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马-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大汉四下纷乱起义,为保京师安全,加重禁军力量,陛下有意再提西园军一事。”袁绍回应后,接着道:“不过,我想陛下也想派西园军出师平乱。”

“那陛下可是属意本初?”

“这个。”

淳于琼坐立不住,脚下徘徊,嘴里不停的分析道:“本初与曹孟德、孙文台同去,又都是当日信都城叛乱的功臣,陛下重用你三人定然为真。”

“嗯。”

袁绍点点头。信都城的过往,他却没有对任何人细说。就连叔父袁隗也不曾知晓。

而曹操、孙坚也是异口同声的闭上了嘴巴,没有人提及过此事。

随着皇甫岑出狱后的烟消云散,这件事情也就这么告一段落。

“而组建西园军,又是在天子脚下的京畿重地,大将军与十常侍定然会为这份权利争斗不休!”

“此时,已经开始有交锋了!”

“本初既然在大将军门下,当要小心十常侍暗算。”

“这个知晓。”袁绍点头,然后抬头看着淳于琼道:“陛下属意西园八校尉,如今还未有定数,我来此正是为了此事。”

“哦?”

“大将军希望我们能够占据主动。”袁绍假托何进之意,开口道:“即便与十常侍之争,我们有人选,可是也需要了解十常侍的打算。”

“本初之意?”

“兄台不清楚?”

袁绍一笑。

淳于琼直言回道:“这决然不可行,我淳于家虽不是三公名望,但也不是趋附宦官之家,此计定然不可行。如非要如此,本初也应该另寻他人。”淳于琼终于看明白,原来袁绍是让自己假扮投靠十常侍,占据其中一份名额,从另一方面还能探听到十常侍的打算。

“哎,事出有因有果,日后铲除宦官,兄台自当为首功。”

“这份功劳还是让与他人吧!”

见淳于琼左右推辞,袁绍摇摇头,回应道:“兄台多虑了,虽然趋附十常侍短时间内,兄台定然受些屈辱,可是,未尝不能换来日后清名。更何况,军权在握,你我日后同享富贵也不是不可能的!”

“可是。”

淳于琼犹豫了一下。他知道现在袁绍已经身入将军府,他的意思不仅代表着士人的利益,也有外戚的利益。而他淳于琼虽然不是寒门出身,但是想要逾越这道屏障,就要做出点什么。否则日后何进、袁氏得势,他淳于琼便再无好日子过了。也就是说,当日他结交袁绍就应该想到这样的下场。而躲是不能躲掉的。

“淳于兄,就不要推辞了。”袁绍起身,把淳于琼拉住,回应道:“我袁氏门生故吏,大将府门下幕僚,十常侍早已铭记于心,他人并不好介入。兄在洛阳素有游侠之名,如要投奔十常侍,十常侍正是乐不得。”

“可怎么能保证,我即投靠,便能直入西园军?”淳于琼双手一摊,回应道:“而且,我又怎么寻找十常侍的门路!”

似乎早就料到淳于琼有这话要问,袁绍笑了笑,回应道:“兄不用担心,这些我已经早就料到,十常侍同许相、樊陵、崔烈交好,虽然崔烈投靠了十常侍,但他其实一直是我们的人,由他介绍,淳于兄在表现一番,自然赢得重视。”

“那也不能代替他们执掌西园军的军权啊!”

“好办,只要我们强烈反对,他们就越会信任兄台!”

闻听袁绍答话,淳于琼手架在下巴上,不住沉思起来。左右衡量许久,都觉得自己应该没有太大损失,虽然可能名声受损,可日后还会平反。更何况西园军校尉这么一个诱人的职位在前,这让他淳于琼怎么也不能拒绝。思量半天,淳于琼终于转回身,直视袁绍,轻声回应道:“既然本初兄开口,我淳于琼就赴汤蹈火再所不辞!只盼能够早日铲除十常侍,还我的大汉,还我士人一片净土!”

见淳于琼豪气云干,袁绍笑了笑,虽是过往的虚言,但亦是要高声附和,赞道:“——好!”

……

第八集 君臣不见 第六十九章 刘焉逃离

介绍一本书,《代汉》,历史代入感很足的三国书,大家去支持一下哈!

另外照惯例,横刀唐小汤童靴,欢迎入群聊天!

————————————————

洛阳上下,大将军府,皇宫内外,接连不断的有人进进出出。

目的就是为了这一件事。

夺取西园军的军权。

但是在另一个角落里,还有另外一群人在商议着另外一件事情。似乎与整件事的格调很不相同,但偏偏正是因为这一件事情,才会引起时下洛阳的动荡。

“哼!”冷哼一声,刘焉甩掉手中的名刺拜帖,对着身旁的一众老友,轻声道:“眼下可好,陛下定然已经放弃改易刺史为州牧,我刘焉再无出京之日。”

“为何?”

刘焉聚集的老友并不是大阀人家,消息也有些滞后,这才短短一日,他们还没有听到任何消息。瞧见刘焉的气愤的反应,他们才轻声细语的开口问道。

“你们自己看。”

说话间,刘焉把怀中的几分书信递到几人手中,看样子是早就有所准备的。

未等他人看完,董扶起身,道:“不仅没有改变,反而还加速了大将军与十常侍的斗争。”董扶弯下身子,拾起刘焉扔在地上的名刺,轻声回应道。

董扶他也是大将军府的幕僚,是被大将军何进礼辟的士人,但是入府以来,董扶瞧见何进的种种举措,便知晓何进并非可以辅佐之人。本想就这么一走了之,听闻旧友刘焉有意外逃,躲避洛阳这场即将到来的灾难,便借谶言,说益州有天子气。劝说刘焉该去益州。益州是董扶的老家,董扶是广汉人。但刚刚改变刘焉的心思,却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听到了另外一个震惊的消息。虽然他掩饰的很好,但是董扶很无奈!

吴素、吕常等一众老人齐齐扭头看向刘焉。

“乱世将要来到?”

“自然。”刘焉点头,道:“改易刺史为州牧的本质,是想让各地自己募兵平叛,却没有想到被人事先知晓,推迟决定不说,为此天子还加速了组建西园军的进城。西园军组建的目的不正是为了平叛,那改易刺史为州牧一事算是化为泡影了。我等想要早走都不可能了!”

“这倒是。”

“难道我们就真的要承受这场毫无预之的灾难?”

“这个。”

“如无意外,看这架势,如果天子突然……哎,大将军都有可能与十常侍交起手来!”

“先朝又不是没有外戚同宦官动武的例子!”

刘焉摇头,他就是感觉到,才担忧。

“这可怎么办?”吴素一急,他的兄弟吴匡可就是何进的司马,如果打仗,必定牵连。谁输谁赢的局势还难以预料呢,更何况……道:“十常侍要是有了兵权,那可真就是事大了!”

“所以,我们要走。”董扶在众人心慌意乱之时,狠狠点头,回应道:“不仅要走,而且还要即刻就走。”

闻听此言,刘焉一怔,抬头凝望董扶,问道:“可是我们没有圣谕,擅离职守倒是无所谓了,可是到了益州,怎么对抗马相,还有那些本地门阀。他们会把我们放在眼里吗?”

“管不了那么多了!”董扶摇头,回应道:“我们只有巧借马相的借口,去往益州,至于陛下所想,我们只要落实了,天子也就默认我等占据益州。”

董扶说的虽然很信誓旦旦,但刘焉还是觉得不稳妥。

倒是身旁的吕常、吴素、赵韪等人起身,靠到刘焉近前,回应道:“君郎兄不必担忧,我等即为益州人,就有些门生故吏,定当捧君郎为益州牧,安定马相之乱。”

“这。”

刘焉还是犹豫。

见此,董扶摇头,回应道:“君郎兄,我等谋划此事已经不是一两日了,当时以为时间长些能够谋划得当,可是眼下,却走漏了消息,让大将军和十常侍生生获利,我等却坐守此地,依我之见,现在不能在等了,当即刻动身。”

刘焉心中一颤。他是有野心的,但是刘焉也很清楚天子刘宏的手段,正因为忌惮天子刘宏的存在,所以他做起事情来瞻前顾后,犹犹豫豫。都说大汉将亡,可是一旦天子刘宏挺过这个危局,自己听董扶之建,擅自离开洛阳,赴任益州,事后迟早是要揪其责任的。这也是刘焉一直担忧的事情。不过董扶如此直言相劝,刘焉也不好反对,毕竟都是自己聚集起来的人,只有忿忿不平的咒骂一句:“也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

这句话说者无心,听者却有意。

身旁几人,除却董扶,赵韪、吕常、吴素等人脸上皆有疑色。

只是事情还没有到那个地步,他们还不至于为了一句话而翻脸。

毕竟他们要逃难,也是需要理由的。

而刘焉的身份和资历正是他们需要的,且不说刘焉在皇族之中德高望重,更是在南阳等地,深得大汉各家门阀重视。他是彻彻底底的一个旗帜。

众人的注视让刘焉终于狠下心来,击案道:“就这么办,诸位回去早作准备,迟则两日,多则三日,我们便动身赶往益州。”

“哎,益州驰道崩坏,想要从长安过去路途遥远,恐还会遇见贼人,我们莫不如从荆襄沿着水路入益州。”

“就依照董扶先生之言。”

刘焉点头,众人心中大石落下,纷纷各自离去。

只有刘焉叫住董扶,嘱咐道:“时下大将军同十常侍争西园军,不会注意我等,你看是不是告知他人一下?”

“这个。”

“不好?”

“嗯。”董扶点头,道:“越少人知道的越好,我们走后再派人相告最好!”

“好吧,我知道了,你去吧。”

董扶告辞。

刘焉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天上明月,心中却在嘀咕,前途未卜,谁又能知道益州如何?

就在刘焉同时望向窗外之时,从阴暗的角落里,两个身影迅速交接,轻声耳语道:“快去长公主府,告知大人,刘焉正如大人所想,想要提前入益州。”

“好!”

另一个黑衣人点头过后,趁四周无人,从墙翻过,然后迅速消失在黑夜之中。

第八集 君臣不见 第七十章 击杀刘焉

谢谢书友karose提醒,要不然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