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争宋-第5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阮星刚好进门,听到时迁的话脸上略带尴尬。

王旁一见笑着说道:“阮兄有所不知,我们刚从祝家庄来,听说两家结亲了?这可是大好事啊!不知道这婚期定在何事?”

“刚刚听我那大小子阮平说,祝家住带走了位要买砖的公子,莫非说的就是王爷?”阮星似恍然大悟。

“我从此路过,本来没想打扰阮兄,但看见两家似因这砖窑有纷争,我也是一时好奇便跟着到那里去看了看。”

话说到着,阮星一叹气:“王爷,您是不知道,这砖窑刚刚干的时候用的人少,挨了几年算了缓上来了。不过我们世代都是渔民,只有这水面没有耕地,地是用的人家的,人工也用的人家的。您要是说这砖窑的确赚了点银子,可是架不住这人工费一个劲的涨,再有以前运砖也没有那么多开销,后来官府要收养路费,说咱们砖是重物收的还多。没办法就得换牲口每次多拉些,可牲口又扛不住,这马太贵累死的累死,剩下的也就刚刚够周转。这些年砖窑干的我也是头疼,这不是打算等着老儿子婚事办完了,支派他到京城走一趟去见见王爷,顺便把这砖窑的事了结了。”

从阮星的话里,王旁听出了难处。他笑道:“你是不是以为我来和清帐的?阮兄你尽管放心,我刚刚也看到了,砖窑虽好但是祸害一方。这事也怪我当初考虑不周。我给你写封信,回头还让你儿子去京城,找账上支取些银两做贴补,那砖窑就此就关了吧。”

这可是阮星没想到的,他忙摆手:“这怎么成?!这些年也有年景好的时候倒也赚了些银子,怎么好让王爷再贴补?”

“两回事,赚的是你的,贴补的是贴补这些年地的损失,你那过去给那祝家住,两村这么近以后互相照应岂不是件好事?”

起先阮星还有退让,但看王旁说的坚决,心想王爷好意去不去那就另说了。到了晚间,阮星的四个儿子陆续回来,王旁才知道那阮平是阮星长子,要娶媳妇的是阮星最小的儿子阮丰娶的是祝朝奉的妹妹。

第二日阮星便忙着结算了以往的工钱,找人拆了砖窑,又让阮平带人和祝家住的人一起平好了地,并将本来打算结算给王旁的银两,拿给了祝老庄主,说是王爷的给庄上补偿。祝老装祝和祝朝奉这才知道,了这事的人不是旁人,正是京城的镇南王,祝朝奉也断了那要接过砖窑继续干的念头。

两家孩子婚期已近,王旁架不住两家一起再三挽留,便在此地多呆了几日。再一打听要去的清河县,才知道根本不在郓州,王旁这才知道上了《金瓶梅》的当。

离开郓州向西去往恩州,王旁倒也觉得心里似乎有轻松了些。之前自己做的事那么多,若不是经过梁山泊自己都将阮星和砖窑这事忘得一干二净。那样的话过再过几年即使没这冲突,祝家庄也恐怕再也找不出一块可以种地的好田了。更让王旁觉得有趣的事,这次在阮家看到那几个撒尿和泥的孩子,里面竟然有将来的阮氏三雄,小二阮进,小五阮通和阮小七。恐怕这几个小屁孩自己都不知道,将来他们会被写到四大名著里。

两个人又走了几天,将到清河县还有十几里路,天公不作美下起大雪。眼看天色已经渐晚,主仆二人便来到最近的客店下榻。

安顿好了房间,又让伙计汤壶酒送点菜上来,心想着明天就能到青河县看到多年不见的老友,王旁心里多少也有点兴奋。时迁出去了一会,进门便神秘兮兮的说道:“王爷,刚刚有人问我是不是从京城来的,我答是。后来我听他们说,好像要去到衙门口说一声。”

王爷也有点奇怪,一路上没觉得自己被盯梢啊。“是不是你又做了什么坏事?”

“哪有啊,我天天跟着您您还看不见吗?”

“没做坏事你紧张什么?”

“我哪有紧张,我是想是不是人家知道您要来,正好酒好菜备着迎接您呢。”

“我这次出来只有大方向,具体可能去的地方只和夫人还有陈先生说了。我还打算给那武龄一个惊喜,当年……”话没说完,店伙计端着酒菜来到房间。

送上了的酒菜可不是王旁点的,而是满满当当的一桌上好的酒菜,王旁叫住伙计问道:“我们主仆二人,如何吃的了这么多?是不是上错了。”

伙计陪着笑脸:“没错,没错。二位远道而来,你们先吃着,小店可要多见谅啊!”

这等殷勤是何故?王旁心里打个问号,时迁看着满桌的酒菜却不敢动筷,心想这不是劫财的黑店吧?

王旁也琢磨已经被笑笑生误导了一次,这次不会被水浒再误导吧,于是问道:“这店家可是姓孙?”

伙计也是诧异:“客官,您是怎么知道的?”

王旁琢磨,孙二娘的人肉包子铺在十里坡,难道也搬到清河县附近来了?正百思不得其解,伙计忙说道:“您放心吃您的,这些是县里官爷吩咐的,若是看到主仆二人从京城来,便好酒好菜款待。”

这么说王旁倒是放心了,时迁小心翼翼的吃了几口,感觉没事儿这才甩开腮帮子大吃大喝起来。半顿饭的功夫,听外面有楼梯声响动,有人走到门前敲门问道:“里面的可是京城来的王爷?”

听声音耳熟,时迁开门诧异道:“戴大哥,你怎么来了?”

第093章 护兄小武松

戴宗一进门见到王旁上前施礼口中说道:“王爷您可到了,我都来了两三日,正琢磨去哪找您去了。”

王旁笑道:“难怪是神行太保,竟然一人比我们两马还要快。”

“神行太保?”一旁的时迁好奇问道:“这是戴大哥的绰号吗?”

戴宗忙说道:“什么绰号,王爷过奖了。”

王旁摇摇头,这绰号难道是自己给起的?听戴宗又说道:“我一来就去见过武吏书了,他也知道您将到清河县,所以特地沿途酒店馆驿都打了招呼。一旦看见您二人,便去通知他。我也是听他说的,估计他一会就到了。”

果然没过多久武龄便也来到客店,人还没进屋就已经听到店中掌柜和小二的招呼声:“武吏书,您等的客人在楼上呢。”紧接着便是楼梯响动声,武龄几乎是一路跑上来的,一推门正见迎面王旁端坐,武龄三步并作两步就来到王旁近前拉着王旁竟然有些哽咽。

王旁心里也是十分激动,这可是当年出生入死征战沙场一起的兄弟。眼看武龄已近四十,头发胡子都有点花白,十多年光景这么一晃就没了,不由心中也是感叹。

“快坐!快坐!时迁,赶紧给武吏书让座上茶。”王旁忙吩咐着。

“王爷,您怎么才来啊,等得我们可是心急。”

“途中经过梁山泊,刚好赶上阮星家有些事,故而耽误了几日行程,快说说你这些年过的可好?!”

“就算还好,不过总觉得没有跟王爷在一起时候做事开心。”

“家里可好?武楠可好?”王旁关心的问道。

“家里还算安稳度日,岳父原是本县县令,如今已经卸任,好在信任县令也算体恤旧衙门口的人,我这不还是挂这吏书一职吗?武楠也成年了,娶了媳妇有自己的生意,什么时候能生个一儿半女的就将嫂子接来,也好有个照顾。”武龄乐呵呵的说道,看来日子过的还算可以。

王旁心想一来就招呼着武龄跟自己走似乎有点不合适,毕竟现在不比当年,武龄也已成家立业,想到这他点头说道:“武楠能有你这样的叔叔也是他的福分,当年你兄长武苏也是为本王做事,可惜走的早些。武楠这孩子现在做什么生意?要不让他跟着我去做?”

武龄哈哈笑了笑:“小生意,在县城中开了个粥饼铺,做的还算可以。跟着王爷可不行,不能让王爷见天的喝粥吃炊饼吧。”

王旁也是呵呵一笑,但听到炊饼一次,想到这家人刚好姓武,于是问道:“这清河县做炊饼的姓武的人可多吗?”

“别说做炊饼的,就是整个清河县姓武的就我们一家,所以来此地找我们好找的很。”

王旁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赶忙又问道:“那武龄你有没有子嗣?”

武龄不好意思笑道:“王爷见笑,犬子武松今年六岁。”

王旁差点没从椅子上跳起来:“你儿子叫武松?”

武龄吓了一跳一脸茫然的问道:“怎么?这名字不好吗?要不王爷给改起个?!”

“好好!名字怎么能随便改?!好的很,好的很!”

这又皱眉又说好的很,众人都奇怪王爷这是怎么了。王旁没怎么,他就是合计着自己来宋朝本来以为要来场改革的大戏,没想到让未来人一搅合变成水浒前传了。

他忽然又想到一事问道:“那武楠娶的是哪家的女儿?”

“这姑娘娘家姓潘!”

王旁一咧嘴,这下崴了。听武龄又说道:“这家本是做小生意开粥铺的,武楠学了手艺在隔壁烙炊饼,一来而去粥铺潘掌柜见武楠人老实厚道,偏巧县里有痞子向潘家提亲,潘掌柜宁肯将女儿嫁武楠也不愿嫁给那地痞。”

“这也是跟武龄你在衙门口做事有关吧?”

“王爷您说的可真没错,我在衙门口有照应了,将来这小两口也不会吃亏。姑娘过了门,两家并一家开了这粥饼铺,生意越做越好。我大哥若是在天有灵也可安心了。”

王旁听的这心里还真七上八下的,虽然姓名倒是对上了,可先前经历不同想必之后命运也未必相同。几个人又闲聊了会儿,武龄说道:“王爷您今晚就在此委屈一晚,这大雪夜路不很好走。明日一早我就接您进县城!”

“也好,对了,我再问一问,清河县有没有复姓西门的人家?”

“没有!”武龄很干脆的答道。

“确信没有?”

武龄想了想:“王爷,这清河县就这么大地方,我再此多年虽然吏书是负责官吏升迁的事,但县中的大小户也都是知道的。姓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姓西门的。”

这下王旁放心了,他呵呵笑道:“没有最好。”

看着王旁笑的古古怪怪的,武龄心中好奇可又不便多问,心想大概是王爷一别十四年,有些事不了解了也正常。

第二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