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鸣凤天下-第3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围墙也不高,只达到腰部位置,寻常人只需要助力奔跑,便可以轻松越过,完全起不到围墙该有的防御能力。

    可以想象,这些鞑靼人在发现赤凤军出征时候,又是多么的匆忙,而在不到短短的半天时间,又是如何的催促,方才完成了这个远远称不上及格的防御工事。

    虽是如此,但是在吊桥另一端,却是另外一番情景。

    大概是因为知晓有赤凤军前来攻城,在岸边吊桥之处,已然汇聚起上千人马,他们正准备度过吊桥,前来增援对岸山寨,从而能够击退赤凤军,并且牢牢地占据此地,确保自己的阵地不会丢失。

    极目远眺整个形势,金蒙已然是胸有成竹,哂笑道:“看来对方早就做好了准备,想要固守此地吗?”

    在他看来,眼前这军事工程实在是太过简陋,根本就算不上是标准的防御工事,只需要一轮冲击便可以将其彻底打垮冲散,分分钟便可夺回山寨。

    唯一值得在意的,那就是铁锁吊桥另一端汇聚的上千兵马了。

    这铁锁吊桥毕竟狭窄,更兼被抽去铺设的木板,长达十来丈的长度亦是毫无遮蔽,甚至被山风一吹,便会摇摇晃晃、四处乱飘,走起来都要胆战心惊,唯恐一个不小心跌入沁水之内,然后被奔流不息的河水整个带走。

    若要跨过这吊桥击溃敌人,方才是难中之难。

    知晓此处危险,金蒙当然不敢怠慢,为了避免对方沿着吊桥增援山寨,他便令麾下第一作战团占据高处,以虎蹲炮不断轰击,迫使对方无法聚集起来,不敢渡河而来。另一方面则令第二兵团开始强攻,纵然这山寨之中聚集有上百士兵守城,但是在虎蹲炮连绵射击,还有那铳枪淫威之下,早就胆战心惊,只是支撑了一盏茶的功夫,便放弃抵抗开门投降了。

    金蒙立时咧开嘴角,在几位士兵的陪同下走上山寨,踏入瞭望台之上远眺对岸,不禁笑道:“看来对方实力也不过如此。不过是这么一段时间,就投降了?”灼灼目光越过沁水,已然将那蒙古大军士兵们惊慌失措的情况尽收眼底。

    此时此刻,那些鞑子似乎知晓自己再也无法夺回此桥,便已然开始调转方向,从沁水河岸离开,又沿着原来的方向回去,任由赤凤军占据此桥。

    “但是这未免太过简单了吧。”

    望着对方离开身影,成风却觉怪异。

    这吊桥建起来十分麻烦,不仅仅需要使用特殊的弩弓用来抛射吊索,就连这用来支撑桥身的铁链也需要消耗数量极大的精铁,方才能够筑造成功。

    那蒙古人消耗如此庞大的力量筑造此桥,虽有时间仓促的原因,却只派这么少的兵力守桥,如此行径自然透着古怪。

    他作为参谋,虽然临敌经验不算丰富,但也知晓这其中定然藏着秘密,只是自己阅历太少,终究还是无法参透对方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无奈之下只好离去,想着以后或许能够窥破其中的天机。

    而在夺取此桥之后,金蒙也留下了一只兵马驻扎此地,以防那蒙古人去而再返、重夺此桥,自己则是率领麾下大军又是重新折返沁州城之内。

    这沁州乃是军事重地,须得有足够兵力把守才能保证安全,自然绝不允许有丝毫的闪失。

 第六十七章响堂寺仲威立誓,苦禅林妙善修禅

    (全本小说网,HTTPS://。)

    榆社城,响堂寺之中。

    仲威静静立在祠堂之前,只是愣愣的站着石窟之中。

    “父亲。你在那边过的还好吗?孩儿如今时候已经长大,也如你所期待的那样开始领兵作战,而且已经将那赤贼逐回潞州,只待时机一到便能够彻底覆灭那些家伙,为父亲报仇。只是父亲!你在那边的时候,可千万要注意身体,莫要和往常一样酗酒了。知道了吗?”

    回到这榆社城也有些时日了,但是仲威却依旧感觉有一股阴郁之气笼罩着整个城市,无论狂风如何吹拂都无法吹散。

    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那个时候父亲为了能够对抗赤凤军,所以就在这个地方建了榆社城。

    然而榆社城尚未建好,他便因为赤凤军那凶猛攻击而一败涂地,而且不仅仅是失败,就连自己的性命,也一起搭进去了。

    这一点,始终令仲威耿耿于怀,索性他现在终于夺回了榆社城,并且和从前父亲所做的那样,四面围杀、消耗其军力,从而不战而胜,彻底歼灭赤贼。

    想着这里,仲威微微抬头,却是闭上双目,祈祷了起来:“佛祖啊。您神通广大、佛光浩荡,应当知晓如今在这大地之上,尚有那赤贼乱世。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乃是当世一等一的魔头。所以还请你能够护佑我等顺利,彻底歼灭那赤贼。”

    一袭阳光自头顶落下,却是让眼前这释迦牟尼绽放一缕辉光而来,面色珠圆玉润透着神圣之感,登时让仲威痴迷起来,连忙低头礼拜起来,不敢有丝毫无礼之处。

    嘴唇微微上翘带出一抹笑容,长耳垂肩、神情和善安详,宛如一位长者,正在此地教敦促他、教导他,让他知晓之后应该究竟怎么做。

    看着这雕像,仲威这才恢复了自信,扫过周围场景之后,便说道:“待到我功行圆满之后,定然会回来礼佛,为佛祖重装金身的。”

    而在窟壁之上,一排排小佛像鳞次栉比、琳琅满目,散布在整个窟壁之上,仔细一数竟然有上千个。

    若是抬头一看,便可以看到于窟顶之上,却有伎乐、飞天盘旋其中,个个都是精致无比。

    只见它们裙带飘逸、姿容妩媚,宛如勾栏瓦舍之中的舍人一般,或是在弹奏竖箜篌,或是在抚弄圆琴,或是在吹动竹笙,又或是玩弄横笛,俨然一副鼓舞弄影之象。

    而这一切,全都是在北齐时代所修建的。

    如今时候,借着当初匠人的手艺,今人已然将曾经热闹场景,一一呈现眼前,更显生动绝伦。

    更显出当时候,佛教鼎盛繁华,然而如今时候,这佛教盛景也早已消退许多,更是无法和往常时候所比较了。

    “施主!该离开了。”

    尘光离去,不知何时于石窟之中,却有一位僧人出现。

    仲威这才恍悟,回首一辑,满是歉意回道:“未曾注意时间,还请主持莫怪。只是我可否询问一件事情,自去年榆社城沦陷之后,我闻那妙善为了避祸,便隐入此地修行,不知您可否为我通秉一声?就说是故友来访便可。若有叨扰,还请莫怪。”

    当日他为妙善所救,方才幸免于难。

    而后两人便各自分离开来,仲威直接北上前往哈刺和林述职,而妙善却以修为不足为由,遁入这响堂寺之内,自闭全身修为开始苦行。

    其中机密,只有几人知晓,以免被赤凤军打听了去,进而招惹事端来。

    以萧凤的性格,可断然容忍不了一个非己所有的异端外教之人。

    “无妨。”响堂寺主持也是一般回首施礼,便领着仲威朝着响堂寺深处走去:“你也应当知晓。妙善前辈于曾经时候,曾被那萧凤打成重伤,故而只有以金身舍利之法封闭法身,好令身体痊愈。就怕你就是见了,他也不会理会你的。”

    仲威紧步跟着,却见响堂寺主持脚步不急不缓,却是走出了响堂寺,旋即便踏入了一个石径之处。

    这石径不过是以方圆大小的石板铺就而成,上面落满了树叶,应当是很久未曾打扫,两侧也是茂密枫叶,偶然也有松树交错,红绿交错、相映成趣,于夕阳落日照映之下,便似那万花筒一样,显得无比的绚烂,更不知这石径尽头又藏着什么奇怪的东西来。

    仲威感觉有点奇怪,便问道:“这条路通往何处?”

    往常时候他也来过这里,但是却从未曾见过这么一个地方,难不成那家伙就躲在这里面?

    主持解释道:“此地通往‘苦禅林’,而那里乃是本寺历代主持圆寂之地,向来不许外人进入,只需佛门中人可入此地。今日你能够踏入其中,不过是拜那妙善缘故。毕竟他曾经和我说过,若有一位少年将军前来找他,便令我将那人带到这里。那妙善曾经助我一臂之力,今日之情也算是还债了。”

    “原来如此。”

    仲威这才恍悟过来,凝神望着远处禅林,心中更是疑惑不解。

    这般环境,那厮在这里究竟做什么?

    行了大约三分钟有余,两侧松木已然匮乏,便是那枫叶也稀疏许多,等到尽头时候却是一片竹林。

    竹林不大,只有十丈方圆,彼此之间围成一个圈子。穿过竹林,便可见到于竹林之内,却是立着七个塑像。这些塑像色呈金色,五官异常清晰,足以让人看清楚上面每一个细微痕迹,而它们或坐或立、或卧或躺,诸般姿态不一而足,而他们更是或哭或笑,或喜或恼,诸生百态、一一呈现,当真是一个古怪玄奇之地来。

    “这些是什么?”

    仲威之前已然惊讶,如今骤然瞧见这么多的塑像,也是颇感震惊,不觉看向旁边响堂寺主持,想要看看他的表情。

    那响堂寺主持朗声“此地便是苦禅林。乃是我响堂寺历代主持圆寂之地。而这位六位塑像,便是历代主持圆寂之后所遗留下来的仙蜕。每当历代主持感觉到自己即将圆寂,便会来到此地运转本门独门法门,将整个身躯化作金身,从而能够将一身修为留存下来,可供后人修行瞻仰。当然,此法也有限制,少说也只有丹鼎境修者方能使用。只可惜我修行至今也有四十余载,却始终困于真元境未曾进步。就连在此留存法身,也是不可。”说话中,不免唏嘘。

    这般凝练金身、仙蜕之法,道门之中也有。

    比如当初萧凤出身的真泽宫翠微峰登仙台之上的两位祖师爷,也是使用了同样手法,保留下自己的身躯,并且留下了自身的双生剑诀,从而让萧凤从中窥得机缘,进而得传仙道法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