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争宋-第3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又办到了一件,王旁对未来邕州的建设越来越有信心。

队伍再次启程,又过了几日一行人终于来到下关,下关位于苍山和哀牢山之间长的山谷之出口,是大理的天然屏障。天气已经进入九十月份,入口处两山狭窄;中间成槽形;吹进去的风会产生上窜下跌;有时还会回旋。进了下关,就看见了迎接高智升的队伍,即有官员也当然有在此等候高智升侍卫队伍。应大容暂时代替折克隽成了带队的主帅,后面的行程就由高智升来安排。待众人在管驿住下安顿好,高智升马上派人提前到羊苴咩的都城去报信。

进了下关杨义贞稍稍松了口气,看在王旁的作用下,高智升对自己并无太大的敌意,心里更加感激王旁。而赵顼则是十分兴奋,这是他第一次出使外邦,住进馆驿沐浴更衣之后,便兴冲冲的来找王旁。一进门便见王旁,高智升与杨义贞正无比和谐的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王兄,你们在聊什么?”一进门赵顼就兴冲冲的问道。

高智升面带笑容,终于回到大理带着又贾庆玄青的人头,有王旁相助终于可以重新得到大理皇上的信任,现在他的心情当然好了很多:“我们在聊风花雪月。”

“哈哈哈”赵顼也坐了下来:“几个大男人聊什么风花雪月啊!”

高智升和杨义贞不约而同相视一笑,同时又看了看王旁,刚刚他们正是在说这些,不得不服的是王旁无所不知。

王旁笑着说道:“太子有所不知这风花雪月正是说的大理美景,大理上关是一片开阔的草原,鲜花铺地,姹紫嫣红,人称‘上关花’;下关则是一个山口,清风徐来,舒爽惬意,人称‘下关风’;雄伟壮丽的苍山横亘大理境内,山顶白雪皑皑,银妆素裹,人称“苍山雪”;洱海风光秀美,每到月夜,水色如天,月光似水,人称‘洱海月’。”

赵顼听的兴趣盎然:“那我倒是要好好看看,刚才确实感觉大理的风可是不同,迎风的时候帽子不朝后面掉,而是朝前面掉。”他的话说的众人都笑了起来。

几个人正在说笑,张平从外面走了进来:“启禀王爷,这里收到一封府上的快信!请王爷过目。”

王旁站起身来,接过信看了看:“果然不出所料!”

赵顼朝王旁问道:“王兄,又是什么事应了你的天机妙算?”

见王旁不回答,杨义贞站起身来:“高国相,估计王爷收到信和他府上有关,咱们先回避一下,我也很久没回故地,不如咱们出去走走!”高智升回答着好,二人辞别王旁并肩走了出去。

赵顼看着两个人背影说道:“王兄,你这是使了什么妖法?竟然让这两个人敌为友了?”

“他们也是各有所需,不说他们了,仲针你看看这封信。”王旁说着将信递到赵顼手上。

赵顼接过信,一看吓了一跳:“啊!王兄,你真的断出来会有人行刺?幸好你放出风去,邕州众人皆知太子生病,所以刺客知道真太子在王府。这迷惑人的办法也就是你想的出。只不过……”他看了看王旁,后半句的声音却是极小。“只不过,不知道秦敏学伤势如何了。”

第三百四十九章 和太子争执

王旁听出赵顼的语气中对秦敏学还是挺关心的,他知道赵顼的心地很善良,这一点很像仁宗皇帝。更何况极有可能行刺的人认为秦敏学才是太子,所以秦敏学才会有此一劫。尽管王旁很厌恶秦敏学,两个人之间也有旧怨,但身为镇南王的王旁似乎没有必要去和一个官职比他低的人计较。他安慰赵顼说道:“看信中所说应该没什么大碍,而且现在刺客已经落网,南继枫正在调查这件事。”

“王兄,你一向料事如神,你觉得这件事会不会和林姑娘有关?”赵顼又接着问道。

“查明之后自然就知道了!眼下当务之急是赶紧处理完大理的事!”王旁说的简短,赵顼对王旁钦佩同时多少还有些敬畏,见王旁这么说也就不敢多问了。

众人来到羊苴咩城,已是时至深秋。大理之行倒是很顺利,王旁和赵顼的默契之间,让段思廉回想起当年与高智升的情谊,心中本是感触。又见高智升招回了旧时大臣,杨义贞也是痛哭流涕表述对朝廷忠心,又献上了贾庆,玄青的人头,一并将挑唆判乱的事推到了两个死人的头上。不过有没有这两个人的事,这也给了段思廉一个台阶。大理国内部的风波好像乌云尽散了一样。又逢吐蕃的阿骨里拒绝了贾庆联姻,段思廉一边骂着吐蕃的不识抬举一边暗叹对吐蕃无可奈何。

提起联姻之事,王旁表明自己已有家室,而且这么草率的联姻就是断送了段姑娘的幸福。更何况这一切都是奸人作祟,不如成人之美。接下来的事就更让众人觉得顺利,段思廉同意将段素许配高智升,而国相又能重掌重权;杨义贞虽曾反叛朝廷,但毕竟是其父为主,况且杨义贞本人又有悔过之心,所以仍加以任用。授予杨义贞的官职在大理国称作“禾爽”,主要是管理大理国的商业和税收的一个部门,而段思廉又信任有加的任命杨义贞专负责与大宋的贸易之事。

大理国的官职可是有意思,首相不叫首相叫做督爽布燮;吏部尚书叫做劝爽言赞;兵部尚书称作幕爽久赞;主兵的幕爽,主户籍的琮爽,主礼的慈爽,主刑的罚爽,主官人的劝爽,主制造的厥爽,主财用的万爽,主宾客的引爽,主商贾的禾爽,此外又有督爽总称九爽之官。

光这官职就够爽了,此行去大理让王旁等人也是感觉很爽,高智升,杨义贞以及王旁都觉得这个结果是再好不过。接下来,王旁提出了一个更爽的想法,准备在邕州开一次商贸的会谈,除了大理之外还会邀请吐蕃和交趾,联合制定边贸协定。协定除了商品税收等方面的讨论,还要制定货币兑换的协定等内容。杨义贞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大理国在这几朝中是最小最弱的,如果这些外邦都能统一起来,谁违规就通过贸易制裁的方式制约对方,那对大理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他马上奏请朝廷,立即得到段思廉的肯定,再有高智升的支持,几乎大理朝廷上的官员没有人会反对。

第一个要联合的大理已经解决,接下来就是吐蕃和交趾。吐蕃刚刚回绝大理的联姻,自然大理人是不愿意主动再去找吐蕃。王旁提议赵顼,既然此事在邕州来做,由大宋出面向吐蕃和交趾发出邀请。赵顼知道,邕州是王旁自治,他即便不征求朝廷和自己这个做太子的意见也是照样可以去做的。但见王旁事事与自己商量,心中更加信任王旁。最后王旁敲定时间在明年的九月份举行,此时已经快到中秋,至少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为这件事做准备。而王旁刚好可以腾出时间陪赵顼回一趟京城。

到现在王旁心里愈发有些焦虑,按历史上的时间推算,宋英宗赵曙驾崩在即,恐怕这次回京城会是王旁最后一次见到宋英宗。王旁对赵曙的看法比较纠结,私人角度王旁不喜欢他;但出于赵曙登基以来的所做作为,似乎他也算是个明君,尽管在对皇太后的态度上,用现代人的话来说,有点混。但毕竟赵曙的抑郁症是多年患得患失所致,而在最后这一两年,赵曙极力想改变大宋的现状,只怕也是有心无力。

太子赵顼并不知道王旁的这些心事,毕竟是第一次出使,王旁不忍扫他兴致。又在大理停留数日,赏遍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这才辞别了高智升、杨义贞等人返回大宋。

临别时,高智升和杨义贞又分别宴请王旁,这二人自然是对王旁说了许多感激的话,王旁自己反到觉得自己没做什么。也许是因为太了解历史进展,再或者是与宋人不同的直觉,自己只是做了些顺水推舟的事而已。可王旁越是谦虚,对方越认为王旁低调有城府。高智升还特意请来段素与王旁见一面,段素与月下的确实容貌有几分相似,但在王旁眼里,段素明显多了些傲气,或者是因为生于皇室与生俱来的尊贵,并不像柔儿那样的温柔平易近人。

尽管这一次见面又勾起王旁对月下的回忆,但现在对于王旁来说,似乎有比儿女情长更重要的事。南继枫派人送来消息,有人刺杀太子的事有了进展,刺客一口咬定是林秀秀主使。

王旁一行人离开大理,秋高气爽风轻云淡,然而赵顼却像被骄阳晒蔫了一样,骑在马上无精打采的跟着王旁走在队伍前面。王旁知道,让赵顼打蔫的不是天气和路途,而是林秀秀的这件事。等到了途中下榻管驿,王旁来到赵顼的房间,见赵顼正手托着的腮坐在桌边发呆。杨戬见王旁来了,忙行礼问候。赵顼听到声音见王旁进来,叹了口气:“唉,王兄,你说这世间人可真是奇怪。”

“呵呵,怎么了,刚刚看过风花雪月,这就开始叹气了?”王旁也在桌边坐下。

赵顼无奈道:“太祖建大宋王朝,上承五代十国,迄今有百年。先祖们尽心竭力治国,只为天下苍生。你说为什么还有人对前朝之事念念不忘呢?”说罢又摇头说道:“可惜,可叹。”

王旁见杨戬端茶倒水都侍奉完毕,已经退出了房间,这才接着赵顼的话说道:“可惜那林秀秀,花容月貌,又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怎么也这么大胆有此忤逆之心?”

赵顼听王旁说中了自己的心事,一丝苦笑说道:“王兄你也别笑我,我充其量也就是怜香惜玉之心而已。若是她犯了国法,我也不能帮他。”

王旁会心一笑:“这倒是,毕竟是你太子,怎么能帮一歌妓说话。哈哈哈”

“王兄,你就知道笑,我想的是百姓如何才能对我朝忠心,你却笑话我……”

“忠心?你可以要求大臣忠心,却不能要求百姓忠心。”

“为什么?”王旁的话让赵顼大惑不解。

“太子,大臣拿的是朝廷的俸禄,自然应该对朝廷忠心;而民心才是朝廷的根基,百姓都没有活路了,卖儿卖女的。女人都做了娼妓,以后老了不知所终无依无靠,你要他们对朝廷忠心,怎么可能啊!”

赵顼似乎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