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第5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宋朝政策也会随之变得不那么保守。

大家只看到澶渊之盟带来的城下耻辱,至于那点钱帛真的不能计较。或者看到澶渊之盟,带给宋朝的喘息时间与百姓的安居乐业。

却没有看到中国自此以后变得如何内敛,甚至满清都受到这种思想的侵害。

可能因为获得一次超级大大捷,燕云收复在望,超过了两个先帝的功绩,赵恒居然选择了宋九的意见,同意下来。他同意了,宋朝大臣也没办法了,况且若谈得好,马上第一步战役就结束了。然后好安心兵临幽州。

宋朝皇帝都敢这样做,耶律隆绪无奈,带着相同的人员,来到两军前空地上。

不过两军所有人都睁大眼睛,准备随时去“救”各自的皇帝。

宋九努了一下嘴,秦翰从后面搬来两个椅子。

两个皇帝坐下。

赵恒从容说道:“朕听闻你博学多才,也应当知道契丹族的历史,你们之所以存在,是倚居各个大国才得以存在并且壮大的。”

契丹族发源于鲜卑宇文氏与库莫奚,但是他们的一支,北魏时,东胡各部入贡北魏文成帝,契丹部只能位于东胡各族末席。由是发恨知辱,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后来高句丽与柔然想瓜分契丹,契丹向北魏请求内附,北魏将他们安排在白狼水,那时举族不过一万余人。后来中原诸国再乱,契丹乘机吞并诸部族,然后入侵中原,以至高洋亲自出征,虏获十万余口,都没有将契丹族灭掉。

唐朝时突厥强大,契丹向李世民请降,换取了李世民的庇护。可是武则天时李尽忠与孙万荣再叛,有人批评武则天的民族政策,那是错误的,为什么有非我族内,其心必异,无论草原那一个部族壮大后,都会对中原发起进攻。不是契丹一族这样干,无论中原王朝对他们加了多少恩。

唐武宗时回鹘壮大,契丹再次向唐武宗请降,换取唐朝支持。然后一直到五代,到阿保机……

“你国太祖太宗之所以成功,乃是中国内乱,一旦中原统一,你翻翻史册,那一个北方游牧部族能将中国灭亡?即便是唐朝,有突厥与吐蕃之大敌,你们契丹仍然败多胜少,更不用说兵指中国王都了。况且我朝西北安定,没有大害,仅凭你们契丹,就想灭掉中国吗?古今往来,有那一个游牧民族能实现这一目标,即便东晋龟缩于江南,都无法歼灭中国。哦,朕想起来了,隋朝统一江南,然而隋文帝是胡人吗?他的军队多数是胡人吗?”

耶律隆绪不语。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说这些有什么用呢,开条件吧。

“朕再说一件事,你看这快报。”

赵恒递了快奏给耶律隆绪,昨天晚上刚刚送达的。耶律隆庆闻听大哥有危险了,不但不发兵来救,反而在中京做了皇帝。

这就是宋九说的那句话,权利是毒药,救个头啊,大哥早死早投胎吧。

“朕以德治天下,故派使多次向你们议和,可你们每每开发让人无法承受的条件进行阻拦,又兵临黄河,意欲歼灭我大宋。你们不义在先,就不能怪朕不仁在后。相信大草原上有许多部族想取而代之吧。若是朕率几十万大宋精兵北上,开出若干条件,你们契丹会不会就此全部灭族。不要以为朕不敢这么做,朕北上时刻意绕道德清军城看了一下,当时朕的心情都想让三军下令学习薛仁贵,尽屠你们契丹所有兵民!”

“朕派李重诲向你下旨,让你归降我朝,不是为了你自己,而是为了你们整个契丹部族。只有你归顺我朝了,我朝才会在大军北上时,留你们契丹一族。那时你听不下去,但现在你听不听得下去?”

“朕等你好消息,这些兵士逃到这里,相信都是对你忠心耿耿的手下,朕想你不会想他们全部陪你陪葬吧。现在你归顺,那个条件朕还会答应。并且对你的部下,除了作恶多端,屠杀了许多百姓者,朕一律不计较,全部释放回去。即便那些刽子手,朕也不过让他们挖几年矿,以示警戒,惩戒几年后,还会承诺让他们回去。”

“明天就是除夕,后天就是元旦,希望新年到来之时,给你部下一线生机,给你们契丹全族一线生机。”

第五百十九章 景德

除夕即将到来。。

耶律隆绪没有办法,他不是傻子,赵恒说什么部下,什么全族命运的什么,都未必能当真,但这是给他台阶下的。

然而不降,自己等死啊。

相信一旦暮色到来时,宋军必然四面八方发起总攻,以图新年大吉。自己这点兵马,早就三军夺气,上下沮丧,怎么打,况且就是打回去,也被弟弟给做掉了。

于是派萧挞凛到宋军大营里请降。

九成将士仍恨辽国,包括宋九在内。可得顾全大局,治理之道,恩威并用,威足够了,若非宋朝有意释放,可能能逃回去的辽国兵士不会超过五千人。三十万人一下子全没了。

因此也要顾全着恩。

为什么李世民收养着颉利两个可汗,不仅是掣肘李靖等功臣,有他们在,多少能安抚北方突厥百姓的心。于是赐耶律隆绪辽国太保兼开府仪同三司同平章事,再赐上朝不拜。好歹是一个大国的皇帝嘛。

面子给足了。

而且亲自询问耶律隆绪的意思,萧燕燕死了,遗体宋朝妥当保管好的,是送到辽国皇陵下葬,还是在巩县下葬。

耶律隆绪想了半天,最后愁肠百结地说:“送到上京吧。”

但估计上京这个名字也要改了。

开始受降。

整编辽军降兵后,又封赏了辽国一些重将与官员闲职,官职很高,但非是差职。可能以后会用,但眼下不会用他们。但是斩杀了此入侵的罪盔祸首萧挞凛,此人不仅在望都之战中做了许多孽,也是此次入侵的主要蛊惑者。

然后三军欢呼,于此欢度除夕。

当然不及开封除夕热闹,然而消息传开,整个宋朝几乎快乐得要发疯。

据说正月初二消息送到京城后,整个京城陷入欢呼的海洋,那一天不知多少人高兴地吃醉了酒。

然而大军不能耽搁。

随着粮草渐渐抵达,宋军兵分几路,正式打响收复燕云的战役。

口号很大,然而战斗规模却很小。

若是萧燕燕还在,若是没有这次惨败,辽国还能聚集三十万兵马。

然而萧燕燕不在了,又败得这么惨。其中大半属于辽国直系军队,上哪儿召那么多军队。能召到,可是非嫡系,从其他部族强行召来,干弱枝壮,会不会发生更坏的事?

当然必须要征召军队,但必须以契丹、奚族人为主,但能招多少,是一个问号,花多长时间是一个问号。因此耶律隆庆迅速即位后,立即下诏,将燕云的军队撤回来,尽量将百姓与财富,以及官吏也撤回来。留下一部分官兵抵抗,为大撤退赢得时间。

非是耶律隆庆听到了萧观音奴的建议,而是形势所逼。不仅是三十万兵马,山后还损失了许多人马。辽国掉到坑里了,而宋军又迅速北上推移,很快就兵临城下。

辽国没有足够的兵力与之抗衡了。即便耶律休哥在世,也挽回不了这个局面。

只有将军队撤出燕云,好集中兵力与宋朝即将到来的大军抗衡。

不过耶律隆庆才能就那么一回事,是让出了燕云十四州,幽州是燕京,顺州是燕京顺义,儒州是燕京延庆,檀州是燕京密云,蓟州是天津蓟县,涿州就是涿州,瀛州是河北河间,莫州是河北任丘,新州是河北涿鹿,妫州是河北怀来,武州是河北宣化,蔚州是蔚县,应州是应县,寰州朔州东,朔州,云州即大同。如今有一些州名改了,有一些州兼并了。它们基本上都在长城以内。

然而长城以内还有,蓟州与檀州东面还有广大的一片区域,也就是后来的秦皇岛南部地区与唐山地区。唐朝叫平州,但在石敬塘割让燕云十四州之前,辽国已经在几年前得到了平州,以及蓟州北部的遵化县,后来辽国将遵化县改名为景州,平州一切为三,命名为平州,营州与滦州,与那次割让无关,但也是在石敬塘手中失手的。

因此耶律隆庆抱着侥幸的想法,等于默契地让出了燕云十四州,然而未让出景州,平州,营州与滦州。你们宋朝不是争燕云十四州嘛,我给你们,还想要怎么着?

辽国有意让,宋朝大踏步地收,不过到了景州宋军自动停下。然而宋朝做了一件让耶律隆庆十分担心的事,宋朝除了将燕云十四州收下来,还有意接管了云内州、丰州中部与南部、德州与东胜州这长城外的广大地区,宋朝皇帝又下诏将德州改为宣德州,云州改成九原,丰州改成云中。

这使他想到了秦朝的古地图。

古长城的古干线就是如今燕云十四州的北界线,另外还有一些内长城,如朔州一带的古长城,太行山一带的古长城,有的在战国时修建的,有的是秦朝扩建的,然而自战国起,还有一道被人遗忘掉了的古长城。那就是北赵长城与燕长城,北赵长城覆盖了整个阴山地区,修在阴山以北,将所有阴山一起笼罩,还在云朔之北的这些地区取了几个好听的名字,最西是西安阳,往东是九原、原阳、云中、原阳、武泉等等。也就是宋朝如今拿下的这些云中地区。

另一条长城更恶心了,那就是燕长城,它连接着北赵长城,一直向东北蜿蜒,覆盖了整个滦河流域,辽河中下游地区,一直穿过鸭绿江,接近高丽平壤才停下来,包括整个辽国中京地区,以及辽东的东京、沈州与辽东半岛,最北边到当初乌玄明占领的通州。

这道长城秦朝又重新修葺,并且设了九原郡、云中郡、辽西郡与辽东郡。然后刘邦受辱于匈奴,这道古长城才渐渐被匈奴催毁,以后就没有再重建了。

难道宋朝胃口那么大,得到了燕云十六州不算,还要恢复秦朝时的北界疆域?

宋朝胃口大不大,耶律隆庆判断不出来。

这个悲催鬼在史上很悲催,但在这时候他恐怕还会悲催。

宋军暂时停下脚步。

先是建设天津港,设市舶司。

就在拒马河入海处,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此时河北水土也渐渐恶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