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争宋-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旁一听回头看着他:“焦兄这是何意??”

焦得友大笑:“一艘船算什么,你看看船坞之中那几艘,都是岳父留下的家底。你若是一把火能都给烧了,我就打点打点家底,干脆找一清静所在,颐养天年,也省的和那些衣冠禽兽打交道。”

王旁知道他心中有仇怨,韩琦现在已经是枢密使。便说道:“我已知,什么叫家财万贯,焦大哥的实力我已经领教,只不过这无功受禄我自然不受,更别说同大哥一样入赘。”

焦得友哈哈哈的笑起来:“你倒是想的哪里去了,我说给我妹妹,不是说我妻子的妹妹,我父既然和狄大人结交之亲,狄大人的女儿自然就是我妹妹。你护着我妹妹,我还能说什么。这是做大哥给妹妹的陪嫁。你还敢推脱吗?”

王旁见焦得友为人仗义,自是不必说,忙起身一躬身谢道:“我不推脱,大哥要知道我心意,月下已经没什么亲人,有您这么一个大哥,想必她会非常开心。”

此话说的焦得友也感动,焦得友想自己也没什么亲友,才入赘周家。虽然富到了他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富裕,但是总觉得身边缺少至亲。钱是小事,王旁为月下想的是让月下高兴,焦得友也是欣慰。

二人商量,明日装船,焦得友同王旁一道回京城,为王旁和月下完婚。两个人越说越热乎,王旁借机提起余大年之事。

焦得友说道:这小子我倒是经常见,也是厚道之人。

二人便唤余大年到船头,说起提前之事,余大年倒是厚道,直说这些年周家老爷子没了以后都是焦公掌管才越做生意越大,而且他自己也不愿意入赘。现在只想跟着公子做事,只要周家二小子不嫌弃,等他缓缓就娶过门。

王旁见余大年倒是有志气,又出银两让他正式去周府提亲,余大年看看焦得友,焦得友笑道,“我那妹子不是嫌贫爱富之人,况且我也不会寒酸陪嫁让妹妹受苦。”

焦得友多有钱,没有人知道,但既然黄河流域造船第一家也算是“船王”。王旁怒烧一艘船,竟捡个船王舅哥,可说是塞翁失马。不过,即使是不让赵宗实损失钱财,回京城完婚,也是拒了赵宗实。明摆着告诉他,老子不为你所用。

第八十四章 掌西煤南茶

准备出发这几日,王旁倒是更加忙碌,他叫来殷世杰,将所有煤价格细化,嘱咐殷世杰将每一种价格分成五等,观察周边价格,或是周边价格浮动到达最高一等,就按他规定的数量卖出。如果价格到达最低一等,就按他规定的数量收购。

王旁此举,就是要控制周边煤炭的价格,他手中有况,不怕价格高,而且这样低买高卖可以让资金流动起来。

又嘱咐李建,开到巷道可以适当根据人工情况调配人手,有牛转盘向上运输的量和速度都有提升。但仍严嘱咐安全第一。

三天时间货物已经装好,分两路运往京城,王旁与焦得友乘船,余大年跟旱路牛车。顺黄河东去沿途看两岸已是一片葱绿,王旁甚是心情舒畅。

焦得友倒是替他有几分担心,但见王旁和没事人一样,也只好硬着头皮听天由命,不管怎么说他还是觉得王旁做的对。

王旁向焦得友请教到:“从此到汴京大概几日?”

焦得友说道:“几日用不了,走水路并不绕山路,我给你的人力都是常年做运输的船夫,他们可以在黄河之上日夜兼行,你我今日就可以到京城。”

王旁听此言心情更加舒畅,这船平均时速一二十里,从此地到汴京水路不过一百来里地再行几个时辰,就可以到京城了。

焦得友更是比王旁熟悉水路,得知王旁在西北水门外设置煤场,也是佩服王旁思路和眼光。船行从到将近京城西北水门外,焦得友指着金水河北面正在建的一偏棚舍,和码头问道:“若无可说此处?”

王旁见地点与自己嘱咐未知相差无几,便命人靠过去,有船夫跳下去询问,果然见何里钵从里面出来迎接。何里钵对王旁来的速度很是吃惊。

王旁先未回府,直接带焦得友到王安石府,向父亲禀明准备完婚之事。王安石早盼着王旁早点完婚,不然月下住在梅耶府也是好说不好听;又闻听王旁烧了赵宗实所送的船,心中也是一惊,这孩子果然胆大。但事已至此以后凡是小心就是了。

此事王旁到不急于告诉月下,现在也由不得月下,况且王旁深知月下性格:尤其是焦得友讲述狄青之事,王旁越发觉得月下性格是随了狄大人。看似坚强,若摘下面具,真的如面涅的一样。

也难怪人家说狄青是面涅将军,在朝中处处受气。

这样的气王旁可是不受,择吉日定到五月中旬,现在已经农历四月底,二十多天足够了。王旁领焦得友让他们兄妹见面。自己顾不得舟车劳顿,先奔向包拯府。拜见过义父,详谈了一两个时辰,这才回府。

王旁刚到府上陆慎言也风尘仆仆的回来了,按照王旁要求,陆慎言将茶类详细分类:

一类是散茶,就是炒后自然状态的茶叶;一类是片茶,就是把采下来的茶芽通过蒸、揭、拍、焙、穿、封等制作工艺加工成片状,“片茶蒸造,实捲模中串之”;一类是腊茶:“唯建、剑则既蒸而研,编竹为格,置焙室中,最为精洁,他处不能造。”就是把茶芽蒸后,碾成膏状,压成茶饼,饼中间留有小孔,焙干后10饼串为1串。这种产于建、剑州的团茶、饼茶,又称“腊茶”、“蜡面茶”,实际上也可以说是精品片茶小陆又将品质和价格分类,这腊茶分16个等级,片茶55等,散茶59等;这价格买卖也是分门别类。最高买卖间利润可达700多文一胯。(1弮或1镑、1胯是多少呢?按镑本为腰带上的扣板,作为量词,当是与其大小相近,即“方寸小夸”,类似现代的火柴盒大小,而且文中说明是仅够泡数杯的分量,不过几撮而已。)王旁粗略的算了一下,除了蔡襄每年进贡的茶,皇宫内的饮茶每年要三四千斤。每斤品平均七八贯的毛利,仅供应皇宫内院每年收入就可达到二十万雪花银;汴京城而已大小茶肆,每年好茶就在二三十万斤,若是在能拿下这些平均三四贯利润……

王旁不敢再细算下去,因为他知道,要想拿下这部分必须仁宗取消茶禁。

押运茶进汴京城的人安置妥善,王旁嘱咐陆慎言,等拿到第一批茶款,再去建州要带几个懂茶的茶博士,他自有安排。当然这不是眼下要办的事,眼下要把这第一批皇宫内用的千斤茶找皇上要了银子。

第二日一早王旁直接进宫求见仁宗皇帝。先是交代办茶之事,交了内务府收茶千斤收条,仁宗亲批放款。王旁心里一块石头落地,这可是蔡襄在当地做了担保,才先提的茶,总算对茶农那边有交代。心下琢磨再若周转开,就去建州置办茶厂。

仁宗见王旁揣了可去支款项的御旨,笑着问道:“你这小子,这下不会哭着跟我喊穷了吧。”王旁此千金茶至少赚了四五千两银子,还不够他西夏张罗买马去吗?仁宗皇帝可不糊涂,不过这钱即使王旁不赚,别人也会赚,他是看不过来的。而且别人自是没有王旁忠心,这点来说,仁宗更愿意让王旁赚了这钱。

王旁嘿嘿一笑:“不哭穷了,都够娶媳妇的了。”

仁宗哈哈哈笑起来,笑完问道:“这可够你娶十房的了。”

王旁一脸无奈:“我这媳妇娶的贵了,还破费了右将军赵公爷的一艘船呢?”

仁宗闻听很是好奇,问道:“这话从何而来。”

王旁见仁宗对这是感兴趣,这就好办了,于是说道:“公爷本打算送我一船做贺礼,不过我听有人议论公爷是看上我家娘子美色了。我就一生气放火把船烧了,才算以示众人保住了皇亲和草民的名节。”

仁宗眯眼看着王旁,心说这事无风不起lang,又知道王旁要娶狄青之女,心中明白几分应是十三子的一些小动作。可王旁这小兔崽子也不是省油的灯,眼看这小子不服十三,将来也是麻烦。

于是御旨传十三子进宫。

赵宗实正在府上,听说王旁回来了,而且焦得友还住进了梅耶府,赵宗实就暗自运气,这王旁到底使的什么妖法。迟疑不定中又听见御旨急招入宫,立刻心慌意乱,右眼皮直跳。整整衣冠匆匆忙进宫。

走到垂拱殿门口就听见里面哈哈说笑声,正是仁宗皇上和王旁在谈笑。太监引着推门进了垂拱殿,见仁宗好兴致,竟在品茶。

仁宗见赵宗实进来,说道:“宗实,你来品品这茶。”赵宗实接过太监递过的,竟是没有点过的清茶一盏,微啜了一口,刚入口没有加了调味之物的甘甜,但顺着舌尖滑入咽喉竟然有后味的清醇幽香。

放下茶施礼说道:“不知道父皇急急召见儿臣有何事。”

仁宗说道:“王旁这子又是出些新奇,竟然在教我什么功夫茶,你看看弄的这些竟不比点茶喝来省事,不过这一道一道程序下来,还挺有意思。”

原来等赵宗实这功夫,王旁给仁宗上课讲茶道呢。赵宗实这心里这个气,可又不好说什么。

耳听仁宗说道:“我听闻你为王旁成婚特赠贺礼一份。”

赵宗实一听心中吃了一惊,这送船是小事,他那额外试探可是大事,但又不知道仁宗到底知道些什么,看仁宗这意思又没有生气的样子。自己又不知道怎么回答。

王旁倒躬身向赵宗实致谢,并告诉赵宗实婚期已经定好,请赵宗实过府赴宴。

仁宗说道:“王旁此事仓促,弄的管家竟不知道送什么。十三,你看这样吧,你那份贺礼如此出手,为父自然不能比你的少。那王旁将娶也是狄青之女,也算是名门之后。我打算也收个义女,给你收个妹妹,你看如何?”

赵宗实一听,急忙说道:“万万不可。”若是仁宗收了这义女,王旁就成了驸马,以后就更难调理他了,赵宗实心里这么想的,一着急万万不可就脱口而出。

仁宗一皱眉,似乎对赵宗实阻拦有点不高兴,王旁急忙说道:“启禀皇上,公爷送的那船不小心让我烧了,您可别再送大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