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时明月汉时关-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很快吴广军就发现了问题。

楚军在城外摆开对决架势,架子拉好半天,可人家理都不理。荥阳城城门紧闭一点动静都没有。

话说,是守城的秦军没听到外头有人叫阵?答案是绝不可能。

当时秦政府派丞相李斯的长子李由为三川郡守,荥阳虽在三川郡辖内,却不是郡守驻所。也就是说李由早就听到风声知道吴广要来,这才带领人马赶到荥阳。他早等着吴广呢。

当然,在带着区区五万人马赶来荥阳前,李由也曾向他的父亲李斯求援过。无奈那时候李斯正忙,即便是亲生儿子,也请自求多福去吧。

面对来势汹汹的吴广大军,荥阳城内将卒们乱成一团。由不得你乱啊,双方可怕的实力悬殊在这里呢。十万对五万,怎么打?

就在众人对怎么打众说纷纭的时候,五万秦军最高指挥官,三川郡守李由作出了决定。

我们不打,我们守。

不得不说,这在当时是个明智的决定,即便这样做需要极大的勇气,以及实行过程中需要更强的意志。但李由的这个决定太正确了。

打是绝对打不赢,荥阳城是三川郡内最坚固的城池,守或许还有一线希望。让我们共同守好这最后的希望吧。

从这天开始荥阳城城门紧闭,任凭外面如何,李由就是一句话打死也不出来。

好吧,既然你不出来,我就打到你出来吧。

吴广部楚军对荥阳发动了凶猛的攻城战。

在中国发展了两千多年的城池攻守战中,早在战国时期的墨家学派,在攻城和守城术方面就有了较高成就,制造出许多复杂器械,攻守城池手段和技术都达到了极高造诣。

攻防永远是一对儿解不开的老冤家。一般说来,进攻者对于防守者天然地占有四比一的天然优势,也就是说:进攻者可以自由选择一个攻城时间、一个突破地点、一种方式来进攻,而防御者则必须没有选择地在二十四小时内、在围城四周,以一种方式来防守。哪个灵活主动、哪个被动呆板一目了然。

于是,秦军吃饭的时候,吃到一半城头鸣钟了,楚军在攻城;秦军睡觉的时候,睡得一半城头又在鸣钟,楚军又来攻城;甚至秦军在出恭的时候,出到一半城头再次鸣钟了,楚军还在攻城。这种痛苦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其间更可能会有气急败坏的楚军对着城头诟辱谩骂。骂阵这也是中国古代战争中常用的招数,目的和“围师必阙”一样,都是把敌人先弄出城再一举歼灭。

攻城方固然有抛石机、攻城机、夜间软梯爬城、强行使用云梯叼刀爬城、跨越护城河的浮桥、木质射箭塔、挖掘地道、堆土为山、木桩撞城门等工具手段。考虑到秦朝的实际情况,能用的大概就是以上所列,至于火器这种东西,要到此后一千多年的宋朝才会诞生,而守城方也不是全无还手之力。

守城方的应对之法也有夜间提铃喝号、写信烽烟求援、坚守不出、节约粮食、射箭、滚石、火把掷下、刀砍斧劈剑刺、开水石灰水粪尿狗血从城头泼下,等等。

两厢比较起来,固然是攻城方可动用的资源多些,机动性强些。但在攻防战的岁月里,双方的日子都绝不会好过。

秦军扔点火把武器什么的下来也就算了,狗血粪便屎尿这种东西想想都觉得恶寒。况且,后者还比前者更天然,制造成本也基本等于零,想必产量更高,使用频率也更繁。这种攻城的日子一旦持续日久,一个月、两个月,乃至数月的时候,相信大家可能就会理解为什么城破之日,有的人喜欢大开杀戒玩屠城。如果换作你,说不定也会一时冲动的。

但是,无论守城的日子多么艰难痛苦,李由都坚持一个原则坚壁固守。事后证明这种“任你城外叫翻天老子就是不出来”的流氓招数还是相当管用的。

正因如此吴广才在荥阳受阻,攻之不下,竟与秦军僵持了一个多月。吴广军虽进攻受阻,但在荥阳牵制了秦的兵力,使周文率领的另一支西征军得以迅速绕过荥阳,顺利穿过三川郡,势如破竹地逼近咸阳。再后来就发生了章邯的成名战役“戏之战”。

当然这些都是废话,此刻被困在荥阳城内的李由可没有这么好的心情来玩军棋推演,他日夜担心荥阳城还能守多久?秦帝国的援兵何时能到?

李由没有立刻等到援兵,荥阳攻守战打响一个多月后,两件事情的发生却最终解了荥阳之围。

一是,吴广的楚军内讧了。

二是,秦帝国的援军终于向荥阳进发了。

田臧矫杀吴广

前208年,二世二年,11月,章邯率领的乌合之众(主要成分还是死囚)与司马欣与董翳率领的秦帝国正规军会师后向荥阳进发,目标吴广部楚军。

秦军行军路线:出函谷关,经三川郡,抵荥阳。请注意,这条路线正是秦帝国的官方高速公路。大军一路行径,快抵达荥阳的时候,章邯忽然发现战场临时改变了。

在距离荥阳三十公里处的郑州邙山,正蹲伏着一支人马。看架势这群人蹲这儿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当然他们的目的也绝非对章邯表示欢迎。

这支人马打哪来的,这话要提前些说。

在吴广为如何攻下荥阳城而伤脑筋的时候,一场阴谋已经在楚军军营中酝酿开了。

田臧,男,秦朝人。生年不详,卒于前209年。

此人的来历应该追溯到陈胜刚建立张楚政权,自立陈王那会儿。那时候,各地响应“伐无道、诛暴秦”的号召,各地人民纷纷杀死地方官,成立无数造反小团体。

之后陈王下令,命吴广为假王(代理王)整编这些小团体,监督它们的将领们,向西进攻打秦帝国腹地。这路被整合成的军队,也就是张楚政权三路大军西征军中的一支。

田臧正是受吴广整编监管小团体的将领之一。而他也是这场阴谋的主要谋划者。

在荥阳攻防战持续一月后,“戏之战”周文部溃败的消息传来。这在已经师老兵疲、士气不振的楚军中激起轩然大波。荥阳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秦帝国反击战已经打响,章邯的下一个目标必是荥阳无疑。

将领们窃窃私语,所谈论的都是我们下一步要怎么办。

“荥阳久攻不下,算算日子,章邯那凶神早晚得打过来。到时候章邯和李由前后夹击,我们就完蛋了。”

“我们可以留一些兵力,牵制李由不让他出城就行。其余主动军队主动出击在半路迎战秦军,这样才有几分胜算。”

提出这个战略构想的正是田臧,众人一听都觉得这主意成。可问题是,你田臧手无兵权,你的话不算数啊,得要假王吴广说了才成。

田臧又说,这个不难办,只要大家都同意分兵迎击章邯,吴广他会同意的。

说完,他用目光扫视众人一眼,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当晚,楚军大营。

田臧与几位副将以陈王有命,请假王共商军事为由将吴广邀至帐内。

吴广看着面前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他问道:“你们想干什么?”

回应他的只是田臧的屠刀,不干什么,只是借君人头一用。

吴广的大好头颅,没有丢在战场上,反而被田臧提在手中。

手提人头的田臧大声道:“荥阳久攻不下,秦军旦暮至,吾等危已。今欲分兵迎击秦军,吴广不知兵为人骄横,与之谋事必败,今臧奉陈王命诛之。你们哪个不服的站出来!”

没有人不服,却有人奇怪:陈王命不是咱们编出来诓吴广的吗?

立刻友人捅捅这位:有句话叫假作真时真亦假。兄弟少说两句吧。

现在木已成舟,接下的事情就当真好办了。田臧拿下吴广头颅后,又做了件颇有深意的事“献其首陈胜”。将吴广头颅打包,派人送去给陈胜。

乱世中,比较常见的事情就是送礼流行送人头。中国乃礼仪之邦,接受完礼物后必要回礼。而陈胜回给田臧的则是“楚令尹印”。令尹是楚国特有的官职,且是楚国最高的官职,执掌全国军政大权。

就这样吴广死得不明不白,作为秦末农民起义的发起者之一,吴广没有死在战场,却死于属下的暗手,其死因细究之下有二。

一、隐患早伏、政见不合。

田臧是何许人?在陈胜吴广初起义那会儿,各地人民都响应号召。好汉们纷纷杀死各地官吏,形成一个个独立的起义小团体。田臧就是这些小团体之一的首领。陈胜品牌做大做强以后,就下了道命令,命吴广为代理王(假王),去各地接收这些小团体。

独立的小团体们被合并成一支整体的军队,而吴广就成了最高领导人。

同时,对于小团体原先的首领田臧们来说,他们的身份也从首领变成了别人手下的副将。使唤人和被人使唤个中滋味截然不同,中国有句古话叫“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实则,吴广部楚军刚开始就有这么一个致命的隐患。

无数个田臧们一开始就对吴广有抵抗情绪。这也怨不得,你吴广算什么?陈胜又算什么,只不过比我们先了一步,论军事能力我们未必比你差。等到围攻荥阳不下,潜伏的隐患开始发作。细究“荥阳久攻不下”这句话下面肯定隐藏了不少玄机。

吴广部楚军的人数,最保守估计也有十万人。这么多人拿不下一个荥阳城,问题只能出在上层指挥者身上。联系田臧策动谋反的话“不可与(吴广)计,事恐败”来看,田臧与吴广的政见必然不合。若是合,整个楚军力往一处使,恐怕十个荥阳城都拿下了。

待到周文军大败,隐患终于得以爆发。

面对强大的秦军,可怕的章邯,田臧们急于自保又知吴广绝不会同意分兵迎击秦军的计划。于是,最终酿成了田臧策反,矫陈王命杀吴广事件。

二、是否陈胜暗中授意。

吴广被杀后,田臧砍下吴广的头颅,献于陈胜,这个就让人寒心了。这种行为只能有一个解释,非矫陈王命杀吴广,乃奉陈王命诛之!

大胆地说一句,陈胜吴广二人,间隙早生。

最早在决定称王的会议上,面对陈胜该不该自立为王的讨论,相信大家还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