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力巅峰-第2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他们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认为柳擎宇和省纪委是可以完成这个任务的,这也充分说明我们省纪委书记柳擎宇同志在老百姓中的声誉和口碑还是非常高的,这说明老百姓信任他。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可以组成一个联合调查小组,省纪委也派人加入联合调查小组,将这两个案件合并调查,也许能够收到不错的效果。”

    邵建华说完之后,省委副书记郑泽明立刻表态同意邵建华的意见。

    这时,苏国瑞看向苏杭市市委书记、省委常委曹文进。

    曹文进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眉头微皱,沉默了三五秒钟之后,这才缓缓说道:“对于邵省长的意见我并不完全赞同,邵省长说网络舆论代表民意我持保留意见。我认为,网络舆论虽然有些时候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一点的是,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由于网络舆论的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

    虽然互联网舆情是社情民意中最活跃、最尖锐的一部分,但网络舆情还不能等同于全民立场。但由于网络空间中法律道德的约束较弱,如果网民缺乏自律,就会导致某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比如热衷于揭人隐私、谣言惑众,反社会倾向,偏激和非理性,群体盲从与冲动等等。有些网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

    所以,我们对于网络舆论需要重视,但也不能完全听之信之,而是应该有效的引导这些舆论,让他们能够为我们所用。

    有鉴于此,我认为,网民们要求省纪委参与到这两期事件中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是与规矩不符,如果省纪委认为省交通厅存在腐败问题,完全可以直接派人去调查,但这并不构成派人参与圆山隧道坍塌案和王大龙失踪案的根本理由。”

    说完,曹文进向着柳擎宇点点头,便不再说话了。

    柳擎宇听完曹文进和邵建华的发言之后,心中对江南省这两位大佬的立场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参加江南省的省委常委会了,而这一次,也不是他第一次看到邵建华和曹文进两者之间不同观点的碰撞了。

    但真正让柳擎宇感觉到震惊的是,这两个人虽然彼此之间很不认同对方的观点,但是他们拿出来的观点也并不是因为反对而反对,而是他们的的确确从自己的理解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虽然他们的观点、立场不同,但是却各有各的道理,而这也许就是江南省可以在各方面可以飞速发展的原因吧?

    每个人都在思考,并不是盲目的同意别人的观点,每个人都能够拿出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这种情况下,只要大家相互妥协,找出彼此之间最精华的观点集中到一起,那么江南省如何能够不发展呢?

    当然了,在这种情况下,苏国瑞的态度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等两人都说完之后,苏国瑞满脸微笑着点点头:“嗯,邵建华同志和曹文进同志的观点都很有代表性,很犀利,也很相对客观,柳擎宇同志,你是当事者,说说你的观点吧?”

    苏国瑞说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柳擎宇的眼睛,很显然,这是他对柳擎宇应对复杂局面能力的有一次考验。对于自己的这个小师弟的大名,苏国瑞自然是早有耳闻,而且柳擎宇这位一把手福星的绰号也早已名闻遐迩,对于柳擎宇这样的干才,苏国瑞自然是想要重用的,毕竟之前有那么多的历史经验可以吸取,他自然不能免俗。不过苏国瑞毕竟没有亲自见过,所以,他还需要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辨别一下柳擎宇是否真的有这种能力。

    官做到苏国瑞这种级别,心胸足够开阔,但同样的,做事非常谨慎,绝对不会因为外人的观点而放弃自己的立场。

    柳擎宇笑着看了苏国瑞一眼,随即说道:“苏书记,我认为邵省长和曹书记说得都挺有道理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当然了,身为省纪委书记,我认为,我们省纪委在做事的时候,肯定要严格按照我们省纪委的工作职责和范围来展开,严格按照流程做事,不能擅自僭越,但只要属于我们职责范围内的,我们也绝对不会回避和妥协,至于说网民们的提议,只能作为我们做事的参考,让我们了解网民们最为焦虑的是什么事情。

    我是这样打算的,通过薛炳南被陷害一事以及王大龙失踪事件,我深深的意识到,省交通厅纪检监察班子确确实实存在问题,那么省交通厅内部是否存在腐败问题,也不好判断,所以,我决定,组建专项巡视小组对省交通厅展开专项巡视工作,巡视小组的组长就是薛炳南!

    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会严格按照流程办事,如果我们在巡视调查过程中发现省交通厅的腐败问题牵扯到圆山隧道坍塌案,我们会继续深入调查,如果牵扯到王大龙失踪案,我们同样会继续调查,如果没有牵扯到,我们自然不会去管。我们省纪委的承诺是,绝对不会冤枉一个一心为公的人,但是也绝对不会放过一个腐败分子!”

    柳擎宇说完,全场鸦雀无声。

 第2331章 中庸之道

    苏国瑞听到柳擎宇的这番话之后,心中暗暗竖起大拇指。自己这个小师弟还真是相当厉害啊,年纪虽然不大,但是却真的深谙中庸之道的真谛。

    中庸之道,在苏国瑞看来绝对不是所谓的不偏不倚、折中处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更不是所谓的所谓的软弱、不作为的表现,那些不追根究底,不走极端,各打五十大板,明哲保身的表现更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

    很多人认为,“中庸之道”是华夏文化糟粕,他们认为,华夏人很多弱点缺点,如普遍缺乏创新精神,不思进取,不敢冒险,因循守旧,生怕枪打出头鸟,生怕出头的椽子先烂,都是受其影响。其实,诸如此类弱点缺点,很多是个人理解的问题,与儒家“中庸之道”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是很多人错误的理解中庸之道,错误的去执行中庸之道,结果走入了歧途。其实,他们并不是践行的真正的中庸之道,而是利己之道。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与天地参”意即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中庸之道”乃是至高的仁德或人生智慧,他代表的是一种理想境界。而很多人所践行的所谓中庸之道不过是厚黑学的一种自我美化而已,厚黑学绝对不是中庸之道。

    柳擎宇刚才所说的这番话,完全是站在自己的本职工作的角度,从致诚致信的角度、以人为本、坚持原则的态度出发,不唯上、不欺下、不妥协、不溜须拍马,这就是柳擎宇的为人处世哲学,他只做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情,只做仁德之事。

    柳擎宇说完,不管是邵建华也好,曹文进也罢,他们看向柳擎宇的目光中全都多了几分惊讶之色。

    他们早就听说柳擎宇做事独断专行,强势异常,却没有想到,今天的柳擎宇就仿佛宦海沉浮几十载的老狐狸,滑不留手,让人抓不到一丝一毫的破绽,对于他们双方谁都没有得罪,但也没有任何吹捧,他只是在向众人讲述着他的为官之道,讲述着他自己的道理。

    越是如此,越没有人敢看轻他。因为谁都知道,这绝对是一头低调的野兽,现在的他看起来温文尔雅,一旦爆发,绝对事狂若奔雷,雷霆万钧,对于这样的人,只要他没有妨碍到自己的利益,没有人愿意去得罪。

    苏国瑞此刻也对柳擎宇今天的这番言辞充满了意外。实在是太意外了。

    柳擎宇竟然用中庸之道来破局,果然是高明至极啊。

    如果今天柳擎宇在发言的时候,不管是偏向曹文进一方,还是偏向邵建华一方,都会得罪另外一方,如果他两面讨好,没有什么主见,想要做墙头草,那么两方有都会看轻他,以后他就很难在省委常委会上立足,而如果他想要站在自己这个师兄的阵营中,那么他势必会受到这双方将来共同的打击,这个时候,柳擎宇几乎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但是,柳擎宇却偏偏特立独行,以自己为核心角度,从本我的角度来阐述这件事情,而且还说得有理有据有节,不容任何人置喙。

    这既表现出了柳擎宇强势的一面,也表现出了柳擎宇智慧的一面。

    这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所展现出来的智慧,这才是天人合一、游刃有余。

    “我赞同柳擎宇同志的意见,身为纪委书记,的的确确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纪委的分内职责上,只要和纪委工作有关的事情,绝对不能逃避,更不能妥协退让,柳擎宇同志的立场鲜明,态度刚正,我支持。”沈鸿飞突然站了出来,大义凛然的说出了自己的态度。

    这是柳擎宇和沈鸿飞到了江南省之后,双方第一次双剑合璧。

    这一击,以前的常委会上并没有出现,因为以前没有出现过会影响到他们双方在江南省站稳脚跟的事情出现,而两人在表态的时候自然也是相当中庸,有时候两人会同时赞同某一种观点,有时候会赞同不同的观点,唇枪舌剑也不是没有,但是大家只是就事论事,这就给了所有人一个印象,这两人的确不是很和睦。

    但是今天,沈鸿飞的突然表态让所有人大感意外,而这个时候,众人才真正的意识到,这两人之间绝对不仅仅是竞争的关系。

    而真正引起所有人重视的是,这两人的位置可都是十分关键的位置啊。一个是江南省的省委组织部部长,一个是江南省的省纪委书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