白瓣

一瓣一瓣 白色的追诉书

50年代的美好都消失了 



你曾经那么的中国

有过古希腊的萨福

俄罗斯的普希金



你的海岸线

曾闪亮过童真的眼睛

最美最纯净的东方水晶



你的星空下 一盏 一盏

没有被污染过的长安街的灯光

灵魂中一种稀缺的神圣



曾响亮过的 宝成铁路汽笛

保尔柯察金的风雪里

冬妮娅的身影



今天我不是来控诉来索取的

不!我来抚慰一棵树

那棵树依然笼罩着银光

辉煌的白髮的银光

3部 热核战/4章 开头的诗



如果你读过贺敬之的《西去列车的窗口》,会倍觉心痛——



一站站灯火扑来,像流萤飞走

一重重山岭闪过,似浪涛奔流



看飞奔的列车,已驶过古长城的垛口

窗外明月,照耀着积雪的祁连山头



啊,大西北这个平静的夏夜

啊,西去列车这不平静的窗口!



上面引用的这一小节是作品艺术处理中最具技术性、最别开生面的一个例子——在写作手法上相当高明,令人震奋,它引用了一下最常见的蒙太奇手法——在这一幕里,赵忠诚“逃跑”的狼狈、凄苦和对当年壮怀激烈的回忆,现实中的列车东去和当年英姿焕发的军车西行,同时进行,往来穿插,形成鲜明对照,通过《西去列车的窗口》的诗句,勾起我们对那一个时代的思潮和情怀的追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饱含巨大心灵创伤和重大历史冲突的时代悲剧图景。

《帝国雄兵》的细节描写(1

《帝国雄兵》的细节描写(1)



细节是小说的传神之笔,好的细节使作品熠熠生辉,读者过目不忘,可能属于“戏眼”之类的东西,有提纲挈领之功。一部作品,如果不断地有“戏眼”出现,如绳莹珠,珠联玉串,定会风中作响,玲珑悦耳。当然——“戏眼”也可能是指戏剧矛盾的“关节点”之类。

请看3部4章《热核战》中的一节



透过窗纸,一个朦胧的身影,渐渐明晰了,姑娘弯着苗条的腰,正在煤炉上的一口小锅里,打着鸡蛋

门上发出轻声的“笃笃”,他连忙从躺靠的被子上正起身。隔着房门,传来厨房间小收音机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的声音,姑娘蓬乱着头发,嘴里小声哼着苏联歌曲,走进来,双手端着一碗面,上面两个打鸡蛋,嫩嫩的蛋黄在玉雪的蛋白中颤动姑娘闪耀着明亮的眼睛,歉意地站在他面前,他连忙双手接过。

“外国音乐都禁止了,只能唱苏联歌曲了。你看,现在就是这样。”姑娘坐在他前面,双手叉在一起。

广播里正传来庄严的东方红乐曲“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严正抗议苏联军队在珍宝岛犯下的侵略罪行”

“还要跟苏联打仗”姑娘失神地说,用手捞辫子。

手里端着面碗,一股葱蒜和麻油的香味扑鼻而来,肠胃里一阵蠕动,“为什么?”他注视着姑娘眼中的血丝。姑娘撩了一下头发:“不为什么,快趁热吃。”眼睛眨了一下,直视着他。“互相帮助吧,探亲回家吗?”军人心里一震,手里的面碗微抖了一下。姑娘不查,又撩了一下头发,明亮的眼睛闪动了一下:“我是纸箱厂女工。明天还要上班。你也早点休息吧!”露露站起来,看了他一眼,扭动了一下腰肢,转身,掩上门,无声地离去了。



东北的白雪地,松木椽子的板屋。屋里,烧着柴火,年轻女人,鹅蛋形的脸,给孩子套上厚袄,从锅里盛起汤泡面,上面两个打鸡蛋,嫩嫩的蛋黄在玉雪的蛋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