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55共和国将帅大授衔-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事工作大纲》颁发之后,全国各地的工农革命军及其他工农武装陆续改称红军。
1928年11月,彭德怀率领以平江起义部队为骨干而组成的红5军主力赴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4军会师,加强了红军的力量。可谓双雄并立。
1930年,红4军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又成为我军第一个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的部队。自此,全国红军又逐渐改称中国工农红军。
因此,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工农革命军第4军、红军第4军和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最初源头和骨干力量之一。
毛泽东率领红4军在反对国民党军队的“进剿”和“会剿”中,一边寻机歼灭敌人,一边发展人民军队力量,一边创立人民军队建设的理论。首先,他同朱德等总结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的基本原则,简称“16字诀”。1928年10月,他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1月撰写《井冈山的斗争》,分析了红色政权在经济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发生、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进一步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主要创始人和缔造者(4)
1929年12月,毛泽东起草了*红4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规定了红军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基本任务,强调党对红军绝对领导的原则。古田会议决议,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的*列宁主义建军路线的形成,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成无产阶级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是我军建军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930年1月,毛泽东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和武装斗争三者结合的思想,就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革命中的极端重要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在当时复杂艰苦的环境下,经过科学的分析总结出来的语言,对革命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此文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形成的标志。
到1930年2月,我军创建之初的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结束。这时,在“*红军”麾下聚集的精英众多,他们中的佼佼者经过22年的漫长革命斗争,终成我军著名将帅。毛泽东被授予大元帅,但他本人却坚辞不授;朱德被授予元帅。其他精英都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他们是:陈毅、*、罗荣桓、粟裕、谭政、黄克诚、罗瑞卿、萧克、赵尔陆、杨至成、宋任穷、张宗逊、陈士榘、陈伯钧、黄永胜、邓华、朱良才、杨得志、苏振华、李聚奎、傅秋涛、彭绍辉、赖传珠、赵绾、聂鹤亭、唐天际、彭明治、谭甫仁、谭家述、刘先胜、杨梅生、张令彬、郭鹏、韩伟、谭希林、谭冠三、赖毅、刘志坚、李寿轩、欧阳毅、周玉成、姚喆、王紫峰、肖新槐、曹里怀、毕占云、李贞等。1930年5月中旬,*中央在上海秘密召开的全国红军代表会议上,正式将红军改称中国工农红军,还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编制草案,决定各地红军要相对集中,主要战略区域的红军要合编成军团。随即,各地红军普遍进行了整编,分别建立了军团,军团以下按三三制建立军、师、团、营、连、排等单位。
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6军和第12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团,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和前委书记。这是我军第一个军团级单位。与此同时,湘鄂赣地区的红军第5军、第8军,在湖北大冶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团,彭德怀任总指挥和前委书记,滕代远任政治委员。之后,赣西南和湘鄂赣地方武装又分别划归红1、3军团。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1、3军团会合,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毛泽东担任方面军总政治委员和*总前委书记。10月,在蒋介石对红军实行大规模“围剿”的形势下,毛泽东提出“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同朱德等领导红军实现由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的战略转变。
1930年12月至1931年9月,毛泽东同朱德指挥红军集中兵力在运动中歼灭敌人,连续粉碎国民党军的三次“围剿”,这样,就把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并得到巩固和扩大,形成中央苏区,即中央革命根据地。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军简称中央红军,除红1、3军团外,后来中央红军又成立了5、6、7、8、9、10军团。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还相继建立了湘鄂西、鄂豫皖、海陆丰、琼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左右江、川陕、陕甘、湘鄂川黔、赣东北、苏北等革命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也不断发展壮大,继红一方面军之后,又先后组成了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7军、红25军和西北红军等红军部队,依靠群众,实施正确的军事战略及指挥方针,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多次“围剿”和“清剿”。中国工农红军迅猛发展达到30万人,先后出现了35个军的番号。
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毛泽东随*中央以及红一方面军主力撤出中央苏区,进行长征。12月,在国民党重兵围墙、红军遭受严重损失的紧急关头,他说服一些中央领导人放弃原定的向湘西转移的计划,改向由兵力薄弱的地方军阀统治的贵州前进,使红军摆脱了险境。
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这次会议结束了“左”倾机会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随后,他指挥红军在川黔滇边界地区,四渡赤水,迂回穿插于国民党各个重兵集团之间,随后南渡乌江,威逼贵阳,然后乘虚而入云南,渡过金沙江,从而将国民党围追堵截的数十万军队远远甩在后面。6月,在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坚持中央北上的正确方针,拒绝张国焘南下四川、西康边界的冒险主张,果断地率领红1、3军团北上,从而挫败了张国焘要挟中央南下的企图。10月,到达陕甘苏区,下旬指挥红军取得直罗镇战役的胜利。
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后,毛泽东说了最谦虚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说明今后我们中国共产党还要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开创中华民族的新纪元。


毛泽东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1)
1936年2月,毛泽东与彭德怀率红军渡黄河东征,筹款、扩大红军并准备东出河北,同日军作战。5月因情况有变,主动回师。随后命令红军西征,巩固和扩大陕甘苏区。10月,在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会师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2月,同周恩来推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今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打下基础。
抗日战争前夕,国内许多仁人志士和热血青年,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重重封锁,千里迢迢,不畏艰险,从蒋介石统治的“白区”来到毛泽东领导的“红区”——革命圣地延安,自觉地加入到拯救中华民族于危亡的革命队伍。1936年12月,毛泽东在给女作家丁玲的词中写道:“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就是对知识分子参加革命的一种激励和夸赞。在这里,毛泽东巧妙地引用了拿破仑的话。
善于演讲和做群众工作的毛泽东,在延安继续对热血青年们深入浅出地阐释“笔杆子”与“枪杆子”的关系,他说:“笔杆子跟枪杆子结合起来,那末,事情就好办了。拿破仑说,一枝笔可以抵得过三千枝毛瑟枪。但是,要是没有铁做的毛瑟枪,这个笔杆子也是无用的。你们有了笔杆子,再加一条毛瑟枪,根据拿破仑的说法,那末,你们就有了三千零一枝毛瑟枪了。有了这,什么帝国主义也不怕,什么顽固分子也不怕。有了这,这些狗子敢来咬一口吗?”
毛泽东的一枝笔,抵得何止三千枝毛瑟枪。壮志凌云的他,可谓胸中有雄兵百万,笔下似风雷激荡。
毛泽东一直不断地用手下的笔来表达他头脑中的哲学思想和军事思想。1936年12月,他又撰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对秋收起义以来战争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规律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的系统阐述,是对“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的有力鞭挞和批判。这篇文章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伟大军事纲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是国际公认的*列宁主义的经典军事和哲学著作。1937年夏,毛泽东发表的《实践论》、《矛盾论》同样也是十分重要的哲学著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在1937年8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红军应执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使八路军和新四军实现由运动战向抗日游击战的战略转变,使游击战争担负起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的历史使命。
接着,八路军和新四军认真贯彻毛泽东提出的战略方针,深入到敌人后方去,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是三大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简称。原红一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师长*,副师长聂荣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原红二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治部主任关向应;原红四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治部主任张浩。恢复政委制度以后,*接替因病去职的张浩,担任政委。
八路军开辟敌后抗日根据,最初是将部队一分为四,进入山西各边界地区:晋西南是由*领导的115师主力开辟的吕梁山根据地;晋东南是由刘伯承领导的129师主力开辟的晋冀豫根据地,八路军总部机关随129师一起行动;晋东北是由聂荣臻领导的以115师一部为基干力量开辟的五台山根据地;晋西北是由贺龙领导的120师主力开辟的晋西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