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异能小地主-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那咱们怎么挖?”另一个问题又摆在了眼前。泥鳅并不是塘里养的鱼那样直接用网捕捞就行了,这种东西它喜欢钻泥,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的,它们保准会钻进又软又稀烂的塘底泥中,要想顺顺当当地把它们挖出来,那可得想个巧妙的法子。
“要不,咱们就让村里的孩子们来挖好了。”叶红杏到底是脑子快。
“不卖钱了?”叶海不知道叶红杏打的是什么主意。
“卖,当然卖钱!”叶红杏笑得很神秘。
“那你是打算……”叶海的脑子转的慢,可看叶红杏笑得诡异,他就隐约猜到叶红杏是有了什么点子。
“咱们可以撒出风去,就说咱们鱼塘里有泥鳅,让村里的孩子们帮着来挖,每挖半天的,可以获得五条泥鳅或是一钱作为奖励,我想,那些大小孩子们应该很乐意效劳的。”叶红杏笑得很奸滑,事实上她打的就是这些近乎于免费劳动力的孩子们的主意,与其花大价钱雇村里的大人们来挖泥鳅,倒不如让村子里整天疯跑玩闹的孩子们来干这种“有趣的活计”更适合,孩子们平时没有什么赚钱的门道,如今叶红杏许下了半天就能赚到一钱这样的话,想必那些每天没什么事可做的孩子们应该很乐意来做的。
或许,一些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也很乐意来这里赚铜钱。
叶海也觉得这是个很不错的主意,当下就把叶义和叶凡都叫了过来,几个人商量了一番,叶凡和叶义的脸上就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杏儿,就是这样。我们仨原本还头疼怎样才能从这鱼塘里弄些钱来过节的,现在咱们可以让人把泥鳅给挖了,一来鱼塘里的鱼饲料不会喂了那些泥鳅,二来咱们也可以吃些好吃的了。”叶海他们几个平素在窝棚里闲得无聊的时候,就会挽了裤管下到鱼塘里去摸些能吃的东西上来,或烤或煎,总之,他们三个在这鱼塘边上活得极是滋润。
“那咱们就先说定了,呆会我回村里就把这话放下,你们三个留下一个,剩下的跟我回村里,准备一些盛泥鳅的家伙什。”叶红杏就说。
当下叶海和叶凡答应和叶红杏一起回村拿水桶水缸之类盛放挖出来的泥鳅的器皿。叶红杏因为身为小孩子,散布消息这种事情更为拿手,便主动请缨去跟村子里的孩子们说要挖泥鳅的事。
“小丽,小芳,你们都过来一下,我有事跟你们说。”
“朵儿,小美,你们回家告诉你们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就说……要是邻居家里也有差不多大孩子的,也要告诉了,就说是我说的。每挖到十斤泥鳅就能换一钱!”
叶红杏的话像是插上了翅膀似的,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叶家村,甚至,就连附近村庄人家的孩子也有闻讯赶过来挖泥鳅的。
这些孩子大都是六、七、八岁,有的是十一、二岁的,叶红杏再赶到鱼塘的时候,甚至还看见了几个十**岁的青年的身影,只是为了那十斤泥鳅能换一钱的承诺,就弯了腰,卷了裤腿,跟一帮还不到他们腰际的孩子们一起淌在鱼塘浅水的泥里摸啊挖的。
这些孩子们都自备了工具,挖得差不多了,天也快黑得透了。孩子们就会抱着沉甸甸的篮子来到叶海面前,过秤,拿钱。
孩子们都很懂事,知道这赚钱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很少有孩子会直接挑了泥鳅回家的,大多数都会换得一枚两枚的铜钱,年纪大些的孩子甚至还换到了两三枚,最大的那两个健壮青年甚至摸到了四五十斤的泥鳅,自然也就换到了五枚大钱。
“杏儿,你们这鱼塘还招人不?我们想到你们这里来做工。”那两个青年都是叶家村里的人,跟叶红杏家里或多或少的沾着些老亲。刚才叶红杏就曾经悄悄注意过他们,知道他们手底下利落,在水里摸泥鳅很是在行,她的心里就有意要雇了他俩,如今见他俩主动提了出来,叶红杏脸上就露出了笑容。
可她到底还要先拿捏一番,不能直接就这么答应下来,否则村里其他人一看到她这里找工作这么容易,那还不人山人海地来?
在这个时代,并没有像现代社会那样有着各种各样的服务行业,各种各样的生产企业以及附带的无数的就业机会。这个时代的人们普遍都还是靠种地为生,看天吃饭。除了地里的粮食,家里女人们的手工活计,普通庄户人家就很少有进钱的门路了。也因此,村庄里的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过得很紧巴,手头里几乎都没什么闲钱。
人人都习惯了安居乐业,也都习惯了手头没钱的日子。可人心都是有盼头的,眼看着叶红杏在吴家山,在叶家村都搞了好几个行业出来,到她作坊里做工的人们每个月都能领到一笔不菲的薪水,这附近村子里就有许多人明里暗里的想着到叶红杏的作坊里来打工。
可以说,这个时代人力和就业岗位的关系是供大于求的,握有绝对主动权的叶红杏完全可以随着自己的性子来,而不必担心会有人不来干活。而这,也正是当初她敢于当着叶海、叶凡、叶义这三个在村子里都极少有人敢惹的“混混”汉子的面直斥的原因。你们不想干没关系,有的是人要干,而且是挤破了头要抢着干的。
正是因为也看出了这一点,叶海他们这才会不敢和叶红杏硬碰硬,而是低声下气地认错、求原谅。
现在,这两个青年就站在了面前,粗壮结实的身体站得笔直,五官说不上多么俊朗,却有着庄户人家常见的小麦色健康的肌肤。叶红杏的眼光不由自主地就落到了两人的手上。他们的手都很粗大宽厚,手上有着白色的厚厚的老茧,一看就是做惯了地里的活计的人。
“你们想到我这鱼塘里来干活?”叶红杏问。如今鱼塘早已经不是当初投放鱼苗时的那个只占了几分地的鱼塘了,这鱼塘如今有一亩地大小,碧波翻滚,鱼儿嬉戏,凉风习习,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得出这鱼塘拥有着何等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这么大的鱼塘,光凭着叶海三人来管理这么大的鱼塘,难度可想而知。
“是的。还请叶掌柜成全。”两个青年说着恭敬的话,不时的还会朝叶红杏恭敬行礼,并且口称“叶掌柜”,这让叶红杏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她很想直接踮着脚,站到桌子上,再大模大样地拍拍两人的肩膀,倒背着手老气横秋地说:“呃,小鬼不错,有眼力劲儿!”却也知道自己这样做只会被人笑话,她毕竟还只是一个四岁的小女孩。
“那就先留下来好了,先试半个月,要是干得好,咱们就签合同。”叶红杏笑着说。
两名青年大喜,当即就向叶红杏行礼道谢。叶海给两人称了挖来的泥鳅,足足有五十一斤,应该给五钱的,可两名青年都很识相是推辞不要。
“是你们的,就是你们的,在我这里,银钱分明,从来都不会赖账的,这个你们要明白。”叶红杏淡淡地抛下一句话,留下感恩戴德的两名青年,从容地离去了。
由村里的孩子们挖了一整天的泥鳅,加在一起足有五百斤左右,第二天就由叶海带着叶凡一起,挑着盛放泥鳅的篓子到叶家镇上去赶集。叶义则和那两名叶姓青年一起守在鱼塘边上,看着村子里更多的孩子们过来挖泥鳅。
叶红杏干脆就没去管这些事,她今天一大早就去了县城,吴花儿和张花匠都答应过她,要拿一些培育出来的菊花新种到县城里每年一度的赏菊大会上去展览,另外还有一些花苗要卖。叶红杏要去和他们几个商量商量中秋节赏花的事。
她已经打好了腹稿,张花匠住的院子极大,里面更是种了各种各样的奇花美花,这些花若是统统移植的话,少不了要有死亡损伤什么的,叶红杏决定在县城里散布消息,就说本县头号花匠家里种了许多极美的花,在中秋节这天将会对外开放,免费!
散布消息这种事,因为是在县城这种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叶红杏直接就花了几十钱,让县城大街上跑来跑去的孩子们扯着嗓子到处嚷嚷着来宣传的。反正孩子们精力有余,不利用白不利用。
当天晚上,县城里有好多孩子的嗓子都累得哑了却依旧喜笑颜开,因为他们每个人手里都多了十钱!
十钱,那可是能买好多糖果吃的!
各方面都做好了准备,叶红杏还托人给姥爷捎了个口信,让他趁着中秋节的时候把几个作坊里的存货都拿出来低价甩,回流资金。
姥爷也很快叫人捎来了口信,说这些道理他都知道,不消叶红杏吩咐。
就这样,经过几天多方面紧张地准备,中秋节终于到了。
中秋节这天,叶红杏家里买了一斤肉,由吴桂芬出头,黄小玲帮着,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做起了好吃的。
叶根这天不用到地主家里扛长工,叶老爷子也出奇地没有出去闲逛,而是留在家里帮着照看叶招娣和叶根旺。
叶家的午饭是熬大锅菜,里面放了足有半斤多的肉片,剩下的肉都由吴桂芬细细地切了剁了,混了鸡蛋和面粉,炸了肉丸子吃。
正吃着,叶家大门外忽然传来了一阵吵闹声,跟着还有一阵阵的哭声。
“杏儿,去看看是谁在外边哭呢!”爷爷就皱了眉头,吩咐在一旁逗着叶根旺玩的叶红杏说。
叶红杏答应一声,就站在院子里朝外边看,见是两个穿了白衣,脑袋上戴着一根白布条的汉子,正扶着大门框在哭。
“爷,有两个大人,穿了一身白,在咱家门外哭。”叶红杏就赶紧跑进来告诉叶老爷子。
“这是……死人了?”叶老爷子到底经的事多,稍一想就起身出来了。
“黄家的人。”叶老爷子看了一眼就回来找黄小玲。“是谁没了?”黄小玲一惊,忙追了出来。“是咱叔,让你赶紧回去一趟。”有个男人就说。

☆、第一百六十六章八月中秋,喜事纷沓

黄家有了丧事,又是黄小玲的亲叔叔,作为侄女,黄小玲自然要亲自去吊唁。
在叶家镇这边,亲戚去世,亲友吊唁是要带着钱或是白布之类的东西去的。黄小玲在叶家门口和她的两个兄弟说了几句话,打发他们走了,她也就进屋里来和叶根说这件事。
“没的是我三叔,平时身子就不大好,上个月就说身子不行了,这不一直拖到了今儿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