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争宋-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旁回到内宅,见衣物行礼都已经打好了包裹,放在桌子上。见行李并不像自己想像的两人之物,这几天已经和月下商量好了,月下男装随从王旁,怎么只有一个人的行李?回头看月下正坐在床边低头红着脸。

他来到床边坐下拥着月下问道:“是不是不舒服?怎么只有这么点东西。”

月下正在犹豫中,她好不容易说服王旁带自己去,现在不得不变卦了:“不是,我,我不想去了。”

王旁哈哈大笑,月下不去也好,他逗着月下说到:“你不是一直想说去辽国看看吗?”

月下腼腆的说:“以后有机会在去吧,咱们可以一家四口一起去。”说完将头低的更深,烛光映的月下面色通红愈发的娇羞。

王旁听一家四口,心里奇怪月下除了说他们两个还有谁啊:“怎么个四口?”

“夫君,童筱,我还有……”她说着指了指自己的肚子。

王旁这下明白了,自己要当爹了,难怪月下又变了主意不去辽国,他又兴奋又紧张:“太好了,今天义父要给我们添置一处宅院,回头咱们让前院的人都去新宅,咱们一家四口就在这梅耶府安安静静的过日子。”

月下微笑着看着自己的夫君,外人都觉得他能干有野心,但自己看来王旁很踏实,倒也不好什么虚荣:“回头夫君将柔儿也接来吧,我也好就个伴儿。”她说着自己也脸红,毕竟月下想的是自己有了身孕,以后不能同房担心王旁闷的慌。

王旁清楚月下是真心疼惜自己,尽管月下没有那看感受人心的玉,但月下也是最懂自己的人。

月下的心愿很简单,只要自己的夫君不顶风冒雪,不风雨奔波。开开心心平平安安的她就知足。想到以后一家人简单快乐的相处,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两个人聊着以后的日子,两人感到淡淡的幸福。

这天一大早,汴京城中一队马车队从城中走北郊御路向封丘门而去。为首的是一位身穿红袍骑着白马青年。他的身侧身后是三名威猛的大汉。再他们后面十几名骑兵押着几辆运送贺礼的马车。

街上的百姓驻足看着这队,有的说到:“那不是王侍郎吗?他这是又要去哪?”

“你没看《云摘》吗?太子举荐王侍郎出使辽国。”

人群中便有人说到:“嘿,你看人家王侍郎,年纪轻轻已经是四品官了,还哪儿都去。”

何里钵听着人们的议论,心里感激王旁,要不是自己的事王旁也未必接这差事:“兄弟,我听你的话里意思,现在辽国的确如我家信上所说。”

王旁刚刚已经将包大人所说的事简单的告诉了何里钵,出使辽国在寻常百姓看来是个好风光的事,但现在辽国内部有可能正面临一场血雨腥风,万一赶上了政变那可是有危险的事。

就拿王旁知道的事,2011年在世界上39个国家至少有106名记者被杀害,当然自己不是记者,但是战乱冲突中就难保人身安全,尤其涉及到当权者对于盟国和邻国的政策上。万一那个耶律重元是个好战之人,再不愿意守檀渊之盟,做使者的危险系数还挺高的。

王旁不想对何里钵说这些,怕他听了会不安,更何况何里钵也不懂什么是记者:“何大哥尽管放心,你收到家信起码说明你兄长的情况还不是很糟糕。咱们这次是出使辽国,代表是大宋国。”后面的话王旁没说,你们辽国乱是你们辽国的事,他尽量把何里钵往大宋的角度拉拢,但想到何里钵毕竟是辽国人也就忍住。

他们这一路所经过州城府县,无不有当地官员亲自迎接,皇家的物品出不得差错,王旁又是京官而且早已名声在外,哪个地方官都恨不得巴结一下。

倒是王旁早就厌烦这种接待,要是没有这运送的贺礼,他才不想惊动州府。他们这一路走走停停,经滑州,洺州,赵州,祁州。越往北走,王旁心情越激动,也越恨不得快些。何里钵等人都以为王旁赶路,却不知道王旁心里早想看看前世之地在宋朝是什么样子。

距离保州还有四五十公里,便是狼牙月秀,此山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主峰莲花瓣,西、北两面峭壁千仞,东、南两面略为低缓,各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主峰。登高远眺,可见千峰万岭如大海中的波涛,起伏跌宕。近望西侧,石林耸立,自然天成,大小莲花峰如出水芙蓉,傲然怒放,锏峡云雾缥缈,神奇莫测。

翻过这座山就是保州,过了保州就是辽国境地,站在山上王旁和何里钵心情很激动。何里钵是因为很久未回自己的家乡,王旁则是因为燕京之地是他前世所在。他想起当年拜访张载时候,张载告诉他那个关于穿古越今石的传说。

既然自己这块穿古石就在此处,又有张载所说知道此事人并不多,而正因为有这个传说,燕京之更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谁不想拥有可以穿古越今的力量,自由掌控自己的前世今生。这似乎比那寻找长生不老的灵丹秘药要强上很多。

何里钵指着北方说到:“兄弟,翻过这座山,就快到了边境了。”

王旁早就知道,他比何里钵知道的可多,别说宋辽边境,就单单这脚下的狼牙山就留下多少后世传说。王旁高声吟诵到“巍巍燕山高,潇潇易水寒。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

不止是何里钵,就连跟在身后的折克隽和张平都不由得大声喝好!王旁心中暗笑,这是《狼牙山五壮士歌》他们肯定没听说过。

喝完好何里钵憨憨的问道:“兄弟这诗可是实在是好,不过为兄有一事不明?”他回头看看折克隽和张平说到:“咱们这是四个,哪来的五壮士?”

王旁哈哈大笑,还没笑完,就听见树丛中一声大喝:“第五个在这里!这位官爷可是王侍郎?”

这有山贼不成?不对要是有山贼也不会自称是第五个壮士,更何况问出王侍郎。这声音可是够洪亮,几个人勒住马寻声望去,从西面树林出来一人。来的人骑着黑色战马,马上的那个人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穿一领白缎子征衫,系一条纵线绦;下面青白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叫上穿着一双布靴;身后背着提条朴刀。

王旁见来的人年岁不大,也就是个二十岁上下,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长得挺白净,也挺斯文,但是看不出来能喝出这么响亮的声音。

何里钵拱手问道:“我们正是跟随王侍郎受皇命赴辽,这位小哥有何事拦住去路?”

来的人下马也拱手说到:“在下韩德容,是代州刘知府手下一名侍卫,特受刘知府之命前来给王侍郎送信。”

这个亮相还不错嘛,王旁看着韩德容就觉得是个人才,何里钵上前取来信件递给王旁,原来这代州的知府就是曾经单州团练使刘永年。这韩德容是刘永年举荐给王旁,王旁看了信笑着这说到:“即是刘知府举荐,你就跟我们一起走吧,这位是我结义兄长何里钵何大哥,这两位是跟随我好友随从折克隽,张平,你跟他们认识下。“折克隽和张平听王旁这么介绍自己,心里十分感激,几个人互相拱手致敬后,韩德容说到:“王侍郎,在下还有一封信,要亲自交给您。”说着又掏出来一封来。

王旁接过信,撕开蜡封后看了看,微微一笑。取出火折子一吹,折子燃起,王旁随手将信烧了,招呼几个人继续上路,向着保州而去。

第一百四十八章 岳飞的祖父

王旁看过刘永年的信紧跟着付之一炬,谁也没看出王旁神色有什么变化。

翻过狼牙山天色已经黑了下来,王旁派士兵前去保州知府送信,并命众人在辛家镇上的管驿住了下来。

掌柜看这几个人来头不小不敢怠慢,赶紧吩咐小二去张罗安排士兵和马匹,自己亲自迎上来招呼王旁五个人。他满脸堆笑的说到:“几位爷哪位是王侍郎?”

何里钵上前说示意说到:“我们这位公子便是。”

掌柜笑到:“几位先在下面吃点东西,我去准备几位住的地方。”

王旁看这驿站还挺大,却冷冷清清的没有人,不禁心中奇怪,便问掌柜的说到:“怎么这驿站没有客人?”

掌柜连忙解释到:“咱们知府大人知道您这两天就到了,特意吩咐包下驿站,不招待生人。”

王旁听掌柜的这么说,心想一路之上州府安排住宿也是常有,便找了一处桌子坐下,招呼几个人说到:“来,大伙也都饿了吧,咱们先吃点东西。”

王旁看着身边这四个人,折克隽年龄最大做事也沉稳,进了邸店先他四下转了转,这会儿也回到座位上;何里钵比张平年岁大些,这里面何里钵是最为豪爽,说话也最大声。张平与韩德容年龄相仿。

何里钵吆喝着:“小二,上酒!”小二抱着一坛子酒过来,摆好碗将酒倒上口中说着:“几位官爷慢用”

韩德容早听说王旁年少有为,又听刘知府经常提起王旁,今日一见果然是位少年英雄,便端起酒碗说到:“今日承蒙王侍郎收留,在下感激不敬。韩某愿追随王侍郎左右,来,请!”说完一仰脖,便将一碗酒喝下。

“好!”几人见韩德容年纪不大,但也是个豪爽的汉子,不由得喝彩。

张平端起碗向韩德容说到:“王侍郎待人平和,一点都没有官架子,你算是跟对人了。以后咱们就跟着王侍郎一块出生入死,这辈子也值得了。”

韩德容忙说到:“我自从听我姑丈说起王侍郎支招治那辽国人的时候,我就特别崇拜王侍郎。”

“你姑丈?”张平奇怪的问道。

韩德容见说走了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不瞒大家,刘知府就是我姑丈,我才在知府衙门混个差事!你们不知道,年初王侍郎给我姑父支招,把辽国偷偷砍伐咱们大宋国境内木材,一把火烧了。”

折克隽和张平不知道此事,张平张大了嘴巴:“啊!”

王旁微微一笑,他看韩德容说的兴奋,已经料想到了应对不会有问题。韩德容不无得意的说到:“辽国派使者去代州要纵火犯,我姑父就说了,宋国境内的事和你们辽国无关。哈哈,那辽国使者当时就没话说了。”韩德容一边说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