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争宋-第5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里骨说着,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听着他的叙述,王旁眼前也浮现当年兴盛画面,吐蕃富足的景象。

“是啊二哥,如果没有征战,各自发展现在吐蕃不知道是什么样呢。”

“怎么可能没征战,王韶为宋君献策平戎策不就是针对吐蕃吗?”阿里骨说的颇为无奈。

说起王韶来,王旁也是很多感慨,这件事他比谁都清楚,顺了顺思路王旁说道:“二哥你误会王韶了,他平戎策的建议概括起来,就是说,要抵御西夏的侵扰,先须招抚处于西夏以南、河湟一带的吐蕃诸部,从而实现使西夏腹背受敌。王韶在上书中指出,西夏正在连年进攻吐蕃,而吐蕃各部势孤力薄,万一让西夏得手,则对北宋的威胁就更大了。再次,河湟地区,土地肥美,适宜于种植作物,发展农业。如果河湟一旦收复,将对北宋的经济有所裨益,又可加强对西夏的防务能力。宋军所面临两大外患,一是辽朝,二是西夏。而西夏对于北宋的侵扰更加频繁,威胁也更严重。如果王韶提出的目标能够实现。其实王韶所提出的招抚,也和家父的变法有关,当时我是支持王韶的。那样可以改变宋朝的处境,而且对吐蕃也没有坏处。只不过到后来事情变了样,宋君过于急功近利,才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话是这么说,都是那皇帝不好,害了三弟不说,还委屈了王公,更搅合的我吐蕃不宁。现在我听你三弟你的,我猜你一定已经有了办法!”

“二哥,你的想法我清楚了,不过我的想法现在还有一点困难。”

“困难?什么事能难倒三弟你?”

“其实我这计划虽然大,实施起来都不算难,大理,西夏,吐蕃都可以助我。就连辽朝我也没放在眼中,因为有大哥坐镇,我眼见了女真的实力。唯独让我觉得有难度的反而是宋朝。中原之地之迂腐根深蒂固,能否接受这一计划都是问题。别看我是宋朝人,但也许我最了解的就是它。说服宋君接受联邦恐怕是最难的一件事!”

“所以,三弟你把这件事放在最后去做?难不成跟那完颜阿骨打一样,听话则以不听话就打?”

“打与不打,只在一念之间,说心里话,虽然咱们是一家人,我也不愿意看到外邦马踏中原。我倒是希望宋君能面对现实接受联邦的想法,那样对大家都有好处。”

阿里骨挠挠头:“你这么一说我反而糊涂了,干脆你就给痛快话,若是打算哥哥我一份!”

“哈哈,二哥,你不只是只要河湟吗?这可是你答应我的!而且吐蕃治理河湟出色,若是联邦芥蒂盟约,我自然愿意二哥你专心经营河湟。”

“这个没问题!就听三弟的,可是河湟要怎么才能还给我们呢?”

“这个,简单!”王旁说着悠然的饮了一口酒。“等到宋军要你发兵援宋的时候,你答应就是了。”

“啊?看来要打!那宋军跟谁打?不会是和兄弟你吧,那我干嘛支援他,我直接帮你灭了他!”

“哈哈,二哥你的问题真多!当然不是和我打,看来我不说也不行了!我这次回去之后就会着手辽朝的事,若是辽朝不认同大哥那会先起事。我看如今辽朝已经是强弩之末,势必会向宋求援。到时候宋军大部队会借机过燕云然后来个假道伐虢,这样就可以反手配合大哥拿下辽朝。”

“这……没我什么事吧,山高水远我也够不着啊!”

“我还没说完呢,那段时间西夏会兵分两路,一路配合大哥,另一路假意攻打宋。而宋军调集部队恐怕来不及,则会向吐蕃求援。到那是二哥要回河湟岂不是易如反掌?”

“啊!有这样的好事?看来已经在三弟计划之中了啊?既然西夏是假意攻打宋朝,那我们和西夏打不打?!”

“二哥,你是装糊涂还是真糊涂,你要是真糊涂,可以趁机夺过来西夏,要是装糊涂那就罚酒三杯!”

阿里骨坏笑的看了看王旁:“嘿嘿,三弟你帮我要回河湟,我就已经感激不尽了,怎么能反手去抢我侄子的地盘呢?!我罚酒,我罚酒!”

这一晚,两个人说完的话,酒逢知己千杯少,竟然兄弟二人一坐到天明。

就像王旁和阿里骨说的那样,王旁心里最没把握的不是其他,而正是大宋朝。他的这个计划实施起来,要比当年说服赵顼熙宁变法难的多。而他马上就要回宋朝复旨,本身阿里骨自立不再称臣的事就足矣让赵顼动怒。这个时候再告诉赵顼,王旁已经联合好各国准备做联邦,那不就是火上浇油嘛?可王旁却不担心,至少目前他还没行动,等到他开始行动的时候,只怕赵顼已经是欲罢不能了。

至于大金国,王旁的决定则是宜早不宜迟的成立,要变就变彻底些,所有的历史时间该打乱的打乱;所有发生的事让它提前,变了节奏变了世界。

第141章 预约老友

一只队伍从吐蕃出发了,带着吐蕃新登基赞普所赐的礼物,以及上贡给宋君主的贡品回程。而队伍行进的速度显然比去的时候要快很多,对于王旁来说既然已经想清楚了,那就赶紧着手准去准备。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他们就回到了京城。

王旁派人将贡品送到皇宫,接着又让戴宗去接王安石回京,然后他便叫上王震南和完颜阿骨打,在书房门口挂上谢绝打扰的牌子,一闷就是好几天。两个少年随着王旁的口述,一边整理着联邦政府的细则,一遍一遍的像是被洗脑一样,接受着王旁的思想。

每当看到一次阿里骨对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醒悟,王旁就感觉到一点希望,对于后面要发生的事来说,阿里骨是整个事件进展的关键。

出了王震南和完颜阿里骨之外,谁也不知道王旁到底要做什么,直到这天黄门官传旨让王旁次日上朝议事,人们才看到王旁从书房中走了出来。短短几天,王旁好像变了一个人,他的目光愈发深邃,一种成竹在胸的气势和运筹帷幄的姿态愈发明显。

接了圣旨,王旁再次回到书房,王震南放下手中的笔,轻轻吹了吹墨迹。“爹!所有的细则已经写好,请您过目!”说着,将写好的联邦的各项条例的文件整理好,递到王旁的面前。

“嗯!做的好!”王旁翻看着,王震南字迹工整,内容整理的细致而且及有调理。当王震南将整理好的东西交给自己的时候,王旁忽然回想起当年,那时候王安石准备新政,当时的王元泽就是这样配合王安石将新政的内容逐字整理。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新政的推行上,王元泽不希望出现任何瑕疵。想到哥哥元泽的死,王旁有点痛心,但看到眼前的王震南,王旁更加明白,这件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王震南不知道自己交给父亲手稿的一瞬间,触动了王旁这么多想法,只见父亲夸奖自己,他笑了笑转头看了还在写着什么的完颜阿骨打:“阿骨打,你那边怎么样了?”

“嗯,我在写的是我对辽朝现状的一些分析,还有这个是强化我完颜部落的一些计划。”

“霍,我看看,你都能写这个了?大伯要是看了肯定特高兴!”

“去去,就你会写东西吗?这是岳父教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完颜阿骨打也放下手中的笔,虽然自己的字迹没有王震南写的好看,但却也是工工整整的一份论述。谁说女真人只会骑马射猎?完颜劾里钵可是从来没放弃过对自己的孩子们进行中原文化的教育。

“下午茶时间到!王爷,请休息一下品品新茶!”时迁走进了书房,作为王旁的贴身小仆,时迁反而成了近日能随时出入书房的人。

“放着吧!”王旁审着王震南的手稿,头也不抬的说道。

忽然一阵浓浓的香气飘来,顿时整个房间洋溢着桂花的香味。王旁不由得抬起头来,见时迁正将杯子倒满,香气正是从他的茶杯中飘来。

“这是什么?好香啊?”完颜阿骨打提着鼻子闻了闻。

王震南脸色顿时露出喜色:“祖父来了!”

“时迁,是不是老太爷来了?!”

“嘿嘿,王爷您猜的真对,老太爷说您在忙就先忙着,两位夫人正跟老太爷说着话呢!”

“好木,怎么不早说,走带我去见!”王旁说完急忙起身朝内府走去。

完颜阿骨打抿了一口茶:“好香!”

“别喝茶了,跟我去见祖父去!”说着拉着完颜阿骨打跟着王旁朝外走。

“哥哥,你们真行,喝口茶就知道祖父来了?”

王震南边走边解释道:“你不知道,这茶是桂花茶,只有江宁府有这四季桂,二三月份还开一次花,也就是说,只有祖父来了才会带这新鲜的桂花茶。”

“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你跟岳父一样,什么事都能先知了呢!”完颜阿骨打憨笑着,脚下的步子却一点不必王震南慢。要说他还是第一次见到王安石,既然是王震南的祖父,那也是自己的祖父,毕竟自己是王家的姑爷。

客厅之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端坐正中,两位夫人陪坐两边正和老者说着话。听见脚步声,老者眯着眼睛看着王旁等人进了房间:“旁儿!”

“爹!”王旁忙上近前行礼。

“免礼免礼,你身后可是震南?”

“震南见过祖父!”

看见隔辈人,王安石笑的眼睛眯成缝,如今的王震南已经跟王旁身高相当,虽然没有王旁的魁梧,但出落的也是大家公子的风范。王安石越看越喜欢,再看王震南身边还有一个少年,膀大腰圆虎头虎脑的。柔儿夫人说道:“父亲大人,这是您的孙女婿,完颜阿骨打!”

“完颜阿骨打?不是汉人?”

“爹,他是我结义大哥完颜劾里钵的次子,就是当年我府上的那个何里钵。您还记得吗?”王旁在王安石旁边坐下,指着阿骨打解释给王安石说道。

王安石想了想:“记得,记得!哈哈,你们是结义兄弟嘛!我记得还有一个是那吐蕃董毡的义子,当时你还带他们两个到府上拜见我。”

“是了,我跟兄长有婚约,所以亲上加亲成了亲家!”

“好事啊,这事我想起来了,是不是前段时间柔儿也跟着去了辽朝嫁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