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途沉浮-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桐一眼就认出杨国文的车牌号,与司机打了声招呼就钻了进去。

    司机的话很多,就在去往杨国文的家一会功夫,问询了沈桐许多关于县里的一些机密,而且说的头头是道,让沈桐大为感慨。都说官场上没有秘密,确实如此。吴江凯打一个喷嚏,说不定传到外面就成了吴江凯得了哮喘病。

    到了杨国文家,司机跑下来给沈桐开开车门,并领着进了家门。

    杨国文家是一座独立的二层小洋楼,借着朦胧的月色,沈桐仔细察看着每一处细节,甚至在迈台阶的时候,刻意用脚搓了搓地,凭借工作后的经验,鞋底触碰到的是大理石。

    进了家门,杨国文起身欢迎,迈着小碎步走了过来,一手放到沈桐肩上拍了拍,另一只手使劲握了下手,并领着沈桐坐到了沙发上。

    司机很懂规矩,待沈桐进了家门就退了出去。

    沈桐在与杨国文寒暄的过程中,眼睛环顾了下四周,被杨国文家奢华的装修吃惊万分。

    进门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个大鱼缸,在灯光的映射下几条金鱼慢悠悠地游来游去。棕褐色的沙发摸上去皮质柔软,价格一定不菲。沙发对面则墩放着时下贵的让人咋舌的大背投彩电,沿着电视墙后侧,带有弧度的楼梯直达二楼,典型的欧式装修风格。最让人意外的是,在一个角落里还供奉着关公,看来杨国文除了信仰马列主义,还不忘老祖宗留下的东西。

    沈桐去过一次吴江凯家,老式的筒子楼,装修十分简易,与杨国文家比起来,简直寒碜至极。

    “来,沈桐,抽烟!”杨国文从茶几上拿起一包黄鹤楼,笑眯眯地张罗着给沈桐散烟。

    沈桐双手接过烟,掏出打火机给杨国文点上。借着打火机发出的光,看到杨国文那张狡黠猥琐的脸,让沈桐有些厌恶。不管怎么说,能得到县领导邀请参加家宴,这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但沈桐心里依然忐忑不安,这杨国文到底要干嘛?要说以他的身份,办什么事情还不是一个电话的事?再说自己又能给他办什么事,杨国文越是热情,沈桐越是紧张。

    “沈桐啊,上次市视察参观了你父亲的养殖场,对我触动很大。你说我们县工业工业不行,农业农业不行,三产就更没得说了,影子都见不着,三大产业东泉一样都沾不到边,确实发展滞后啊。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生产这块,逐年加大资金倾斜力度,这对于东泉来说是很好的机遇啊。”

    “你看看我们邻县南城县,人家没有矿产资源,愣是靠着农业走出了一条特色路子,财政收入比我县高出好几个点,不得不让人反思啊。”杨国文弹了弹烟灰,愁眉苦脸状讲道,“明年人代会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我就要把农业这块单独拿出来,让县委县政府引起高度的重视。”

    东泉县因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历来就不重视农业,加上60%以上都是山地,先天条件就不充足,导致农业始终是东泉的发展短板。而南城县一马平川,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就了该县农业的发展基因,似乎两者并没有可比性。不过杨国文的话提醒了沈桐,农业不能放任不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于杨国文的话,沈桐颇为肯定,道:“杨主任的话让我很受启发,我在石河镇的时候,就发现当地有‘四宝’,如果加以开发和包装,说不定剑走偏锋也能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杨国文略显兴奋道:“对,比如说你父亲的养殖业,这绝对是个好项目,来年我找农业局局长谈谈,一定要树立起一个标杆,打造出一个品牌,以点带面,形成辐射效应,走庄园化、规模化、产业化集聚发展,并要延伸产业链条,向上下游拓展,这必会在全市引起一场轰动。”

    沈桐也被杨国文感染,幻想着父亲未来的养殖业,不免有些心动。他道:“杨主任见解独道,东泉县能有你这样的好领导,农业何愁发展不起来呢?”

    这马屁拍的正中杨国文下怀,他乐呵呵地道:“这不是我的首创,南方早就形成一定的规模了,咱这山沟沟信息闭塞,改革的春风进来的慢,要想发展,还得先从人的思想开始。如不解放,依然固步自封,永远都止步不前。”

第0304章 人情世故(六)

    杨国文的理论水平不再吴江凯之下,甚至超越吴江凯。就凭这几句话,沈桐怎么也不会把坊间流传的那个好色杨国文联系起来。能爬到这个位置,肚子里没有货还真不行。

    沈桐道:“杨主任,您说到点子上了,我虽然没去过南方,但从电视上、报纸上也了解了不少信息,沿海地区大踏步前进,与人的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可是,要让老百姓接受新事物,又谈何容易?”

    “嗨!这不难。”杨国文把烟头掐灭道:“当年总设计师在南海画了一个圈,深圳一下子从一个渔村发展成现代化大都市,东泉为什么不可以?以北寨乡为试点,引进外资和人才,啥问题都解决了。这个事我随后还要找吴书记详细谈谈,我相信他会支持的。”

    沈桐点了点头,道:“杨主任这种忧民思民的情怀,东泉未来跻身全国百强县指日可待啊。”

    “哈哈……”杨国文开怀大笑,指着沈桐道:“你呀,把我看的太高了,不行啦,人老了,我也就是这一届了,干完这届如果党和政府需要我,我定会尽绵薄之力,也算老有所为吧。”

    “杨主任一点都不老,要我说再干两届都不成问题,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您应该以饱满热忱的心态,去追逐青云之志,我们年轻人,需要您这样德高望重的领导在前面引路。”沈桐自从到了县委办,拍马屁的功夫日渐增强,耳濡目染,让他练就的这一本领。

    杨国文对沈桐的话很是欣慰,他又拿起烟给沈桐续上,道:“来来来,接着抽,不光顾聊天。”

    沈桐原本不抽烟,进入仕途后他发现,男人要是不抽烟不喝酒很难开展工作,尤其是在乡镇,与老百姓亲近的方式就是点上一颗烟絮叨家常,效果很明显。

    谈完工作,杨国文又聊到了沈桐个人上,道:“沈桐,你今年多大了?”

    “过了这个年,周岁23,虚岁就24了,不小了,呵呵。”沈桐道。

    “正好,正好,这个年龄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跟着吴书记好好干,你的前途一片光明,我看好你。”杨国文说完又转向另外一个话题,“还没结婚吧?”

    沈桐不好意思地道:“还没,不急。”

    “你这个年龄也该谈婚论嫁了,别矜持,这是人之常情,该面对的就的去面对。”杨国文饶有兴趣地道。

    这时,杨国文的妻子从厨房走了出来道:“老杨,饭好了,准备吃饭?”

    沈桐急忙站了起来,恭敬地叫道:“伯母好!”

    杨国文也起身对着妻子道:“这位就是沈桐,小伙子真心不错!”

    杨国文的妻子仔细上下打量了一番,脸上浮现出耐人寻味的笑容,连道:“好好好,是不错。别傻站着啊,走,到餐厅吃饭。”

    说完,又对着楼上叫道:“彤亚,彤亚,快下来吃饭!”

    杨国文与妻子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拉着沈桐的手去了餐厅。

    不一会儿,一位长相普通,身材圆润的女子穿着睡衣走了下来,一脸的疲惫多了些傲气。看到沈桐,漠然一扫,就跑进厨房,悄悄地对着母亲道:“妈,他是谁啊?怎么跑到我们家来吃饭了?”

    杨母宛然一笑,戳了下女儿的头道:“怎么样?这小伙子还行吧?你爸给你物色的,我觉得挺好,小伙子人又精干帅气,工作也不错,虽是个农村的,但家里的条件也还过得去。”

    杨彤亚明白了父母的意图,忸怩着身子撒娇道:“妈,都什么年代了还给我包办婚姻,我的事不用你们管。”说完,回头悄悄地瞄了沈桐一眼。

    刚才没仔细看,细细一看确实让人心动。俊朗的外表,高大的身材,尤其是那迷人的微笑,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腼腆中带着一些刚毅,杨彤亚不由得脸红了。

    杨母看到了女儿的面部表情变化,就猜到有戏,心里也乐开了花。拍了拍女儿的屁股道:“你要是不喜欢,我让你爸赶他走,行吧?我现在就去!”说完就假装往外面走。

    杨彤亚一把拉住母亲的手臂,脸红着撒娇地道:“妈!我又没说我不喜欢……”还没说完,头已经埋到了怀里。

    杨母“扑哧”一笑,凑到女儿耳朵上道:“你也有脸红的时候?哈哈。”说完就去端菜去了。

    杨国文走到一个小屋子里,屋里存放的都是别人送得烟酒茶,满满当当一地。他小心翼翼地仔细挑选着,最终找到一瓶茅台,高兴地拿着走了出去。

    而沈桐一个人坐在餐桌上仔细回味着杨国文刚才说过的话,似乎从中也捕捉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反倒他有意扶持父亲的养殖场,这让沈桐更加疑惑了。难道今天要我来就是说这事?

    杨国文忙活着倒酒,杨母和杨彤亚张罗着端菜,饭菜上齐后,四人落座。沈桐与杨彤亚面对面坐着,杨彤亚一个浅浅的羞笑,沈桐还给了一个礼节性的微笑。

    “来来来,吃菜!你第一次来我家,有什么照顾不周的地方还望见谅,都是一些家常菜。”杨母颇为热情地道。

    杨国文用犀利的眼神观察着女儿的一举一动,凭借自己多年来的识人本领,猜到女儿已经动了心思,心里一颗石头落地,看来这次没白忙活。

    “沈桐,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女儿杨彤亚,和你同龄,在财政局上班,以后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要多加照顾,相互帮助。”杨国文指着女儿道。

    杨彤亚娇柔一笑,道:“沈桐,你好,早就听说给你,第一次见面,以后多联系。”

    沈桐起身有些害羞地道:“你好,我在县委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