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时明月汉时关-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项四叔微笑着说,好主意。只是现在还有个问题,我当大将军没问题,但是桓楚就比较难办。

殷通为什么还要找桓楚。这里需要解释下桓楚的身份。这一位也是先楚的名流人士。有才学能带兵,他和项四叔不同,楚国灭亡后,此人就心灰意冷,这么多年来一直隐匿在深山大泽,早已经不问世事多年。

项四叔又说,桓楚现在行踪不明,你我都找不到他,但我知道有一个人能找到他。

殷通大喜。

项四叔又说,我的侄子项羽就能办这事,我现在出去叫他。

其实话说到这份上,真怨不得项氏叔侄不厚道。殷通先生你也太单纯了。虽说造反的星火已经点燃,但其势离燎原还远了去呢。你殷通知道要私下密谋,无论才智能力都比你强出百倍的项四叔如何能不知道。知道还在密谋的时候带上侄子,且是这么一位恶名在外的主儿,你就不觉得事有蹊跷?

好,殷通满心欢喜地在等项四叔出去叫项羽。果然没一会儿工夫,项羽进来了。三人于密室内,没寒暄两句,项四叔目中寒光一闪,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可以了。

就见这位身高八尺、力能扛鼎的项同学抄起家伙,手起剑落,殷通大好头颅搬了家。项同学一手人头,一手长剑,身上挂了郡守官印,在衙门内招摇。部下们陡然见到此血腥场面,乱作一团。趁乱,项同学杀性顿起,砍人如切菜,一连杀了一百来个叫得最欢、乱得最甚的守卫。

这下,众人连慌乱的力气都没有了,纷纷体如筛糠,面条样瘫软在地。

项四叔适时走出来,先对项同学表示嘉许。接着,目如冷电环顾道:大家都这么熟,我也不多说。此刻反秦起事势在必行,有哪位不愿意的,请现在站出来。我项某人绝不为难。

众人噤若寒蝉。谁敢说不愿意那就是一刀啊。

很好!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项氏叔侄相视而笑。

接下来打铁趁热。项四叔用多年来,免费办公积累出的经验,雷厉风行地处理郡内事务。

头一件事,先派人去下级地区招兵买马,得精兵八千。

有了兵,自然要有将。项四叔府中门客早就跃跃欲试,项四叔只是笑笑,不用急,人者有份。

项四叔先自封为会稽郡守,从此摇身变为项老板,封项羽为副将,接下来的校尉、侯、司马等官职也一一分出去。只有八千兵马,太多虚职也没必要,分封只费片刻工夫就完毕。这时候有个门客不愿意了,跳出来喊,分赃不均。

原来这位候在旁边半天。一直等到最小的卒长都被分出去还没他的份,就开始抱怨了,他对项老板说:刚才说人人有份,为什么人人有官职,唯独我没有。

项老板微笑,避重就轻道,我问你,前段时间我让你去主持某某家丧礼,结果你给办砸了,有这事没有。

“有!”这位倒也老实,“只是此与丧礼何干?”

项老板不再和颜悦色,把脸一沉道,你连丧礼都主持不好,怎么领兵打仗。

围观的众人纷纷做恍然大悟状:靠,原来早就进行过摸底考试了。

见被拆穿西洋镜,项老板丝毫不以为意,反而信手拈来各就职将领的成绩单,朗朗道:

“你行事果敢,然缜密不足。容易中计。”

“你为人精细,但当断之时心存疑虑,易耽搁战机。”

“至于你嘛,什么都挺好,就是嘴巴不牢,容易泄露秘密。”

打一巴掌揉一揉,所有人都被点遍。大家忍不住激动:好运气啊,跟了个知人善用的好老板!

就这样,项老板带着大掌柜的项羽,麾下众伙计总计八千人,开始从会稽出发一路向北挺进。

一大群人高举“项”字旗,一路高喊招摇过市。这和陈胜那厮打的伪劣产品不同,咱这是硬邦邦祖传的金字招牌。

项家的金招牌非常管用,项老板走出苏州没多远。就有人闻招牌来投。

此人名叫召平,男,江苏扬州人。这位原先是跟陈胜混饭吃的,陈老板风光的时候派他去攻打江苏扬州,此人打不下扬州城。完不成任务又不敢回去述职,就带着一票人长期在扬州一带游荡。最近又听到陈老板吃了败仗,生死未卜的消息,正在对未来迷惘呢,却陡然看见项家的金字招牌,于艳阳下光芒万丈熠熠生辉。

召平当即决定,换个老板。

“哎呀,项老板,久违老板生意做得一流,今日得见果然是财大气粗。”

“哪里哪里,不知先生哪里高就。”恕项梁眼拙,那年头是个人都有可能不是一把手就是二把手。不问清楚,下面戏怎么唱。

“不敢。小子在陈王驾下谋事,今日特为我王纳贤而来。”

“哦?”

“我王素闻项老板贤名,今特拜为楚上柱国。另外,陈王有信,江东已定,上柱国可引兵西击秦,大业可成。”

“哦,真的假的?”项老板异常惊讶。

“当然是假的,陈王现在人在哪还指不定呢。”召平不小心说漏了嘴。

项老板不以为意道:“谁问你前一句,我是问后一句。”

“哦,您问的是向西出兵能否捡到便宜啊。这个我敢打包票。”召平胸膛拍得乒乓响,“章邯那小子杀得兴起,现在奔魏国去了,西边空得很……另外陈王估计要没戏,您现在去……正好。”

哦!项老板大悦,收下小弟召平,得了楚上柱国的附属品牌后,改变行军路线,引八千人渡过长江向西进发。

部队走到东阳的时候,忽然发现前方聚集了一大队人马。本来项老板的八千人马已经够壮观的了,可此时和人家一比就小巫见大巫。从对方占地幅员来看,这票人马绝不少于两万人。

就在项老板万分惊异的时候,这队人马中忽然走出个首领模样的人。这位一见项梁面就热泪盈眶,激动道:可算找到组织了!

这个人的名字叫陈婴。

陈婴

陈婴,男,安徽人,东阳县令史。这位的身份原是秦朝官员,职务大概相当于县令的秘书。

陈秘书虽然是当官的,但为人很和气,见到老百姓也不摆官架子。为人诚实又厚道,大家都不因为他官员的身份而排斥他,相反还很喜欢他。

东阳县“少年”响应陈胜吴广的号召杀了县令,聚集几千人,也准备起义。

这个想法虽是好的,但问题是军队有了谁当首领呢?

众人面面相觑,还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首领。

说到这里有必要解释下“少年”这个词。这里的少年和咱们现在说的意义有些不同,不仅仅是指年龄限制。还有个年少轻狂、惹是生非的意思在里面。这些人大多是社会不安定因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小混混无业小青年。

大家想,在这么群“少年”中想推举出一位首领,那还真是相当难!为什么,因为少年的秉性啊,年少气盛谁也不服谁。

就在众少年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一个眼尖的说:那不是陈秘书吗?

对啊!众人恍悟,怎么没想到陈秘书,他这个人不错啊!挺合适的!成,就是他了。

众少年将陈婴陈秘书推搡着过来要他当首领。

开什么玩笑?你们疯,让老子陪着你们一起疯。陈婴到底是政府官员,比较有觉悟,知道现在革命股涨势大好,却只是虚高。陈婴当即婉言拒绝说:诸位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本人能力低微,实在不能胜任领导一职,请各位另请高明。好了,我走了就不要送了。

想走?门都没有。

众少年一看软的不成就来横的,钢刀往陈秘书脖子里一架:要么当领导,要么吃滚刀,您自己看着办!

好吧,这年头当领导都这么难,陈婴被迫无奈只好同意当领导。

有了领导的少年们格外兴奋,陈婴当领导的消息传得风快,由于陈秘书的个人魅力,县中前来追随的有两万人。好可怕!

少年们和领导陈婴开座谈会。少年们说:当领导的需要个拉风的称号,不如您也称王吧!另外,我们用青巾裹头,以示和其他军队区别。以后大王只要一看到青头,就知道是自己人马到了,这样多酷啊!

众少年越说越兴奋,对于称号问题,起义军的名称标志问题众说纷纭。陈领导被吵得头昏趁乱遁了。

遁回家的陈婴,对母亲说了今天的古怪遭遇。被人用刀架着当领导云云,被人怂恿着称王云云。一边说一边唉声叹气连呼倒霉。

陈母在旁观望片刻,说:“听你这么叹气可见你还不糊涂。我从嫁到你们陈家为妇,就未曾听说过陈家祖上有显贵之人。如今你突然名声大噪,恐怕不吉利。”

陈婴点头称是。

陈母想了想又说:“我看不如这样。你暂且做他们的首领,但不要称王。而后注意打探明主,带他们去投奔。这样,所投之人如若成事,我儿自可封侯拜相,封妻荫子,如果所投之人事败,我儿也易脱罪,不做那为后世指名诟骂之人。你看,我这办法可行不?”

陈母的这番话被载入史册,陈母其人也被后世说成个明理聪明之人。

只是我却觉得,这里的陈母只是以一个母亲的立场说出的一番话。因为对母亲而言,儿子封侯拜相,远不及儿子的平安重要。她劝诫陈婴的话也只基于一个出发点:平安。

陈婴听从了母亲的话,守住了最后底线:只做领导,坚决不称王。

从这天起,陈婴在管理手下军队的同时,也在日夜观望等待着那个能让他投靠的人。

项老板的金字招牌招摇过市时,陈婴陡然觉得他等到了。

于是陈婴召集部下说:“项氏世世代代做大将,在楚国是名门。现在我们要起义成大事,那就非得项家的人不可。我们依靠了名门大族,灭亡秦朝指日可待。到时候,我们人人有封赏,要钱钱要官官,大家觉得怎么样?”

军众都说好,这支军队就这样被陈婴双手奉送给项梁。

而陈婴日后的际遇,也果如陈母所言。在乱世中,他不当老板,只换老板,最终封侯拜相、一世平安。

项老板的心情非常好。这次收的小弟陈婴,和那个穷光蛋召平完全不一样。为什么?人家手上有兵啊。两万人马加上项老板的家底,这下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