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长处又弥补了其短处。

究竟最后变成什么样子,这一年仍看不出来。

几人呆在南方,同样也观注着朝中的政局,包括南唐。南汉拿下来,接下来就南唐了。李从善来入贡,赵匡胤将其克下,你也不用回去,早晚你哥哥与你一道作伴。

李煜大惊失色,诏书原先称敕,现在改成教,中书门下为左右内史府,尚书改为司会府,其余官称一起改更,宫殿悉除鸱物等皇家饰物。然后增加岁贡,内扩军队,修缮武器盔甲,为战守计。

这本来是危机中的生机。

无论南唐怎么备,他们非是东晋后来的南宋,仅拥有后来的江西皖南,苏南部分地区,福建的西部地区,面积有限。不过还有着生机,那就是北方。

与西晋没有北方危害,或者隋朝将北方危害解除掉后南伐不同,宋朝还有一个庞然大物般的敌人,契丹。田钦祚打出了血姓,也仅是自保,非是真正的三千打败或击退契丹六万军队。若是李煜就此勤政爱民,重视人才,对宋朝又做得低调,整个南唐军队会成为哀兵,宋朝就是拿下南唐,也是惨胜,然而北方不管了?说不定就能做到挟江自保。

而且南唐不乏忠臣烈士。

潘美南伐,契丹又连续入侵,相对而言,江淮比较空虚,南唐大将林仁肇跑来说道,陛下,宋朝前灭后蜀,再灭南汉,往返几千里,就是累也将他们累坏了。江淮空虚,给我几万兵马,我一定替陛下将江淮夺回来。

未必,但若真让他这么做了,江淮好不容易恢复过来的元气必将大残,说不定也能延缓南唐的灭亡。李煜没有答应。林仁肇又说道,若陛下担心,当臣起兵时,你对外宣称是臣带兵叛变,事若成对陛下与国家有利,若不成你杀我全族,向宋朝以示并无二心,宋朝也不会怪罪你。

李煜仍没有答应。

林仁肇走了,卢绛又来,他说道,我国不能忘记吴越,一旦宋朝来伐吴越必做帮凶,不如我们先动手将他们歼灭。

李煜答了一句,吴越与以前不一样,也是北方大国的附庸,我们如何对他们用兵。

卢绛答道,不难,只要陛下准许,我立即散发假消息,说宣歙二州叛乱,你宣布出讨,又称兵力不足去向吴越求援,宣州富裕,吴越必贪图便宜将大军调来,然后陛下派军切断他们后路,臣发奇兵偷袭杭州,一战而灭吴越。

也未必成功,但李煜商议都不商议一下,直接拒绝了。

卢绛没有人当成一回事,关健是这个林仁肇,他是以千人生生将张永德吓退的勇将,江南号称其林虎子,是一头老虎。所谓的虎将对赵匡胤来说无足轻重,论文才宋朝不及南唐,但论武将,林仁肇级别的武将不要太多,赵匡胤恨的是他鼓动李煜出兵江淮,为了让江淮休息,花了朝廷多少心思?而且这些主战派有话语权,对以后收回南唐必然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前面斥候送回这个消息后,后面赵匡胤派密探潜入江南,观察林仁肇,画了林仁肇的画像带回京城。

李从善来使,赵匡胤将此画像挂于宫中的别殿,邀请李从善来宫中做客,陪李从善在皇宫里转了转。

若李从善足够聪明,那将会看到一个可怕的真相,河洲那么奢侈繁华,宋朝宫殿却如此简朴,甚至河洲那一百二十家大店铺建设成本放在皇宫,也能让皇宫产生翻天覆地变化,这意味着什么。

可惜他没有看到,尽管他去过河洲玩乐,也来到皇宫,让赵匡胤无心就带到这个别殿,赵匡胤指着画像说道:“这是何人?”

李从善说道:“似是江南林仁肇。”

赵匡胤又无心喃喃道:“此人想要归顺我朝,派人寄来这个画像作为信物。”

又指着宫墙外的一栋空宅子说道:“那栋宅子朕将赐给林仁肇。”

李从善立即派手下秘密将此话传回金陵。李煜信以为真,这老小子我不同意他出兵,于是就谋叛朕了,因此用毒酒毒死林仁肇。

一报还一报,若不改变,一百多年后,李煜喜欢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安于享乐,喜欢道释的习惯将会传给赵佶,擅杀功臣的习惯将会传给赵构……

潘美几人闻听后大失所望。

与林仁肇无关,潘尹二人能将林仁肇放在眼中?他们担忧的是不知道那一天才能回去。宋朝以前伐国必须找到借口,于是王师来伐,湖南是借兵,巴蜀是联合北汉想先犯宋朝,南汉一直与宋朝为敌,又是解救一方百姓。李煜却一直持礼有加,包括伐湖南时,也派使带来大量物资,以犒王师,现在自降国格,增加岁贡,怎么打?

二人南下很久了,七年多时间。

宋九也急,河洲没有出大问题,然而小问题出了不少。先是镜子,玉苹交出酸技术,不代表着琉璃技术的全部,例如强化琉璃,至今它还在研究当中,钱花得多,进步却不是太明显,这是必然的结果,以现在这种笨拙的研发方式,每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要花费巨大的钱帛与努力,还有镜子,正在试验室里研究镀银镜子。。

它制造出来就是产品,不制造出来也没有关系,可以有许多附加的化学物质,水泥也是,涉及到各种矿石的提纯,化学生产,工业生产与机械业。对于这条宋九十分看重。

基础差,但在宋九带动下,能少走很多弯路。

琉璃作坊技术保密主要就是善待研究人员,包括工匠与学子,此外流水线式的生产,工人只能掌握其中一部分,包括镜子。其他琉璃制品也是这样,工艺越来越细,越来越复杂,包括吹制锻烧,加工。

宋九又从广州弄到了三块钻石,很贱的价格弄到的,只有几十匹精美丝绢的钱。玉苹交出酸技术,河北研究出来,还讨要了一块钻石过去做琉璃刀。那也行,河北可以做低档琉璃,河南做高档琉璃。然而只开工没半年时间,河北就得到了镜子技术,还挖走了四名大匠。强行挖走的。

再就是契股,河洲契股几次扩充后,股东增加,多达五百多衙内,有的衙内与河北是交叉持股,但并不多。然而自去年玉苹交出酸技术后,河北拉拢之下,现在变成一半人交叉持股。甚至有人逼迫老百姓将他们手中的契股卖出。

象这样发展下去,顶多一两年,他回去后的河洲肯定非是以前的河洲。

因此宋九同样着急。

玉苹在信上说得平淡,但宋九从她信中还是看到她的焦虑担心。

想到这里,宋九骑马去了广州,见到尹崇珂与潘美说道:“两位将军,这样下去不行哪,想要广南能卖得向陛下交待,最少还需要两到三年时光,难道我们一辈子留在广南?”

第二百七十章 危机

坐在下面的周仁浚长声叹气。

“周司户,你怎么啦?”宋九问道。他是潘美的部下文官,平岭南也有一些功劳,实际若非刘鋹烧掉宫殿与府库,个个都有功劳,从征到治,那一个人不是当成两个人在用的?

潘美说道:“陛下下诏以周仁浚为太子中允知琼州,以儋崖振万安四州军属矣。”

这是正四品的官,海南岛最大的大佬,恐怕也是有史以上,中原中央政权第一次公开而非以贬谪授命的朝廷官员入驻海南岛。然而周仁浚一上海南岛,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情况下,多半是老死在海南岛了。

若他是周渭还好一点,岭南人氏,周仁浚却是河南汝阳人氏。宋九道:“周知州,我陪你一道去琼州岛看一看。”

周仁浚还是不做声。

宋九又说道:“周知州,若你将琼州岛变成花园,变成钱山银海,试问朝廷能不能你一辈子呆在琼州岛?”

有两种结果,一种变得更坏,周仁浚必被调走,但结果会很惨的。另一种就是变得更好更好,朝廷看到有钱有粮有兵,再加上周仁浚得民心,隔着一道海峡,必会不放心,又能将周仁浚调回。

周仁浚眼中一亮,说道:“我需要人手。”

“你说吧,需要那些人手。”潘美道。他得力的手下文官,去了海南岛潘美也痛惜。。

周仁浚连续说出骆崇璨四个南汉官员的名字,皆是第一流的南汉良吏,骆崇璨还是宋九手下的知县,也是宋九的得力助手,精通水利,慈善爱民,宋九愕然道:“周知州,你真会挑人哪。”

周仁浚道:“我还要求一些钱帛,再调二十名学子与几十名老农过去,这是借用,宋九,琼州几十万顷方圆,由你折腾。”

潘美道:“我准了,不过你选用四名伪汉官为琼州四知州,必须奏报朝廷准许。”

“问题不大,陛下曾对宰相说遐荒烟瘴,不必别命正官,且令仁浚择伪官,因其俗治之。”

“好,那你准备要多少钱帛?”

“最少二十万缗钱帛……”周仁浚道,南方诸多良吏现在全部视钱如蜜,可这个钱与多数官员的钱不同,没有钱帛就不能开发,当成开发用的,非是往自己腰包里装,又道:“但我只要部分钱帛,其他的化成农具,以及一些火药。”

“你胃口真大。”宋九苦笑道。

“谁让琼州岛乃是落后野蛮之所,我上去最少要修几条简单的道路,还以招募一些土兵,不然我政令怎能得通?还有一些水利,将几个港口修缮一下,那一样不得花钱?”

“小九,你再挤一挤吧,仁浚说得对。”潘美又说道:“小九,莫夫人给怜儿送来一张织锦。”

说完,敬重的拿出一块广锦递给宋九。

开始让这个莫筌弄得哭笑不得,最后才听到她一些事,她与周渭分散后,还带着两个孩子,母亲劝她改嫁,莫氏说我相信官人一定能出人投地回来迎我。然后在南方苦等,一直等了二十六年,期间还将两个儿子熬出成家立业,周渭终于回来了。宋九半是敬重,半是感慨,让一群文人们将这个故事编成戏文在剧院传唱。赵匡胤不知从哪儿听说了,赐其二子官。

宋九想了想说道:“真不行,再挤挤吧。”

然后说正事:“两位将军,不如我们兵发交趾。”

“不妥,交趾太远,百姓野悍而混乱,得而也不能治也。”潘美立即拒绝。

“是不妥,虽去年陛下因为交趾称尊号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