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途沉浮-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过这些天来的观察和实践,沈桐对基层工作还是有了一定了解。对于这个思想落后,固步自封的石河镇来说,不需要你有多么强大的工作能力,不需要你有多么辉煌的实战经历,需要的是低调中察言观色,需要的是行事中小心谨慎。这不,虽说是赵毅堂安排的工作,别人没有完成,而你完成了,那么说你的能力要比人家副镇长的水平还要强吗?就算强,你也得藏着掖着。

第0020章 众生百态

    中午时分,机关人员陆续拿着饭盆往食堂走去。也只有在吃饭的时候,你才能见着一些平时见不到的人。这不,计生办的冯启坤风风火火地骑着自行车从大门冲了进来。快速地骑到食堂门口,随手把自行车一扔,一猛子钻进了食堂。

    冯启坤40岁上下,就是石河村人,是镇政府出了名了精打细算。就拿这吃饭来说吧,平时上班不见人影,一到吃饭时间比公鸡打鸣还准时,保准掐着秒表从家里杀过来。他是有妻有子的人,但为了享用食堂免费的午餐,不得已舍弃与家人一同吃饭。十几年下来,风雨无阻,顿顿不落。

    沈桐也拿着饭盆来到了食堂。刚一进食堂,机关人员把灶台围得似铁桶般,想要见缝插针,连着苍蝇都飞不过去。

    “急什么,急什么?没看到面还没下锅吗?就没见过你们这些人,干工作都没有这么积极,吃起饭来比下地干活的人都吃得多。”正在做饭的柳妈一边煮着面,一边大声吆喝道。

    大家似乎习惯了这种生活,一些人敲着碗筷叽叽喳喳地叫道:“柳妈,书记在的时候你又是肉又是菜的,书记不在你就成天的土豆白菜,看看,菜里连点油腥都没有,那你说我们吃了消化能不快吗?”

    “别在这里给我叫屈,你说你们一个个都是领导干部,那个不比我烧饭婆子强,有本事你们买菜回来啊,我天天给你们做好的,站着说话不腰疼,提到钱,你们一个比一个扣,能给你们吃免费的饭就不错了,改天我给书记提意见,和你们挨个收伙食费。”

    柳妈不管你们是镇长还是一般人,那嘴巴吧嗒吧嗒起来一块收拾,这就印证了那句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不一会儿,面还没有煮熟,一些人已经等的迫不及待了,拿起手中的筷子就是一通乱捞。旁边的人看见了,纷纷效仿,把柳妈快要挤到泔水桶上面去了。不到一会功夫,一锅没有煮熟的面已经被抢了精光。捞到面的个个兴高采烈,满面油光地从人群中挤了出来。

    柳妈无奈地又开始下面,嘴里喋喋不休地说道:“我就没见过你们这些人,和日本鬼子扫荡一般。”

    轮到沈桐捞面时,刚才吃了第一碗的人又涌了上来。他们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筷子用舌头一tian,直接插到锅里去捞面。

    “捞什么捞?再捞也就是土豆和白菜,你能捞出肉来?”农委办的张一生戴着厚厚的眼睛,眼睛不眨地翻来覆去在菜锅里挑拣着。

    沈桐终于捞上了面,走到菜锅跟前已经快要见底了。只见柳妈表情严肃,手拿勺子,铁塔似的站着锅跟前,问道:“你第几碗了?”

    沈桐委屈地说道:“我才第一碗。”

    “你才第一碗?我明明刚才看到你已经捞了一碗,怎么现在说是第一碗?”柳妈就像怨妇似的,苦大仇深拉长了脸,好像是吃她家的一样。

    沈桐把碗递过去,争辩道:“你自己看,碗边还是干净的,我总不至于跳进去捞吧?”

    一旁的人也为沈桐作证,柳妈才拿起勺子,穿进锅里舀了一勺菜,然后又抖了抖,扣到沈桐饭盆里。嘴里还嘀咕道:“一个新来的,工作没干多少,火气还蛮大。”

    沈桐无力争辩,悻悻地端着饭盆走出了食堂。吃一顿饭,好比排队买火车票,要眼疾手快,腿脚还的利索,你稍微反应慢一拍,得了,今天中午你回去吃泡面吧。

    今天镇里的领导都不在,所以一些人选择了到包间吃饭,一些人已经习惯了农民式的吃饭,往门口一蹲,围成一圈,叽里呱啦地谈笑着逸闻趣事。

    年轻的女干部吃得少,基本上都选择了回宿舍吃饭。没有女人的饭局或多或少少了一些谈资。但年经大一些的妇女,两腿一叉,比一些男干部都豪迈,仍由他们谈论男女之事,时不时地还要插上一两句。

    沈桐吃饭的时候,镇里的干部不外乎询问着关于他的情况,有的人甚至问到他祖上是干嘛的类似的话题,一时让沈桐难以回答。赵毅堂说石河镇的干部水平不高,由此看来,也确实如此。

    冯启坤吃晚饭风风火火地骑车要走,旁人问道:“急着回去干嘛啊,一会儿打麻将。”

    冯启坤抹了一下嘴道:“今天孩子他妈不在家,我还得回去给孩子做饭,估计这会已经放学回家了。我做好饭就过来,算我一个啊。”

    “哦,那还不如打点饭给孩子带回去了。”企业办的赵志康说道。

    冯启坤发呆似的想了想,又从自行车上下来,嘴里说道:“你说得对啊,我进去看看还有没有饭。”说完,把自行车支起来,拿上挂在车把上的饭盆,走进了食堂。

    不一会儿,冯启坤与柳妈在食堂吵了起来,赵志康他们却在那里哈哈大笑。说道:“坤子这抠货,真他妈的抠到家了。”

    沈桐吃过饭,便往宿舍走去。不一会儿,冯启坤骑着自行车走了出去。看着空瘪的饭盆估计是没有打上饭,但沈桐细心地发现,冯启坤口袋里鼓鼓的,通过形状可以判断是土豆。

    沈桐对于这种精打细算的男人甚是鄙夷,不过返回来想,他也是迫于生活压力,如果富裕了,条件允许了,冯启坤他还会如此吗?沈桐不由得对他产生些怜悯。

    刚到宿舍门口,这些天一直紧闭的隔壁宿舍居然大门开着。沈桐好奇地走了过去,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居然是那天下乡在大街上碰到的刘慧曼,一时让沈桐激动不已。他语无伦次地说道:“你好,我叫沈桐。”

    刘思曼用手把前额的头发缕到耳后,微笑着说道:“你好,我叫刘慧曼,我是来镇政府实习的。”

    甜美的笑容让沈桐顿时浑身酥麻,尤其是那傲人的上围,犹如用圆规以ru头为圆心画了一个圈,饱满而匀称。沈桐一时口干舌燥,很想上去摸一下。

    刘慧曼看着沈桐发呆的眼神,脸一下子就红了。

    沈桐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高兴地说道:“欢迎你的到来,我的宿舍就在隔壁,有事随时叫我。”

    刘慧曼又是宛然一笑,沈桐不自觉地身体往前倾了一下。

    原来,刘慧曼今天毕业,马国涛答应刘大赖给他女儿安排工作。在工作没落实之前,可以在镇政府实习一段时间。刘大赖家小的可怜,全家一盘炕生活了一辈子。可女儿如今已经大了,再在一起住不免有些不合适。于是,马国涛便让刘慧曼住到镇政府来。

第0021章 农业不是短板

    这些天沈桐惦记魏二狗的事情,于是抓紧时间回了一趟家,拿了些生活用品,脱下他的新西装,换上了普通的衣服。他此次回家的主要目的,是拿回他的存折。

    沈桐的存折上有2000元,这是他大学时候勤工俭学和在报社实习时候挣到的,他拿回来给他父亲时,他父亲说什么都不要,让他留着以后急用。

    这钱他打算借给魏二狗。自从那次回来后,魏二狗真的像变了一个人,居然把后院的一块空地用砖头圈了起来,准备搞养殖。村里的人看到他的表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谁都不知道这是在沈桐的影响下才发生转变的。

    回到石河镇,沈桐就急忙赶去了西湾村。魏二狗看到沈桐时,心里充满感激之情,急忙把他叫进了屋。

    魏二狗屋里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由于没有女人,铺盖卷脏的起腻,炕上的席子到处是洞,沈桐不敢想象两个孩子是如何在这种家庭中生活的。

    沈桐将从银行取出来的2000元递给了魏二狗,魏二狗一时没反应过来。在他印象中,镇政府的干部都是些光会耍嘴皮子,要是动起真格的来,一个比一个跑的快。没想到这个沈桐年纪轻轻,居然说到做到。魏二狗拿着这沉甸甸地钱,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二狗叔,这钱你先拿着,你什么时候有了你再给我,要是你全赔了,就算我的,我也不会和你要,但是,这钱你绝对不能喝酒赌博。”沈桐一本正经地说道。

    “唉,唉,我听到了。”魏二狗擦了擦眼泪说道。

    “还有,你要是没有种猪,你可以去我家拉几个,我已经和我爸说好了,这钱就让你买饲料吧。”沈桐说道。

    魏二狗感动得都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地点头。

    正在这时,魏二狗的两个孩子回来了。两人衣衫不整,他女儿衣服上居然还有破洞,让沈桐有些哽咽。

    “你们两个,快给恩人跪下。”魏二狗叫道。

    两个孩子得到指令后,就要往下跪。沈桐一把扶住了,急着叫道:“这可使不得,我那算什么恩人啊,再说了,我和你大小子也差不了几岁,你怎么能让他们给我下跪啊,这又不是封建社会。”

    魏二狗憨厚地笑了笑。两个孩子看到生人还有些胆怯,便要往出走。

    沈桐叫住了魏二狗的儿子,说道:“我们俩年纪差不了几岁,你就叫我哥吧,你叫什么名字?”

    “魏远。”魏远怯生地回答道。

    沈桐感觉到两个孩子因为父亲的缘故,压抑地连话都不敢说,心里掠过一丝伤感。又问道:“魏远,你今年高二了?”

    魏远抬起头,充满疑问地问道:“你怎么知道?”

    沈桐笑了笑,道:“我猜的。那你学的文科还是理科?”

    魏远还是第一次在家里讨论关于学习的事情,不免有些高兴,便回答道:“文科。”

    “哦,那你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