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等新水泥。

所以宋九在钢监拼命地拆了建,建了拆。

这个问题解决了,大约就是广设钢监的时候。到时候铁产量激增,有了铁,可以制造更多武器,甚至可以运去水泥砌更坚固的城墙。然后一步步往前推,契丹人恶梦就会到来。

宋九有些黯然,恐怕这才是赵匡胤的真正想法,看看如此能打的赵匡胤对契丹这样重视,而赵匡义呢。军事上赵二差赵大太远。轻声道:“是啊,契丹全是骑兵,如何能轻视呢。”

“这张地图你带回去,好好研究一番,你的事务也多,朕出军之即,不会喊你同行,但兵临太原城下,必须你要来,你要做好准备,”赵匡胤道。那个火药要爆炸点,必须要计算,现在宋九学子还不能做到,这要等。暂时还离不开宋九。

“微臣敢不从命,陛下,微臣有一个请求,两位舅子得了一些钱帛,在顺店挥霍无度,请陛下督促他们捐出钱,用在书院里。”

赵匡胤哑然失笑,他可不是潘惟德兄弟,会问为何要自己督促潘家兄弟捐,然而不同意:“不准,潘美将军在湖南劳苦功高,他的孩子在后面赚了一些钱用一用,朕凭什么让他们捐?”

“陛下,微臣的钱不够用,可他们不知道怎么用了,在瞎用,不如做点正事。”

“就是他们捐了一些钱给书院,以后呢?朕还在担心此事。”

书院还没有造好,就是造好,一时半会也不可能招生,可后面会有很多用钱的地方,象书籍,笔墨纸砚,贫困学子的生活补贴费用。宋九的试验费用,甚至什么高班学子,那是深研的,放弃挣钱机会,钻研学问,再将这些学问反哺更多的学子。这些学子走出来就会哄抢的,如何补贴,那将是惊人的数字,一个最少每月得给五十缗钱以上。朝廷拨款拨得少不足,拨得多大臣会争吵。若是让宋九来掏,还不是变成宋九的。况且那是近两千名学子,如何掏?

“陛下,微臣早想过了,第一是善户。陛下,头几年招的学子会多,但以后一年会招多少,何为善户?”

赵匡胤先是愣了愣,随后醒悟过来,忽然大笑起来。

具体的他肯定不知道,但大约的能想出来,真正招满了,实际每年只走出来不足三百人,后面只补充三百人,那么多年级考核,一个年级可能只会收几人。

真正的名额还是在一年级四个班,也就是良人烈士孝子善户的后代,而前三者只针对贫困户的,这个赵匡胤喜欢,国家必须要齐人。至少给贫困户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百姓怨气就不会重。只有后者才有文章可做,那什么叫善户?不捐钱能称为善户吗?

宋九又说道:“陛下,明年也可以做一做手脚,逼迫一些富户捐款,将这些钱放入河洲,每年就会产生分红,两者结合,朝廷就不用掏一文钱了。当然,他们都是陛下的天子门生,陛下也要意思意思。”

“什么意思意思,胡说八道,不成体统,”赵匡胤呵呵一乐,用玉斧在宋九腿上轻敲了一下。

天子门生,实际让他喜欢。

宋九又说道:“陛下,恩准吧。”

“不行,这是朕的底线,你再想想其他方法吧、。”

“若不陛下赐惟正惟清两人一点官职。”

“你是想好来的?”

“陛下,那是五万缗钱。”

“你说朕的官职能花钱买到。”

“不敢,若真不行,再加两万缗钱。”

“你们倒底赚了多少钱?”

“不多,勉强八万缗钱,不过微臣两个仆役让南汉那个昏主扣下,正头痛。”

“这个朕也没办法,不能为你两个仆役派大军南下。”

“是啊,微臣再想办法将他们救出来。”

“危险,此人既昏庸又残暴,你与他打交道,那是与虎谋皮。”

“那与他打交道?是他派人找上门的。”可是宋九更担心了,幸好人还没有走,看来明年春天南下时要做一番布置。于是问:“陛下,我请福建陈洪进调派几个可靠的侍卫协助管事去广州如何?”

“陈洪进的属下难道不是人?你也犯了王全斌之错。将人赎出来吧,以后广州勿去了。潘美为了你的棉花,死了六七名侍卫,你不知道吧?”

“微臣真不知道。”

“就这样吧,朕答应你了。”

宋九起身告辞。

赵匡胤对宋九不是太差,但也不是让宋九全部满意,宋九与石汉卿仇恨越来越大,赵匡胤反而将石汉卿提拨为殿前指挥使都虞候,其父石万德又是龙捷军指使,父子俱荣。若非宋九娶了潘美的女儿,说不定石汉卿已经杀上门来。宋九很可惜就是这个小子十分机灵,自己花了很多心血,让王继勋赖上石汉卿。可石汉卿没有上当,对这个国舅一直不理不睬。若是稍做搭理,石汉卿完蛋了。然而这进一步判断出来,张琼之死,幕后的非是赵匡义,而是另一个赵……

若是赵匡义的人,这一年赵匡义黯淡无色,不可能石汉卿不贬反升。

宋九还打听过,此人在禁军中名声很不好听,但他得宠如此,兵士只好敢怒不敢言。

这种际遇,就象他对赵普感情一样,渐渐对赵匡胤感情就淡了,不说赵匡胤对他好,换作任何一个明君,自己将这些事物弄出来,都不会差的。骑马到了潘家,将事情经过说出。

潘惟德急了:“我们那来的七万缗,早用掉一半。”

“你们怎么用的?”宋九惊讶地问。

“谁知道。”

“若是丈人回来后知道你们如此花费,你们等着挨板子吧。”

“那现在怎么办?”潘惟固问。宋九看了看他的新媳妇儿,终于知道为什么他们用钱这么快,看看她满头珠翠翡玉的,摇头苦笑道:“我承诺过陛下,你们不交也要交。余下的钱等杭泉那边的消息。真不行,我替你们垫一垫。这是三弟四弟一个机会,你们兄弟那么多,若无这个机会,朝廷当真一一授官职?”

潘惟固唯唯诺诺。

说是他们的钱,实际全部是宋九安排的人,他们只出了少许资本与仆役,况且又是为了三弟四弟,他们不能作声。

“还有,以后有钱也不能这样用,看看衙内们,一窝蜂一起去了杭州。”

“若是你早一点多准备一些镜子就好了。”

“我那时那想得到,”宋九没好气地说,若非玉苹,自己想都没有想过大海,但也是自己疏忽。又道:“早想迟想对你们有何区别?契股的分红,也足以保你们一辈子衣食无忧。一个宰相若不贪不墨,一年才多少薪酬!你父亲一年才多少薪酬?”

兄弟俩又不作声。

宋九又说道:“还有,那个金铺早晚会设立,那才需要本钱,到时候你们手中若无钱,就等着看别人发财吧。”

“妹夫,你说了几回金铺,它倒底经营什么?”

“天机不可泄露,”宋九回到家,还要准备给另一个丈人送礼,又对玉苹说道:“要不我写一封信让你父亲学习姚内斌?”

柴荣伐契丹时,姚内斌内附,不过他的妻子儿女都在契丹,直到几年前他儿子姚承赞秘密从幽州来归附,不敢申张,否则兄弟会被契丹一起处死。前年,幽州百姓田光嗣又带着姚内斌六人从小路逃到宋朝。简单的一句话,不知背后付出多少心血,甚至宋九都怀疑赵匡胤派了高级斥候协助。赵匡胤赏赐钱帛鞍马,送到西北庆州去,姚内斌担任着庆州青白盐制榷使,素有威名,羌人惧之,称为姚大虫。这样的大臣要善待的。若是玉苹父亲有意,宋九向赵匡胤提出请求,又从海路走,未必不可以。

玉苹却迟疑地说:“父亲大人在那边也有家小,又是马家的女婿……”

“那就算了,要么你以后有机会与你父亲见面,与他好好聊一聊,实际契丹的官做得很苦的,何必。”

“嗯。”

分红开始,但宋九这个钱还是有用场,那是用于两河规划。对他的钱争议越来越少了,当这变成一种习惯,慢慢争议声就会彻底消失。寒冷的冬天迅速过去。

春天到来。

宋九让工匠们又建新桥,两座便桥北边又建两桥,又修两条大路通广场,南端又建一便桥,河南便桥推倒重建,更大更宽,但还是平面石桥,又于南边建一便桥,这样南汴水与护龙河各有七座桥梁相通。但河南的怎么利用,宋九仍只字未提,只说修作坊,建民居。同时作坊里又在制造一些东西。

随后各套初学课本面世,这一回宋九没有赚钱,也没有亏本,以成本价对外销售的,每套五千册。但中学的课本仍没有编好。赵匡胤已发出诏书,让曹彬与党进各自领兵先赴太原。

再诏李继勋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也就是前锋军主将,赵赞为马步兵都虞候,也就是军法官。以赵匡义为东京留守,沈义伦为大内部署。

宋九先是抬起头,随后就低下头。

若是原先他可能不会明白,现在终于明白一些。可能花蕊夫人想沾赵德昭的光,偏偏让宋皇后遇到,认为她不耻,说不定以为赵德昭更无耻,那是你父亲的女人。

就没有这次巧遇,家世年龄感情也不会让宋家小娘子喜欢,赵德昭比宋家小娘子还大了一岁,如何做妈妈?

赵德芳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比宋家小娘子小了七岁,还是悬差不大,但总是大了七岁。

身世不同,赵德昭母亲出身比较寒薄,赵德芳母亲是王皇后,王饶的女儿,宋家出身更贵,因此从家世上宋家小娘子也会与赵德芳走得近一点。

赵德昭了,也有了自己的宫邸,赵德芳才几岁,还没有出阁,继续呆在宫中,每天能见到,感情上也会更亲切一点。

再从赵匡胤本人分析,若是传位长子,他四十出头,儿子很快形成威胁,况且爱屋及乌,对王继勋都如此容忍,况且对赵德芳?再等十几年下决定又如何?

还有赵普因素。

若是赵普真心为宋朝好,立长不立幼,国家早有了储君,即便赵匡胤发生了意外,国家也能迅速安定。不说不可能,马上太原之战,说不定就会有意外发生。

但赵普不会说,因为他比自己更清楚赵匡胤的心意,这个皇位多半是留给赵德芳的,他若说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