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兵王在都市-第1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物。”

    李一飞将这些东西记下来,听导游说到这里,便插话道:“要我说,有些考古学家也是够呛。华夏人讲究死者为大,入土为安,不管是仓家还是别人家,乃至我们自己家,都不希望死后有一天,祖坟会被人刨开,里面陪葬的东西被拿走,甚至尸体都被掘走回去研究。虽然名义上是考古,但这么一想,心里总是不会舒服。”

    “可不是么,要我说,那些考古学家和盗墓贼没啥区别,只不过一个是偷偷摸摸的,一个是正大光明的,大白天就敢掘人家祖坟的,还美名其曰考古,前几年,仓寨附近就生一起人命事件,几个考古学家去他们那里,说啥要掘人家祖坟,那家也是延续很久的家族,老人都埋在一起,考古学家硬说人家是什么什么人,非得掘祖坟研究考古。那家人当然不同意,两边就对峙起来,结果还是没扭过那帮考古学家,祖坟直接被推土机给掘开了,那哪里是考古,考古有用挖掘机挖的么,分明就是一伙黑心房地产商,霸占人家土地……”

    李一飞呵呵一笑,有些事情不能去深究,不然麻烦就大了。

    心里已经决定,去这个仓寨看看,不过先要看一看少林寺。

    李一飞这些年天南地北没少去,但都是去任务,国内的很多地方,反而没怎么去过,这嵩山少林寺就没去过,当然,电视里没少看,毕竟是中国佛教文化的源地之一,又有天下武功出少林的美誉。

    快到少林寺的时候,又听导游介绍道:“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孝文帝元宏为安顿来朝传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因此在嵩山少室山建寺。永平元年,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后到少林寺开辟译场,在少林寺西台舍利塔设立翻经堂翻译经书。之后,慧光在少林寺弘扬四分律等师说,经多代展,后世最终形成四分律宗。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释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他在跋陀开创的基础上,广集信徒,传授禅宗,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传法于慧可,从此禅学在少林寺落迹流传。在南北朝佛教展高峰期,后来经历过北魏灭佛运动,隋唐之时,隋文帝崇信佛法,又使得少林寺恢复,之后的宋元明清,少林寺都得以展壮大,已经是华夏佛法第一圣地,但在民国,却历经战火,华夏建国以来,才得意恢复和展。”

    “这日子来少林寺正好,游客少,不然的话,咱们的车都开不过来,到处都是人,来了也没意思。不知道李先生,你是想一个人逛,还是由我来陪同?”

    “我自己就可以了,就是来逛逛,你在车里等着就行。”

    导游哈哈一笑,劝道:“哈哈,那好,不过先生还是注意安全,这里可是有不少三只手的人。另外,一些在外面搭讪的人还是不要搭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佛祖,他们也会吃佛祖的香火的。好好的佛教圣地,都被这些孙子给坏了名声,也不知道政府咋想的,竟然也不管管。”

    李一飞点点头,答应下来。车子开到山脚,导游就停下来,李一飞背着包,往少林寺走去。

    哪怕过了旅游旺季,游人还是不少,李一飞走了一会,停下来买水,这一会就已经好几拨人凑过来,向他兜售门票,或者让他捐公德。

    佛教圣地,建筑恢宏,但这个气氛可不太好,李一飞既不搭言,也不急着赶路,一步步走过去。

    继续向前,李一飞掏钱买票,真正的进入了少林寺景区的范围内。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363章 少林寺中有高僧

    少林寺,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有“天下第一刹”的美誉,由于其座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当时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佛教禅宗祖庭之一,少林武术源地。少林寺因少林功夫名扬天下,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这些年少林寺更是扬光大,拥有无数美誉,但也越来越不像佛门净地,李一飞来这里,心里是不抱着太多希望,只是想尽可能的查找每一处地方,在能力范围内不要留下遗漏。

    信步走入其中,游人依旧很多,李一飞没有盲目的去寻找,而是放出自己的威势,这是一种很玄妙的气势,就好比他以前历经枪林弹雨尸山血海之后,身上会带着一份旁人无法企及的杀气,而进入先天之境,李一飞就领悟了这种威势,每一个先天高手也都会有这种气势,比如许姗姗,比如蒋凝香,再者如慕容元青那般更是如此。

    少林寺太大了,不说那里面数百僧人,还有各种游人,李一飞想去找一些真正的僧人,难度不是一点半点的大,所以李一飞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释放出自己的威势,如果这里有真正的高人,自然能够感受到,如果没有,李一飞掉头走掉就是了。

    所以,哪怕周围人不少,但大家都没有靠的李一飞太近,他们自然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只觉得这个年轻男子站在那里,就有一股奇特的感觉。

    这便是李一飞的威势了,所以他显得很特别。

    李一飞站在山门之前,抬头看着上面端庄俨然的三个大字,门额上有清康熙帝亲笔所提“少林寺”三个大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六字印玺。山门前有石狮一对,雄雌相对,系清代雕刻。山门的八字墙东西两边对称立有两座石坊,东石坊外横额:“祖源谛本”四字,内横额“跋陀开创”;西石坊内横额:“大乘胜地”,外横额:“嵩少禅林”。山门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它坐落在两米高的砖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侧门和八字墙。迈步而入,便见弥勒佛供于佛龛之中,大腹便便,笑口常开,人称“大肚佛”、“皆大欢喜佛”。神龛后面立有韦驮的木雕像,神棒在握。山门气象展现出来,李一飞心里赞一声不愧是佛门圣地,刚走进来,李一飞就能够感受到常人无法感觉到的气息,那是一种暖意,一种应该称之为佛气的气息。

    过了山门,便是甬道。甬道两旁就是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因碑石如林故称碑林,李一飞只看了一些石碑,便继续向前走了,石碑上的碑文皆是高深佛法,却和他所求之事没有关联。

    继续向前,甬道过碑林后便是天王殿,天王殿位于碑林的尽头,供奉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红墙绿瓦,斗拱彩绘,门内隔屏前左右各有一尊金刚塑像。三间重檐歇山顶殿堂,外面有两大金刚,内里则是四大天王像,威武雄壮。

    越往里,李一飞感受到的佛气就越浓,少林寺将近两千年的沉淀,其中无数佛法高深的僧人,造就了这里的佛气胜于任何佛寺,被佛气包裹,李一飞心情愈的平静,觉得至少没有白来一趟,哪怕找不到自己想找的东西。

    佛音袅袅,游人的神情都变得肃穆起来,再向里,便是大雄宝殿,殿内供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的神像,殿堂正中悬挂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宝树芳莲”四个大字,屏墙后壁有观音塑像,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

    殿前两侧的建筑为钟、鼓二楼,东南为钟楼,西南为鼓楼,所谓晨钟暮鼓,便是来自于这里,李一飞在此处停留了一会,便继续向里面走去。

    再向里是千佛殿,于立雪亭后面,又名毗卢殿,是寺内最后一进大殿,根据手里的地图,再往里面,就是方丈室,李一飞没有继续向里了,因为一位穿着普通的僧人已经朝着他走过来。

    僧人面容富态,圆脸阔耳,身穿普通僧衣,个子不高不矮,大概一米七左右,胸前挂着一串普通的佛珠,眉眼之中无憎恶也无喜悦,刚刚走出来,虽然两人离的还有些距离,但李一飞已经知道对方是奔着自己来的。所以他转过去,静静看着僧人行进。

    看不出年纪,可能四五十,也可能五六十,脸上却没有多少皱纹,身材精瘦,却不显得单薄。

    游人纷纷双手合十朝僧人行礼,又或者是单掌竖起,微微弯腰,僧人也一一回礼,所以走到李一飞面前已经是几分钟后的事情。

    “阿弥陀佛。”僧人停在两米处,先朝李一飞行了一礼,李一飞也回礼,两方见礼之后,僧人说道:“此处喧嚣,我受师父之命,来请施主去禅房一唔。”

    李一飞微微点头,道:“劳烦大师了。”

    心里则是想到,看来自己释放威势有效果了,僧人也不多言,前头带路,领着李一飞走入一条小路上。

    游人纷纷侧目,猜测李一飞的来历,但谁也没跟上来看热闹,大家只是觉得李一飞果然不凡,能让大师接见。

    当然,更多人不明白其中道理,能让少林寺僧人接见的人不多,但也有一些,李一飞这种,属于特殊的一种。

    蜿蜒小路之后,李一飞便被带到一间禅房之中,此时已经走了很远,但毕竟少林寺很大,里面究竟如何,普通人也不得而知。

    僧人朝着他行礼过后,道:“施主,师父在里面等着你。”

    “多谢。”李一飞微微感受一下,屋子里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气息,只是佛气更浓,僧人口说不谢,转身离去,李一飞看了一眼四周,便走上前去,轻轻推开门。门是虚掩的,李一飞一推便打开了,走进去,里面是一间不大不小的屋子,内里大概是僧人的卧室,外间则是会晤参禅之地。

    一个僧人正坐在蒲团之上,闭目坐禅,李一飞走进来,对方睁开眼睛。

    这是一个比刚才那个僧人岁数更大的僧人,两条眉毛都已经变白,甚至更电影里看到的老僧一般,白眉很长,垂在脸颊两侧。

    身着普通的袈裟,并不像李一飞电视里见过少林寺方丈那般珠光宝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