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丐世神医-第18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一十章 冥王星

    库库尔坎号瞅准液态氢柱的突破口,一头就扎了进去。亚特兰蒂斯的飞碟群见此犹豫了一下,但其中胆子比较肥的十多个飞行员还是驾着飞碟飞了进去。他们不知道液态氢柱中间是什么情况,但他们看到李二蛋飞了进去,认为里面应该是安全的,于是乎也紧随而入。

    液态氢柱里面的场景让人不敢恭维啊,极寒中有火山在喷发,冰火两重天。李二蛋并未在里面逗留,在另一侧,他瞅准一个液态氢柱狭缝合拢形成的闪电,对着闪电飞了过去。闪电存在的地方,就是狭缝存在地方。

    毫无悬念的,李二蛋成功的从液态大氢柱另一侧飞了出去。他绝没有想到,飞碟刚飞出去竟然碰到了两艘围着液态氢柱绕圈子的亚特兰蒂斯的飞碟。

    “法克!”李二蛋忍不住又爆粗口。

    木星大气层中,一场你追我打的争斗少不了,而十个尾随库库尔坎号飞碟进入液态氢柱中的亚特兰蒂斯飞碟再也没有出来,估计已经被收拢的液态氢柱给挤压成铁饼了。

    木星之后,是土星,之后是天王星,海王星,最后冥王星,亚特兰蒂斯的飞碟追着库库尔坎号一直追到太阳系边缘。亚特兰蒂斯的飞碟群中途“掉队”了一小半,但是跟到太阳系边缘的飞碟还是有五十多艘。五十多艘亚特兰蒂斯的飞碟也足够李二蛋缠的。而这时,离李二蛋离开地球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天两夜。

    一天两夜,地球会变成什么鬼样子啊,李二蛋不敢相信。他离开地球的时候,由于月球引力变化的影响,地球正在发飙,又是哆嗦又是打喷嚏,火山喷发,地震暴起,海啸汹涌,等等。这些自然灾难无一不会对地球造成巨大的创伤啊,沿海城市被淹,被地震夷平,死伤无数,居民流离失所。他同样不知道通过月球传送门破绽打进去的两枚聚能粒子炮弹有没有让月球太空船停下,停下当然是最好的,要是没有停下,一天一夜的时间足够其加速到脱离地球的速度。月球离开地球的那一刻,也就是地球末日到来的那一刻,人类会完蛋一大批,文明会被摧毁得差不多,物种也会灭绝的差不多。当然,月球离开地球后,地球会变成什么鬼样子,没人能百分之百预测出来,就连砖家叫兽也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也只有等到事情真的发生了才能揭晓,但是,我们用屁股想想也知道,没了月球的护卫,地球会很不乐观。

    此时此刻,李二蛋驾着库库尔坎号经过两夜一天的超高速飞行,迂回曲折,又一次来到了冥王星。很可恶的是,亚特兰蒂斯的五十架飞碟也追到了这儿。库库尔坎号受到重创,就连艾丽丝的大脑也受到了创伤,必须要休整,在休整中自我修复,自我愈合。

    一年前,李二蛋来到过冥王星,那次他以光速飞行,仅仅用了五六个小时就飞到了,而这次飞碟受到重创,无法开启类量子化状态,于是飞到这儿费了多好几倍的时间。话说,多年前米利坚发射的“新视野”号探测器飞了九年多才飞到冥王星,李二蛋仅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就跑到了,已经足够让人类的科技甘拜下风得了。

    当李二蛋再次光临冥王星,他没有嘚瑟,没有欣喜,也没有故地重游的感慨,只有一地鸡毛。亚特兰蒂斯的飞碟紧追不舍,这让他很难办。一路上,他在天王星和海王星都落过一次脚,但是都被聪明绝顶的亚特兰蒂斯人发现了。现在他在冥王星上又找了一个隐秘的落脚点,一个冰窟窿,飞碟就停放在里面呢。而亚特兰蒂斯的飞碟群,正在冥王星上寻找他呢,找到了就往死里打。

    冥王星距离地球48亿公里,这么远的距离,就是光速飞奔也要好几个小时的时间,而它距离太阳更是远达59亿公里,以至于表面即使是在白天,也是黑乎乎的,远没有地球的白天那么明亮,冷冰冰到极点。冥王星上很冷很冷,一个人就是穿着十八层耐寒性极好的貂皮大衣也会被冻成木乃伊。由于温度太低,几乎要低到绝对零度,氮气、甲烷等等乱七八糟的气体在表面都是固态的,覆盖了整个冥王星表面好大好大一部分,堪比我地球南极冰川那么霸道。李二蛋现在藏身的地方在冥王星背阳一侧,放眼望去,满目都是太空黑。库库尔坎号正在休整,智能材料开启了自愈模式,损伤的缺口能够愈合,当真让人大开眼界,给人一种材料是生命体的感觉。李二蛋要不是亲眼所见,他也会难以相信,难以相信天狼人怎么能造出来这么稀奇古怪的材料。

    库库尔坎号受到的创伤很严重,一时半会自愈不了的。李二蛋现在只希望亚特兰蒂斯的飞碟群发现不了自己,然后灰溜溜的滚蛋。否则,他们要是一直这么找下去,自己准会露馅,因为亚特兰蒂斯飞碟的探测技术很他妈的霸道。李二蛋在海王星和天王星上藏身时,藏得非常隐秘,可人家亚特兰蒂斯人还是能发现。

    一群飞碟,拉网式搜索,不探测别的,专门探测生命,想不发现李二蛋都难啊!现在,此时此刻,亚特兰蒂斯的五十多艘飞碟就在拉网式搜索呢,呼啦啦绕冥王星一周,呼啦啦绕冥王星一周。

    冥王星的体积很小,不及月球大,而且它又处于一个叫做柯伊伯带的另一个行星带,所以最终没能保住九大行星之一的位置,被地球科学家们毫不留情的踢了出去。科学家们这么来,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冥王星在柯伊伯带中,而柯伊伯带不乏像它这么大的行星,如果把它列为九大行星之一,那么柯伊伯带中其他和它一般大小的行星难道也要列为大行星之列?我去,要是如此的话,太阳系就不是九大行星了,而是十八大,乃至二十八大行星。

    limit_free_tip0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一十一章 柯伊伯带

    冥王星在柯伊伯带的地位,就相当于谷神星在火星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的位置,都是位列前几位的,比大行星差了些,比小行星大了些,姑且的,就降级为矮行星了。

    柯伊伯带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处在海王星轨道之外,冥王星轨道内外,这里汇集了大量的小天体,整体呈中空的圆盘形,其密集程度和火木之间的小行星带有的一拼啊!曾经,这里被认为是太阳系的边缘所在,被认为是空无一物的中空状态,自从柯伊伯带被发现,太阳系的边缘就被改写了,继续往外扩大,一直扩到柯伊伯带之外。

    柯伊伯带和火木之间的小行星带相较起来,这里的行星个头普遍比较大,有的是冰疙瘩,有的是岩石块体,直径数公里到数千公里不止,而冥王星只是这里的最大行星之一。也许,尚未被发现的柯伊伯带行星中,还有比冥王星还要庞大的。如此的话,把冥王星剔除九大行星之列,就很有必要了,虽然它的发现比柯伊伯带的发现还要早。

    和火木之间小行星带一样,柯伊伯带也存在局部密集区和空旷区,密集区是个危险的存在,甚至被认为是太阳系彗星的发源地。

    说到太阳系的彗星发源地,另一个地方就不得不提一下,距离太阳更久远,久远到以光年计的奥尔特云。奥尔特云是一个假设的球体云团,就好比一个巨无霸无极限的橡皮球,这个橡皮球太大了,以至于能把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外加柯伊伯带给囊括在里面去,而且尺度比冥王星和太阳的距离大了百倍千倍。奥尔特云距离地球太久远了,太阳的光线抵达这里微乎其微,而反射到地球上的方向更是四舍五入等于零,小到再灵敏的仪器都观测不到。目前,支持奥尔特云团存在的证据只有一个,那就是彗星。

    科学家对某些周期比较长的彗星进行研究,依着彗星的轨道推测,发现长周期彗星的发源地在距离地球一光年左右的地方。于是乎奥尔特星云假说就横空出世了。奥尔特星云要是存在的话,那么它的尺度会很可怕,是一个内外两层的球形壳体,汇聚有百亿颗大小不一的行星,百万千万颗彗星。

    如果李二蛋某天驾着库库尔坎号飞到一光年之外,恰好发现了奥尔特云的存在,那就再聊聊,如果他不去的话,那就拉倒了。

    长周期的彗星被认为是来自奥尔特云,短周期的彗星被认为来自柯伊伯带。也许,不排除,彗星真的就是这么回事。

    奥尔特云是假说,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存在,但是柯伊伯带却被证实了,至今,科学家已经在这里发现了上千颗天体。柯伊伯带的形成,科学家也给出了解释,认为是太阳系形成初期残留物质的集合而成。至于这个解释正不正确,只有上帝才能知道了。

    关于柯伊伯带,有个未解之谜困扰着广大科学家,苦苦给不出合理的解释。

    柯伊伯带不乏直径上千公里的天体,比如说冥王星,其直径两千多公里。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要想在柯伊伯带形成直径达到千公里的星体,那么柯伊伯带的总质量至少在地球质量的十倍以上,可现在推测的柯伊伯带总质量尚不及地球质量的十分之一呢。

    只有地球质量十分之一的柯伊伯带太阳系“残留物”,能形成直径上千公里的天体,甚至两千多公里的冥王星,是完全不可能的。可现实,这里却真的形成了直径庞大到上千公里的天体,而且数量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很多个。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柯伊伯带那些消失的百分之九十九的质量哪去了?

    没有这消失的百分之九十九的质量,柯伊伯带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这个未解之谜,困扰了n多科学家,解释来解释去,也解释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当然,我们相信,柯伊伯带消失的百分之九十九质量不会是凭空消失的,其中必有蹊跷,必有猫腻。现在我们是一头雾水,但当问题解开的那一刻,一切都会豁然开朗。至于谁能解开这个谜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