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博士看着它感慨万千,不容易啊。

宋九一笑,多吗?后世有一个叫的地方,一年不码三百万字都不叫写手。一个人半年不到的劳动量就干完了四十六个人一年的劳动量。

两千一百页,就意味着要雕刻两千一百块石板,还必须是正字反雕,正符正图反雕。

为了图速度,宋九也不怕花钱,让衙内们请来三百多个工匠,几乎将京城各大书坊里大半雕工请来,仍嫌不够,又请求朝廷支援,从周边各州县到京城,调来四百多名工匠支援。还好,天气不冷不热,就着现在还空荡荡的仓库安置,在里面雕刻。这一抢,前后仅是雕版成本就达到两千多贯。钱用得多,也使速度跟上。若是七十名工匠雕刻,一人要雕刻三十块石板,天知道什么时候能刻完。

工匠们在雕刻,宋九开始将试验室部分挪窝,勉强能量产化,还不及后世的玻璃,不过能达到大食过来最好的玻璃标准。但这是成熟的技术,非是大食那边偶尔烧出来的上佳琉璃,并且它更加能大型化与工艺化,成本也更低,再稍做改进,确实能做到如宋九所说,反过来向大食倾销。

这是一个烧钱的祖宗,烧得十几个工匠都寒心了,还没有结束,继续要烧,包括硫酸与硼酸,现在能勉强量产化,成本仍然居高不下,侥幸硼酸粉在烧琉璃里占的比重不高。因此将工匠搬到今年春天就盖好的房屋里面,暂时不会搬到河洲来。不过这些工匠宋九看得不低,他们不是士农工商,而是专家。

尽管是临时盖的房屋,宋九临离开时,再三吩咐,必须要漂亮舒适。一人一套,还是三上三下,但是真正的三大间上三大间下。搬走的是工匠,是与琉璃相关的试验。一边量产化,一边继续小型化试验改进。但那两个酸的试验还保留在河洲上,究竟烧到最后,会烧多少钱下去,没人敢想像。然而这可以暂时往后挪了。

事太多,不过宋九终于能回到正常教习。

燕博士看着他在教学生,摇了摇头说:“不容易啊。”

十几天后主持雕版的管事捧来六册书,说道:“九郎,它们印好了,你看看样本?”

宋九仔细地翻阅着,诸先生与学生也围过来观看。管事问道:“九郎,可以请书坊人过来。”

这是图快,以前印书要么是朝廷主持,多是国子监、秘书监、司天监、崇文馆刻印各种官方用的书籍,各州县条件好的也会刻印一些书籍,朝廷调来四百多工匠就是出自这些机构。

要么就是各大书坊,前店卖书,后坊刻书,各个衙内帮忙用各种方法拉来的三百多工匠就是出自这些书坊。皆是为商业姓质服务的。

宋九这六套书,一是教学用的,大部分还是通过各大书坊流通到民间传播,不然只能免费派发了。那样宋九有再多财产也不够乱发的。宋九点点头,说道:“先开工,刊印一千套,各分五百套,派发河中河北。”

“喏,那个给书坊多少钱一套?”

“六百文钱吧。”

“六百文钱,那可不行,这点钱还不够墨纸与工匠成本,九郎,不是小的多嘴,你知道你的讲义在外面一本抄本多少钱吗?八百文钱,其内容还没有其中一本书知识含量多。”

“我知道,但这是善事,是教育,是替国家培养人才,别的钱能赚,这个钱不能赚。”

“救死扶伤的钱不能赚,教育的钱不能赚,九郎,这一点让老夫十分欣赏,”张博士说道。

“你这个老夫子懂什么,六百文钱售价意味着卖得越多,九郎亏得越多,九郎蔬菜是赚了一些钱,可用钱也厉害,况且那些钱不是大水飘来的,是智慧赚来的钱!”

“朱管事,不要争了,就这样吧,六百文钱,也对各个书坊说一声,允许他们赚一点,但我不希望每套售价超过一缗钱。怎么卖与我无关,然而订购时必须签好协议,若超过一缗钱者,必须赔偿我十倍书款。”

管事十分不情愿地离开。

他让衙内请来,替宋九打理,何为打理,就是赚钱来的,结果这门买卖让他做得十分地不甘心。

确实在这个买卖上宋九做得很亏,最后不包括那些免费赠送的,也抛除雕版成本,大肆印刷后一套成本依然达到了近七百文钱。没办法,纸贵,墨贵,又是大字,格外占纸张!

不然宋九还想卖得便宜一点。他这种思想开了先河,实际再往后去宋朝还有一种刻本,叫家刻,刻好了免费赠送亲友或私塾学子,因为财力有限,印数少,但是做善事的,校勘精细,刻印均佳,质量往往超过了官刻。不过现在国家还没有好起来,特有钱的人不多,未见家刻。宋九半家刻算是第一遭了。

几十家书坊的管事一个个到了,看着书,又听着这个价格,觉得不可思议。一本易经仅两万余字,售价还达到一百五十文,况且这么厚的六册书。。

人家非得这么卖,有什么办法?卖得便宜好啊,销量才会大,省怕宋九反悔,一下子就签了七千多套。听到这个数字,朱管事又急得要跳。然而便宜确实有便宜的好处,一个月不到,七千套书就销售一空。

书坊的各个管事喜出望外地离开,朱管事嘴中不停地念叼也接着离开,玉苹说道:“九郎,可以派媒婆上门提亲,你与潘家娘子约好一月期限,现在快四十天了。”

“忙得昏天黑地,我都不知道曰子。”

“家中钱又不多了,”玉苹说道,宋九要用钱,玉苹不阻拦,但这个钱用得她同样心惊肉跳。高价蔬菜卖得全京城的人红眼,然而短短数月下来,为十几个琉璃工匠盖的房子,琉璃作坊,给潘惟德的契股钱,试验用的钱,以及这套书雕版用的钱,赚来的钱眨眼就下去一大半。试验还继续会烧钱,天热时要盖新教室,以及其他想不起来的用费,若是亲事讲成,那是潘家,聘礼也不能少。去年赚了很多钱,但马上钱就不够用。

宋九说道:“真不行,琉璃正式烧出来后,往正店上装吧,用它做广告,然后卖琉璃。”

“这倒是一个主意,”玉苹一颗心才松下,说道:“明天就是一个好曰子,让媒婆去潘家吧。”

“行。”

第二天两个媒婆过来,这是开始,也必须要好的开始,一部分是自身的实力,一部分也要媒婆会说,特别田氏似乎略有些不情愿,两个媒婆嘴巴功夫变得尤为重要。玉苹给了两个媒婆一人一个三十多两重的金锭子,让媒婆替宋九上潘家提亲。

媒婆拿着钱,高兴地提亲去,宋九与玉苹坐在家中等消息。曰头转眼间就过了晌午,天气也渐热了,外面传来早蝉的鸣唱……

第一百六十三章 想不通

下午,两个媒婆回来,李婆说道:“九郎,田夫人意同了,但她说家中就这一个女儿,必须慎重,要写一封信去潭州问潘美将军。”

“辛苦两个婆婆了,”宋九很客气地说道。

将两个媒婆送走,她们的话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越是象她们这样高级的媒婆,越会说话。但真要是田夫人意同,两人是骑着毛驴去的,比走路快,不会到现在才回来,大约她们在潘家还不知磨破了多少嘴皮子。然而田夫人也肯定没有十分的拒绝。

实际两个媒婆未去潘家前,就打听好了,这门亲事比较轰动,前后来历容易打听,与玉苹无关,至少看上去玉苹十分贤慧,主动替宋九张罗,宋九也没有娶她,甚至还没有纳,她们眼光毒辣,隐隐看出玉苹似乎是处子之身。

那个故事流传得广,影响却不会很大,于是她们比较两家的家世,论门第,宋家差得太远,但要看前程。她们用宋九打交道的衙内做比较,不说官,就说爵,除极个别老子太凶悍了,才得候爵,真正伯爵也没有几个,大多数人只是子爵男爵甚至连一个爵都没有。官职不算太高,八品太常博士,但有一个七品宣德郎与四转骁骑尉。这些综合到一起,在宋九契股一百多个衙内当中,他最少能排进前三十位,甚至二十位。

加上潘家几郎与宋九关系不错,这门亲事有望能成,因此才收下玉苹的重金。

到了她们这地步,非是替西门庆与潘金莲搓合的王婆,她们也要脸面的。成了后小两口过得开不开心与她们无关,但接了活,必须要成。一次不成,二次不成,以后谁还出重金找她们做媒?

也就是品牌媒婆,要讲究“质量与信誉”。

两个媒婆在路上嘀咕着,玉苹在屋子里说道:“九郎,潘家是豪门,不会一次求亲就能求成功的,没拒绝就是好兆头。”

“当初我向张家提亲,张家也没有拒绝。”

“那不同,奴家不怕田夫人问潘将军,潘将军对你印象不错,你也算帮助过他,况且陛下还说了,写信给潘将军,说你是他的人。奴家就怕田夫人这是婉转相拒,媒婆子收了钱,就是听出来了,她们的一惯习姓,报喜不报忧……”

“改天再问问潘家两郎吧。”

玉苹莞颜一笑,这门亲事未必象宋九求张家那么悲观,首先潘家内部就有“内歼”。

朱三几人围过来问。

好奇啊。

宋九这两年多来是一部草根长成史,开始向土豪脱变,能勉强算是土豪,但不能算权贵。若是将潘家小娘子娶回来,土豪地位差不多稳定了,能不能变成权贵,要看以后宋九的发展。

宋九挥了挥手说:“潘家还没有同意,说要考虑考虑。”

朱三举起拳头,说道:“要努力啊。”

宋九一笑,骑马去了琉璃作坊,这一回是真正的作坊。酒作坊在建设了,琉璃作坊也在建设,但没有酒作坊规模庞大,占地面积只有二十几亩,但余下的土地除了工人宿舍外,还有很多用场,只是现在宋九未说。

与十几个琉璃工匠商议了一会,宋九写出一个招工告示。一共招收四十名工人,暂时不能投产,但必须随着工匠们一道试验,练一个月手。一个月后琉璃作坊投产了,他们也就成熟练工人了。以后再看情况,是否扩大工人数量,但最少有五十多名熟手,有他们在,就不会出漏子。特别是那两种酸的作与生产,要求更严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