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特工逃妃-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有一月。”韩君正答道。

宋晓一听,清澈的水眸望着韩君正,开口说道:“将军,我以天下苍生的名义,恳请你上书天佑帝,让他取消征粮令。”

韩君正到没想到她会提出这种要求,他想了想说道:“不是君正不愿,君正也知道百姓生活得多有苦,可如今这局势,军粮只能靠征粮令从民间获得。”

宋晓摇摇头,缓缓说道:“你听我说,如今能挽救天启的只有将军你一人。”

然而韩君正却一脸惭愧,接口道:“君正无能,恐怕会辜负您的期望。”

“我不是指战场上,将军的功勋日月可鉴,不是你无能,而是军队无能,将军不必自责。我是说请将军劝服天佑帝,取消横征暴敛,如今这个样子,天启是在自取灭亡。”宋晓目光清澈坚定,接着开口:“如今将军也知道百姓生活是什么情况,我一路走来,见到的可以说是人间惨象,而且那还是南方,战火还没蔓延到的州郡,北方我不用看,也知道会是如何的场景。这种状况再持续下去,不用大溯攻来,国内必定会出现大范围起义浪潮。”

韩君正面色一震,她说的话的确很有道理,他一心扑在战事上,倒没有考虑那么多:“君正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这是一场民族战役,相信百姓会理解的。”

宋晓反驳他:“中京皇室不得人心,帝国军节节败退,人民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了,而现在不仅战场上没有起色,反而再给他们头上增加苛捐重税。百姓没了活路,还会管什么民族大义?全民参战不是靠摇几杆大笔,几个有骨气的文人在那里写几篇文章就行的,百姓的目光看不到那么长远,他们关心的是下一顿有没有着落。也许现在能靠着舆论糊弄一下百姓,但时间久了,绝望会慢慢滋生,当他们看不到一点希望时,这个天下是谁来做主有什么区别呢?”

“你说得对,但国库空虚,物资短缺,军队已经快要揭不开锅了。”韩君正苦笑道,军队财政他不想告诉她,但如今听她这么一说,也不得不据实以告了。

宋晓更是一惊,她没想到军队都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按理说,天启地大物搏,就算诸侯国袖手旁观,就算经历过一场百年不遇的天灾,就算曾经赔偿给大溯一大笔钱财,也不至于连帝国军都如此潦倒。

脑中飞速转动,结合她所见的种种迹象,一条线索慢慢形成,她看着韩君正,压抑着怒气开口:“将军可想过,从民间征收上来的军粮都去哪了?不是征粮令不够,也不是天启没有那么多粮食,而是大小官吏层层剥削,吃空饷,喝民血!”

第4卷 第165章 一箭四雕

“你说的我都想过,可是这不在我职权范围内,我无权去干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韩君正说得坦白,他也怀疑过,但从民间征集粮草是各地鹰扬府的职责,其中牵扯到各层官员,他不过是一名武将,无权对朝堂之事指手画脚。

“但你却是天启最有声望之人,就连萧太后也敬畏你几分,你以三军统帅的名义要求朝廷将征收粮草的事宜下放,直接由鹰扬府负责统筹,交给各地驻军,不经过层层官吏。同时从西疆军选调你的亲信调往各军,不担任实质官职,主要监察粮草的动向。若遇到地方驻军与当地官员勾结,克扣军粮,倒卖牟取暴利的,可以杀几个以儆效尤,对这种发国难财的绝不姑息。”宋晓冷静地说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兵法常识,若连军粮都保证不了,后面的仗也没打的必要了。

韩君正面上仍然冷静,心中却有一丝震动,他忙于处理军中事务,倒没细想过如何监管粮草。而眼前的女子,出身皇家,虽然博学多才,但他却以为她擅长的不过风花雪月之事,真没想到她还有如此见识,寥寥几句话,就说出了一个既不越权又能取得实际效果的办法。

将征收粮草之事交给军队,他身为三军统帅便有管制的权利,而安插亲信这一招也妙,不担任实职,那么各地驻军便无反对的理由,同时又起到了监控之能,不得不说高明。

“你的眼光果然长远,君正深感惭愧。只是陛下年纪尚幼,掌管实权的是太后,而粮草一事一直是萧丞相在负责,我担心萧丞相不会那么容易就交权。”韩君正说出他的担忧,外戚坐大,即便在这样的多事之秋,朝中林立派系也暗潮涌动,交权一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来自各层官员的阻力自然不小,萧太后不一定会如他们所愿。

“文武自古相轻,要让那些只会动嘴皮子的顽固派看到危机,他们就自然会恐慌,而不得不听话让权。”宋晓嘴角勾起一抹浅笑,清澈的水眸闪过狡黠的光芒。

“请赐教。”韩君正看到宋晓的表情,知道她心里已经有了法子,恭敬开口。

“赐教不敢当。这办法需要将军的大力配合,而且要冒很大的风险,不知将军可愿尝试。”宋晓眼神清亮如水,菱唇轻启。

“有何风险?”韩君正问道。

“只要一场失败的战役,触痛帝国的神经,让他们看到军队不断下降的战斗力,只有让当权者感到亡国的危机,他们才会真正重视下层士兵的真实状况。”宋晓答道。

韩君正只是苦笑:“败仗我们已经吃了不少了。”

宋晓接着解释道:“我指的是一场作秀的败仗,而打败军队的不是大溯,而是我们自己人。如果我听到的消息没错,目前大致战况还是处于僵持的,我们要自己打破僵局,而不是等着大溯攻来。这一场战役与其说是内战,不如说是锄奸战。”

韩君正一愣,他深邃如千年寒潭的眸光直直迎上宋晓光彩流转的水眸,沉声开口:“您难道知晓军中奸细的身份?”

宋晓听他的话,也瞬间明白了:“原来将军一直都知道军中有奸细,只是为何却没有行动?要知道,奸细比敌人更可怕,更容易令全军覆没。”

韩君正无声地长叹一声:“当年寒芷关一役,大溯两万精骑竟然能毫无声息就强行冲破封锁线,若是两千骑兵还好,我也许会认为是边境兵力薄弱。可是能做到让两万敌军入境而不让我察觉的,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军中有内应。

我曾密报圣上,然而圣上却急令我发兵西疆。我后来也曾上书陛下,然而却一直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将军不必自责。我知道一个奸细的名字,但我却不知道军中是否只有这一个跗骨之蛆。”宋晓清声说道,虽然已过两年,但凭着她超强的记忆力,仍然能将那日看到的汉族将领记起来,虽不管说能将他的相貌毫无偏颇地忆出,但至少他的名字她是不会忘的。

“请说。”韩君正俊美的面庞染上一丝寒意,语气也变了稍许。

“姚磊。”宋晓简单地说了遇见此人的经过,她压低的声音很轻,虽然这里没有外人,但为防隔墙有耳,她不得不小心。

韩君正大拳猛地攥紧,他清逸俊伦的五官上难掩愤怒,他也曾私下追究过此事,然而却总查不到线索,如今听到这名字,所有如云蒸雾罩的疑惑顿时通通揭开,露出下面那令人作呕的真相。

对于她指出的人,韩君正不会说从没怀疑过,只是他认为,姚家在天启的势力极大,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就算他们投靠大溯,帝轩也不一定会提供给他们比在天启更好的优待,他们若背叛天启,只能说愚蠢至极。

只是这世上真的有这么愚蠢的人,自以为识时务,却不料是在自掘坟墓。

“将军知道此人?”宋晓没想到韩君正会是这种反应,他面对千军万马尚不变色,听到这名字却表现如此激动,看来其中大有文章。

“姚磊,边防军第九师都统,姚太傅之子,姚家四世三公,却没想到到了这一代竟然出了个卖国贼。”韩君正很快恢复了常态,只是语气中难掩凛冽。

宋晓也是一滞,她没想到此人背景如此雄厚,难怪能背着韩君正干这么多事,只是听韩君正所言,此人牵扯的势力太多,要对付他只能一举连根拔除,否则后患无穷。

“那他就必须得除掉,而且刻不容缓。”宋晓清冽的杏眸闪过一丝戾气,这种汉奸卖国贼死一百次都难赎其罪。

“姚家树大根深,又掌管第九师,若要除掉他,必定会引起朝野震动,军中发生巨大变故,难保大溯军不会乘机攻来。”韩君正说出疑虑,而且他也不能随便将姚磊掉离前线,来自朝中的压力还有姚家亲信军队的阻力都不会小,若此事处理不好,很有很能会造成大混乱,以帝轩的为人,绝不会隔岸观火。

“那支军队已经成了整个天启的毒瘤,不得不除。刚才我所说的风险便是如此,但若不冒险除掉此人,军队之中迟早会被汉奸分崩离析。寒芷关战役只是一个前奏,若不能及早将他们连根拔除,天启迟早会被这些人拱手送给大溯。”宋晓言辞凿凿,罕譬而喻,相信不用多说,韩君正也会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两害相较取其轻,果然,韩君正只思索了片刻,便开口问道:“若除掉第九师也不是不可能,我可以从西疆军中调派一支轻骑兵,从黑雾山取道鸦谷道,趁夜火袭营寨,骑兵包围营外,以西疆军的战斗能力,应该能全歼第九师。但为了保险起见,最好是化身大溯散兵游勇。姚磊不会防着身后的敌人,只要一举成功,我便能应付托辞。”

宋晓点点头,韩君正的军事才能她当然不担心,所向披靡的西疆君是帝国最锋利的一把钢刀,以姚磊那种残军弱旅,定然一击便溃。

但她并不满足于去除一个走狗汉奸,她要的是这件事产生的后续影响,一个能打开全面战局的契机。

宋晓号称王牌军师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她所提出的策略往往能取得连锁效应,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要是只是想取得一战胜利,要军情局干什么?要参谋处干什么?直接丢几颗炸弹,派几名特工暗杀完了就了事。”

她开口说道,声音不大,然而却有一种让人倾听的魔力:“

不必动用军队,我需要一支流民军,用他们将第九师歼灭。这样一来,朝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