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途沉浮-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江凯微微点头一笑,道:“对咯,就是12亿。那我们算算在这12个亿里,县财政能拿多少。一吨煤增值税17%,再加上各种费,也就是说财政收入一下子就能突破2个亿,距离我的目标已经完成了一半,今天得到的回报还不是打击私挖滥采换来的?”

    沈桐连忙说道:“还是吴书记有远见,照这样发展下去,今年东泉县的排名一下子就能跃居全市第一,这都是您的功劳啊。”

    吴江凯一改往日的做派,笑嘻嘻地道:“能不能上第一我不敢保证,但绝对可以名列前茅。一些人还百般阻挠我的行动计划,你看看这一下子能带来多少收益。如果把这些钱用在老百姓身上,谁不夸你是个好领导?所以啊,当官并不是靠嘴吹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你也要记住这一点,将来你走到领导岗位上,务实才是真理。”

    沈桐重重地点了点头。

    吴江凯意犹未尽,继续道:“当年小平同志在南巡时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论述,放到现在都不过时。东泉地处偏僻,外面的思想进不来,好的经验又走不出去,尤其是机关干部,成天拿着张报纸,喝茶聊天,无所事事,他们不愿意接受新生事物,关在屋子里闭门造车,思想不解放,这样的环境怎么能发展?”

第0316章 人情世故(十七)

    “所以啊,我的做法得不到理解也很正常,接受新事物总有个过程,现在外面一片骂声,等到县里的财力物力雄厚的时候,等我把县城建设的漂亮的时候,等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时候,他们也就能理解我的苦心了。”

    县官不好当,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改革lang潮席卷而来的时候,好多官员们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可等到如何下手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发展黄金期。吴江凯能审时度势,切中要害,突出重点,这需要过人的胆识和非同寻常的魄力,他做到了。

    沈桐听完吴江凯的话,眼眶有些湿润,吴江凯这是在和自己诉苦,压抑一年多的积郁的苦闷终于在这一刻发泄出来,也确实不容易。沈桐道:“吴书记,都说历史是检验成绩成效的最好度量尺,您所付出的一定能得到回报。”

    吴江凯掐灭手中的烟头,道:“罢了,罢了,今天我也是有感而发,至于别人怎么说我,后人怎么评价我,我不去管,能给东泉来一个180度大改观,我就倍感欣慰了。明年,除了抓好企业生产,我打算对启动大县城建设,把县城好好重新规划一下,修建一批具有标志性的地标建筑,这个我们的好好合计合计。你这样,一会把陆县长、城建局龚局长叫过来,今天正好没事,一起探讨下。”

    不一会儿,常务副县长陆伟和城建局局长龚清刚先后赶了过来。

    龚清刚也算是东泉县官场元老级人物,从乡镇农科员起步,武装部长、副乡长、党委副书记、镇长,再到党委书记,又调任水利局、人事局,最后在城建局站稳脚跟。可以说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爬上来的。能走到这一步的人,不是人精,就是务实,而龚清刚属于前者。

    龚清刚是出了名的老好人,谁都不得罪。无论县领导如何调整,他总能坐稳他的位子。这种人左右逢源,在官场混得如鱼得水,风生水起,靠的就是聪明冷静的头脑和一张巧如弹簧的好口条。

    官场是一码事,民间是一码事。民间都戏称龚清刚为“龚百万”,也就是说这些年下来,尤其是在城建局位子上捞了不少好处。城建局这个单位,绝对的油水衙门,谁不眼红这个位子,做梦都想。

    都说官员“捞好处”,都有哪些渠道?说到底也就两种。一种是贪污,一种是受贿。贪污的渠道实在太多了,在这里不一一列举。

    吴江凯直截了当,道:“陆县长,你是从省城下来的,跟着许书记也搞过隆中市的城市建设,你也算是隆中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具体到东泉,你说说是建新城好呢,还是搞旧城拆迁好呢?”

    陆伟的老领导在隆中市担任副市长的时候,分管城建工作。就在这些年,隆中市城区内大片棚户区连片改造,郊区成天土地综合开发,到处是工地,大大小小有百十多个,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钢筋水泥见证了城市的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许亭渊抓的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容易出成绩,加上领导赏识,自然升迁速度如同坐火箭。假如他分管统计、计生等工作,估计受死累活都不可能进入领导的法眼。

    进入20世纪,华夏大地几乎成了一个巨型的工地,到处都喊着一样的口号,“又快又好发展”,“三年一改观,五年一变样”,“加班加点”,“白加黑”、“五加二”等成了主流,加快、迅速、大力、强化等成了每一个地方的关键字眼,动则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上项目,在极短地时间内要打造样板工程、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可是这种消耗大量原材料换来了的是一堆钢筋水泥。没有了地方特色,没有了人文内涵,过度地追求gdp,在“高大全”和“快求好”面前“跃进式”地发展,无不在拷问着社会责任和历史重任。

    省里是决策者,许亭渊是执行者,而陆伟参与者,他跟着许亭渊一天到晚来回在工地上穿梭,与开发商斗法,与施工单位咆哮,与监理单位问责,与拆迁户磨嘴皮,可以说每走一步都异常艰辛。好歹许亭渊相当有魄力,能够拿捏地住他们,隆中市才有今天的成就。

    陆伟刚到东泉县时,吴江凯也有意透漏过他想开发西城,他心里有了底,道:“东泉县是座历史古城,老城里仍然存有大量的明清院落,如果搞旧城改造,就必须把延续历史文脉和保留历史遗迹结合起来,这项工作是个系统工程,耗资财力物力不说,稍有不慎就容易伤及筋骨。另外,以我县的财力来看,也不适宜搞旧城改造。”

    “而西城区只住着几户人家,大面积的耕地可以经过土地流转征收用于建设新城,涉及的矛盾少,成本也不大,我的建议是建新城。”

    吴江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又问道龚清刚:“你说说你的意见。”

    龚清刚通过刚才吴江凯的表情已经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他要开发新城。另外他早就吃透了中央和省里的精神,于是他清了清嗓子道:“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金融危机过后,国家要通过宏观调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省委乔书记也同样在报纸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大干城建年’的口号,我认为东泉县不论是搞旧城改造也好,还是新城建设也好,都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所以,吴书记您做出什么决定,我都坚决支持你,拥护你。”

    龚清刚说话很有艺术,不亮明观点,却把相关政策罗列了一遍,这是在给吴江凯提供信息来源,也是尽量促成这件好事的政策依据。

    吴江凯靠在椅子上,道:“陆县长和龚局长讲的都非常好,我个人更加偏向于开发新城。东泉县老城区积弊甚多,就如同陆县长讲的,还不宜旧城改造。新城区建成后,自然而然就能分流老城区的人口,再回过头来搞旧城改造,也就时机成熟了。”

第0317章 人情世故(十八)

    “好吧,我今天就交给你们俩一个重要任务。先进行一次调查摸底,然后聘请顶尖的规划设计单位对西城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如何建?建什么内容?计划几年完成?建成什么样?这都得有个初步意见。陆县长把这项工作抓起来,龚局长你负责具体实施。争取在年后就能拿出一个初步方案,以便上常委会研讨,能行吧?”

    陆伟看了一眼龚清刚,没有发言。而龚清刚则信誓旦旦地道:“吴书记,保证完成任务。”

    吴江凯似乎看出了陆伟的顾虑,于是又道:“陆县长这边我明年会要求政府调整你的职责分工,你就一心扑到城建上来,今年年底务必要有个模样。”

    陆伟感觉到肩上的任务巨大,但吴江凯能把此项工作压到自己头上,说明对自己很是信任。然而吴江凯不断插手政府事务,不知道丁县长那边会怎么想。他道:“吴书记,既然你交给我,我尽最大的努力去落实。”

    “好!那就拜托陆县长了。”吴江凯有些兴奋地道,“开发新城这不是小事,实在不行就成立一个开发新城指挥部,由我来担任总指挥,你来具体负责,你看这样行不?这都是个初步的想法,随后你认真考虑一下,拿出方案来。”

    陆伟和龚清刚离开时,吴江凯突然想到了清江河景区开发,叫住龚清刚道:“聘请设计单位,把东关镇的景区开发一并做了。”

    陆伟和龚清刚走后,吴江凯起身坐了几个扩胸运动,然后端着水杯坐到沙发上,看到呆坐在那里走神的沈桐,他拍了拍沙发道:“来,沈桐,坐过来。”

    沈桐收拾好会议记录本,然后掏出身上的烟,给吴江凯发了一根,吴江凯拿起来看了下是“红塔山”,点头道:“这个烟不错。”然后好不讲究地点燃道:“你是东泉县人,你对开发新城有什么意见?”

    沈桐刚才听取了陆伟和龚清刚的表态,又从吴江凯的态度中分析,可以肯定的是,吴江凯不打无准备之仗,既然抛出来这个课题,说明他心里早就有了想法。在征求意见的同时,为的是从别人嘴里印证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下属揣摩他的心思,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沈桐跟随了吴江凯小半年时间,谈不上完全了解,至少在从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上了解了个大概。

    关于开发新城这个问题,吴江凯在平时谈话的时候偶尔提起过,而沈桐善于捕捉细微细节,得知这一想法后,私下也做了不少工作。他道:“我认为陆县长刚才提得那个问题很对,东泉县是历史古城,自汉代立县,古称‘璧江’,后又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